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东大门”建设的战略定位与政策组合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37523420 上传时间:2018-04-17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4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陕西“东大门”建设的战略定位与政策组合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陕西“东大门”建设的战略定位与政策组合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陕西“东大门”建设的战略定位与政策组合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陕西“东大门”建设的战略定位与政策组合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陕西“东大门”建设的战略定位与政策组合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陕西“东大门”建设的战略定位与政策组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陕西“东大门”建设的战略定位与政策组合(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陕西陕西“东大门东大门”建设的战略定位与政策组合建设的战略定位与政策组合摘 要: 建设陕西东大门,是陕西省委、省政府在渭南落实“一市一策”的重要举措。渭南在建设陕西东大门的发展战略和目标定位上,应大力推进现代农业,着力打造“绿色安全大厨房” ;立足资源优势,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深入挖掘资源内在潜力,精心打造形成以华山旅游为龙头的文化品牌产业;依托区位优势和交通结点,构建现代物流中心;积极推进城镇化,加快生态宜居新区域建设;加大支持力度,积极营造加快发展的政策环境;系统进行东大门建设相关研究,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关键词: 陕西东大门; 一市一策; 渭南; 区域发展; 对策建议abst

2、ract: the construction of shaanxi eastern gate , is a great measure of putting “city strategy” into use in weinan of shaanxi provincial party committee, provincial government. development strategy and oriented target of building weinan shaanxi east gate, we should strongly advance modern agricultura

3、l, build “green security large kitchen”; be based on resources advantages, and accelerate in advancing new industrialization. meanwhile, doing the following is necessary, digging out inherent potential of resources; carefully building culture brand industry as a leading of huashan tourism; relying o

4、n location advantage and traffic knot points, building modern logistics center; accelerating ecological settlements. it is crucial to strengthen supporting active create environment of development policy; eastern gate building systems research provides intelligence support for achieving sustainable

5、development.key words: shaanxi eastern gate; a policy a city; weinan; regional development; strategy suggestions建设陕西东大门,是我省继关中天水经济区、西咸新区后的又一区域发展战略,对实现“关中创新发展、陕北可持续发展、陕南循环发展”具有重要的助推作用。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加快陕西东大门建设的重大举措,省行政学院和省政府研究室联合组成课题组,先后深入渭南辖区的 10 个县市,以及山西省运城市、侯马市进行调研,并召开政府相关部门和专家座谈会。通过调研我们认为:渭南建设东大门的条件已经

6、具备,采取强有力的政策措施,促进后发优势迅猛发力,对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加快建设西部强省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一、站在东大门建设的新起点审视渭南的潜力优势和不足近年来,渭南经济社会取得长足发展,2010 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 801.42 亿元,年均增长 14.5%,较“十五”末翻了一番多。财政总收入 74.9 亿元,地方财政收入 34 亿元,分别较上年增长14.5%和 20.4%。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分别达到 15918 元和 4372 元,超过全省平均水平 223 元和 267 元。全市城镇化率达到 40%,较“十五”末提高 9 个百分点。2011 年,全市生产总值 1028.97 亿元,较上年增长

7、 15%。财政总收入 94.4 亿元,地方财政收入 44.3亿元,分别较上年增长 26%和 30.3%。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分别达到18765 元和 5571 元,较上年分别增长 17.9%和 27.4%。从建设陕西东大门的高度审视渭南,其优势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一)发展现代农业的基础优势得天独厚渭南地处八百里秦川最开阔地带,境内川原平地约占 70%,素有陕西“粮仓” 、 “棉库”之称,历来是西北地区最优的农业生态区,也是西北地区唯一的国家优质小麦基地、陕西省唯一的以秦川牛为主导产业的国家农业科技园,以及陕西省最大的绿色果品生产基地。粮油产量占全省的 20%,棉花产量约占全省总产量的88;水果

8、面积 222 万亩,拥有国家苹果生产百强县 5 个。渭南白水苹果、富平柿子、蒲城酥梨、韩城花椒、华州蔬菜、大荔黄花菜、澄城生猪等品牌影响力已经形成,具有发展现代农业的良好基础和条件。(二)建设新型能源产业接续地的条件已经具备境内矿产资源丰富,开发潜能巨大,已探明矿藏 51 种,可开发利用的 33 种,其中煤、气、钼、金、石颇具优势;原煤地质储量371 亿吨,煤层气储量 5000 亿立方,以“渭北黑腰带”而闻名全国;钼矿探明储量 85 万金属吨,居全国第二位,有“中国钼业之都”之称;黄金储量约 26 金属吨,年产黄金 5832 千克,储量和产量均居全国第三位。形成了一批实力较强的大型企业,龙钢集

9、团、金钼公司产值过百亿,金钼股份成功上市,龙钢集团跻身中国企业 500 强;秦岭、韩城、蒲城三大发电厂,总装机容量达到737 万千瓦,占全省的 40%。渭南高新区成功晋升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经济开发区、卤阳湖开发区成为省级开发区。正在建设中的渭北和知堡煤化工业园区将有力提升我省煤化工业的发展能力,使我省煤炭资源优势进一步凸现。随着陕西德飞、金紫阳等大型企业落户,渭南新能源产业和循环经济的雏形进一步形成。(三)做大做强文化旅游产业的资源优势无可比拟渭南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具有山水自然、历史文化、人文红色等丰富资源。山水资源峻美旖旎,以华山、少华山为代表的秦岭山水资源,以合阳、大荔、潼关为代

10、表的黄河湿地资源享誉海内外。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渭南是造字仓颉、造酒杜康等四圣故里,史圣司马迁声名卓著,从东汉杨震,到清末“三杰”王杰、王鼎、阎敬铭,民族脊梁式人物层出不穷,积淀了一批如龙山文化、帝陵文化、沙苑文化、制陶文化等文化遗存。民俗文化独具魅力,党家村被誉为古代民居瑰宝,阿宫腔、老腔、碗碗腔古调独弹,华州皮影驰名中外。红色文化资源独特,志士井勿幕、爱国将领杨虎城彪炳千秋。渭华起义是西北革命的摇篮,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老一辈革命家在此播下了红色的革命火种。渭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12 个,省级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31 个,均列全省第一,形成了一批围绕特色资源发展的文

11、化企业,文化产业发展崭露头角。(四)培育现代物流产业的区位优势逐步显现渭南是陕西的门户,也是中东部进入西部的门户,素有“三秦要道,八省通衢”之称,东连中原,北接华北,南达西南,资源能源丰富,区位优势明显,发展潜力巨大,在国家生产力布局框架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十一五”期间,渭南累计实施重点建设项目 383 个,总投资达 1400 亿元,基础设施明显改善,连霍、京昆高速穿境而过,郑西高铁、渭蒲高速建成通车,县乡村公路成网通达。以卤阳湖、富平、潼关为结点的现代物流产业发展的基础已经形成,构建秦晋豫黄河金三角地区通达东西、连接南北、辐射大西北的物流中心的条件已经具备。(五)打造生态宜居新区的基础

12、条件明显改善渭南地处秦岭北麓,是黄河、渭河、洛河的交汇区,山水秀美,人杰地灵,自古就是休闲养生的理想地。近年来,渭南进一步加大生态环境整治力度,治理水土流失面积 1440 平方公里,新增节水灌溉面积 102 万亩。实施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工程 186 万亩,建成渭河堤岸宽幅林带 165 公里。全市森林覆盖率 21.7%,较2005 年提高 2.8 个百分点。2010 年超额完成减排任务,被省政府授予“十一五”污染减排一等奖、全省渭河流域污染防治先进单位。面对多年来形成的水涝灾害,勤劳智慧的渭南人民,以科学理念治理水毁碱滩,渭河形成了万亩荷塘,千亩湖泊,使昔日“华阴滩,三年两头淹”的夹槽荒滩变成

13、今日“河流东去远,炊烟村社近”的田园美景。(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制约因素1. 经济总量偏小。经济发展水平与关中大市的地位不匹配。渭南人口占全省的 14.16%,位列全省第 2 位,但经济总量和财政收入均排名第 6 位。2010 年生产总值仅占全省的 8%,消费总额仅占全省的 7.4%,财政总收入仅占全省的 4.2%。与同处关天经济区的宝鸡相比,生产总值差距持续拉大,由 2005 年的 103.4 亿元,拉大到 2010 年的 174.7 亿元。境内县(市、区)之间发展也不平衡,2010 年财政收入最高的韩城市 6.98 亿元,最低的大荔县仅 7239万元。2. 经济结构性矛盾突出。工业规模偏小

14、,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目前仅占全省的 8.4%。工业结构相对单一,产业过度依赖资源开发,高耗能资源型工业比重过大,冶金、能源、化工占工业总产值比例高达 76%。带动能力强的规模企业过少,经济发展主要依赖龙钢、金钼等少数企业,市场风险大。中小企业数量小,普遍存在着企业规模小、管理水平低、科技含量低、资金投入低的现象,导致企业产量低、创新能力差、发展能力弱。现代农业发展水平不高,农业产值占比虽然较高,但竞争力的品牌产品过少,附加值较低,中国名牌、中国驰名商标更未实现零的突破。服务业发育程度较低,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不足,资源有待进一步整合,以华山为核心的渭南旅游圈尚未形成,文化产业发展水平有待提高。3.

15、 城镇辐射带动能力不强。城镇体系发育程度低,城镇数量与规模较小,城镇结构和功能不够完善。大多数建制镇建成区面积不足 1 平方公里,人口规模不足 5 万人,中心城镇辐射带动作用弱。2010 年全市城镇化水平仅为 40%,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9.7 个百分点、全省平均水平 6.5 个百分点。产业发展落后,产业聚集度低,辐射带动能力弱。4. 发展环境亟需改善。基础设施有待进一步优化。沿黄公路在渭南境内尚未开通,合阳、大荔与山西隔河相望,出陕通道不畅,个别县(市)的交通道路没有得到根本改善;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投入不足,灌区设施严重老化,县城供水矛盾突出,政策环境有待进一步完善;卤阳湖、华山景区等园区管理体

16、制有待进一步理顺;建设用地指标明显不足,以渭北煤化工业园区为例,目前招引的 3 个项目规划用地 7000 亩,实际用地 6500 亩,审批用地仅300 亩。县域和园区产业发展中项目布局雷同,产业发展和企业管理人才缺乏;市县财力薄弱,发展资金缺口大,加上中省下达的建设项目,大多要求市县配套,由于资金困难,严重影响了项目效益。基于原有基础制定的环境容量指标,难以满足快速发展的工业化对环境容量指标的需求。二、发展战略与目标定位(一)战略定位以加快发展、科学发展为第一要务,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根本要求,坚持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三化同步” ,最终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由工业小市向工业大市转变,由贫富差距较大向城乡统筹发展转变,建设绿色开放、活力、幸福的新渭南,使渭南成为关中创新发展的重要增长极、陕豫晋区域中心城市、代表展示陕西发展和开放水平的“东大门” ,成为关中天水经济区的增长高地。1. 一流现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