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利用生成教学资源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7549561 上传时间:2018-04-1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合理利用生成教学资源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合理利用生成教学资源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合理利用生成教学资源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合理利用生成教学资源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合理利用生成教学资源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合理利用生成教学资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合理利用生成教学资源(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合理利用生成教学资源合理利用生成教学资源课堂的生成性是新课程的亮点之一。课堂生成性教学资源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动态生成的有利于教学目标实现的各种因素。 “生成”是师生的“即席创造” ,是“无法预约的美丽” ,它犹如天马行空,不期而至。动态的教学资源产生于动态的语文教学实践过程,学生是语文教学实践资源的重要构成者和动态生成者,教师是语文生成性教学资源的开发者和课堂教学资源的重组者。面对这些生成性教学资源,如何及时捕捉并把握好这些资源,让它成为语文教学的契机,这是每一位老师值得深思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对生成性教学资源加以识别、开发和利用,才能使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得到合理利用。一、营造氛围,期待生成资源

2、一、营造氛围,期待生成资源课堂教学是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经历。学生作为一个现实的、主动的、具有创造性的生命体,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参与课堂教学。他们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更是教学“资源”的重要构成与生成者。他们在课堂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学习兴趣、积极性、注意力、思维方式、合作能力,提出的问题与争论乃至错误的回答,无论是以言语,还是以行为、情绪方式的表达,都是教学过程中的生成性资源。由此可见,教师“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 ,要善于抓住课堂上的每一个契机,为课堂生成制造空间,从而给学生搭建一个个展示个性的舞台,让学生的笔管汩汩流淌出个性化的思想和语言,使其率真的思想与张扬的

3、个性跃然纸上。试想如果没有主体的参与,没有师生的相互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作用于课堂教学,怎会有动态生成?因此,动态生成得以表现和达成的最基本的形式和途径便是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只有了解每一位学生,相信每一位学生,尊重每一位学生,感谢每一位学生,并努力地将它贯彻到自己每一天的教学实践中,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的形成才不是一个美丽的童话,具有生命色彩的动态生成一定能得以活跃在教学过程中。二、认真倾听,捕捉生成资源二、认真倾听,捕捉生成资源课堂上的生成资源是稍纵即逝的,是可遇不可求的,是其它资源不可替代的。假如教师只有理念,但没有一双慧眼,有时也是很难抓住这些生成资源的。因此,教师必须认真

4、倾听学生发言,及时捕捉生成资源,就像接住抛来的球,或回应,或再击,让学生的知识、经验、思想、体验、感受等真正成为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资源。如林海教学片断:在朗读中有位学生把“大兴安岭这个岭 ,跟秦岭的岭可大不一样”一句中的“大不一样”误读成“不大一样” 。这时她的同桌小声地说:“喂,读错了。 ”我顿悟了一下,文中的“大不一样”一下子进入了我的视线,我并没有为追求教学的完整性而置之不理,而是及时抓住这一生成资源,进行语言训练。师:“大不一样”与“不大一样”有何不同?生:位置不同。师:仅仅是位置不同吗?生:意思也不同, “大不一样”是说差别很大,而“不大一样”是说比较相似,差别不大。师:是啊,两个字

5、前后颠倒一下顺序,意思就大不一样。你还能举出这样的例子吗?生:“牛奶”和“奶牛” , “上马”和“马上” , “上海”和“海上”师:感谢同学们帮朗读者纠正了错误,而且让大家发现了中国语言文字的奥妙,真了不起!以上环节就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互相倾听的结果。听朗读纠错并不稀奇,关键是合理利用朗读中的生成资源,通过对比、辨析,让学生知道了两个字颠倒顺序时,词语的意思有时会截然不同。同时,学生的倾听习惯、读书习惯也在不经意间养成。三、精雕细琢,升华生成资源三、精雕细琢,升华生成资源当学生在课堂上真正动起来之后,就会在课堂上生成大量资源。对于这些资源,教师要进行重组、引导、升华。教师在课堂上的及时、巧妙

6、、充满智慧的评价与引导,将会使某些个体的精彩生成变成整体的精彩,真正做到把效率从“点的提高”扩散到“面的提升” 。还记得教学半截蜡烛这篇课文时,我问学生:“同学们,你们最佩服文中的哪一个人物?为什么佩服他?”竟然有一个学生说佩服德国军官!他认为德国军官作为长官,与他手下的两个鬼子相比,还有点善良。这显然是阅读价值取向的问题,说明这个学生还没有读懂文字的“弦外之音” ,但这确实是孩子的真实感受。在肯定这个学生能大胆说出心中的想法之后,我做了这样的引导:“孩子们,德国军官允许杰奎琳端着蜡烛上楼去睡觉,是因为他有一颗爱心吗?”一石激起千层浪,有的孩子说:“不是,那是因为他也有一个像杰奎琳那么大的女儿

7、,他心中只有他自己的女儿,从没有想到过关心其他孩子,他是自私的!”有的孩子说:“身为一个军官,却凭着心情做事,被一个十岁的小女孩骗了,简直太愚蠢了”在这个“峰回路转”的场面中,教师以阅读活动参与者的身份平等介入,以一个具有精湛技艺的园丁身份“修枝剪叶” ,传递着自己的理解、情感和价值观,影响和感召着学生,使整个对话过程发生了令人兴奋的戏剧性变化,让生成资源变成了语文课堂的“七色彩虹” 。四、积累经验,驾驭生成资源四、积累经验,驾驭生成资源研究利用生成性资源的教学理念为语文课改带来了一缕春风,也给语文教师带来了挑战,对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更好地驾驭生成性教学资源,语文教师在教学基本功、

8、书籍阅读量、临场的应变能力等诸多方面都要加强。这必然要求语文教师付出更多的心血,但这一切的付出都将被证明是值得的。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除了善于倾听,还要不断捕捉、判断、重组课堂教学中从学生那里涌现出来的各种各样的信息,随时把握课堂教学中闪动的亮点,把握促进课堂教学动态生的切入点,要成为知识的呈现者、对话的提问者、学习的指导者、学业的评价者、纪律的管理者,更要成为信息的重组者、动态生成的推进者。通过不断处理信息来提高自己的教育智慧,同时,以自己的教育智慧有效地推进课堂的生成,从而与精彩相约于课堂。教育智慧的形成,非一日之功,有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总之,教师是生成性资源的开发者和利用者,当课堂上学生的个性思维如潮水般喷涌而出时, 教师必须尊重学生,期待生成,捕捉生成,升华生成,驾驭生成。只有如此,我们的课堂、我们的教学才能在动态中生成,在生成中精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