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考研政治重点知识记忆之邓三篇(6)

上传人:nt****6 文档编号:37567681 上传时间:2018-04-1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读考研政治重点知识记忆之邓三篇(6)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必读考研政治重点知识记忆之邓三篇(6)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必读考研政治重点知识记忆之邓三篇(6)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必读考研政治重点知识记忆之邓三篇(6)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必读考研政治重点知识记忆之邓三篇(6)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必读考研政治重点知识记忆之邓三篇(6)》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读考研政治重点知识记忆之邓三篇(6)(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必读:考研政治重点知识记忆之邓三篇必读:考研政治重点知识记忆之邓三篇(6)323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提出:19791984 年,突破了完全排斥市场调节的计划经济观念,形成了“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思想;19841992 年,确认社会主义经济是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重新解释了计划经济的内容;1992 年至今,1992 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可以而且应该发展市场经济,党的十四大明确把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确定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基本内涵:计划与市场都是经济手段,都是资源配置方式;计划多一点还是市

2、场多一点不是划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根本标准,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邓小平这一论断的内涵是 A.计划和市场都属于社会基本制度的范畴 B.计划和市场都是资源配置的方式 C.计划和市场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D.计划和市场是不能兼容的 【BC】(2006 年多选题第 29 题);市场经济有利于资源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计划和市场都得要。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33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和框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和框架 这一体

3、制就是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使经济活动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适应供求关系的变化;通过价格杠杆和竞争机制的功能把资源配置到效益较好的环节中去,并给企业以压力和动力,实现优胜劣汰;运用市场对各种经济信号反应较灵敏的特点,促进产需平衡。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所有制上,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长期共同发展;分配制度上,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宏观调控上,把当前与长远、局部与整体利益统一起来。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现代企业制度;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健全的宏观调控体系;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收入分配制度;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

4、。 3434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任务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任务 (1)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2)建立有利于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3)形成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4)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5)完善宏观调控体系、行政管理体制和经济法律制度;(6)健全就业、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7)建立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机制。 353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全面认识公有制经济的含义: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

5、和集体经济,而且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在我国现存的所有制结构中,私营经济 A. 不受公有制经济的影响和制约 B. 以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和雇佣劳动为基础 C. 是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发展状况决定其存在的 D. 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BCD】(2005 年多选题第 19 题);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不能笼统地说股份制是公有还是私有”,这一观点表明 A. 由法人股东而

6、不是个人股东构成的股份制是公有制 B. 公有制与私有制都可以通过股份制这一形式来实现 C. 有公有制经济参股的就是公有制 D. 股份制本身不具有公有还是私有的性质 E. 公有制经济占控股地位就具有明显的公有性【BDE】(2004 年多选题第 27 题)。 363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某员工在外资企业工作,年薪 5 万元;利用业余时间在民营企业兼职,年薪 2 万元;购买股票分得的红利 2 万元;出租住房收入 2 万元;转让一项技术收入 1 万元。该员工一年的劳动收入为 A. 12 万元 B. 9 万元 C. 8 万元 D. 7 万元【C】(2004 年单选题第 1

7、2 题)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确立这一分配制度的依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存在着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形式和多种经营方式,决定着必须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的分配制度;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和它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决定了按劳分配在现阶段分配制度中占据主体地位;其他所有制形式的存在及其地位和作用决定了其他分配方式的存在及其地位。 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1)在公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生产过程中,活劳动创造价值,这就必须实行按劳分配并坚持其主体地位;同时,由于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是商品生产不可缺少的生

8、产要素,这就要允许各种生产要素的所有者参与分配,取得相应的收入。(2)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的分配制度适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水平,有利于调动社会成员的积极性;有利于把分散的人力物力财力动员起来投入现代化建设;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 3737正确处理按劳分配为主体和实行多种分配方式的关系,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正确处理按劳分配为主体和实行多种分配方式的关系,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注重社会公平,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人先富起来,注重社会公平,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 (1)坚持效率优先,特别注重公平。既要提倡奉献精神,又要落实分配政策;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

9、要防止收入悬殊。(2)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发挥市场的作用,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再分配注重公平,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职能,调节差距过大的收入。(3)规范分配秩序,合理调节少数垄断性行业的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4)以共同富裕为目标,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个人分配制度,就要规范个人分配秩序,包括 A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 B逐步扩大中等收者比重 C有效调解过高收入 D坚决取缔非法收入 【ABCD】(2007 年多选题第 28 题)。 3838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制度的内容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制度的内容 政治制度包括国体、政体和政党制

10、度等部分。我国国体是人民民主专政,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也是我国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 3939人民民主专政是中国特色的无产阶级专政人民民主专政是中国特色的无产阶级专政 人民民主专政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专政学说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它的性质、任务、最终目标与无产阶级专政相同。性质都是以工人阶级为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任务是担负保卫社会主义制度,领导和组织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人民民主专政具有中国特色,它在人民范围、阶级结构、政党关系、政权组织形式以及概念表述上都有显著的特点与优点:农民在国家政权中占重要地位;同民族资产阶级保持联盟;实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人民代表大会制是根本政治制度;体现了对人民实行民主和对极少数敌人专政两方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