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会计准则解读与应用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7574901 上传时间:2018-04-18 格式:DOC 页数:43 大小:5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会计准则解读与应用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最新会计准则解读与应用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最新会计准则解读与应用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最新会计准则解读与应用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最新会计准则解读与应用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会计准则解读与应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会计准则解读与应用(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讲 企业会计准则第 18 号所得税(一)新企业会计准则1 加 38 个准则体系,要求全国的财会人员在很短的时间内领会掌 握并且熟练运用,这对于财务人员来说,是个难度不小的挑战。所得税准则制定的背景及意义我国财政部于 2006 年 2 月 15 日正式颁布了新企业会计准则 。 新企业会计准则 的颁布标志着我国从此开始拥有了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此体系与国际会计准则体系趋 同。 新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从 2007 年开始在上市公司首先执行,到 2009 年要求全国各 大中型企业全部执行准则,执行小企业会计制度的企业除外,但要基于新准则执行。(一)国际方面(一)国际方面 在所得税会计准则方面,美国

2、是被公认为完善程度最高的国家,代表了当今会计规 范方面的发展方向。从 1962 年到现在,已有十几个与所得税相关的会计准则出台。 在 1986 年,美国会计准则委员会发布所得税会计征求意见稿 ,几经修改,最终 于 1992 年 10 月完成了 109 号公告,成为应用最广、影响最大的所得税会计准则。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于 1989 年发布了所得税会计征求意见稿(E33),建议采用 损益表债务法。 1994 年 10 月,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再次颁布了所得税会计征求意见稿(E49), 禁止采用递延法,要求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理由是:按照债务法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 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更符合资产与负债

3、的定义。(二)我国的情况(二)我国的情况 1994 年提出所得税会计处理暂行办法 。 1996 年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正式发布修订后的所得税准则。新准则的推出对于规 范所得税会计处理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所得税会计(一)概述(一)概述 所得税会计是从资产负债表出发,通过比较资产负债表上列示的资产和负债,按照企 业会计准则规定确定的账面价值与按照税法规定确定的计税基础,对于两者之间的差额分 别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负债与递延所得税资产, 并在此基础上确定每一期间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1.1.企业会计核算与税收处理的区别企业会计核算与税收处理的区别 企业的会计核算和

4、税收处理分别遵循不同的原则,服务于不同的目的: 会计 在我国,会计的确认、计量、报告应当遵从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目的在于真实、完 整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为投资者、债权人以及其他会计信息 使用者提供对其决策有用的信息。 税法 以课税为目的,根据国家有关税收法律、法规的规定,确定一定时期内纳税人应交纳 的税额,从所得税的角度,主要是确定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以对企业的经营所得征税。 所得税会计 所得税会计的形成和发展是所得税法规和会计准则规定相互分离的必然结果,两者分 离的程度和差异的种类、数量直接影响和决定了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的改进。2.2.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资产负债表债务

5、法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应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体 系中有一个很突出的理念,即突出了资产负债表现。 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强调公司要对债权人等利益相关者提供对企业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 对于企业提供的财务报告新会计准则体系规范了四张表加一个附注,四张表即资产负债表、 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一个附注。 资产负债表 这四张主表中资产负债表与其它不同,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反映 的是企业已执行的、已完成的财务成果和变动成果,而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未来的情况。 因此资产负债表特别强调企业的财务信息所披露的对未来的理解。 资产:企业由过去的事项所形成的企业

6、拥有或控制的,预期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流入的资源。资产概念中最关键的两个字是预期,预期与企业的账面会不完全相符,出现 不相符的情况下,就要按照定义的要求来对报告进行处理,比如存货,固定资产就需要对 其计提减值准备。 新的所得税会计准则是站在资产负债表的角度,这也是新准则的最大特点之一。 利润与现金流量表 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同样只是现金流量表是流动的,这两个表均反映企业过去的信息, 只有资产负债表例外,我们知道会计有六大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 和利润,那么对于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来说,资产的定义则与其他不同。 资产负债表现 资产负债表现,企业披露的会计信息要真实客观的体现预

7、期,因此新的所得税会计准 则与原企业会计制度中的所得税会计处理办法完全不同,其根本点就在于理念的不一致。 以前的所得税会计处理有两种方法:应付税款法和纳税影响会计法。企业可以任选适 合自己的处理办法。新所得税准则却规定,企业必须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处理,其难度在 于要求通过资产负债表的角度来处理。(二)所得税会计核算(二)所得税会计核算 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的情况下,企业一般应于每一资产负债表日进行所 得税的核算。当企业发生特殊交易或事项时,如企业合并,在确认因交易或事项产生的资 产、负债时即应确认相关的所得税影响。1.1. 所得税会计核算的一般程序所得税会计核算的一般程序 企业进行所

8、得税核算一般应遵循以下程序: (1) 按照相关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确定资产负债表中除递延所得税负债和递延所得 税资产以外的其他资产和负债项目的账面价值。 递延所得税负债和递延所得税资产需要专门确定,在做资产负债表时,要先将这两 项之外的企业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予以确认。账面价值即账面余额,即账面原值减去相 应的减值准备的余额。 新的财务报告准则第 30 号规定,在资产负债表中,采取与原来所列示的截然不同 的方法,旧会计制度中的资产负债表中反映了备抵项如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而 在新的资产负债表中采取了更清晰的账面价值列示,所有的备抵项都不直接列示,请务必 注意。 第一步实际上非常简单,但是

9、作为所得税会计核算的角度来说,这是必须的一步,在 实际上也是编制报表的第一步。 (2) 按照企业会计准则中对于资产和负债计税基础的确定方法,以适用的税收法规 为基础,确定资产负债表中有关资产和负债项目的计税基础。 第二步相对是步骤中最难的、最重要的,同时也是所得税准则中讲解内容最多的一步。(3) 比较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存在差异的,分析其性质,除特殊情 况外,分别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确定该资产负债表日递延所得税负债 和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应有金额。 差额是所得税会计准则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首先要对差额定性,差额性质的确定对未来资产负债表现的影响非常明显,尤其在所得税会计

10、中。 第三步相对简单,第一步确定账面价值,第二步确定计税基础,接下来就需要比较账 面价值和计税基础的差额,如果有差额就说明需要进行所得税会计特殊处理。 (4) 确定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 第四步是所得税会计处理过程中的终极环节,确定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2.2.所得税会计核算框架所得税会计核算框架 如图 11 所示,对于所得税会计来说核算要点在于:图图 1-11-1 所得税会计核算框架图所得税会计核算框架图 首先要确定账面价值 账面价值在资产负债表中得以体现。 其次确定收入、成本、费用 这三项在利润表中体现,得出利润总额,再确定所得税。 确定所得税 根据费用与收益配比的原则,所得税费用同样与所

11、得进行配比,在此特别强调,新会 计准则的科目变化为所得税费用,在科目上更明确地表示了所得税在会计核算中的类型, 属于费用类,费用就强调期间性与配比性,当然这里的所得税费用是从会计角度确定的, 就需要同会计利润进行配比,但是在配比的过程中有一些事项是不允许抵税的,这些不允 许抵税的事项就会影响配比。 调整应纳税所得额 在所得税会计核算完利润总额后,要按税法规定,把会计利润加减纳税调整事项,调 整成为应纳税所得额,也就是到税务去结算的应缴所得税,所得税新的科目叫应交税费。 比较账面价值与计算基础的差别 计算出所得税之后再来看除了递延所得税负债和递延所得税资产这两项以外,所有的 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

12、和计税基础有何差别,有区别的话对于未来的纳税是有影响的,要 具体分析差异的性质,是属于递延所得税资产性质的还是属于递延所得税负债性质的影响。 计算递延所得税 将递延所得税资产及递延所得税负债计算出来后,可以得出递延所得税,接下来就可 以得出利润表中所得税费用。3.3.新准则下所得税会计核算的难点新准则下所得税会计核算的难点 执行新的所得税准则后进行所得税会计处理与会计报表编制时与以前不同: 旧准则处理的顺序是到了会计期末,先将利润表编制完成,再将净利润放到资产负 债表中,相对来说利润表与资产负债表基本是两张独立完成的报表。 在新所得税准则规定下,利润表将不可能独立完成,如果递延所得税负债和递延

13、所 得税资产不能够,将无法计算出所得税费用,而所得税费用计算不出来,利润表也不能够 完成,利润表无法完成,相应的资产负债表也不可能完成。 因此,执行新的所得税准则将导致报表编制必须交叉进行,这也正是新准则的难点。【自检 1-1】 试述执行新的所得税准则后,编制财务报表的过程与以前有什么不同? _ _ _ 见参考答案 1-1 第三讲 企业会计准则第 18 号所得税(三)资产的计税基础(下)资产的计税基础,是指企业收回资产账面价值的过程中,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 法规定可以自应税经济利益中抵扣的金额,即某一项资产在未来期间计税时可以税前扣除 的金额。(一)固定资产(一)固定资产 固定资产,是指同

14、时具有以下特征的有形资产: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 营管理而持有的;使用年限超过一年;单位价值较高。1.1.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 以各种方式取得的固定资产,初始确认时入账价值基本上是被税法认可的,即取得时: 入账价值计税基础。2.2.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 固定资产在持有期间进行后续计量时,会计上的基本计量模式是:“成本累计折旧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即在资产负债表中列示的账面价值。3.3.固定资产的账面成本固定资产的账面成本 但对于固定资产账户本身而言自始至终都是采用历史成本计量,无论计提折旧或计提 减值准备,账面成本均不改变。4.4.计税基础与账面价值间

15、差异的原因计税基础与账面价值间差异的原因 在固定资产持有期间,计税基础和账面价值之间很可能会产生差异,产生差异的因素 有: 折旧方法、折旧年限不同产生的差异 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可以根据消耗固定资产经济利益的方式合理选择折旧方法。税法一般会规定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除某些按照规定可以加速折旧的情况外,基 本上可以税前扣除的是按照直线法计提的折旧。 折旧年限不同,也会产生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之间的差异。【案例】 某企业于 2006 年 12 月 20 日取得的某项环保用固定资产,原价为 300 万元,使用年限为 10 年,会计上 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净残值为零。 假定税法规定类似环保用固定资产采用加速折旧法计提的折旧可在税前扣除,该企业在计税时采用双 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净残值为零。 2008 年 12 月 31 日,企业估计该项固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为 220 万元。2008 年 12 月 31 日: 该项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30030220 220(万元) 该项固定资产的计税基础3003002024020 192(万元)该项固定资产账面价值 220 万元其计税基础 192 万元,产生的差额 28 万元,意味着:企业将于未来 期间增加应纳税所得额和应交所得税,属于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应确认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负债(如图 21 所示)。图图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