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企业竞争战略的变化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37597961 上传时间:2018-04-1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企业竞争战略的变化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企业竞争战略的变化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企业竞争战略的变化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企业竞争战略的变化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企业竞争战略的变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企业竞争战略的变化(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企业竞争战略的变化摘 要 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世界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并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全球范围内企业竞争的程度也在不断加剧,企业竞争战略也出现了新的变化,即从比较优势到规制竞争,从对抗性竞争到合作性竞争。关键词 经济全球化 比较优势 规制竞争 对抗性竞争 合作性竞争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世界范围的社会、文化、经济环境因素有了巨大的变化,引起了全球范围内竞争程度的加剧,企业竞争也出现了新的变化。竞争的主体由单个企业间的竞争转向跨国企业、企业集团之间的竞争。竞争的性质、范围由有形的竞争转向无形的竞争,竞争的方式由单一价格竞争转向全方位竞争,人才竞争、营销方面的整合竞争

2、是显著的特点。本文将主要介绍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企业竞争战略的两大显著变化, 从比较优势到规制竞争及从对抗性竞争到合作性竞争。1 从比较优势到规制竞争20 世纪 80 年代初以来,以克鲁格曼为代表的一些经济学家大量利用产业组织理论和博奕论来解释产业内贸易现象,用不完全竞争、规模经济性、学习效应、研究开发的竞争以及技术的波及效应等概念和思想来构筑新的贸易理论模型,加深了对国际贸易格局变化的理解,使国际贸易理论取得了新的重大进展。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核心是比较成本学,它论证了国际贸易分工的基础不限于绝对成本差异,只要各国之间产品的生产成本存在着相对差异,就会出现产品价格上的相对差异,从而使各国在不同产品

3、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比较成本差异的存在,是国际贸易分工的基础。比较优势这一概念,实际上是机会成本概念在国际贸易领域的应用。2比较成本学反映了经济学的逻辑,它论证的核心问题是在自由贸易条件下如何充分发挥市场价格机制的作用以实现稀缺资源在国际范围内的最优配置。20 世纪 80 年代西方开始兴起新国际贸易理论,它与传统贸易理论的最显著的差别在于,它试图论证在存在规模经济和市场不完备的条件下,政府干预是合乎情理的。新国际贸易理论以国际市场的不完备和策略行为的问题为研究重点,并得出结论:企业和政府可以在当今不完备的世界市场内通过自觉的策略行为来影响一国的贸易差额和福利。自 20 世纪 70 年代末 8

4、0 年代初,比较优势可以通过后天的专业化学习获得或者通过投资创新与经验积累人为创造出来,强调的是规模收益、不完全竞争、知识创新与经验积累。研究中发现,内部规模经济与外部规模经济导致规模收益递增,从而产生内生比较优势。产业组织理论和博弈论为新国际贸易理论提供了分析工具,可以用来解释国际贸易中难以解释的异常现象。产业组织理论对于规模经济性、学习效应等问题的分析,对于解释企业参与国际贸易的行为方式具有重要意义,其中寡头竞争模型尤为重要。20 世纪 80 年代末 90 年代初,国际贸易的最新发展是把技术进步、不完全竞争、规模经济和经济增长等问题结合起来研究,从动态上分析国际贸易格局变动的原因和结果。开

5、展国际贸易的目的,不仅仅局限于“互通有无”,亦不仅仅着眼于通过交换获取静态贸易利益,而更重要的是,通过贸易的发展促进信息、物质、思想的交流,激发本国的创新机制,从而带动经济发展。为了全面理解国际竞争的特性,国际生产力方向及国际贸易的起因和格局等问题,我们必须还要研究有关全球产业结构、政府干预的水平和形式、主要跨国公司的特性及历史惯性等问题。在现实经济中,人们观察到,发展中国家的比较优势3难以实现或者需要借助外资才能实现。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市场价格机制不健全和发达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但更重要的是企业制度方面存在缺陷,即没有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在存在广泛政府干预的寡头竞争性产业,国际贸易和竞争将变

6、成一场商界与政府策略关系的角逐。国际竞争则变为“规制竞争”。因此,无论是政府本身或者是产业本身都不能通过其中的一方面对出口和投资的格局作出解释。规制竞争事实上就是对规则、标准制定权的竞争。全球经济的游戏规则仍然以发达国家的利益为核心,许多制度安排未将发展中国家考虑进去。如 20 世纪 80 年代末关于国际流动资本风险监管的新制度只安排到十国集团。从根本上说,这是由各国的力量对比所决定的。在现实世界中,发达国家拥有明显优势。发达国家内部的基本格局是美、日、欧三强鼎立,它们的经济发展水平、经济体制及意识形态等诸多方面较为接近,具备了进行对称协调的可能性;加之国际间的商品、资金、技术、劳务等要素的流

7、动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更增加了它们进行对等协调的必要性。这样,在世界范围内,国际规则的形成过程变成了发达国家集团与发展中国家的相互博弈过程。发达国家通过七国首脑会议或欧盟这样的组织在其内部形成共同的规则,并凭借实力优势将它们共同的内部规则延伸为世界通行的规则,主导着国际制度。 因为经济全球化是收益和成本并存的,能否趋利避害就取决于制度安排。发达国家经过数百年的发展,拥有较为成熟的经济制度、市场经济体制和市场经济运行机制,也有着完备的宏观调控体系。对发达国家来说,在国内,它们有相对成熟而又稳定的制度;在国际上,国际通行的制度是由它们主导的,国际规则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其国内规则的特点,不存在与国外

8、规则的严重冲突。这实际上可以带4来两方面好处:其一,因为国内外制度、规则的和谐与统一,发达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无需承担过多的制度变迁成本,即可以在现时的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获得现实收益;其二,因为主导着国际制度,发达国家可以将经济全球化带来的风险和成本转变成其他国家的制度变迁风险和成本,或者使其他国家承担更多的来自内外制度冲突的不确定性和成本,从而转嫁成本、规避风险。为了在未来作出正确的战略选择,成功的企业和政府必须正确定位自己,以确认自己处于何种形式的竞争,并且还要把握有关竞争变化的进程。可以说,最为成功的企业和政府最终将属于那些能够迅速适应产业结构调整以及政治环境变化的企业和政府,同样,最为

9、成功的企业和政府最终还将属于那些克服历史惯性而致力于改变规则甚至改变其所参与竞争的全球产业结构的企业和政府。2 从对抗性竞争到合作性竞争2.1 合作是克服市场进入壁垒的有效途径在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摩托罗拉开始进入日本的移动电话市场时,由于日本市场存在大量正式、非正式的贸易壁垒,使得摩托罗拉公司举步维艰。到 1987 年,它与东芝结盟制造微处理器,并由东芝提供市场营销帮助,此举大大提高了摩托罗拉与日本政府谈判的地位,最终获准进入日本的移动通信市场,成功地克服了日本市场的进入壁垒。1984 年,美国的长途电话业解除管制后,美国电报电话公司(ATT)获得了产品经营的自由,进入了个人电脑市

10、场。IBM 采取的反击措施是与 ATT 在长途电话行业的主要竞争对手 MIC 结成联盟,并收购了 MIC20的股份,通过 MIC 在长途电话行业的低价战略来钳制 ATT。与此类似,日本的几家规模较小汽车公司,马自达、铃木和五十铃在进入美国市场时都采取了与美国汽车企业联营的办法,来克服进入壁垒。52.2 合作可以分担巨额的产品研究开发费用和固定资产投资随着产品生命周期的缩短,全球性行业的技术和资金密集性质要求新产品开发要有巨额的产品开发费用,单个企业往往难以负担如此巨大的成本。据估计,开发一架新型民用客机的科研和设计费用约为 10 亿美元;微处理器生产厂的投资通常也要超过 10 亿美元。任何一个

11、企业在这样的行业里单枪匹马地发展,所冒的风险实在太大。摩托罗拉与日本东芝结盟的动机之一便是分担建立微处理器制造厂的高额固定成本开支。2.3 合作可以实现优势要素的互补,保持和增强企业的竞争优势资源在每个企业之间的分布是绝不均衡的,因此,通过建立合作,走联合发展之路,企业围绕共同目标,加强内部合作,合理使用资源,发挥各自的优势,弥补各自的劣势,可以产生 1+12 的积累效果。一个明显的例子是法国汤普逊公司与日本 JVC 合作生产、销售录像机。双方按照协议规定相互交换自己的特长:JVC向汤普逊提供产品技术和制造工艺,而汤普逊向 JVC 提供其在欧洲市场上的成功营销经验。这是一种机会均等、互惠互利的

12、合作。另一个例子是 ATT 与日本电气公司(NEC)在 1990 年达成的相互交换技术的协议:ATT 向 NEC 提供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而 NEC 则向 ATT 提供计算机芯片技术。大多数成功的合作都是为了实现双方优势要素的互补而签订的平等互利的协议。2.4 合作有助于企业建立行业规则和技术标准在一些行业中,本企业的技术标准能否成为行业标准,对企业的竞争成败起着关键性作用。例如,飞利浦与松下结盟,共同制造和销售飞利浦的数字式高密磁盒,在松下帮助下,使它们开发的系统成为新的行业技术标准。与此同时,索尼公司也正在开发高密磁盒技术,并努力使其成为新的行业标准。而这两种技术相互替代,6最终只能有一种

13、得以普及成为全行业的技术标准,另一种必然要被逐出市场,约10 亿美元的巨额投资也就化为乌有。因此,飞利浦与松下合作的战略意义非常重大,大大增强了企业在这场激烈竞争中的地位。2.5 合作能够创造良好的学习机会和氛围从组织学习的角度观察,一个公司要保持战略领先,必须有不断学习的能力与机会。在创造学习机会方面,合作或联盟扮演了重要角色,它创造了一个分享知识的环境,使公司容易接受新的理念、新的运营模式、新的技术并能在内部进行顺利转换。2.6 合作可以避免无谓竞争传统的竞争方式是不惜一切代价,恶意竞争,都想让竞争对手失败。联合生产经营,有利从“你死我活、势不两立”的狭小圈子中跳出来,踏上从“双输”到“双

14、嬴”良性发展的道路。由于合作双方都有一个共同的利益目标和基础,能相互联手,减少恶性竞争,创造一个合作共事、联合发展的良好氛围。总的说来,全球市场竞争的新形势要求企业改变传统的竞争观念,调整旧的即从单个企业的抗衡、低级的竞争形式。要树立新的竞争观念,调整旧的竞争战略,制定新的竞争战略,建立国内及国际战略联盟以获取资源、技术、技艺等方面的优势互补,共同承担经营与投资风险,避免过度竞争,加强企业竞争力。参考文献1 杨雪冬. 全球化: 西方理论前沿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22 吕薇. 产业重组与竞争M. 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 20023 叶克林.企业竞争战略理论的发展与创新 综述 80 年代以来的三大主要理论流派J. 工业企业管理, 1999(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