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必修复习材料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37573063 上传时间:2018-04-18 格式:DOC 页数:46 大小:47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政治必修复习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政治必修复习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政治必修复习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政治必修复习材料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政治必修复习材料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政治必修复习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政治必修复习材料(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苏州市第五中学政治学科(生活与哲学)高考复习资料-王高才生活与哲学生活与哲学复习指南复习指南 【全书基本框架全书基本框架】1、前言和第一单元:阐述哲学的一般知识。、前言和第一单元:阐述哲学的一般知识。(1)什么是哲学?)什么是哲学?(2)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2、第二单元和第三单元:阐述马哲的辩证唯物主义。、第二单元和第三单元:阐述马哲的辩证唯物主义。(1)辩证的唯物论:世界的本质是什么?)辩证的唯物论:世界的本质是什么?(2)唯物的辩证法:世界的状态怎么样?)唯物的辩证法:世界的状态怎么样?(3)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如何处理人与世界的关系?)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如何处

2、理人与世界的关系?3、第四单元:阐述马哲的历史唯物主义。、第四单元:阐述马哲的历史唯物主义。(1)社会历史观。)社会历史观。(2)价值观。)价值观。(3)人生观。)人生观。一般到个别【全书基本框架全书基本框架】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辩证的唯物论唯物的辩证法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社会历史观价值观人生观整体与部分对框架图的说明【全书基本框架图说明全书基本框架图说明】 1、哲学思考的是人与世界的终极问题,即世界的本原是什么(从何处来)?世界的状 态怎么样(向何处去)?如何处理人与世界(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关系?对这些终极问 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不同的哲学派别,而其中只有马克思主义哲

3、学第一次完整地、科学地 回答了上述问题,能够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2、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各个部分是有机统一的。如唯物论中渗透着辩证法思想,辩证 法中渗透着唯物论思想,认识论中又渗透着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世界观决定历史观,世界 观、历史观又决定着价值观和人生观,人生观又内在地包含着价值观(人生价值观) 。 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要点详解要点详解】一、什么是哲学?一、什么是哲学?苏州市第五中学政治学科(生活与哲学)高考复习资料-王高才(一)哲学的起源、本义、功能、任务。(一)哲学的起源、本义、功能、任务。1、哲学的起源(了解哲学与生活的关系)

4、:、哲学的起源(了解哲学与生活的关系):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生 活处处有哲学) 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 考。 【提示提示】两句话各有侧重两句话各有侧重 哲学智慧产生于实践,这是最根本性的。但人类的实践活动并不能自发地生成哲学,只 有人们在实践中自觉地思考和追问,哲学才会出现。 2、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帮助人们树立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哲学的功能(哲学的功能 P25)真正的哲学给人智慧、使人聪明,可以使我们正确地对待宇宙和人生。因此,哲学的 任务就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哲

5、学的任务)(哲学的任务) (二)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二)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关于世界观的学说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理解理解)1、什么是世界观?什么是方法论?二者的关系如何?、什么是世界观?什么是方法论?二者的关系如何? 区 别世界观是人们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联 系人人都有世界观和方法论,一般来说,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 论体现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提示提示】哲学的哲学的“关系关系”,包括,包括“区别区别”与与“联系联系”两方面。两方面。 2、哲学和世界观的关系?、哲学和世界观的关

6、系? 区 别(1)世界观人人都有,哲学并非人人都知 (2)世界观通常是自发形成的(但一般人自发形成的世界观还不等于 哲学),哲学则是哲学家自觉研究的结果 (3)世界观是零散的、朴素的,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是哲学是 哲学家依据一定的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把不自觉的、 不系统的世界观加以理论化、系统化而形成的思想体系 哲学哲学关于世界观的学问关于世界观的学问 联 系(1)哲学和世界观的研究对象都是整个世界 (3)哲学以世界观为内容,世界观以哲学为最高表现 态度:既反对把哲学简单化,把零散的、不自觉的世界观当作哲学学说, 也反对把哲学神秘化,认为哲学之是哲学家的事情。3、小结、小结哲学是

7、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世界观又决定方法论,哲学又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 一。【提示提示】 “统一统一”不同于不同于“总和总和”。 (三)哲学是对具体科学(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总结和反思(三)哲学是对具体科学(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总结和反思 (理解)(理解) 1、具体科学:、具体科学: 自然科学知识:认识和改造自然的知识 社会科学知识:认识和改造社会的知识 思维科学知识:人的认识和思维的知识苏州市第五中学政治学科(生活与哲学)高考复习资料-王高才 2、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 区 别主要是研究对象不同:具体科学研究世界某一具体领域的本质和规 律。哲学研究

8、整个世界的本质和规律。 联 系(1)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总结和反 思。因此,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 (2)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只有坚持以正确 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科学家才能在研究活动中掌握正确的方 向。 3、哲学与具体科学是一般与个别、共性与个性的关系,而不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4、态度、态度:(反对两个错误)任何轻视哲学、否认哲学对具体科学的指导作用的看法, 都是错误的、有害的。 【提示提示】 “哲学是具体科学知识的总和”、 “哲学是科学之科学”、 “哲学是科学之母” 等说 法都是错误的,但可说“哲学是科学研究之母”。 全面把握哲学的

9、概念:全面把握哲学的概念: 从字义上看,哲学史使人聪明、启发智慧的学问。从字义上看,哲学史使人聪明、启发智慧的学问。 从与世界观的关系看,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从与世界观的关系看,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从与具体科学知识的关系看,哲学是具体知识的概括和总结。从与具体科学知识的关系看,哲学是具体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从与方法论的关系看,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从与方法论的关系看,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 统一。统一。(四)哲学的基本问题和基本派别(四)哲学的基本问题和基本派别 1、哲学的基本问题(理解)、

10、哲学的基本问题(理解) (1)是什么:)是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意识和物质的关系)存在决定思维唯物主义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第 一性一性的问题(划分唯(划分唯 物、唯心主义唯一标物、唯心主义唯一标 准)准)思维局定存在唯心主义思维能正确反映 存在可知论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思维和存在的关 系问题 (意识和物质的 关系问题)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同 一性一性的问题 (思维能否正确认识(思维能否正确认识 存在)存在)思维不能正确反 映存在不可知论或者 【提示提示】 1、注意搭配,如不能说、注意搭配,如不能说“思维和物质的关系思维和物质的关系”。 2、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

11、系。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2)为什么:为什么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为什么:为什么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第一,这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中首先遇到并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人类所从事的活动为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第二,这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第三,这一问题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决定着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对哲学其 它问题的回答。苏州市第五中学政治学科(生活与哲学)高考复习资料-王高才 2、哲学的基本派别、哲学的基本派别 (理解(理解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及其三种基本形态)(1)是什么:)是什么: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其分歧:围绕物质和意识谁是本原的

12、问题展开的)本原先后决定唯物主义物质是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唯心主义意识是本原先有意识后有物质意识决定物质【提示提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不能笼统地说是围绕哲学基本问题展开的, 而是围绕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个方面是物质和意识谁是本原的问题展开的。唯物主义的基本形态:唯物主义的基本形态:【扩展扩展】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经典观点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经典观点五行说:生成万物的基本元素是金、木、水、火、土阴阳说: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荀子)形神说: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王充)气理说:气者,理之依也(王夫之)活火说:世界是一团永恒燃烧的活火(赫拉克利特)水为始基:“水”是万物的

13、“始基”(泰勒斯)【扩展扩展】近代机械唯物主义也叫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其经典观点有:狄德罗:自然界由数目无穷、性质不同的异质元素构成培 根:万物的基础是原始物质,是基本元素 辩证唯物 主义和历 史唯物主 义正确揭示了 。 反映了 。 反映了 。 它是 的思想智慧。 是 的 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要求。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 。 【扩展扩展】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和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比较 常见观点评价古代朴素唯物主古代朴素唯物主 义义五行说:生成万物的基本元素 是金木水火土 荀子: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 接而变化起 范缜: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 谢进步:否认神创论,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坚持了唯物主义根本方

14、向,本质上是正确的局限:古代朴 素唯物 主义认为金、木、水、 火、土、气等是 世界的本原。 进步性:否认神创论,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 本质上正确。 局限性:只是猜测,没有科学依据。把物质归 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 近代机 械唯物 主义认为原子 是世界的 本原。 进步性:克服了朴素唯物主义的直观性、猜测性,丰富和 发展了唯物主义。 局限性: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原子)机械性、 形而上学性唯心史观 苏州市第五中学政治学科(生活与哲学)高考复习资料-王高才 王夫之:气者,理之依也 赫拉克利特:世界是一团永恒 燃烧的活火 泰勒斯:“水”是万物的“始 基”(1) 只是猜测,没有科学依据 (2)

15、 把物质的具体形态当作世界 本原 (3) 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了近代形而上学唯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主义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 狄德罗:自然界由树木无穷、 性质不同的异质元素构成 培根:万物的基础是原始物质, 是基本元素进步:坚持并发展了唯物主义局限: (1) 仍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 (2) 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唯心史观根据对意识的理解不同:唯心主义的基本形态:(理解根据对意识的理解不同:唯心主义的基本形态:(理解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及其两种基本形 态)基本观点认识论根源总体评价主观唯 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 神当作世界的 本原把人们认识世界离不 开感觉夸大为世界的 存在倚赖于人的感觉客观唯 心

16、主义把某种客观精 神当作世界的 本原把人们思维中的概念 夸大为脱离了物质的 神化了的绝对局限性:二者归根到底,都是 把人的意识当作世界的本原, 其根本观点是错误的。 可取处:就其局部范围而言, 它对人们认识的发展有一定借 鉴意义。 【扩展扩展】理解列宁语:唯心主义是“人类认识这棵活树上的一朵无实花”。一是说明唯心主义的根本错误,二是说明唯心主义有其认识论根源,三是说明唯心主义 局部可借鉴。 【扩展扩展】主观唯心主义的经典观点:主观唯心主义的经典观点:孟子:万物皆备于我王守仁:心外无物慧能: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陆象山: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笛卡尔:我思故我在康德:理性为自然界立法 贝克莱:存在即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休谟:我们的知觉是我们的唯一对象费希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