新人教版下册教案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37626505 上传时间:2018-04-20 格式:DOC 页数:91 大小:5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下册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1页
新人教版下册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1页
新人教版下册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1页
新人教版下册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1页
新人教版下册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下册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下册教案(9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小学数学 第四册教案1第五单元 混合运算单元教材分析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学生系统掌握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两步) 的重要单元,是将实验教材二年级下册“解决问题”与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四则运算”进行整合重新编排的一个单元。本单元包括两部分内容:意识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两步试题的运算顺序;二是解决简单的需要用两步计算才能解决的问题。本单元学生将系统学习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主要是学习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并用相关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掌握好本单元的相关知识,将是学生在第二学段学习两步以上混合运算的重要基础。单元教学目标单元教学目标1. 使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混

2、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按照运算顺序进行脱式计算。2. 在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并逐步学会列综合算式解决需要用两步计算才能解决的问题。3. 通过解决问题的教学,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分许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独立思考、准确计算、规范书写等学习习惯。教学重点:教学重点:能联系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理解并掌握两步混合运算的顺序。教学难点:教学难点:在认识和理解混合运算顺序的过程中,积累学习的经验,形成计算技能,并且能用两步计算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课时安排:课时安排:7 课时1混合运算4 课时2解决问题2 课时3整理和复习1 课时人

3、教版小学数学 第四册教案2第 1 课时课题:混合运算(一)教学内容:教科书第 47 页例 1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掌握没有括号的只有加、减法或乘、除法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学会计算只含加减(乘除)的混合运算式题目。2.掌握没有括号的只有加、减法或乘、除法的混合运算是书写格式,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提高计算能力。3.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数学的意识。教学重点:掌握只有加、减法或乘、除法的两步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教学难点:理解混合运算的含义,掌握运算顺序。教学方法:情境导入,让学生通过观察、对比,掌握混合运算顺序。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说出各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1698 3

4、2106252010 48817二、探究新知(一)教学例 1(课件出示)图书阅览室里上午有 53 人,中午走了 24 人,下午又来了 38 人,阅览室里下午有多少人?问题:1. 同学们做什么呢?2. 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和读书有关的信息啊? 3. 要求“阅览室里下午有多少人”该怎样列算式?(二)反馈交流,总结加减运算的顺序分步算式 综合算式532429 53243867293867问题:像 532438 这样的算式是综合算式,能说说你是按怎样人教版小学数学 第四册教案3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的吗?小结: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法、减法运算时,要按从左往 右的顺序计算。(三)学习脱式计算格式5324

5、38 = 2938 = 67问题:1. 这道题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说明:(在“5324”的下面画上横线)为了清楚地看出运算的顺序,可以脱式进行计算,呈现出运算的顺序和每次计算的结果。在算式的下面写出第一步计算的结果(29) ,还没有参加计算的数照抄下来(38) ,在算式的下面再写出第二步计算的结果(67) 。注意:把等号上下对齐。问题:2. 在书写时,我们应该注意什么?3. 谁能完整地说说这道题我们是怎么计算的?(四)巩固脱式计算格式,体会同级运算的顺序48817 1535问题:1. 你能把这两道题写成脱式计算的格式吗? 2. 这个算式(1535)先算什么?再算什么?3. 这样的题我们是按什么

6、顺序计算的?三、巩固练习1.做一做师:想一想,先算什么?再算什么?2.练习十一第 1 题指名板演,其余同练,集体订正。3. 练习十一第 2 题注意:每一步的得数要“一一对应”写在指定的方框里,每一步都看清符号要细心去算。4. 练习十一第 3 题引导学生细致分析和思考,判断对错,说明理由,再改正。人教版小学数学 第四册教案4四、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师:没有括号,只有加减或只有乘除的计算,我们称之为同级运算,同级运算的式题要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板书设计: 混合运算(一)例 1 同级运算,从左到右计算。教学反思:第 2 课时课题:混合运算(二)教学内容:教科书 P48 页例

7、2。教学目标: 1.借助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感受“先乘除后加减”的道理。2.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含有两级运算(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运用运算顺序进行计算。3.培养学生养成先看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教学重点:正确理解和运用含有两级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教学难点:加强对运算顺序的认识。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迁移法。利用情境出示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结合已有知识对比、探究、交流,迁移发现含有两级运算式题的运算顺序。教学准备:投影仪= 5 5 = 25人教版小学数学 第四册教案5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说出各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 12430 247

8、632 15108师: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法、减法运算或只有乘法、除法运算时,我们要按什么顺序进行计算?二、探究新知1.教学例 2观察主题图,收集信息,解决问题(投影出示) 师: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和玩跷跷板有关的信息?要求“跷跷板乐园一共有多少人”该怎样列算式?2.小组交流,汇报。分步算式 综合算式(1)4312(人) 43719(人)12719(人)(2)4312(人) ?71219(人)师:先算什么?求的是什么?再算什么?第(2)种算法怎样列综合算式?在这个综合算式里,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板书: 743 = 7 + 12= 19(人)小结: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有乘、除法,又有加、

9、减法,不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三、巩固练习1.做一做生读题,理解题意:圈出第一步先算什么。2.练习十一第 4 题说说先算什么,再计算。指名板演,其余同练,集体订正。人教版小学数学 第四册教案63.练习十一第 5 题在练习本上写出综合算式的计算步骤,然后将结果写在算式的下方,再进行比较。4.练习十一第 6 题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四、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混合运算(二)例 2 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4312(人) 743 71219(人) = 7 + 12= 19(人)教学反思:第 3 课时课题:混合运算(三)教学内容:教科书第 49 页例 3教学目标:1.用

10、迁移类推的方法,对含有小括号的两级混合运算进行脱式计算。2.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含有两级运算(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运用运算顺序进行计算。3.培养学生养成先看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教学重点:正确理解和运用含有两级混合运算(有括号)的运算顺序。人教版小学数学 第四册教案7教学难点:理解规定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必要性。教学方法:讲解法、归纳法。教学过程:一、导入说出各题的运算顺序并计算。 1053 7(76)10(53) 776师:1. 每组中上、下两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2. 为什么数字相同,运算符号相同,可运算顺序不一样呢? 小结:我们在一年级时就

11、知道一个算式里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同样,在混合运算里,如果一个算式里有括号,我们要先算括号里面的。二、探究新知1.独立尝试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7(75) (7742)7师:上面的题你们能用脱式做一做吗?2.反馈交流,有小括号的算式的运算顺序师:1. 这两道题你们是怎么算的?2. 先算什么?再算什么?3. 在有小括号的混合算式中,按怎样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呢?小结:算式里有小括号的,我们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在脱式计算时要注意在算式下面第一行抄下没有参加计算的数和运算符号,在第二行写出第二步计算的结果。等号要对齐。 三、巩固练习1.做一做 1 题人教版小学数学 第四册教案8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师

12、: 这 6 道题有什么相同点? 有小括号的算式,按怎样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2. 做一做 2 题比较算式有什么异同,说说每道题的运算顺序。指名板演,其余同练。观察结果,知道小括号不仅改变了运算顺序,也改变了计算结果,进一步认识到小括号的作用。3.做一做 3 题引导学生观察填空的过程,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在列综合算式时如何体现。师:想一想,什么时候需要加小括号?4.练习十一第 7 题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四、拓展练习在数字间填写适当的运算符号使等式成立2 2 2 2 = 2六、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混合运算(三)例 3 算式里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教学反思:人教

13、版小学数学 第四册教案9第 4 课时课题:混合运算(练习)教学内容:练习十一教学目标:1. 使学生熟练掌握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运用运算顺序进行计算。2.培养学生养成先看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教学重点: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教学难点:正确运用运算顺序进行计算。教学方法:让学生通过探究、交流,在数学活动中梳理知识,加强对运算顺序的认识,熟练掌握。教学准备:投影仪教学过程:一、基本练习第 8 题比较每组算式的运算顺序,再计算。进一步明确:在含有两级运算的算式里添加小括号,会改变运算顺序和计算结果。二、综合练习1.第 9 题引导学生正确理解题意,再列式计算。师:每个算

14、式表示什么?引导学生规范读出算式,如第 1 题:42 与 14 的和减去 35。注意:如果同级运算,要先算后面的算式,或者两级运算,要先算后面的加减法时,要加小括号。2.第 10 题先计算,再观察每组算式和结果,说说有什么发现。小结:一个数连续减去 2 个数,与把这两个数先加起来,然后再减它们的和,结果相同。人教版小学数学 第四册教案103.第 12 题指名说说图意,独立完成,集体订正,说说每个算式表示的意思。三、巩固练习1.第 11 题指名说说每个算式的运算顺序,再计算。2.第 13 题独立完成,集体订正。四、拓展练习1.第 14 题引导学生观察每组两个算式间的关系,尝试列出综合算式,说说是

15、怎样想的。2. 基础训练第 46 页智慧园。五、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教学反思:第 5 课时课题:解决问题教学内容:教科书第 53 页例 4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会用色条图(线段图的邹形)分析数量关系,感受其使问题简明、直观、便于分析的作用,渗透数形结合思想,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2.使学生解决问题的完整过程,学会用找出中间问题的方法解决需要两步解决的问题,丰富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3.在分步列式解决问题的基础上,逐步学会列综合算式解决问题,会合理运用小括号改变运算顺序。人教版小学数学 第四册教案11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四能,体会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同时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热爱数学的情感。教学重点:利用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掌握解决需要两步解决的问题的步骤和方法。教学难点:会找出隐藏的中间问题,并合理利用小括号列综合算式解决问题。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口算。(3020)5 72(189) 6585 2075 师: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二、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