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最新自考《行政管理学》考前必读_复习资料_串讲笔记【过关宝典】

上传人:实*** 文档编号:37525632 上传时间:2018-04-17 格式:DOC 页数:44 大小:1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最新自考《行政管理学》考前必读_复习资料_串讲笔记【过关宝典】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2018年最新自考《行政管理学》考前必读_复习资料_串讲笔记【过关宝典】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2018年最新自考《行政管理学》考前必读_复习资料_串讲笔记【过关宝典】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2018年最新自考《行政管理学》考前必读_复习资料_串讲笔记【过关宝典】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2018年最新自考《行政管理学》考前必读_复习资料_串讲笔记【过关宝典】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年最新自考《行政管理学》考前必读_复习资料_串讲笔记【过关宝典】》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最新自考《行政管理学》考前必读_复习资料_串讲笔记【过关宝典】(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自考行政管理学复习资料第一章 概述 一、行政的三种含义: 1、与立法、司法相对应的“行政” 。 2、与政治相对应的“行政” 。 3、与管理相对应的行政。 二、 行政管理的含义:是指政府行政机关依法对公共事务及其内部事务管理的总和。 三、行政管理学产生于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威尔逊在 1887 年发表的行政研究一文,威 尔逊因此成为行政管理学的创始人。 四、研究和学习行政管理学的具体方法:规范方法、经验方法、案例方法、比较方法。 五、行政管理的三个特点? 1、行政管理的主体是政府行政机关。 2、行政管理的对象包括社会公共事务和政府内部事务。 3、行政管理必须依法进行,是一种执法活动或执

2、行政策的活动。 六、行政管理学的多学科综合应用科学的性质。 1、行政管理学所研究的对象是政府的行政管理。 2、就行政管理学与经济学的关系而言,行政管理学的研究也离不开经济学的指导。 3、就行政管理学与社会学的关系而言,行政管理学的研究也离不开社会学的指导。 4、就行政管理学与法学的关系而言,两者也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依法行政是现代行政管 理的本质要求。 七、西方行政管理学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具有代表性的主要学派: 1、19 世纪未 20 世纪初至 20 世纪 30 年代以古典学派的理论为代表。 2、20 世纪 40 年代至 70 年代以行为科学学派、决策学派、系统学派等理论为代表。 3、20

3、世纪 80 年代以来以新公共管理理论、政府治理理论、后现代公共行政理论为代表。 八、古典学派行政管理学理论成就的重要意义。 1、古典学派不仅仅开创了行政管理学研究的先例,而且基本上建成了比较完整的行政管理学 理论体系,对于当时的行政管理实践也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 2、古典学派将研究重点放在组织管理问题上,提出了比较系统的古典组织理论体系。 3、明确提出了行政管理的几个基本原则,即命令统一原则、权责相符原则、较小的管理幅度 原则和系统计划原则,这些原则对于指导行政管理实践确实具有重要的意义。 九、20 世纪 40-70 年代行政管理学的特点。1、呈现出学派众多、理论繁荣的局面;2、理论 基础开

4、始发生了变化,由主要以政治学理论为基础走向由多学科的理论为基础,行为科学、 系统理论、决策科学、管理科学、经济学等成为行政管理学的重要的研究基础;3、理论形态 更加完善,各个学派的理论家纷纷建立了自己相对完整的行政管理学理论。 十二、研究和学习行政管理学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理论意义:有助于我们了解行政管理的基本规律,为我国行政管理的科学化提供理论依据。 实践意义:1、有助于我们弄清我国行政管理存在的问题和改革目标、任务、方式,为我国行 政管理改革和发展指明方向。2、有助于提高我国公务员素质,进而提高我国行政管理的整体2水平。3、有助于提高我国企事业单位管理人员的政策水平,促进企事业单位与政

5、府的良好合 作,同时也有助于提高企事业单位的行政管理水平。 十三、西方行政管理学在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产生并不是偶然的,而是有其历史的必然性。 1、从理论上看,西方行政管理学的产生既是西方政治学发展的一个必然结果,也是西方管理 学兴起的理论产物。 2、从实践上看,行政学从政治学中分离出来,是行政实践从政治实践中分离的结果;同时, 行政管理学的迅速崛起,也是由于 西方行政实践发展的需要。 十五、行政与政治的关系:政治是国家意志的表现,行政是国家意志的执行;或者说,政治 是政策的制定,行政是政策的执行。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理解,国家意志的执行或政策的 执行就是行政。 十七、行政管理与公共管

6、理的异同:它们是两个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概念;对于公共事务管 理来说,既有政府对公共事务的管理,也有非政府公共组织对公共事务的管理,行政管理只 是公共管理的一个部分而并非其全部。 十八、行政管理学既属于管理学科的分支学科,又是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和法学的综合 应用学科。因为:1、行政管理学是公共管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2、行政管理学是管理 学的一个重要组织部分。3、它是一门多学科的综合应用科学。第二章 行政环境 一、环境的含义?环境就是指处于特定系统边界之外的一切因素的集合。 二、文化环境的主要因素及对行政管理的影响。1、行政价值文化。2、行政功能文化。3、行 政运行文化。4、行政公共关系文

7、化。 三、行政环境的含义?(内涵) 所谓行政环境就是处于特定行政系统边界之外的,能够对该系统的存在、运行与发展产生直 接或间接影响的各种事物与情势的总和。具体地说,内涵有:1、行政环境是针对具体行政系 统而存在的。2、行政环境通过边界与行政系统相区分。3、行政环境构成成分的关键属性在 于能够对行政系统的存在、运行与发展产生影响。4、行政环境因素既包括有形的事物,也包 括无形的情势。 四、行政环境的基本属性?1、复杂性。2、相关性与综合性。3、层次性。4、动态性。 五、行政环境的类型。 1、 以环境因素的形成过程及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为标准,行政环境可划分:自然行政环境 与人造行政环境。 2、根据

8、对特定行政系统的作用与影响层次,行政环境可划分:宏观、中观与微观行政环境。 3、以行政区划或者说一国政府的管辖区域为标准,行政环境可划分:国际环境与国内环境。 六、 雷格斯行政生态学模式理论的基本内容。 产生于 20 世纪 3060 年代, 雷格斯的行政生态学模式理论认为,当今各国社会有三种存在 形态,即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以及处于二者之间的一个“中间的”或可称之为“过渡型”社 会形态。并逐渐提出了一套较为系统的行政理论模型,也就是著名的“融合-棱柱-衍射的行 政模型” 。首先是农业社会的行政模式,被称为融合型行政模式。其次是工业社会的行政模式,3被称为衍射型行政模式。再次是过渡型社会的行政模式

9、,即所谓的棱柱型行政模式。 七、经济环境四要素对行政管理系统的影响。 1、经济力量。一方面,由于特定社会的经济力量直接决定着该社会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 从而也决定着其社会经济发展阶段。另一方面,经济力量还包括或者说决定着特定社会的国 民财富总量,这也就意味着,它还决定着行政系统可能获得的财政收入总量与支出总量,决 定着该系统可能的职能与组织规模。 2、社会经济结构。首先,社会经济结构实质上体现了一个社会的社会生产关系构成,即生产 资料归谁所有、不同人群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以及产品如何分配等问题。其次,社会经济结 构还直接影响着行政职能结构、经济管理方式及管理手段的选择。最后,社会经济结构还包

10、含有社会分工与专业化发展程度这一重要社会经济结构性因素。 3、 经济体制。一方面,有些国家特定经济体制的确立往往是有意识地选择某种行政体制的 结果,或者说是通过特定行政体制予以实现的;另一方面,当今各国无论何种经济体制,都 要依赖于一定的行政机制才能有效运行。 4、科技发展水平。首先,行政系统运转的协调,行政效率的提高,不仅需要良好的组织功能、 结构、运行程序与规则等制度化保障,也离不开高效技术系统的支持。其次,科学技术的不 断进步,也会对行政系统结构产生巨大冲击。最后,这些结构变量的改变又会对行政权力的 配置、形式方式产生重要影响,产生相适应的以及分权化为取向的变革。 八、广义与狭义的行政政

11、治环境。二者的区别主要在于是否要把法律制度包含在内。持狭义 政治环境观的学者直接把法律作为一个独立的行政系统环境因素来分析。而持广义政治环境 观的学者则明确提出,行政系统的政治环境包括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两个方面。 九、政党制度对行政管理的影响。 1、是通过自身的利益表达与利益综合功能,为行政系统提供有关社会民众的政治要求等方面 较为专业、系统的信息,为行政系统的决策与管理活动提供依据。 2、是运用自身所具有的政治社会化功能,在政府与社会之间建立起一座重要的桥梁,及时地 把行政系统的有关政策信息反馈给政策制定者与政策对象双方,这日益成为当代行政系统得 以有效运行、改善政民关系的重要保证。 3、政

12、党的执政功能,也就是通过成为执政党,从而能够通过政府运用行政权力来实现自身的 政治主张。 十、政治环境三要素对行政管理的影响。 1、国家政权组织形式与实际运行状况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2、政党制度及其对行政管理 的影响。3、社会团体与社会流通性的发达程度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 十一、我国现行经济环境的基本特点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 1、传统农业与高科技产业并存的社会生产力发展状况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这主要表现在 四个方面:第一,较发达的城市工业体系与更为普遍化的小农业经济并存,呈现出强烈的二 元经济结构特征。第二,国民经济各项总量指标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各种人均经济指标却 很低。第三,我国基

13、本建成了门类比较齐全、自主性较强的国民经济体系,全国各个地区、 部门的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也逐渐走向成熟与完善。第四,科技发 展水平也相当不平衡。42、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社会经济结构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 3、受限市场模式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 十二、我国现行政治环境的基本特点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 1、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及其对行 政管理的影响。3、迅猛成长的社会团体组织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 十三、 社会团体与社会流通性的发达程度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 雷格斯认为,社会组织分为两类:一类是基于血缘

14、关系而结成的自然团体,如家庭、家族; 另一类是以利益关系为纽带而结成的人为团体,统称为社会团体(社团) 。社会团体对行政系 统的影响作用主要表现在:第一,社会团体构成行政系统与社会公众之间强有力的“媒介” 。 第二,社会团体不仅扩大了行政系统的效能,而且也塑造着行政系统本身,决定着行政运行 程序与规则。社会流通性实际上就是一个社会政治生活民主化程度的代名词。 十四、全能普化型行政功能文化和有限分工型行政功能文化。 全能普化型行政功能文化有两层含义:其一,政府是全能的,政府有能力也有责任总揽所有 社会事务。其二,政府机关也是全能的,或者说是功能普化的。有限公工型行政功能文化认 为,政府只是社会分

15、工中的一个部门,因而其功能是有限的;同时政府中的各个部门、每个 人员也不是全能的,只能行使特定的权力,承担特定的责任。 十五、我国现行行政文化环境对行政管理的影响。 1、管制型行政总体价值观向服务型行政总体价值观的转变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2、全能 普化型行政功能文化向有限分工型行政功能文化的转变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3、自律本位 型行政运行文化向法律本位型行政运行文化的转变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4、依附服从型行 政公共关系文化向自主参与型行政公共关系文化的转变及其对行政管理的影响。第三章 行政权力 一、行政权力具体来源:强制力、诱导力、组织制度、信息、个人因素。特性:公共性、执 行性、有限性

16、、阶级性、强制性、普遍性 二、行政权力价值取向是指行政权力应该达到什么目标以及为谁的利益服务,核心是回答行 政权力的目的以及由目的制约的实现目标的手段问题。 三、权力的类型:1、从权力特性看,权力可分为本原性权力和从属性权力。2、根据权力主 体及目的,权力又可分为公共权力和私人权力。3、根据权力作用领域,分为政治权力、经济 权力、文化权力、社会权力等。 四、美国、德国、澳大利亚、巴西、印度是实行联邦制的主要国家,美国最为典型。英国、 法国、日本等是实行单一制的主要国家。英国是单一制国家的典型。其方式包括:立法控制、 行政控制、财政控制。 五、西方发达国家地方分权化的主要原因。1、地方分权是为了提高行政效率。2、地方分权 是为了适应现代经济的发展。3、地方分权是为了适应政治民主化的需要。 六、行政权力的定义及基本特征?行政权力是一种公共性权力、从属性权力,也是一种政治 权力,它是指国家行政机关或被授予行政管理权限的其他社会组织,为有效执行国家意志, 依法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组织和管理的一种能力或力量。特征:1、行政权力的主体是国家行5政机关以及被授予行政管理权限的非政府组织。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