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防止排水砼构筑物裂缝的措施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37612609 上传时间:2018-04-1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防止排水砼构筑物裂缝的措施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浅谈防止排水砼构筑物裂缝的措施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浅谈防止排水砼构筑物裂缝的措施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防止排水砼构筑物裂缝的措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防止排水砼构筑物裂缝的措施(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浅谈防止排水砼构筑物裂缝的措施市政给排水构筑物多为钢筋混凝土结构,由于混凝土抗拉强度低,在施工中时常出现裂缝,这主要是因为混凝土由多种原材料组成,从原材料准备到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成型及保养拆模要经过多道加工程序,又要在露天下进行施工,受到周围环境气候影响,且施工生产又比较复杂,哪一个环节上稍有疏忽就会发生裂缝,但是只要我们了解裂缝的原因,就有办法避免出现裂缝,至少能大大减少裂缝,下面介绍一下混凝土裂缝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一、现浇混凝土因快速干燥而产生裂缝 在混凝土还未固结或硬化的初期,因水分的快速蒸发而发生体积减少,成为发生这类裂缝的原因,这类裂缝有时叫做塑性裂缝。一般在有很大表面的底板或面

2、板的表面上容易发生,裂缝的特征是呈不规则形状,没有特定的方向。裂缝的深度一般在钢筋保护层或粗骨料最大粒径范围内,浇筑无筋混凝土时也有达到515cm 深度的。 这种裂缝的原因如下:1 空气干燥;2 气温高,受到日光直射;3 风大。 二、现浇砼秘水沉降而产生的裂缝 混凝土是比重不同的水泥、骨料和水的混合物,而且为获得施工所需的坍落度,所加的水量要比水泥水化所需的水量多,因此浇筑后的混凝土随秘水而沉降。这种沉降随混凝土原材料及配比的不同而异,混凝土构筑物浇筑高度越大,浇筑速度越快,沉降量越大。 三、现浇砼顺序不当产生的裂缝 2一般连续梁的混凝土和连续合成梁的面板混凝土,由于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的重量变化

3、而发生挠度变化,会使已经浇筑好的混凝土发生裂缝,这种裂缝成为构造上的大缺陷,原因是施工浇筑顺序不当所致。 混凝土没有达到拆模强度,此时混凝土受自重或稍有外力作用可能产生裂缝。即使达到拆模强度,在拆模时若受到较大冲击也会产生裂缝。有时裂缝在拆模后并没有产生,但因未达到吊装强度而过早吊装也会产生裂缝。 钢筋砼构件在浇筑中,钢筋移位,受拉区保护层过厚,容易在吊装或承载后,受拉区产生裂缝。 构件堆放场地不均匀下沉,构件之间垫块位置不当以及构件吊装时吊点位置不当使构件实际受力状态与设计受力状态改变也会引起裂缝。 构件运输和吊装过程中受到振动、冲撞也会产生裂缝。 构件材料、混凝土标号都达到设计要求,但受力

4、面凹凸不平,承受压力时,承压面面积小,发生应力集中,局部承压强度不足,也会引起裂缝。 四、因水泥水化热而产生的裂缝 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由于水泥的水化热而高度升温,这种温度升高在大体积的混凝土施工中是一个重要问题,近年来随着混凝土构筑物的大型化,高强度水泥单方用量又高的混凝土的使用,经常会出现因水泥水化热引起温度上升使混凝土开裂的问题。 所谓水化热裂缝,是混凝土温度上升到顶峰后在散热下降过程中产生的。即温度下降过程中的混凝土发生收缩,因受到相接旧构筑物或先浇筑的混凝土等的约束而产生拉应力,当拉应力超过当时混凝土的抗拉应力时,混凝土就会发生裂缝。 3五、混凝土结构裂缝的防治措施 严格控制混凝土材料

5、的选用。水泥应选用水化热较低的水泥,严禁使用安全性不合格的水泥。粗骨料宜选用表面粗糙,质地坚硬的石料。级配良好,空隙率小,无碱性反映,有害物质及粘土含量不超过规定。细骨料宜用颗粒较粗,空隙较小,含泥量较低的中砂。外掺料宜采用减水剂等外加剂,以改善混凝土工作性能,降低用水量,减小收缩。 科学控制混凝土的配料。配合比的设计,应采用低水灰比,低用水量,以减少混凝土的收缩。严禁随意增加水泥用量。 严格控制钢筋的配置。钢筋的配置要严格按图纸要求施工。钢筋的品种、规格、数量的改变,代用必须考虑对构件抗裂性能的影响,并经过按要求的报批。保护层过大或过小,都可能导致混凝土开裂、裂缝;钢筋间距过大,容易引起钢筋

6、之间的混凝土开裂。 模板工程要严格按规格操作。模板构造要合理,防止模板各构件间的变形不同,而导致混凝士裂缝,模板和支架要有足够的刚度,防止施工荷载作用下,模板变形过大而造成开合,合理掌握拆模时机,拆模时间不能过早,应保证早龄期混凝土不受损坏或造成开裂,但也不能太晚,不要错过混凝土水化热峰值。也不要错过最佳养护介入时机。 严格控制混凝土浇筑工艺。严格掌握水灰比,混凝土极限拉伸值随水灰比增大而降低,并且混凝土强度降低,收缩增大。加强振捣,改善混凝土的密实性。混凝土浇筑时要防止出现离析现象,振捣应均匀适度。加强混凝土的早期养护,并适当延长养护时间。在气温高、湿度低或风速大的条件下,更应及早进行喷水养

7、护。当浇水养护有困难,或者不能保证其充分湿润时,应及时采用覆盖保温材料等有效4办法。 设计构造要科学合理。控制建筑物的长高比,长高比越小,整体刚度越大,调整不均匀沉降的能力越强,合理地调整个部分承重结构的受力情况,使荷载分布均匀。 防止受力过于集中,减少地基的不均匀沉降,适当加强基础的刚度和强度。正确地设置沉降缝,限制伸缩缝的间距。 加强地基的检查与验收。基坑开挖后应及时通知勘察及设计单位到场验收。对较复杂的地基,设计方在基坑开挖后应要求补钻探,当探出有不利地质情况时,必须先对基加固处理,并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步施工。开挖基槽时,要注意不扰动原状结构。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当相邻建筑物间距较近时,应先施工较深的基础,以防止基坑挖破坏已建基础的地基。当建筑物各部分荷载相差较大时,一般应先施工重、高部分,后施工轻、低部分。 总之,混凝土构件裂缝的产生有其内、外界因素,因此,采取针对性强的防治措施有效地控制混凝土构件裂缝产生,是构筑物结构安全的重要保证,从而达到提高工程质量的目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