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几何与向量综合问题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37529547 上传时间:2018-04-1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4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解析几何与向量综合问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解析几何与向量综合问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解析几何与向量综合问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解析几何与向量综合问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解析几何与向量综合问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解析几何与向量综合问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解析几何与向量综合问题(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高考数学复习资料1-10第1页共10页解析几何与向量综合问题向量具有代数与几何形式的双重身份,故它是联系多项知识的媒介,成为 中学数学知识的一个交汇点,数学高考重视能力立意,在知识网络的交汇点上 设计试题,因此,解析几何与平面向量的融合交汇是新课程高考命题改革的发 展方向和创新的必然趋势。而学生普遍感到不适应,因此,我们在解析几何复 习时应适时融合平面向量的基础,渗透平面向量的基本方法。本专题就以下两 方面对平面向量与圆锥曲线交汇综合的问题进行复习; 1、以向量为载体,求轨迹方程为命题切入点,综合考查学生平面向量的加 法与减法及其几何意义,平面向量的数量积及其几何意义,圆锥曲线的定义。 2、

2、以向量作为工具考查圆锥曲线的标准方程和几何性质,直线与圆锥曲线 位置关系,曲线和方程的关系等解析几何的基本思想方法和综合解题能力。高考考点回顾 近三年来平面向量与圆锥曲线交汇命题可以说经历了三个阶段:2002年天 津卷21道只是数学符号上的混合;2003年江苏卷20道用平面向量的语言描述解 析几何元素的关系,可谓是知识点层面上整合;2004年有6份卷(分别是全国卷 理科(必修+选修I)21道;全国卷理科(选修)21道 辽宁19道湖南文21道;江苏卷21道;天津卷22道)涉及平面向量与圆锥曲线交 汇综合,可以说是应用层面上综合。就应用层面上又有两个层次: 第一层次:考查学生对平面向量的概念、加减

3、运算、坐标表示、数量积等 基本概念、运算的掌握情况. 第二层次:考查学生对平面向量知识的简单运用 如平面向量共线定理、定比分点、加减运算几何意义(这三点已有所涉及)、 数量积几何意义、射影定理(这两点挖掘不够,本专题着重讲述见例1变式)。 考查学生把向量作为工具的运用能力.这一层次的问题有一定的难度,而且是未 来几年平面向量高考题的一个走向.基础知识 1 向量的概念、向量的几何表示、向量的加法和减法; 2 2 实数与向量的积、两个向量共线的充要条件、向量的坐标运算; 3 3 平面向量的数量积及其几何意义、平面两点间的距离公式、线段定比分 点人坐标公式和向量的平衡移公式; 4 4 椭圆、双曲线、

4、抛物线的定义及简单几何性质的灵活运用; 5 曲线方程(含指定圆锥曲线方程及轨迹方程); 6 6 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问题(交点、弦长、中点弦与斜率、对称问 题)确定参数的取值范围; 7 7 平面向量作为工具综合处理有关长度、角度、垂直、射影等问题以及圆 锥曲线中的典型问题。例题选讲一、“减少运算量,提高思维量” 是未来几年高考的一个方向,高考中对求轨迹的方程倾向于利用适当的转化再 用定义法,以利于减少运算量,提高思维量。而圆锥曲线的两种定义均可用向高考数学复习资料2-10第2页共10页量的模及数量积几何意义、射影定理来表示,无疑为平面向量与圆锥曲线交汇 命题开拓了广阔的空间。在以向量为载体

5、,求轨迹方程为命题切入点,可以综 合考查学生平面向量的加法与减法及其几何意义,平面向量的数量积及其几何 意义,圆锥曲线的定义。 例1已知是x,y轴正方向的单位向量,设=, =jirr,arj yixrr)3(br,且满足|+|=4.j yixrr)3(arbr(1) 求点P(x,y)的轨迹C的方程. (2) 如果过点Q(0,m)且方向向量为 =(1,1) cr的直线l与点P的轨迹交于A,B两点,当AOB的面积取到最大值时,求m 的值。解:(1) =, |=,且|+|=4.Qarj yixrr)3(brj yixrr)3(arbr点P(x,y)到点(,0),(-3,0)的距离这和为4,故点P的轨

6、迹方程为31422 yx(2)设A(),B()依题意直线AB的方程为y=x+m.代入椭圆方程,得11, yx22, yx,则+=- m, =0448522mmxx1x2x58 1x2x) 1(2 54m因此,22 52 21)5(mmdABSAOB 当时,即m=时,225mm 2101maxS 题设变式题设变式I.1I.1 已知是x,y轴正方向的单位向量,设=, jirr,arj yixrr)3(=,且满足|-brj yixrr)3(ar|=2.求点P(x,y)的轨迹C的方程.(轨迹为双曲线)br 题设变式题设变式I.2I.2 已知是x,y轴正方向的单位向量,设=, jirr,arj yixr

7、r)3(=,且满足=|.求点P(x,y)的轨迹C的方程. brj yixrr)3(brirar提示:设K(-,0),F (,0),则表示在x轴上射影,即点P到x= -33brirKP的距离,所以点P到定点F的距离与到定直线x= -3 的距离比为1,故点P的轨迹是以(,0)为焦点以x= -为准线抛物线333 题设变式题设变式I.3I.3 已知是x,y轴正方向的单位向量,设=, jirr,arj yixrr)3(=,且满足=|.求点P(x,y)的轨迹C的方程.brj yixrr)3(brirar提示:设K(-,0),F (,0),则表示在x轴上射影,即点P到x= -33brirKP 的距离,所以点

8、P到定点F的距离与到定直线x= -3的距离比为,当时,点P的轨迹是以(,0)为焦点,以31ibarrr 1103x= -为相应准线的椭圆;当时,点P的轨迹是以(,0)为焦点,以x= 3113-为相应准线的双曲线的右支;若想得到双曲线的双支应满足什么条件?3 题设变式题设变式I.4I.4 已知平面上两定点K、F,P为一动点,满足,.求点P(x,y)的轨迹C的方程.(以F焦点,过K且垂直于KF的直KFKPKFPF线为准线的抛物线)高考数学复习资料3-10第3页共10页 题设变式题设变式I.5I.5 已知平面上两定点K、F,P为一动点,满足,.求点P(x,y)的轨迹C的方程.(以F焦点,过K且垂直于

9、KF的直线KFKPPF为准线的圆锥曲线。) 考题考题 : 已知点A(,0),B(,0)动点P满足222|2BPABABAP (1)若动点P的轨迹记作曲线C1,求曲线C1的方程.(2)已知曲线C1交y轴正半轴于点Q,过点D(0,)作斜率为k的直线交32曲线C1于M、N点,求证:无论k如何变化,以MN为直径的圆过点Q.(解答见 附页) 题设变式题设变式II.1II.1 已知是x,y轴正方向的单位向量,设=, jirr,arj yixrr)3(=,且满足|+|=4.求点P(x,y)的轨迹C的方程. (brj yixrr)3(arbr,点P轨迹为圆,其中A(,0),B(,0))OPBPAP233 题设

10、变式题设变式II.2II.2 已知是x,y轴正方向的单位向量,设=, jirr,arj yixrr)3(=,且满足6.求点P(x,y)的轨迹C的方程. (轨迹为圆)brj yixrr)3(arbr例2、已知两点M(-2,0),N(2,0),动点P在y轴上的射影是H,如果分别是公比q=2的等比数列的第三、第四项.PNPMPHPH,(1)求动点P的轨迹C的方程;(2)已知过点N的直线l交曲线C于x轴下方两个不同的点,A、B,设R为A B的中点,若过点R与定点Q(0,- 2)的直线交x轴于点D(x0,0),求x0的取值范围.导析 (1)设P(x,y),则H(0,y), ),0 ,( xPH),2(y

11、xPM).,2(yxPN. 4)2)(2(,2222yxyxxPNPMxPHPH所以又因为所以有, 2 PHPHPNPM. 24222 xyx所以点P的轨迹方程为y2-x2=4(x0).(2)设AB:y=k(x-2),A(x1y1),B(x2y2),R(x3y3).化简得(k2-1)x2-4k2x=4(k2-1)=0. 42)(22xyxky由所以 .12,12 22322 21 3kkykkxxx 所以有.133 kxy所以DQ的方程为 令y=0,得,2233 xy xy,21223330xkxy x高考数学复习资料4-10第4页共10页又由45)211(2212122220 kkk kx所

12、以可得k2,由题意可知k1, . 0, 0, 01632) 1(161623212224yyyykkk21 22所以1,所以-()2+1, 所以2x02+.k1212 211k4522故所求的x0的取值范围为(2,2+).22 题后反思题后反思 若改变q 的值能否构造出椭圆来呢? 当0q1时,点P的轨迹为椭圆 例3、如图所示,点F (a,0)(a0),点P在y轴上运动,M在x轴上,N为动点,且 PMPNPFPM, 0 (1)求点N的轨迹C的方程; (2)过点F(a,0)的直线l(不与x轴垂直)与曲线C交于A、B两点,设点K(-a,0),与的夹角为,求证:0.KAKB2答案提示 (1)点N的轨迹

13、C的方程为axy42 变化变化 点F (a,0)(a0),点P在y轴上运动,M在x轴上,N为动点,且(为常数)求点N的轨迹仍为抛物线吗?;PMPNPFPM, 0二、把向量作为工具去推导与探索圆锥曲线的标准方程和几何性质,曲线和方 程的关系等解析几何的基本思想方法和综合解题能力。例4、已知,F椭圆的两个焦点,过点F的直线BC交椭圆于B、C两1F12622 yx点,(1),求点M的轨迹方程.)(21OBOCOM答案 13) 1(22yx (2)若相应于焦点F的准线 与x轴相交于点A,|OF|=2|FA|,过点A的直线与椭圆l相交于P、Q两点.设(),过点P且平行于准线 的直线与椭圆AQAP1l相交

14、于另一点M,证明:.FQFM 解:(1)略(2) 证明:.由已知得方程组), 3(), 3(2211yxAQyxAP高考数学复习资料5-10第5页共10页. 126, 126,),3(32 22 22 12 12121yxyxyyxx注意,解得1 2152x因,故),(),0, 2(11yxMF), 1)3(), 2(1211yxyxFM.),21(),21(21yy而,所以),21(), 2(222yyxFQ.FQFM 结论发散结论发散 设P()为椭圆上一点,00, yx(1) 求的MinPFPF 1 (2) 求的MaxPFPF 1(3) 当0)上两点,直线AB过焦点F,A、B在准线上pyx22 的射影分别为C、D,(1) 若,求抛物线的方程。6OBOA (2) CD是否恒存在一点K,使得0 KBKAY A F P B X O 高考数学复习资料6-10第6页共10页D K C 解:(1)提示:记A()、B 1, 1yx()设直线AB方程为代入抛物线方程得22, yx2pkxy0222pkpxx2 41 212 21,pyypxxOBOA62 43 2121pyyxx(2)设线段AB中点P在在准线上的射影为T,则)()(PBTPPATPTBTAPBPAPBPATPTP)(202 41)(CADBPBPA412)(FAF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