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困境和走出范式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37619392 上传时间:2018-04-1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亚洲困境和走出范式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亚洲困境和走出范式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亚洲困境和走出范式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亚洲困境和走出范式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亚洲困境和走出范式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亚洲困境和走出范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亚洲困境和走出范式(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_1亚亚洲洲困困境境和和走走出出范范式式摘 要亚洲深处政治和意识形态的困境,原于意识形态在社会博弈中形成的决策体系。走出这一困境的出路也许是跨期制度变迁,跨届施政,跨代构建意识形态。此外借助外力或外需推动国内的经济和政治的有序发展。 关键词制度变迁;亚太经合组织;阴阳学原理 AbstractAsia is situated in the dilemma of political and ideological affairs, formed by the games decision system of society ideology. Walking out of it requires

2、institutional transition , across-session administration, generations ideological structure. In addition, advantage should be taken of foreign push or demand to facilitate domestic economical and political development in a good order. Key WordsInstitutionalChange; APEC;Lunisolar Theory 亚太经合组织 APEC 拥

3、有 21 个成员,但其政治、经济、文化、历史背景差异巨大。随着国际局势的变化,该区域寻求相互合作的欲望不断地加强。区域合作就是要实现有效的和长久的经济合作以及跨期拉动制度变迁推动经济一体化和经济联盟的发展。 东南亚危机揭示了东盟的脆弱,10+3 中体现出政治态势大于对亚太未来根本发展利益追求的选择。主要是现阶段主体间存在一些顾虑。若不跨期思变将延长社会发展的时机和耗费一代甚至数代代价。 从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到道格拉斯诺斯的制度变迁过程不仅揭示了国家发展的秘密而且描绘了经济体是如何在发展过程中发现,培育或转变外生力量为内生社会动力发展的过程。 政治,意识形态,伦理等这些外生能量无法转变成内生

4、的社会经济增长动力是亚太进一步发展的困境或障碍所在,换句话说就是非理性的政治和意识形态占主导而形成了目前这种瓶颈现象。在此让我们换一种心态或从更理性的角度看亚洲困境的走出方式。 _2一、跨期创新变迁,降低合作成本 一种社会形态向另一种社会形态转变或过渡时所要付出的代价就是这个社会的发展变迁成本。亚太各国必须通过实施制度变迁进而影响经济共同的目标。用什么来保障人们对未来建立长期的良好经济行为主体利益不受不合理的侵害,进而推动经济主体的合作,保护到个人利益,从而也保障社会整体利益实现的行为规范,并成为一种新的制度。从一定意义上说,人类经济发展史就是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相互交织的历史。把政体创新看得比

5、技术创新更重要就会形成亚太经济发展的实质性和特色性步骤。 制度创新过程,可以不强制性也可以不诱致型。只要政府与市场主导力量之间建立在收益递增和风险共担的基础上,制度变迁就会互惠,出现帕累托现象。对于区域经济发展来说就是各国制度有一定的趋同性,这样才能使各国均得到实惠,从而减少合作的成本。 二、政治体制由外向内跨渡,实现兼容化和同一化 经济的发展需要一个与其相匹配的政治体制做保障。随着对外开放,各国共同发展思潮就会成为一种催化各国国内政体变迁的力量,加之国际间利益集团的推波助澜。 从“东亚经济团体”的设想到东盟自由贸易区(AFTA),从 97 金融危机暴露出的“东亚模式”问题到整合并充分利用东北

6、亚的力量,形成 10+3 格局。中、日、韩三国为了自身的利益心怀叵测。很明显该区域不是未来经济体成员国最希望的集结地。现在领导人会议不断要求深化经济联系的脚步越走越急,这个区域所有要面对的困难和障碍都开始放大。 政府主导型政体改革的核心就是如何通过一个卓有成效的选举制度孵化出领导人。而建立共同体的政治组合过程就是一场利益的博弈。结果有三:零和游戏;双赢;皆输。中国人历来就有追求面子价值观的禀性,只有在对外发展更好地完善起来才能并最终实现对内公正的需求。这种转变方式对中国,同样_3对其它周遍国家政体也一样,利用外动力间接和直接推动国际趋势走向兼容性或统一性政坛格局。 倒计时跨期推动发展战略正好能

7、满足这种发展需要。不管是亚元货币倒计时方法,还是新元倒计时法;不论是东亚共同体还是亚太共同体倒计时法都要求一个具有兼容性和开放性的政体,否则一切都将化为泡影。在内生力有限的情况下,借助外生力量选择次优战略,但是将外生因素变成内生性就可以实现最优选择。 三、跨代构建意识形态 从最优货币区域理论来看东亚经济一体化的实现就会发现狭隘的民族意识阻碍了本地区的均衡。以东亚 - 韩国、朝鲜、日本、中国等国为例,深受狭隘的民族意识约束,其表现为:战争仇恨尚未了却;政治体制的对立;意识形态体系中的失衡思维逻辑。 要扭转这种局势,必须建立一种超越国家梦想的共同认识,即假设:每个国家都在试图通过自己的方式寻找一种

8、自身发展的模式;每个国家都认为对方并不能够或原谅或理解彼此,而因此会遭受意识形态不公平的待遇;发展遇到瓶颈或陷入悖论之中难以自拔。 而且都有意愿共同制定未来区域发展的蓝图,实现跨期合作交流。这样就可以在一个大原则框架下不谈现在,只谈未来;不谈分歧,只谈合作。抑制现在,开放未来意识形态,实现智慧和理性的交流。吸收外来文化和多样文化来推动共同文化的发展。介此积极地降低未来区域发展中文化交流可能造成的成本负担和风险。 一个值得借鉴的方法是出自这一地区的阴阳学原理,加强和实现自我调适性和互为转换性意识形态。亚洲宗教文化背景不论有何种不同,都比不上老子留下道德经五千言,康德写过纯粹理性批判,佛陀的弟子留

9、下大藏经,希伯莱人信仰旧约,耶苏门徒留下新约福音给世人的感受差异。懂得自己而却昧于对方。了悟君臣之道,却不知自然与社会间形质互摄圆融之法是不可取得。所以我们要使用阴阳学原理架构一个各国通达的沟通平台, 藉此系统比较不同大家的思想方便_4贯通。阴阳系统不是一种算术方程。它允许彼此矛盾的思想存在阴阳学之中,也因而具有完整性。东亚共同体或亚太共同体就需要这种能力和思想上可转换的机制。 四、政府主导从上而创立超主权国经济联盟 美国是一个典型的市场主导型国家。从其建国以来大大小小经历了徐多次经济或金融危机,但是其都勇敢地走过来了。似乎危机或倒退成为一种市场发展的必然产物。如果是政府主导型国家出现危机,人

10、们很可能将直接感受的是一场人为的灾难。甚至推翻政府的民众呼声或思潮也会接踵而来。结果使整个社会处在风雨飘摇之中,动荡不安。所以政府主导型的发展模式风险是非常大的。但不是意味着它是一种无效的或不对头的社会发展或经济增长模式。 假如走出亚洲的困境首先是东亚各国首脑提出的话,一场至上而下的制度变革运动就会来临。可以流芳百世的机会必然会让这些首脑们热血沸腾。因为这种经济拉动方式更投合东方人的情愿。 不得不承认西方在现代经济和政治制度发展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都比东方深厚和丰富得多。但是为了达到目标亚洲人要根据自身的特点,理性地选择最适合自己发展,并且也符合要素禀赋和比较优势理论的决策方法。这种共识一旦形成

11、思潮,其本身可能就是一个期望的国际化首脑孵化机制。 中国的一国两制和欧盟超主权国联盟的伟大“制度实践”都涉及到制度兼容性,国家主权让度,超越民族利益等更大利益的追求活动。其不仅促进了社会的进步,更重要的是提升了人类文明进化的社会程度。 参考资料 1 皇甫晓涛.文化资本论.出版社:人民日报出版社 2009 年 05 月. 2 林毅夫.渐进式助推中国转型成功2007 年 10 月 31 日和 11 月 1日,在英国剑桥大学“马歇尔讲座”做的 2007-2008 年度讲演. 3* 亚太经合组织.http:/www.apec.org/apec/about_apec.html.其他参考文献:_51.赵慧芝.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几点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2010(12). 2.付林,李冬叶.高校科研经费的使用监管机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11). 3.江轶.高校科研经费管理若干问题探析J.福建财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4). 4.李红宇.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有效性探究J.财会通讯综合(中),2009(1). 5.石勉.对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和审计的探讨J.经济师,2010(10). 6.林大静.构建高校科研经费内部审计机制的思考J.审计月刊,2009(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