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有设施保护方案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7544479 上传时间:2018-04-1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既有设施保护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既有设施保护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既有设施保护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既有设施保护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既有设施保护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既有设施保护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既有设施保护方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本工程为石景山区南大荒苗圃锅炉房煤改气工程,工程地点位于石景山区, 工程气源为水泥厂现状 DN300 中压 A 管线。接线后,引 dn315 中压 A 管线沿燕山水 泥厂敷设至永定河东滨路,再沿京原公路敷设,终点至南大荒苗圃宿舍院内。为一 座 2t/h 锅炉房及 240 户用户供气,DN300 接 DN300 带气接线 1 处。本工程采用明开 直埋方式施工。工程建设单位是北京市燃气集团有限公司,设计单位是北京市公用 工程设计监理公司。(1) 障碍物调查组织机构: 为保证施工安全,项目部成立地下管线保护领导小组,组员如下: 1、组长一名:由项目经理担任,负责保护施工中人力、物力、财力的 保障和总

2、 调度。 2、副组长一名:由项目经理部协调副经理担任,负责组织调查地上、 地下障碍 物的数量、位移、高程并编制拆改保护方案,上报管理单位批准 后组织实施。 3、质量员一名:负责地上、地下障碍物拆迁、保护施工中的质量检查 及与障碍物产权单位联系,和现场组织拆迁、保护验收工作。 4、安全员一名:负责在地上、地下障碍物拆迁、保护过程中安全检查 及突发事件的处理。 施工员两名:负责地上、地下障碍物拆迁、保护过程 中技术、质量、安全、进度等工作。 5、办公接待人员两名:由项目部派专职人员担任,负责在地上、地下 障碍物拆 迁、保护过程中与外单位联系和接待工作。 6.障碍物调查领导小组配备工程车辆两辆专门负

3、责对外联系交通保障工 作,负责小组主要成员人均手提电话一部,保持 24 小时开机,以便在施工 过程中联系和处理突发事故。 障碍物调查领导小组成员见下表,职务名称 领导小组组长、领导小组副组长、质量员、安全员、施工员、接待人员。 (二)调查工作 1.前期调查组织工作: (1)地下管线保护专项方案施工前应对施工范围内的地下管线进行认真 调 查, 对线路的种类、 走向、 埋深等具体情况必须了解清楚, 及时有 有关部门联系, 做好保护、加固等工作,并做好警示标志。 (2) 为了确保地下管线、 地上设施、 建筑物安全运行, 使工程能顺 利施工, 成立现场协调小组,设专人负责协调工作。 (3)施工前,须对

4、现况管线进行详细的调查及物探、坑探,将现状管线 的 类型、位置、埋深等标识在地面上,并绘制详细的地下管线图,同时在 本标段相 关设计图纸上放出地下管线位置,对设计线路和现状管线的交叉 点,进行高程核算,若有冲突,及时联系业主、设计单位、管线产权单位, 制定详细的管线迁移方案,待业主和管线单位批准后实施;若高程不冲突,则编制详细的管线保护方 案报业主、管线管理单位和监理,审批后对管线 进行加固、悬吊等保护措施。 (4)根据提供的地下管线及设施资料,对本工程范围和可能因施工过程 及 其有关活动而导致损坏或影响的管线、设施等进行调查核实,查清情况, 制定措 施。 2、探沟开挖: (1)根据图纸信息和

5、实地勘探资料,确定管线大概位置。然后通过开挖 探沟, 找出浅埋地下管线。 确定管线位置前施工区域内不得堆放各种物资、 设备, 各种车辆机械不得驶入本区域。 探沟开挖必须使用人工。 成立 6 人的 探沟开挖及管线保护施工队,专门负责探沟开挖工作。5 人为一组, 设组长一 名,组长负责本组人员的安全及文明施工,同时负责检查组员所挖电缆是否破 坏,发现问题及时上报施工员。开挖时必须小心,用铁锹轻轻挖掘,不得用镐。 发现土质变化时应改用木钎将覆盖物消除干净,以不保证不损坏地下管线。 (2)采用开挖探沟的方式,开挖时重点放在电缆井、过路保护管、过路盖 板、用电设 施、监控设施附近。在整个施工区内及排水沟

6、开挖范围内呈“之” 字形进行,探沟范围应超出施工边界外 1 米。 (3) 在开挖过程中, 发现地下管线要及时报告现场工程师 (必要时报 业主、 监理) 在现场工程师的监视下轻轻扩宽范围,探明管线的种类、规格、 根数、 走向和深度并作记录。同时要采取清理周边大块石渣土块,用细土拖住 管 线底 部(不得使其悬空),上用木板封盖,插上彩旗做标记,专人负责监 护等重点防护措施。将发现的地下管线全部清理暴露出地面,不留死角,探明 管线路径、 埋深。现场施工人员需认真调查、不得漏挖、错挖。(4)在挖出的电缆旁立警示牌,并用砖、砂等暂时覆盖保护井并及时上报有关部门进行确认,确保方案进行。作业班组实行交接班制

7、度,班长负责记录 当班的工作部位、工作内容、电缆状况,下班对上班的电缆情况进行检查确认, 施工段与施工操作人员相统一,以便一旦 造成电缆损坏等事故追查当事人的责 任。(5)探沟开挖完毕后将所挖出的管线的种类、规格、走向及深度等绘出管线 埋设分布图,上报业主和监理,并及时清相关部门进行确认验收,制定保护方 案。 根据业主要求进行分类处理(处理方式分为三类:原地保护处理、迁移、 废除) ,对于原地保护处理、迁移两类的管线,均须根据设计单位提供的施工 图 进行施工。 3. 管线开挖: 管线开挖必须采用人工开挖,作业前进行技术交底,避免野蛮施工。 需要 保护、加固处理的管线必须全部挖出曝露,不得遗漏;

8、需要改线、废除 的管线 视情况全部或部分挖出。 沟槽宽度及深度要满足线缆保护的需要。 挖出曝露 的线缆不得悬空,沟槽内清洁,无杂物、块石等。 要做好沟槽排水措施, 可挖设临时排水沟、 集水坑等, 降雨后立即组织排水。 加强现场值班管理力度, 做到防偷盗、防破坏。 (三)协调工作: 根据地下管线的调查结果以及对工程影响的管线、设施物等,在业主、监理 的主持下,与管线、设施物的主管部门进行讨论及协调工作。 建立与各个有关 机构的联系,以利于在工程施工的各个阶段进行协调工作。 做好与其他单位的 协调工作, 安排好那些在建和拟建工程以及公共设施的保 护措施。 如发现地 下管线, 及时联系管线的产权单位

9、, 确认此管线或光缆的运行情况,以确定 下一步对管线的处理情况是迁移还是保护。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需要进行改移的 管线,提前与管线产权单位联系,及早向 业主、监理及管线产权单位上报管线 迁移方案,争取尽早得到批复,保证工程顺利进行。 由于设计提供的图纸信息 局部可能与实地不符, 需要在施工前手持图纸进行实地勘踏。将不符的通过照 片,文字形式记录下来,并且联系业主、监理、设计 方进行确认。 收集地下 管线资料向业主、 设计及监理单位的相关人员仔细咨询了解施工区 域内的地 下管线的种类、用途、数量、走向、埋置深度等。并请相关产权单位提 供相关 的图纸资料,以此作为制定地下管线防护措施的依据。 (四)

10、主要保护措施: 在施工过程中,遇到不明地下管线,应先开挖使其暴露,然后根据情况决 定 是否进行加固措施。 根据提供的地下设施资料, 查清情况, 在规划施工 过程中采取保护措施, (如 小型支护、砌体式等保护措施)并设立警示标志。 在临近地下管线及地上地下设施范围内的作业, 要避免施工机械或设施在地 下设施范围上运行或存放。 施工作业中若发现图纸未标明的地下管线或构筑物,及时与业主和有关部门 取得联系,同时根据管线情况,采取支撑加固、支吊等加固措施予以保护并与相关单位共同作好改线、迁移工作。毗邻建筑物附近 的开挖施工时,在原有建筑物上设置沉降观测点,定期进行 观测,并根据开挖 深度和地质情况验算

11、地基变形,同时采取支护设施; 如钢板桩、 支撑等方法。在地上设施、周围建筑物附近不进行有较大震动的作业,合理控制时间,特 别是对建筑物有影响的施工应尽量缩短工期,以利建筑物的安全。 对树木、路 牌、广告牌、电杆、建筑物、构筑物等设立围挡,对其负责,不随意砍伐、拆 除及破坏,安设夜间亮光标志,定期进行清洁。 夜间施工时,在障碍物施工区 加强灯光照明,对有地下管线处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制止机械在此范围上方 走动。 在桥梁桩基钻孔前,详细核对管线与桩基的距离,先人工挖孔至现状管 线以下,埋设长护筒,然后再钻机就位,避免钻孔损坏现状管线。 沟槽开挖前 必须预先采用人工挖土,暴露出管线在开挖沟槽中的具体

12、部位。人工开挖时要 轻挖,探明虚实后方能进行机械挖掘,但管线的 1 米范围 内仍不 能用机械挖 掘,避免挖掘机损伤管线。挖除管道底部土方前应预先采取加固措施: 1、电信管道的保护: 加固前在管道底部两侧垫 102 槽钢,在两根 102 槽钢底部每隔 1 米左右采用钢丝绳悬吊于贝雷桁架或工字钢上。 2、给水管、 煤气管的保护: 用工字钢或贝雷桁架于沟槽两侧, 工字钢 两头垫 枕 木,采用法兰螺丝来绞紧钢丝索,在钢丝索与管道接触部位采用柔 软物 隔离。 派专人每天检查,如稍有松动及时绞紧螺丝扣。为确保管道安全,加固后只能 采用人工挖土,底部沟槽开挖采用围板分层倒撑。施工期间, 每 天复测管道标高,

13、观察有无沉降现象,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处理。 3、电力电缆的保护:电缆外侧先用柔软物包裹,然后在外面套设 PVC 管, 用 工字钢或贝雷桁架横架于沟槽两侧,工字钢两头垫枕木,采用法兰螺丝来绞 紧钢 丝索。 4、施工中如发现有文物或古墓等,应妥善保护,并应立即报请当地有关 部门处 理后,方可继续施工。如发现有测量用的永久性标桩或地质、地震部门 设置的长 期观测点等, 应加以保护。 5、在敷设地上或地下管道、 电缆的地段进行土方施工时, 应事先取得 有关管理部门的书面同意,施工中应采取措施,防止破坏管线。 (五)障碍物调查流程 工程项目开工前,建设单位应向管线权属单位通报实施项目有关情况,并要

14、 求管线权属单位提交本项目工程范围内管线现状资料,同时会同管线权属单位 及施工、 监理单位组织开该工程项目保护地下管线工作的专题会议,根据管线 权属单位提供的有关图档资料及保护要求形成会议纪要,向施工单位做好书面 技术交底。对原有地下管线情况不明或管线埋设位置难以判断的,向建设单位 申请委托 具备资格的第三方面勘测单位对地下管线进行探测,并在施工过程中 进行跟踪监测。我项目部根据相关单位的交底资料和现有管位编制专项施工组织设计,并对管线资料进行复核,制定保护地下管线的技术措施,经建设、监 理单位审定认可后方可进行施工。施工时,项目部现场管理人员必须向直接操 作人员做好保护地下管线的交底工作;对

15、发现资料标明与实际情况有差异或管 线的埋设位置无法判断的,必须立即停止施工作业,并停止建设、监理和管线 权属单位,在有关单位人员到现场 监护并采取相应保护措施后方可施工,因我 项目部对地下管线设施保护措施不力、擅自施工造成管线设备损坏的,由我项 目部承担全部责任。对施工组织设计中管线保护技术措施是否符合工程建设强 制性标准、施工组 织设计变更及时报监理单位审查并签章认可。在监理调查现 场过程中发现存在事 故隐患时,对监理提出整改意见或要求应及时整改。向各 管线权属单位索取施工现场权属地下管线的准确资料,并做好书面记录工作, 管线单位要求配合现场监护时,应赴现场进行监护并指导作业单位采取保护措

16、施。一旦发现管线损坏事故, 项目部应当按照规定及时向有关主管部门和管线 权属单位报告;各管线权属单位应当及时组织抢修,防止事故扩大。 (六) 事故处理措施 1.线路事故的处理 加强教育, 使作业人员掌握操作规程,清楚损坏管线 后对管线所属单位及给 操作者本人带来严重的后果。 严格开挖成果验收程序,当探沟开挖一段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由区域当班施工员组织验收记录清 楚开挖区域、作业人员、管线状态(是否破损及老化程度、颜色等),同时操 作者、区域当班施工员,监理工程师签字确认。由项目部主管施工员、电工和 安全工程师组成管线应急抢修组,一旦发生电缆、光缆挖断,通讯线路故障等 事故,项目部区域当班施工员在 5 分钟之内电话通知给安全工程师、监理工程 师、管线所属单位。组织人员管线所属单位专业工程师的要求进行抢修恢复, 将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抢修组成员应保持通讯畅通。管线修复完毕后,及时 做好管线保护措施。 与各管线所属单位协调,配备足够的电缆等相关配件,确 保紧急情况时的物资供应到位。2.雨水、污水管线事故的处理 当施工过程中发生雨水、 污水管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