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9—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阅读与写作基础(2)试题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37573710 上传时间:2018-04-18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9—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阅读与写作基础(2)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9—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阅读与写作基础(2)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9—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阅读与写作基础(2)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9—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阅读与写作基础(2)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9—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阅读与写作基础(2)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9—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阅读与写作基础(2)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9—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阅读与写作基础(2)试题(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_1中中央央广广播播电电视视大大学学20092010 学学年年度度第第二二学学期期“开开放放专专科科 ”期期末末考考试试阅阅读读与与写写作作基基础础(2)试试题题试卷代号:2207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92010 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专科 ”期末考试 (半开卷 )阅读与写作基础(2)试题2010 年 7 月一、单选题(每题 1 分,共20 分 )1韩愈和柳宗元等倡导的古文运动中的古文,从文体角度来说,主要是指( )。A. 文言文 B骈文C. 韵文 D. 散句之文2 送李愿归盘谷序一文中贯穿始终的写作手法是( )。A烘托 B象征C. 对比 D反衬3 钴姆潭西小丘记中,以牛马和熊罴形容的对象是 (

2、 )。A钴姆潭 B小丘C小丘之土 D小丘之石_24唐宋八大家中,政治上挫败后以山水自遣的是( )。A韩愈 B柳宗元C. 欧阳修 D苏轼5 原谤 的作者是 ( )。A皮日修 B欧阳修C曾巩 D苏轼6唐宋八大家中,宋朝的作家有( )。A. 一位 B二位C. 三位 D四位7皮日修最为擅长的是( )。A词 B诗C小品文 D书画8下列四位中为宋代的作家是( )。A袁宏道 B柳宗元C韩愈 D曾巩9自称是 “少为纨绔子弟,极爱繁华,好精舍,如美婢 ”的作家是 ( )。A刘基 B张岱C. 侯方域 D郑板桥10 童心说 的作者是 ( )。A. 李贽 B袁宏道_3C. 钟惺 D张岱11 李姬传 中,叙述李姬话别侯

3、生时,称引的一位古人是 ( )。A陈贞慧 B阮大铖C. 田仰 D蔡中郎12袁宏道引用欧阳公“妖韶女老自有余态”之句来形容徐文长的( )。A诗歌 B戏曲C. 书法 D绘画13郑板桥的“板桥 ”是他的 ( )。A名 B字C. 号 D. 居住地14中国当代文学开始于( )。A. “五四 ”时期 B 1949 年C. 1976 年 D改革开放以后15叙述语言接近“叙谈体 ”风格的是 ( )。A. 巴金 B汪曾祺C. 杨绛 D王小波16。追求 “平淡一点,自然一点,家常一点”风格的作家是 ( )。A巴金 B杨绛C. 汪曾祺 D贾平凹_417 听听那冷雨的作者是 ( )。A张承志 B余光中C. 杨绛 D.

4、 巴金18 汉家寨 的作者是 ( )。A史铁生 B贾平凹C. 张承志 D汪曾祺19贾平凹形容秦腔所用的词语是( )。A. 大喊大叫 B。幽默滑稽C. 柔弱优美 D,悠扬婉转20 一只特立独行的猪一文的作者是( )。A. 贾平凹 B张承志C. 余光中 D. 王小波二、多选题(每题 2 分,共10 分 )1下列人物属唐宋八大家的有( )。A. 韩愈 B柳宗元C. 皮日修 D. 欧阳修E. 曾巩2文章题目具有文体标志字眼的有( )。A. 送李愿归盘谷序 B 钴姆潭西小丘记C 皮子文薮二则 D 纵囚论 E 前赤壁赋 3郑板桥的“三绝 ”是 ( )。_5A. 诗 B. 词C. 赋 D. 书E画4 秦腔

5、中被认为秦人的五大生命要素,除了秦腔外,还有 ( )。A. 西凤洒 B长线辣子C大叶卷烟 D牛肉泡馍E咸菜茨菇汤5下列作品中为杨绛所著的是( )。A. 春泥集 B 洗澡 C 将饮茶 D 干校六记 E 汉家寨 三、阅读与分析(共 30 分 )1西湖七月半一无可看,止可看看七月半之人。看七月半之人,以五类看之。其一,楼船箫鼓,峨冠盛筵,灯火优俣,声光相乱,名为看月而实不见月者,看之。其一,亦船亦楼,名娃闺霖 。秀,携及童娈,笑啼杂之,环坐露台,左右盼望,身在月下而实不看月者,看之。其一,亦船亦声歌,名妓闲僧,浅斟低唱,弱管轻丝,竹肉相发,亦在月下,亦看月而欲人看其看月者,看之。其一,不舟不车,不衫

6、不帻,洒醉饭饱,呼群三五,跻人人丛,昭庆、断桥,噪呼嘈杂,装_6假醉,唱无腔曲,月亦看,看月者亦看,不看月者亦看,而实无一看者,看之。其一,小船轻幌,净几暖炉,茶铛旋煮,素瓷静递,好友佳人,邀月同坐,或匿影树下,或逃嚣里湖,看月而人不见其看月之态,亦不作意看月者,看之。 西湖七月半(1)解释下列选段中的词语。(每词 2 分,共10 分 )止: 峨: 肉:舟: 旋:(2)翻译划线句子。(5 分 )(3)作者写了几类看月之人?请归纳。 (5 分 )2终于台上锣鼓停了,大幕拉开,角色出场。但不管男的女的,出来偏不面对观众,一律背身掩面,女的就碎步后移,水上漂一样,台下就叫:瞧那腰身,那肩头,一身的戏

7、哟 !是男的就摇那帽翎,一会双摇,一会单摇,一边上下飞闪,一边纹丝不动,台下便叫:绝了,绝了!等到那角色儿猛一转身,头一高扬,一声高叫,声如炸雷豁啷啷直从人们头顶碾过,全场一个冷颤,从头到脚,每一个手指尖儿,每一根头发梢儿都麻酥酥的了。如果是演救裴生 ,那慧娘站在台中往下蹲,慢慢地,慢慢地,慧娘蹲下去了,全场人头也矮下去了半尺,等那慧娘往起站,慢慢地,慢慢地,慧娘站起来了,全场人的脖子也全拉长_7了起来。他们不喜欢看生戏,最欢迎看熟戏,那一腔一调都晓得,哪个演员唱得好,就摇头晃脑跟着唱,哪个演员走了调,台下就有人要纠正。说穿了,看秦腔不为求新鲜,他们只图过过瘾。 秦腔 (1)此段文字属何表达手

8、法?有何特点 ?(5 分 )(2)戏开演后,作者的笔墨为何没有从演出的观众身上收回,而是台上,台下交错着写?(5 分 )四、作文 (题目自拟,体裁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共40 分 )求职面试时,着装整齐能给招聘单位留下好印象,但不菲的价格往往让囊中羞涩的大学生们望而却步。目前,郑州出现了专门针对毕业生出租衣服的小店,花上几十元就能租到一套得体的服装,深受大学生们的欢迎,小店因此生意兴隆。-以下是答案解析-试卷代号:2207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92010 学年度第二学期_8“开放专科 ”期末考试 (半开卷 )阅读与写作基础(2)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供参考 )2010 年 7 月一、单

9、选题(每题 1 分,共20 分 )1 D 2 C 3 D 4 B 5 A6 D 7 C 8 D 9, B 10 A11 D 12 C 13 C 14 B 15 B16 C 17 B 18 C ” A 20 D二、多选题(每题 2 分,共10 分 )1 ABDE 2 ABDE 3 ADE 4 ABCD 5 ABCD三、阅读与分析(共 30 分 )1 (1)解释下列选段中的词语。(每词 2 分,共10分 )止:只 峨:高 肉:喉咙 舟:坐船 旋:旋即(2)翻译划线句子。(5 分 )一类是, (坐着楼船 ),箫声鼓声,戴着高冠,摆开盛宴,灯火通明,歌妓僮仆(侍候在旁 ),声音光亮相互错杂,号称看月亮

10、而实际上不看月亮的,看看这类人!(3)作者写了几类看月之人?请归纳。 (5 分 )共写了五类人:达官贵人、富贵人家、名妓闲僧、市井无赖、文人雅士。_92 (1)这一段是写大幕拉开的“开演 ”,属场面描写。虽然开演了,但作者的笔墨并没有从演出前的观众(秦人 )身上收回,而是台上。台下上下交错地(来回描写 ),上下一体,台下的与台上的动作与情绪皆弦弦相扣,上下呼应。 (5 分 )(2)因为,秦腔本是秦人生活的一部分,是和“西凤 ”长线辣子,大叶卷烟,牛肉泡馍一样成为生命的五大要素。是秦人婚嫁丧娶的组成。更是秦人大苦中的大乐。是八百里秦川的劳作农民的喜怒哀乐。联系全文看,从中,更表达了作者对家乡,对劳苦农民的深深热爱和理解。所以,场面描写是服务于主题的。(5 分 )四、作文 (题目自拟,体裁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共40 分 )作文评分标准:(3840 分 ):主题 (观点 )鲜明,内容充实具体,见解独特,结构严谨,文笔优美。文面规范,基本上无错别字。(3237 分 ):主题 (观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