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紧密型政企关系的形成、变革及其启示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37597120 上传时间:2018-04-1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韩国紧密型政企关系的形成、变革及其启示 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韩国紧密型政企关系的形成、变革及其启示 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韩国紧密型政企关系的形成、变革及其启示 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韩国紧密型政企关系的形成、变革及其启示 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韩国紧密型政企关系的形成、变革及其启示 》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韩国紧密型政企关系的形成、变革及其启示 (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韩国紧密型政企关系的形成、变革及其 启示 摘 要 20 世纪 60 年代以后,韩国逐渐建立起一种紧密型的政企关系。这种紧密型的政企关系对韩国的经济发展起到过积极的促进作用,但也存在着不少缺陷和问题。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韩国对其紧密型政企关系进行了改革,并取得了较明显的效果。韩国政企关系的研究对中国的政企关系改革具有很大的启示。关键词 紧密型政企关系 政府干预 大企业集团 政企关系改革1 韩国紧密型政企关系的形成及其特征1.1 韩国紧密型政企关系的形成第二次世界大战至 1997 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前,韩国政企关系的发展大致上可分为两个阶段:李承晚、张勉执政时期为第一阶段,这一时期的政企关系基本上

2、是一种松散型的政企关系。朴正熙军政府上台后为第二阶段。朴正熙执政后,韩国开始实施经济开发计划,制定“出口导向型”的经济发展战略,力图改变经济落后的状况。为了实现经济快速增长的目标,政府有必要加强对企业的控制,并使企业获得经营的成功。而企业要得到发展,也需要政府给予多方面的帮助;一旦失去了政府的支持,它便难以生存和立足。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经营方向与国家发展计划和发展战略之间的协调一致就具有关键性的意义。这种共同的利益和相互需要使政府和企业之间形成了密切合作的关系。20 世纪 80 年代以后,韩国虽开始对其经济发展模式进行调整和改革,但直至亚洲金融危机之前,这种紧密型的政企关系并没有发生根本的改变

3、。1.2 紧密型政企关系的特征1.2.1 政府居于主导地位,但私人企业制度是基础2在韩国政府与企业的紧密合作关系中,政府处于强势的主导地位。在韩国,政府为实现强势经营规模,可以在极短时间内将重要企业合并;政府还可以直接干预企业经营目标的确定,甚至责成某些企业必须完成年度目标,并对完成目标的企业给予有形或无形的奖励。对私人企业家来说,政府的支持和帮助是不可或缺的。不过,值得注意的是,韩国实行的是私人企业制度,私人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要地位。在韩国,国有企业所占比重较小,大多数投资是由私人企业做出的,私人企业始终是其市场运转和经济发展的基础。1.2.2 政府通过产业政策引导企业的活动在韩国,政府

4、通过财政补贴、信贷分配、税制优惠、进口限制、出口奖励、经营许可等手段,将本国有限的资源集中运用于对国家发展最为有利的特定产业和企业,以强化本国的产业结构,提高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此即所谓产业政策。在经济增长的不同阶段,政府都根据国家发展战略确定优先发展的目标产业。对于目标产业中的企业,政府从资金、技术、资源、信息等各个方面予以全力支持。对处于起步阶段的幼稚产业中的企业,政府先是运用保护政策予以扶植,待其具备一定的国际竞争能力后,再将其推向国际市场。政府正是通过一系列的产业政策引导企业的经营动向并助其发展,而企业在产业政策的指导下逐步发展壮大。1.2.3 银行在政企关系中发挥着特殊的作用在资

5、本十分缺乏的韩国,政府主导着金融机构,并透过信贷分配对企业进行指导。在韩国,各商业银行和专业银行都是由政府控制的,政府运用任命银行董事会和总经理的权力控制银行的决策。同时,企业要接受外国贷款都必须事先得到政府的批准,或获得政府担保。这使韩国有了浓厚的“官制金融”的色彩。政府通过贷款的数量、利率和贷款期限对企业进行调控,企业生产所需资金有了3较为可靠的来源。在政府压低利息率、鼓励借款的政策诱导下,企业即使只有少量自有资金,也能够利用充分而廉价的信贷而迅速发展起来。也正因为如此,企业在相当程度上受制于政府对其活动的调控。1.2.4 结合运用多种手段,但行政手段色彩浓厚为了引导企业的经济行为,推动其

6、发展,韩国政府运用了经济、法律、行政等多种手段。韩国“有指导的资本主义”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有浓厚的行政色彩。就推动产品出口而言,政府往往根据所获得的信息和经济形势,为各行业、各企业和各种商品确定出口指标。在每月举行一次的出口振兴会议,朴正熙总统本人经常亲临会场,因而召开会议本身就是最重要的行政支持。这种以行政力量推动产品出口和经济发展的作法,在非社会主义的后发展国家中是比较罕见的。2 韩国紧密型政企关系的作用与问题2.1 紧密型政企关系的作用政府与企业之间的紧密合作对韩国的经济腾飞起到过巨大的推动作用。韩国经济的迅速崛起与其制成品的大量出口是分不开的。仅就出口这个方面来说,政府对私营企业的扶植,

7、便推动了出口的繁荣:政府通过承办基础工业设施,为企业的出口生产奠定了基础;通过运用金融、税收杠杆引导了企业的出口生产方向;通过提供技术、信息服务,帮助了企业同外国企业的竞争。在政府的扶植和指导下,韩国涌现出了一大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大型企业集团,如“三星电子”、 “现代汽车”、“LG 电子”、 “韩国电力”等等。这些大企业集团实现了资本与生产的高度集中,形成了庞大的规模经济,促成了产品生产成本的降低及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从而使产品打入了海外市场,并且通过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实现了产业结构的升级和本国经济的高速增长。韩国学者宋丙洛曾论及韩国紧密型政企关系的作用。4他说,韩国政府与企业的关系有

8、三个方面值得肯定:一是政府与企业的紧密合作总的来说起到了促进增长和提高效率的作用;二是基于这种政企合作关系,双方才有了确定并且有计划地实施一系列相互协调的目标的可能性;三是政府有效推进私营企业制度,可以成为引起经济增长和提高全民生活水准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机制。2.2 紧密型政企关系存在的问题韩国的紧密型政企关系推动过经济的高速增长,但随着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发育程度的提高,这种政企关系的缺陷和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首先是政府干预过多,企业竞争力下降。20 世纪 80 年代以后,韩国政府并没有随着环境条件的变化而对紧密型政企关系进行真正的调整和改革,而是仍对经济进行了较多的直接干预。在这种情况下,韩国

9、企业集团养成过分依赖政府的惯性。由于能相对容易地获取贷款,许多企业片面追求外延扩张而忽视内在质量的提高,从而削弱了在国际市场上的应变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政府的补贴造成了企业成本失真,虚盈实亏,减弱了企业追求技术积累和强化竞争力的动力。同时,企业也缺乏降低成本、提高产品附加值的内在冲动,潜在风险始终伴随着这些受政府过度保护的大企业。其次是扭曲了银行的作用,导致政银企关系不规范。韩国政府参与金融的做法,抑制了一个有效率的银行体系的发展,减慢了金融储蓄的增长。在产业部门体系逐渐形成、经济组织日益复杂的情况下,政府对信贷分配依旧保持很强的控制,使韩国的金融资源配置扭曲的风险变得更大。政府所扮演的工业企业

10、风险伙伴角色给整个银行体系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形成了大量未偿贷款,并引起社会公平问题。政府、产业和银行的共同保障机制,还可能成为银行和企业道德风险的温床。与此同时,政府自身也陷入了难题,即高负债的经济在一种相互扶持的机制中将政府与5脆弱的银行部门和负债累累的公司部门捆在一起。韩国 20 世纪 80 年代金融系统片面的和不彻底的自由化改革,拖延了问题的及时解决,使金融机构和企业难以抵御金融危机的冲击。 再次是寻租活动盛行,腐败丛生。政府广泛地介入企业的经济活动,容易导致大量的寻租活动。大企业为了获取进口配额、生产许可、低息贷款、优惠项目等,竞相向政府行贿,提供非法政治资金;而政府官员也积极利用其政

11、治权力贪污受贿、非法敛财。3 韩国紧密型政企关系调整与变革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韩国痛定思痛,对其紧密型政企关系作了较彻底的调整和改革,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3.1 改革措施3.1.1 政府不再干预企业微观经济活动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主张对韩国经济发展模式实行重大改革的金大中政府,提出要确立民主的开放的市场经济,彻底根除政经不分的官本位金融制度,使金融从政府的干涉和控制下完全摆脱出来,建立以企业为中心的体制;取消政府在贷款、税收、融资等方面赋予大企业的优惠政策,并通过制定法律取消财阀的一切特权;创造良好的公平的市场环境,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发挥中小企业扩大就业、稳定社会的积极作用。同时,要求企业在政

12、府的间接调控和支持下进行自律调整。随着这些政策的逐渐落实,韩国紧密型政企关系走向了终结。3.1.2 进行企业治理结构改革企业治理结构不良是韩国紧密型政企关系带来的一个后果。针对大企业集团治理结构中普遍存在的家族控制与家族经营、过度依赖政府、资本结构中负债率过高等问题,韩国政府在 1998 年 1 月与 5 大企业集团就企业结构改革的 5 项原则达6成协议。这 5 项原则是:提高企业经营的透明度;禁止相互担保财务;改善财务结构;设定核心企业及加强中小企业的协作;加强股东与经营者的责任。为了进一步巩固和加强韩国企业结构调整的成果,1999 年 8 月韩国政府与财团又达成三条原则,主要内容包括:限制

13、财阀对非银行金融部门的控制;查禁财阀附属公司间的循环投资和不公平交易;避免财阀对继承人的不适当遗产赠予。政府在法规上也做了很多修正,其中不仅包括直接影响企业内部治理的法律,而且也包括了与此相关的破产、并购、会计透明度和金融监管方面的法律。3.1.3 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在政府直接干预企业的年代,韩国的社会保障体系极不健全,财团企业为其数量众多的员工提供了“铁饭碗”一样的保障,如低成本的住房、医疗保健和退休金,这也成为了企业不小的负担。金融危机爆发后,韩国企业经营环境恶化,劳资问题日益突出。在这种情况下,韩国政府一方面对劳资关系进行了改革,破除“终身雇佣制”,实行“自由雇佣制度”。另一方面承诺

14、通过创建由各种反失业措施和就业保障措施等组成的社会安全网,为失业者提供充分的支持。此外,韩国政府还采取一些特别措施强化社会保障,如拨出专款用于失业救济、公共工程项目、再就业培训。政府的一系列工作解决了失业问题所引发的劳资冲突,为企业的良性运行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3.2 改革效果实践表明,韩国的紧密型政企关系改革取得了较显著的成效。1999 年,韩国 GDP年增长率达到 10.7%的高水平,制造业生产能力利用率在 1999 年 12 月更达到80.6%的金融危机以来的最高水平,从而创造了经济恢复的奇迹。2000 年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研究院发布的世界竞争力年鉴中,韩国的综合竞争力由 1999年的

15、第 38 位跃居第 28 位。私人消费和总固定资本形成已经重新恢复增长势头,72000 年和 2001 年私人消费年增长率分别为 6.3%和 3.7%,设备投资年增长率分别为 39.0%和 13.5%,建筑投资也从 2000 年的-4.0%变为 2001 年的 2.0%。与此同时,韩国出口年增长率也将从 1999 年的 16.3%增加到 2000 年的 22.6%和 2001 年的 10.7%。这种情况尽管是各种因素作用的结果,但政企关系改革无疑在其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4 对我国的启示在市场取向改革不断深化的过程中,政企关系究竟如何认识和定位,是包括中国在内的国际发展研究领域中热烈讨论的一个问

16、题。尽管韩国走的是一条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但对于韩国政企关系的研究将为我们提供一个可资比较的对象,对于建立中国特色的政企关系具有很大的启示。第一,在经济全球化和加入 WTO 的情况下,政府要改变过去那种通过产业政策直接干预企业的做法,通过竞争而不是保护的方法来增强企业的市场适应性和国际竞争力。第二,政府在退出企业的经营活动的同时,应着力强化其培育市场的职能,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市场经济环境。第三,政企关系改革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要提高改革收益,也要注意降低改革成本,防止社会震荡。参考文献1 周军.市场规则形成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2 约瑟夫E斯蒂格利茨,沙希德尤素福.王玉清,朱文晖译.东亚奇迹的反思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3 宋丙洛.韩国经济的崛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