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认识光 6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7626791 上传时间:2018-04-2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岛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认识光 6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青岛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认识光 6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青岛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认识光 6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青岛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认识光 6》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岛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认识光 6(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111 认识光认识光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能对光的传播方式作出假设性解释;知道要利用实验的方法探究光的传播方式;知道光的直线传播现象是可以通过实验重复验证的。2尊重光传播实验中的证据,不迷信权威;乐于用光沿直线传播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3认识光源,知道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教材分析教材分析:本课是(青岛版)科学四年级下册光与我们的生活单元的第 1 课。本课主要让学生通过探究实验,认识什么是光源及光的传播路线。在认识光源时,对人工光源及天然光源不要求学生有过多的了解。探究光的传播时,主要让学生通过生活中对光现象的观察,提出自己的猜想,再通过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获得光沿直线传播的认识。继而在自由活动

2、中让学生认识到人类生活离不开光,但在利用光的同时,也会有光污染现象,从而为下节课继续研究光做好铺垫。教学方法:提出问题猜想实验探究分析论证(结论)实验材料准备:激光笔,蜡烛、手电筒。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1 出示课件(潍坊美丽的夜景)我们的美丽的家乡绚丽多彩,夜晚更迷人美丽,,请大家欣赏。看了这些美丽的图片,你有什么样的感受啊?(学生简单交流)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光、认识光。并板书:11 认识光二、认识光源1提出问题。要想认识光,必须先找到它,谁能帮老师找到光?2学生讨论并交流。3刚才同学们的表现真棒!帮老师找到这么多光,的确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物体会发光,你们说到了还有一些没有说到

3、的如这些物体也会发光。老师搜集了一些光的图片,请同学们欣赏一下。4并提出问题:看完这些图片有什么感受?(很美、很壮观、很漂亮让学生充分感知各种物体发出的光。 )5.(学生交流)有的同学认为月亮很亮,能发光,其他同学有不同意见吗?6小结:能发光的物体叫光源,日光、闪电光、萤火虫光、水母光等属于自然光源,夜晚灯光、电焊光等则属于人造光源。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并简单分类,通常把光源分成两大类: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板书:自然光源、人造光源。三、进行“光的传播”探究实验活动1引导学生大胆猜想:光是怎样传播的? 我们周围的光源很多,它们发出的光是如何来到我们身边的?2实验指导、验证猜想。同学们,老师已经为

4、大家准备了很多材料,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哪位同学愿意为大家交流都有什么材料?(学生交流实验材料)(实验器材每八人一组,每组的实验装置有:充满烟雾的瓶子;一烧杯滴加牛奶的水;圆头的改锥:为了安全,三张硬纸片、配有自制的固定硬纸片的底座;各小组都有激光灯:激光灯不要选那些带花形图案的灯泡,以免干扰实验;蜡烛、火柴、直纸筒等。 )有这么多材料来探究光的传播,我们应该怎么做?应注意哪些事项?(学生交流,教师再投放课课件:温馨小提示,做这种实验时:有火、玻璃器皿等必须加强安全教育。 )3学生设计实验方案4教师实验前的指导:介绍透过纸屏小孔看烛光、看激光器的光在水中走的路线、看激光器的光在烟雾瓶中走的路线等

5、的实验方法。5学生动手实验,教师积极参与。6学生上台展示与交流。(简单评价学生的实验情况,各小组要认真倾听,有不同意见的可以举手补充)(各小组在上台交流时,教师要重点提问:你验证的光是沿什么路线传播的?用的什么方法?并且让学生及时演示,同时要适当评价)通过以上实验,同学们发现了什么?7小结并板书:光是沿直线并且向四面八方传播的。四、自由活动,拓展延伸1光沿着直线来到我们身边,那么,在我们的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光呢?学生自由讨论并交流。2教师投放课件并小结:动物、植物和人都离不开光。3现在越来越多的灯饰美化、点缀着我们的生活,但是灯光过多、过亮会给动植物和人带来危害,这就是光污染。有兴趣的同学课下可以调查我们生活中的光污染现象。相信你一定会有所收获。课后反思:本节课教学设计以学生认识光、发现光为主线,以学生自主探究体验为手段,以学生小组合作、创作探究为氛围,让学生自己建立起对光的初步认识。 俗语说 “不打无准备之仗” ,就是说我们在做事情的时候一定要有充分的准备,这样做起事来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节课我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验器材,他们在思考之后,自己能去选取仪器,设计实验,想到了一些非常有创意的方法。这说明只要给他们充分发挥的时间和空间,就会激发起他们的创新潜能。学生能独立地去探索、去实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