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五上科学要点整理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7605096 上传时间:2018-04-1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五上科学要点整理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苏教版五上科学要点整理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苏教版五上科学要点整理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苏教版五上科学要点整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五上科学要点整理(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五上科学复习资料第一单元:白天和黑夜第一单元:白天和黑夜 1.太阳和影子太阳和影子 1.1 太阳的位置和高度决定了影子的方向和长短。太阳在东,影子在西;太 阳在南,影子在北;太阳在西,影子在东。太阳高度高,影子则短;太阳高 度低,影子则长。太阳下物体影子的方向和长度随时间变化而变化,太阳越 高,影子越短。一天中,从早到晚影子的长短依次是:长短长。一 天中,我们看到的太阳运动是从东往西。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轨迹呈半 圆周形。 1.2、影子的长短变化和气温存在着一定的联系:一般情况下影子长,气温就 低,但每天最高气温并不是影子最短的时侯,而是在下午 12 点之间,这 是因为那时地球吸收太阳热辐射

2、最多,故气温最高。一天中气温随着太阳高 度的变化而变化,太阳越高,气温也越高。 2.太阳钟太阳钟 2.1、人们利用太阳高度的变化和影子的变化之间的规律来制造不同形状的日 晷。日晷(又叫太阳钟)是古代的计时工具,古代计时器还有:沙漏、有刻 度的蜡烛、中国古代铜壶滴漏、牛顿钟等。北京故宫博物院保存的是赤道日 晷,南京紫金天文台保存的是地平日晷。 2.2 玩手掌日晷时要面向正南方,上午用左手,下午用右手。 3.昼夜交替昼夜交替 3.1、太阳东升西落以及昼夜交替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形成的。3.2、十六世纪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地球绕着太阳在运动, 昼夜的形成是地球自转的结果。古

3、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认为“地心说”。 3.3、当北京是白天时(中午),华盛顿是黑夜,巴黎是清晨,夏威夷是黄昏。3.4、2008 年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定在晚上 20 点,美国(华盛顿)7:00、 德国 13:00、澳大利亚 22:00 收看实况直播。 4.看月亮看月亮 4.1、月相变化的规律依次为:新月蛾眉月上弦月凸月满月(农历十 五)残月下弦月蛾眉月新月。上半月由缺变圆,下半月由圆变缺。 4.2 月球明亮部分的形象叫做月相。月亮相对于太阳的位置变化,形成不同 的月相。月亮在天空中的运动:我们看到的月亮也是从东边升起,从西边落下。但它每天升起的时间不一样。有时,白天的时候月亮也在天上,只是由 于太

4、阳光太强我们看不到而已。 5.昼夜对动植物的影响昼夜对动植物的影响 5.1、昼夜变化对动植物都有影响,如郁金香、牵牛花、合欢树等植物在一天 中的不同时间状态是不一样的;很多动物在白天和黑夜的生活状态也是不一 样的。白天郁金香随太阳升起而开放;晚上,郁金香会收拢花瓣。牵牛花凌 晨 4 点开放,夜里闭合。合欢树白天叶子张开,夜晚叶子闭合。 5.2、动植物、人体都有自己的生物钟。植物不仅会在不同季节里开花,有的 还会在一天中的固定时间形式放或闭合。2000 多年前,瑞典生物学家卡罗拉 斯林奈根据这一现象编排出一个富有情趣的“花钟”,他是把在不同时间开放 的花,顺次排列在钟面形的花坛。林奈的“钟”非常

5、准确,直到现在,欧洲人 仍以这种“钟”来布置花坛。 5.3、减少光照时间可以使菊花提前开放,延长光照时间可以增加鸡的产蛋量 是。 第二单元:光与色彩第二单元:光与色彩 1.光的行进光的行进 1.1、能发光的物体叫光源,有人造光源和自然光源。光是沿直线向四面八方 传播的。自然光:闪电 太阳 萤火 人造光:灯泡 蜡烛 焰火 常见 光源:太阳、星星、萤火虫、灯、蜡烛火等,月亮不是光源。 1.2、光在同一种物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两千多年前,中国古代的学者墨子 发现光线从窗户上的小孔射进来,会在对面的墙上形成外面景物的倒像,这 个现象被称为“小孔成像”。原理可以用“光沿直线传播”的原理来解释。 1.3、

6、可以在水中加入细小颗粒的物质,如粉笔灰来观察光在水中行进的方向。2.照镜子照镜子 2.1、当光线照射到镜子、幕墙、月亮的表面后会返回来,这种现象叫反射。 几乎每样东西都可以反射光,越光滑的表面,反射效果越好。镜子是最好的 反光物体。2.2 平面镜可以改变光的传播路线。平面镜所成的像是直立的虚 像,大小和实物相等,左右、前后相反。 2.3、照镜子发现哪些有趣的现象:(1)在镜子中看见你,你也能看见我, 说明光路是可逆的。(2)镜子中的影像与实际物体是左右、前后相反的。 (3)两面镜子成 90 度,镜中出现三辆车;如果成 60 度,将出现五辆车; 夹角越小,出现的影像越多,这是因为两个镜子互相映照

7、产生的。3.研究透镜研究透镜 3.1、光线从一种透明物体进入另一种透明物体时,传播方向会在交界面上发 生弯曲,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透过不同镜片观察物体,凸透镜有放大作用, 凹透镜有缩小作用。 3.2、中间厚、边缘薄的透明镜片叫凸透镜。凸透镜具有会聚光线、放大物体、 使物体成像的作用。凸透镜的用途:做照相机的镜头、老花镜的镜片、显微 镜的镜片等。中间薄、边缘厚的透明镜片叫凹透镜。凸透镜和凹透镜都可以 改变光的传播路线。望远镜是用一组凸透镜和凹透镜制成的。 3.3、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比较:3.4、用一个凹透镜和一个凸透镜做成的望远镜看到是正像。如果把两个度数 不同的凸透镜放在一起做成的望远镜,看到的

8、是倒像。 4.七色光七色光 4.1、光是有颜色的。阳光(白光)被三棱镜分解后的色彩:红、橙 、黄、 绿、蓝 、靛、紫,这一现象是 1666 年由英国科学家牛顿发现的。彩虹也是 由这七色光组成。 4.2、在晴朗无风的日子里,背对太阳,用喷雾器朝空中喷水可在水雾中看彩 虹。 4.3、光的三原色:红、绿、蓝,将它们混合后是白色,七色光也可以合成白 光。当七色圆盘旋转起来时,彩色顿时就会消失,而呈现出一片灰白色。 4.4 不同颜色的物体,吸收和反射的色光不同,由此显现的色彩也不同。 第三单元:电和磁第三单元:电和磁 1.简单电路简单电路 1.1、一个基本电路由电池、用电器、导线、开关组成。 1.2、简

9、单电路的连接方法,连接灯泡的导线两端分别接在电池的正极和负极 上,形成电流的通路,灯泡才会亮起来。 1.3、干电池的带铜帽的碳棒是正极(+),锌壳是负极(-)。 2.导体和绝缘体导体和绝缘体2.1、容易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导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绝缘体。常见导体: 钢尺、铁钉、铁片、钥匙等金属做的物品,人体、大地、不纯净的水;常见 绝缘体:塑料制品、橡胶、木头、橡皮、布、纸等。 2.2、检验导体和绝缘体的方法:利用电池、电线和小灯泡所组成的简单电路 作为检验器,检验连接在两条导线间的物品能否使电流通过,测定物体是导 体还是绝缘体。生活中导体与绝缘体的应用:插座的里面需要导电,用导体 金属做,外

10、壳不能导电,用绝缘体塑料做;电线的外面都用橡胶皮包好,是 为了绝缘 2.3、安全用电注意:不用湿布擦拭电灯、不将湿衣服晾在电线上、不在高压 线附近放风筝、同一条电线的插座上不能连接太多用电器,或电器连续使用 时间过长;当家里的电路发生故障时,先要切断电源,然后请专业人员来修 理。 4.研究磁铁研究磁铁 4.1 常见磁铁的种类有条形磁铁、环形磁铁、马蹄形磁铁、指南针等。 4.2、磁铁的性质:(1)能吸铁(具有磁性);(2)有南极(S)和北极 (N),两极磁力较强,中间磁力较弱;(3)能指南北;(4)同极相互排 斥,异极相互吸引。 4.3、磁力最大的部位是磁极。磁极指向北的一端是北极,用“N”表示

11、;指向 南的一端是南极,用“S”表示。 4.4、指南针就是一块小磁铁,它总是一头指南,一头指北。指南的一头称为 南极(S),指北的一头称为北极(N)。指南针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战国时它被称为司南。指南针指南北的原因是:地球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磁 体,地球的北极吸磁铁的 N 端,地球的南极吸磁铁的 S 端。 4.5、测量比较两块磁铁磁力大小的方法:用磁铁去吸大头针或回形针等,吸 得多的磁力大。 4.6、使不具有磁性的铁物体具有磁性叫做磁化。 4.7 磁铁的应用:磁性黑板、磁卡磁带、磁性冰箱门、门吸等。 5.电磁铁电磁铁 5.1 电磁铁由线圈和铁芯两部分组成。 5.2 通电的电磁铁不仅具有磁铁

12、的四个性质,其余磁铁比较不同之处在于: (1)电磁铁通电才产生磁性,切断电流后磁性消失;磁铁磁性是永久的。 (2)电磁铁的磁极可以改变,磁铁不能; (3)电磁铁磁力大小可以改变。 5.3、改变电流方向或线圈绕向,可以改变电磁铁的磁极。研究内容凸透镜凹透镜镜片特点中间厚,边缘薄中间薄,边缘厚观察物体有放大作用有缩小作用可聚光使光发散成像特点可使物体在屏上成倒立的像不能5.4、线圈的匝数、电池节数、铁芯软硬可改变电磁铁磁力大小 5.5、电磁铁广泛用于电铃、电动机、电扇、电磁起重机、电话、磁悬浮列车 等。 5.6、中国第一列磁悬浮列车于 2003 年在上海诞生。 第四单元:呼吸和血液循环第四单元:呼

13、吸和血液循环 1.测量呼吸和心跳测量呼吸和心跳 1.1、运动会使心跳和呼吸加快,休息后心跳、呼吸又会恢复到正常的状态。 人一分钟的心脏跳动次数与脉搏次数是一样的。运动后人的呼吸次数与心跳 次数都会加快。休息后会慢慢趋于平静,直到恢复到和运动前一样。 1.2、正常成年人每分钟呼吸 16-20 次,心跳每分钟 60-100 次,儿童稍多。 2.肺和呼吸肺和呼吸 2.1、人的呼吸器官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认识并知道他们的 作用)。 2.2、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2.3、呼吸时,我们吸进富有氧气的空气,呼出体内产生的二氧化碳。肺是氧 气和二氧化碳进行交换的重要器官。 2.4、一

14、次用力吸气后,再尽力呼出的气体总量,就是你的肺活量。成年人的 肺活量男约 2500 毫升,女 2500 毫升,小孩更少。 2.5、肺活量大就说明机体摄氧能力和排出废气的能力强,人体内部的氧供应 就充裕。 2.6、体育锻炼能增加人的肺活量,使心脏更有力。肺活量由呼吸肌的力量、 弹性决定的。保护呼吸器官要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清新,预防呼吸道传染病, 扫地前洒水、呼吸富含氧气的空气、不吸烟,不喝酒。 3.心脏和血液循环心脏和血液循环 3.1、心跳就是心脏的收缩与舒张。心脏每收缩、舒张一次,我们就会感觉到 一次心跳。身体的各个部位都有跳动的脉搏。 3.2、人进行血液循环的主要器官是心脏和血管,通过血液流

15、动,可以把大量 的氧气和养料运送到身体各处,并能把从全身各处收集到的二氧化碳和其他 废物,输送到肺和其他器官排出体外。 3.3、心脏是人体的“泵”,心脏不断跳动的目的是推动血液循环,保证人体正 常的新陈代谢活动和生命活动。 3.4、心血液相当于“运输兵”,人体通过血液循环流动把肺吸收的氧气、小 肠吸收的养料运送到全身各处去,同时把全身各处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其他废 物通过肺和排泄器官排出体外。3.5、将呼出的气体倒入澄清的石灰水中,摇晃一下,可以看到澄清的石灰水 变浑浊,说明:呼出的气体里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人在运动时,因为需要 的能量增多,所以就要加快呼吸,以吸进更多的氧气,同时也要血液加快循

16、环,以便更快地将氧气和养料运送到全身各处。所以人在运动时,呼吸和血 液循环会同时加快。 3.6、保护心脏的主要方法有:经常运动、合理饮食、保持良好的情绪。 第五单元第五单元 解释与建立模型解释与建立模型 1.解释解释 1.1、我们既要善于观察,又要善于思考。 1.2、解释就是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思考,合理地说明事物变化的原因、事物 之间的联系,或者是事物发展的规律。如:日心说,板块说。 1.3、解释是一个充满发现和创造的过程。 1.4、解释不一定是事实,它可能正确,也可能不正确。为了做出正确的解释, 需要在获得充分证据的基础上,利用已有的知识,进行合理的思考。 1.5、许多科学结论就是令人信服的解释,它们是科学家长期观察、调查、实 验、分析、思考并不断完善的结果。 2.建立模型建立模型 2.1、科学家常建立模型来解释他们的思想和发现。 2.2、模型能方便我们解释那些难以直接观察到的事物内部构造、事物的变化 以及事物的联系。如三球仪、图形(植物细胞模型)、公式(数学公式)黑 盒子模型,纸筒模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