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秒的认识”教学设计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37568484 上传时间:2018-04-18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秒的认识”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秒的认识”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秒的认识”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秒的认识”教学设计(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秒的认识秒的认识”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二年级上册.二、教学目标:(一)认知目标:1. 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秒” ,知道 1 分=60 秒。2. 使学生初步建立 1 分、1 秒的时间观念。(二)能力目标:1.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数学思考与语言表达 能力。2.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三)情感目标:1. 在观察比较、动手操作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自主学习的精神, 感知数学源于生活并用于生活,对数学产生亲切感,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 成功体验。2. 帮助学生树立珍惜时间的观念。三、教学重点:1. 使学生知道 1 分=60 秒

2、。2. 使学生初步建立 1 分、1 秒的时间观念。四、教具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学具钟表、家用小闹表。五、教学过程:(一)设置情境, 导入新课。师:同学们,看放映课件(新年到,鞭炮声声,小孩子欢天喜地,午夜将要到来,春节联欢 会上新年钟声敲响前全体倒计时的情景,镜头定格在运动的钟面上。 )生:(情不自禁地高声跟着数)10、9、8、7、6、5、(新年的钟声敲响)师:跟随着时间的脚步,我们又倾听了一次新年的钟声。那么,谁能说说, 10、9、8、7、6、5、4、3、2、1 应该用什么时间单位?生:秒。师:(用疑惑的语气重复)秒?板书:秒(数学课堂教学与生活是相连相通的,新年、鞭炮

3、、倒计时又是小孩子最 喜欢、向往的情境,利用这些熟悉的情境,一开始就吸引住学生注意力,激发 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兴奋起来,也让他们在不经意中调集自 己平时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二)自主探索,合作求知。1. 认识秒针和 1 秒。师:我们以前学过的时间单位有生:时、分。师:我们没有学过“秒”啊,你是怎么知道“秒”这个时间单位的呢?生:钟面上有秒针。生:-2师:(放映课件,展示钟面模型)哪一个针是秒针?生:最细最长的那一个。师:秒针是怎样计时的,谁能给大家讲一讲?生:(到前面)秒针走一个小格就是一秒。师:哦,原来秒针走一个小格就是一秒,就是这样?(放映课件:钟面上秒针一动,同时滴答

4、一响。 )生:(笑)是!(“秒”这个时间单位学生早有认知,几乎所有的大挂钟都有秒针,只是从 前让学生有意去忽略它,但好奇是孩子的天性,他们不可能不注意到那个形状 特殊的“高个子” 。所以由学生自己引出课题,由自己传授知识。教师在这里扮 演疑惑、验证的角色,吸引学生“帮助”教师解惑。 )2. 体验 1 秒的长短。师: 一秒钟就是这么滴答一下,你能做些什么呢?生:拍一下手。 (做动作)师:(跟着做)对,很好!生:我眨一下眼就是一秒。师:(跟着做动作)你没错,真棒!生:我写一个 1 字就是一秒。生:我跺下脚就是一秒。生:(在这堂课中,把学生对秒的体验预设为重点,新课程着力强调“经历” , 对于抽象的、非物化的“时间” ,通过学生自己用声音和动作等来配音、配动作, 使学生有了具体的、物化的感受。三年级的学生在这个问题上,生活经验已经 足够丰富,学生自由发挥,增加感性认识。每个人都有参与的机会与能力,能 在实际动作中体验“1 秒”的长短。 )共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