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垄断资本主义发展新阶段论析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37620042 上传时间:2018-04-2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融垄断资本主义发展新阶段论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金融垄断资本主义发展新阶段论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金融垄断资本主义发展新阶段论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金融垄断资本主义发展新阶段论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金融垄断资本主义发展新阶段论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金融垄断资本主义发展新阶段论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融垄断资本主义发展新阶段论析(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_1金金融融垄垄断断资资本本主主义义发发展展新新阶阶段段论论析析摘要:伴随着全球化浪潮的加速推进,全球化内涵的不断丰富,当代资本主义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从发展趋势看,资本主义在经历了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阶段到私人垄断资本主义以及由其转化而来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以后,进而向金融垄断资本主义阶段演进。金融垄断资本主义是以全球资本生产关系重大变化的经济学分析为前提,从经济、政治、文化等多元结构概括当代资本主义最新变化的综合性新范畴,它沿着从资本论到帝国主义论的思维轨迹,揭示了当代资本主义不同于马克思时代,也不同于列宁时代的重大特征。像经济全球化一样,全球金融垄断资本主义也具有双重性质,产生双重效应。

2、关键词:全球化;金融垄断资本主义新阶段;双重性质 资本论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特别是经济学说的宏篇巨著。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即帝国主义论是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继承丰富和发展的集中体现。马克思主义经典经济学家在全球化的历史嬗变中构筑的伟大学说,不仅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和方法论启迪,而且为后来的全球化研究者和实践者带来了丰富的思想财富。随着全球化浪潮的加速推进,全球化内涵的不断丰富,当代资本主义产生许多重大的不同于马克思时代、也不同于列宁时代的新变化。在这个阶段发展起来的马克思主义,也将产生多种极不相同的与全球化的关系。正如许多学者认为的,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严重挑战,并非仅仅来自某些社会主

3、义国家的骤然剧变,还来自全球资本主义的最新发展。因此,以马克思主义的全球化思想和方法论原则为理论工具对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发展进行深入思考,是时代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 一、全球化进程中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马克思对于资本主义研究的核心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变动规律的研究,即研究资本主义的经济制度。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研究是有_2顺序的:“资本、土地所有制、雇佣劳动;国家、对外贸易、世界市场”,按照这一方法论及逻辑的要求,马克思对全球化的研究与他对资本主义发展过程的研究是一致的,体现出的基本思路是:资本的扩张性是全球化的根源,对外贸易是全球化的起点,世界市场的形成为全球化提供了载体。 马

4、克思在 1867 年出版的资本论第一卷中,从垄断资本的进一步发展来论证资本主义制度灭亡的必然性,他认为,随着资本主义制度日益具有国际性质,资本的垄断成了与这种垄断一起并在这种垄断下繁盛起来的生产方式的桎梏,资本主义的丧钟就要响了。实际上私人垄断资本在 19 世纪下半叶又得到较大较新发展。恩格斯于 1880 年进而讲到,资本主义的发展已经出现这样的新形式,即“国内同一工业部门的大生产者联合为一个托拉斯,即一个以调节生产为目的的联盟;他们规定应该生产的总产量,在彼此之间分配产量,并且强制实行预先规定的出售价格。”1在“托拉斯中自由竞争转为垄断。”2 列宁根据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资本主义的新

5、变化,托拉斯、辛迪加、卡特尔等垄断资本新形式的新发展,提出了帝国主义论。列宁帝国主义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 战后,全球化进程明显加快、不断加深,特别是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全球化的发展已经有了许多新的表现内容和表现形态,并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经济全球化与知识经济,尤其是与信息技术相适应的;经济全球化以多元的行为主体来构成世界经济和国际关系;经济全球化是依靠市场体系和市场经济体制来沟通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的;经济全球化是由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主导的; 经济全球化与经济区域化和经济集团化并存等。具体表现为贸易全球化、产品全球化、资本的全球化,跨国公司的发展以及国家经济联盟或

6、协调组织的发展等。 按照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全球化运动作为“结果”一旦形成,就反转过来而成为“原因”,对世界各国的发展普遍地起着作用。伴随着这一进程,当代资本主义在发展中出现了重大的变化,不仅在二战中发了横财的美国经济发展迅速,就是战败国日本、前联邦德国也都出现了所谓的“经济奇迹”。概括地说主要是:从社会生产力层面看,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科学技术和生产力不仅没有停滞,反而有很大发展。从生产关系层面看,当代发达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在资_3本主义制度允许的范围内进行了重大调整,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得以缓解。从阶级状况层面看,产业结

7、构、阶级结构以及劳资关系都出现了新变化,劳资矛盾在继续深化中趋向总体缓和,社会在多重危机的挑战中呈现出全局性相对稳定。从上层建筑层面看,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已是趋向成熟的资本主义,资产阶级多党议会民主制相当稳定,一般能按法律规定遵守“游戏规则”,定期通过选举平稳地轮流执政。从社会管理层面看,当代资产阶级提出了较完整的“社会安全”,“社会机制”理论,普遍建立了比较系统、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资产阶级理论家提出的“社会机制”理论,认为一个社会要平衡地发展,既需要“动力机制”,也需要“平衡机制”,二者的有机统一有效地维系了资本主义地稳定运作。从国际层面看,新的科学技术革命创造了大量新产品、新技术和劳动服务

8、,拓展了贸易空间,导致了生产经营和资本流动的国际化,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如果说马克思列宁经历了早期的自由竞争资本主义、中期的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那么处在全球化进程中的当代资本主义即世界资本主义体系逐渐进入一个以经济增长、生活水平提高和各种联系合作普遍发展为标志的“相对稳定发展状态”,已经呈现出不同于以往的现代资本主义形态。正如德里克所指出的:“随着东欧社会主义模式的失败和中国这样社会主义国家对资本主义的开放,除了几个微不足道的例外,今天的地球上几乎没有一个角落资本活动不曾渗透到。”3 试想当年列宁如果固守着马克思的资本论,不去分析资本主义的新特征,就无法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今天的资本主义

9、和列宁时代相比更是发生了诸多重大变化,甚至“ 某种质的变化”。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全球化的发展已经有了许多新的表现内容和表现形态,突出表现就是,当代资本主义不仅从垄断资本主义那里继承了垄断性、垂死性和腐朽性,而且还具有相当强的修复力、生命力、竞争力和调节力。因此从时代发展的高度分析,我们认为,一方面,马克思列宁主义经典经济学家的思想,特别是从资本论到帝国主义论贯穿着的关于全球化的起源、本质、过程、特征以及发展前景的思想,关于资本主义发展与全球化的一致性即全球化历史进程与资本主义阶段同步发展等思想仍然具有深刻的历史穿透力;另一方面,新的时代和新的实践要求当代的马克思主义者不能囿于旧说,而要

10、解放思想,在回应时代的挑战中进一步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 _4二、全球化进程中资本主义发展的新阶段 从全球化的视角来看,对于资本主义的研究不能以一个或几个发展阶段为限,而应当包括资本主义经历的各个阶段,尤其是马克思、列宁逝世以后的那些阶段。马克思和恩格斯侧重从生产关系角度来考察经济全球化问题。他们抓住了资本的本质不断扩张以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并科学地把经济全球化划分为三个阶段:商业资本全球化、借贷资本全球化与产业资本全球化。因此,他们不但预见了分工、资本与市场全球化的趋势,而且还从商品经济和资本运动的规律性角度揭示了经济全球化的根源。但由于历史的局限性,使他们无法提出有关经济全球化具体方式的见解

11、,对经济全球化的积极作用也分析较少。对于马克思所说的“资本主义社会是历史上最发达和最复杂的组织”这一提法,也应当根据新的情况加以研究。 列宁关于资本主义划分为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的界说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界是很有权威的。列宁根据 20 世纪初垄断资本全球扩张的新特点指出:金融资本的形成是垄断资本主义的一个基本特征。但是,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最后阶段,还是最新阶段?即垄断阶段资本主义的历史定位问题,在学术界是有争论的,也是国内外众多学者、理论家都在探寻答案的问题。比较多的学者认为:列宁把帝国主义定义为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并对此作详细的论证。他认为帝国主义是过度成熟的资本主义,在此之后

12、毫无疑问是无产阶级革命时代。因此,帝国主义是腐朽的、垂死的资本主义。这种乐观主义的估计可以说是许多革命家所共有的。马克思、恩格斯早在 19 世纪就曾宣告资本主义的丧钟已经敲响。列宁的著作是以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为书名的。 研究中有的学者考证,4在列宁生前 1917 年出版的此书书名是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新阶段,这个版本有列宁写于 1917 年 4 月 26 日的序言。直到列宁逝世 10 年以后,本书才以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为书名出版。不知道 1917 年的版本出于何种考虑不用“最高阶段”而用“最新阶段”的提法。_5在俄文第 1、2、3 版的列宁全集中书名用的也是“最新阶段”。

13、从提法本身看,“最高阶段”是到了顶的阶段,在帝国主义阶段之后资本主义不可能再有新的阶段出现,而“最新阶段”则意味上不封顶,此后还可能有更新的阶段出现。1935 年的版本大概是根据 1916 年的手稿标题改回去的,但是这种改动是否注意到列宁 1917 年改书名的考虑?这是列宁思想史研究中有待查明的问题,同时也留给我们思考的空间。 不言而喻,作为当今学术研究的对象,人们最为关注的依然是同世人关系最为密切和直接的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发展 。资本主义的这个新的历史阶段以其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社会生产力 的质的飞跃、社会结构的深层变动为世人所瞩目。与此相联系 ,资本主义世界特别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政治、社会等诸多方面出现了某些不可否认的新现象和新变革 。早在 50 年代末 和 60 年代初,国际学术界就以 “ 资本主义改变了吗 ?”为题展开了一场热烈的大讨论。就目前看来,国内外学术界对当代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的认识和界说, 尽管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概括起来大体上可有如下观点:一是“发达资本主义论”,这是以生产力的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