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高考化学卷试题解析和试卷分析

上传人:woxinch****an2018 文档编号:37559848 上传时间:2018-04-18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6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高考化学卷试题解析和试卷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江苏高考化学卷试题解析和试卷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江苏高考化学卷试题解析和试卷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江苏高考化学卷试题解析和试卷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江苏高考化学卷试题解析和试卷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高考化学卷试题解析和试卷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高考化学卷试题解析和试卷分析(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20122012 年江苏省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化学试卷年江苏省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化学试卷可能用到的相对的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Al:27 S:32 Cl:35.5 Ca:40 Mn:55 Fe:56 Cu:64 Ag:108 I:127 Ba:137 第第 I I 卷卷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4040 分分) )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 1010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2 2 分,共计分,共计 202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化学在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等与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的领域

2、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下 列做法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理念相违背的是 A.改进汽车性质尾气净化技术,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 B.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C.研发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减少“白色污染” D.过度开发矿物资源,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参考答案】D 【分析】本题属于考核化学与社会问题中的节能减排、保护环境、资源利用等相关问题。 A.汽车工业的发展可持续发展离不开技术的进步,改进汽车性质尾气净化技术,减少大气 污染物的排放是汽车工业发展必然要求。 B.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潮汐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减 轻温室效应的压力,有得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C.“白色污染”在土

3、壤和水体中富集可长期影响农作物的生长、海洋渔业等,研发可降解 高分子材料,给塑料工业带来可持续发展的机遇。 D.适度开发矿物资源,能促进地方经济发展;过度开发矿物资源,不利于地方经济发展的 可持续发展,甚至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煤、石油、稀土等资源开发须有国家宏观控制, 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 2.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乙酸的结构简式: C2H4O2B.F的结构示意图:C.中子数为 20 的氯原子:1720ClD.NH3的电子式:【参考答案】B 【分析】有关化学用语常涉及常见物质的组成和结构,尤其是一些常见物质电子式、结构 式、结构简式及模型等等,内容比较基础。 3.常温下

4、,下列各组离子在制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0.1 molL1的 NaOH 溶液:K、Na、SO42、CO32 B.0.1 molL1的 Na2CO3溶液:K、Ba2、NO3、Cl C.0.1 molL1FeCl3溶液:K、NH4、I、SCN D.c(H)/c(OH)=11014的溶液:Ca2、Na、ClO、NO3 【参考答案】A 【分析】本题以溶液中离子共存的方式考查学生对 Fe3的氧化性、其硫氰酸盐的难电离性、碘离子的还原性、碳酸钡的难溶性、次氯酸的弱酸性及难电离性等相关知识的理解程度, 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化学知识解决相关化学问题的能力。 4.某反应的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如右图所示(

5、图中 E1表 示正反应的活化能,E2表示逆反应的活化能)。下列有 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B.催化剂能改变反应的焓变 C.催化剂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D.逆反应的活化能大于正反应的活化能 【参考答案】C 【分析】本题属于化学反应与能量的考查范畴,虽然2012 年江苏考试说明中没有提及 “活化能”这一概念,但选修四课本第 3 页的绪言中就有这些内容,新课程标准中也 有“活化能”这一概念。看来高三复习一定注意要抓课本、抓基础,抓考试说明的同 时,适当兼顾新课程标准,不能急功近利、顾此失彼。 5.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应用不相对应的是 A.明矾能水解生成 Al(OH)3胶体,可用作净水剂

6、B.FeCl3溶液能与 Cu 反应,可用于蚀刻印刷电路 C.SO2具有氧化性,可用于漂白纸浆 D.Zn 具有还原性和导电性,可用作锌锰干电池的负极材料 【参考答案】C 【分析】本题属于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考查范畴,这些内容都来源于必修一、和必修二 等课本内容。铝离子水解、胶体的吸附性、Fe3的氧化性、SO2和 Zn 的还原性等内容,看 来高三一轮复习围绕课本、围绕基础展开,也不失为一条有效途径。 6.下列有关实验装置进行的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图 1 图 2 图 3 图 4 A.用图 1 所示装置除去 Cl2中含有的少量 HCl B.用图 2 所示装置蒸干 NH4Cl 饱和溶液制备 NH

7、4Cl 晶体 C.用图 3 所示装置制取少量纯净的 CO2气体 D.用图 4 所示装置分离 CCl4萃取碘水后已分层的有机层和水层 【参考答案】D 【分析】本题属于基础实验与基本实验操作的考查范畴。 A.图 1 所示装置中氢氧化钠会与 Cl2反应。 B. NH4Cl 晶体受热分解,会“假升华” 。 C.纯碱是可溶性固体,不能用此装置,改在圆底烧瓶和分液漏斗的组合中进行。 D.用图 4 所示装置分离 CCl4萃取碘水后已分层的有机层和水层,有机层从下口放出,水层 从上口倒出,实现分液。 本题以常见气体制取、蒸干、除杂、萃取、分液为实验操作为素材,考查学生对实验操作 的熟悉程度和实验原理的应用能力

8、,试图引导中学化学教学关注化学实验操作的真实性。7.下列物质转化在给定条件下能实现的是A. B. C. D. 【参考答案】A 【分析】本题属于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考查范畴。三氧化铝的两性、偏铝酸酸性弱于碳 酸、候氏制碱原理 、Fe3水解 FeCl3溶液蒸干得不到无水 FeCl3、氢氧化镁不稳定性等内 容都来源于必修一、和必修二等课本内容及课本上的基本反应,看来高三复习不能“舍本 逐末” 。 8.设 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0.1molCl2溶于水,转移的电子数目为 0.1NA B.常温常压下,18g H2O 含有的原子总数为 3NA C.标准状况下,11.2

9、LCH3CH2OH 中含有分子的数目为 0.5NA D.常温常压下,2.24LCO 和 CO2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目为 0.1NA 【参考答案】B 【分析】本题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计算中一些常见问题和注意事项。 A.标准状况下,0.1molCl2溶于水,转移的电子数目小于 0.1NA,因为 Cl2溶于水不可实现 完全与水反应。 C.标准状况下 CH3CH2OH 为液态,无法计算。 D.常温常压下,2.24L CO 和 CO2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目不好计算,非标准状况。 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灵活应用各种知识,尤其基本概念与理论中元素守恒、化学键问 题、晶体结构问题、氧化还原中电子转移问题

10、、可逆反应问题及物质的量计算中一些特殊 物质的状态等。 【备考提示】结合阿伏伽德罗常数为 NA,判断一定量的物质所含有的某种粒子数目的多少, 是高考命题的热点之一,在近几年的各种高考试题中保持了相当强的连续性。这种题型所 涉及的指示非常丰富,在备考复习时应多加注意,强化训练,并在平时的复习中注意知识 的积累和总结。 9.下列表示对应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用 KIO3氧化酸性溶液中的 KI:5IIO33H2O=3I 26OHB.向 NH4HCO3溶液中加过量 NaOH 溶液并加热:NH46OHNH3H2OC.将过量二氧化硫气体入冷氨水中:SO2NH3H2O=HSO3NH4 D.用稀硝

11、酸洗涤试管内壁的银镜:Ag2H3NO3=AgNOH2O 【参考答案】C 【分析】本题是基本概念中离子方程式判断正误的考查,选题以元素化合物基础和生活内 容为背景。A.一定要注意酸性溶液中不能出现 OH。 B.NH4HCO3溶液 HCO3也能与 NaOH 反应。 C.过量二氧化硫气体入冷氨水只能酸式盐。 D.得失电子不守恒。 【备考提示】高考常设置的错误形式有:离子反应不符合客观事实;各物质化学式拆分错 误;不符合“三个守恒” (质量、电荷、电子) ;不符合有机物官能团性质;反应环境与产 物的矛盾;改写是否正确(注意区别胶体与沉淀) ;隐含的反应是否遗漏(生成物与反应物 不共存、隐含的氧化性物质

12、等) ;方程式与所给的“量”的条件是否切合“过量” , “适量” , “足量” , “少量”等 解此类问题是应做到: 注意“三看”:看反应环境,看操作顺序,看反应物之间量的关系。 牢记“三查”:查物质是否能拆分成离子形式,查三个守恒,查阴阳离子的比例与它 们形成化合物时的比例是否相同。 10.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CaCO3(s)=CaO(s)CO2(g)室温下不能自发进行,说明该反应的H0 B.镀铜铁制品镀层受损后,铁制品比受损前更容易生锈 C.N2(g)3H2(g)2NH3(g) H0,其他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反应速率(H2)和氢气 的平衡转化率均增大 D.水的离子积常数 Kw 随着温

13、度的升高而增大,说明水的电离是放热反应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B 【分析分析】本题是化学反应与热效应、电化学等的简单综合题,着力考查学生对熵变、焓变, 水解反应、原电池电解池、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等方面的能力。 A.分解反应一般是常识吸热反应,熵变、焓变都大于零,仅在高温下自发。内容来源于 选修四P34-P36 中化学方向的判断。 B.铁比铜活泼,组成的原电池中铁为负极,更易被氧化。 C.据平衡移动原理,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平衡转化率减小。 D.水的离子积常数 Kw 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说明水的电离是吸热反应,越热越电离,水 的离子积常数 Kw 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不定项选择题

14、:本题包括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 5 5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4 4 分,共计分,共计 202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 合题意。拓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题得合题意。拓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题得 0 0 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时,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时, 只选一个且正确的得只选一个且正确的得 2 2 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得满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得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得满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得 0 0 分。分。11.普伐他汀是一种调节血脂的药物,其结构如右图所示(未表示 出其空间构型) 。下列关系普伐他

15、汀的性质描述正确的是 A.能与 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B.能使酸性 KMnO4溶液褪色 C.能发生加成、取代、消去反应 D.1mol 该物质最多可与 1molNaOH 反应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BC 【分析分析】该题普伐他汀为载体,考查学生对有机化合物的分子结构、官能团的性质等基础 有机化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A.分子无苯环,不能与 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BC.分子中的官能团决定了能使酸性 KMnO4溶液褪色、能发生加成、取代、消去反应。 D.酯基水解,即有两个羧基,1mol 该物质最多可与 2molNaOH 反应。 12.短周期元素 X、Y、Z、W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

16、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总数 的 3 倍,Y 原子最外层只有 2 个,Z 单质可制成半导体材料,W 与 X 属于同一主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元素 X 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 W 强 B.元素 W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逐渐比 Z 弱 C.化合物 YX、ZX2、WX3中化学键类型相同 D.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rYrZrWrX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AD 【分析分析】该题以“周期表中元素的推断”为载体,考查学生对元素周期表的熟悉程度及其 对表中各元素性质和相应原子结构的周期性递变规律的认识和掌握程度。考查了学生对物 质结构与性质关系以及运用元素周期律解决具体化学问题的能力。本题考查了金属性、非 金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