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神游物外

上传人:艾力 文档编号:37520972 上传时间:2018-04-17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28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语文神游物外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高一语文神游物外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高一语文神游物外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高一语文神游物外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高一语文神游物外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一语文神游物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语文神游物外(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神游物外 庄子请同学们讲讲有关下列成语 的故事:(游刃有余、坎井之蛙 、目无全牛、涸辙之鲋、朝 三暮四 、薪火相传 、成者 英雄败者贼 、东施效颦)庄子(约前369前286 年),名周,战国蒙( 一说是今河南省商丘县 东北,另一说是今安徽 蒙城县)人,是继老子 之后,战国时期道家学 派的代表人物。同时他 也是一位优秀的文学家 、哲学家。他以其代表 作庄子(又被称为 南华经)阐发了道 家思想的精髓,发展了 道家学说,使之成为对 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的哲 学流派。 庄子是诸子百家中一个重要的代表人物,人 们把孔子称为“圣人”,称庄子为“神人”。如果说 孔子是儒家的代表,那么庄子就是道家的化身。 庄子

2、留给我们的,是他那些充满了寓言和小故事 的文章。庄子一生穷困潦倒,却能超越贫困乐在其中 ,庄子能言善辩,尤其善用寓言和小故事来表达 自己的观点,同时嘲讽那些追名逐利的小人。庄 子的文章充满了天马行空的想象,充满了尖酸刻 薄的讽刺和挖苦。他的所做所为,经常令人瞠目 结舌,又令人拍案叫绝。他看破功名,不屑利禄 ,甚至对于死亡,他也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 庄子是诸子百家中一个 重要的代表人物。他的文章 气势磅礴,纵横恣肆;他的 思想深邃宏阔,笼盖古今; 他的寓言想像奇特,寓意深 远;他的风格嘻笑怒骂,了 无拘囿。 庄子共三十三篇,分“内篇”、“外篇” 、“杂篇”三个部分,一般认为“内篇”的七 篇文字肯

3、定是庄子所写的,“外篇”十五篇 一般认为是庄子的弟子们所写,或者说是 庄子与他的弟子一起合作写成的,它反映 的是庄子真实的思想;“杂篇”十一篇的情 形就要复杂些,应当是庄子学派或者后来 的学者所写,有一些篇幅就认为肯定不是 庄子学派所有的思想,如盗跖、说 剑等。 第一段逍遥游节选:“逍遥”,意思是优游自得的样子;“逍遥游 ”就是没有任何束缚地、自由自在地活动。本篇是庄子的代表篇目之一,充满 奇特的想象和浪漫的色彩,寓说理于寓言 和生动的比喻中,形成独特的风格。“逍遥 游”也是庄子哲学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全 篇一再阐述无所依凭的主张,追求精神世 界的绝对自由。其大本臃肿而不中绳墨:大 本,树干粗

4、大;臃肿,这里形 容树干弯曲、疙里疙瘩;中( ),符合;绳墨,木 工用以求直的墨线。立之涂:通“途”,道路。众所同去也:拒绝、排斥。以候敖者:候,窥伺;敖,通“ 遨”,遨游。不辟高下:通“避”。中于机辟:落入。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 之于无何有之乡:第一个“树”,树 木;第二个“树”,种植。安所困苦哉:哪里。 总结:对于樗树是否有为的问 题,庄子与惠子展开一番 有趣的对话,以狸狌与牛 斄为例,阐明了自己对有 为与无为的选择与判断标 准。第二段养生主节选:这是一篇谈养生之道的文章。“养生主”, 意思就是养生的要领。庄子认为,养生之道重 在顺应自然。全文以厨工解牛比喻人之养生,说明对待 客观

5、事物要“因其固然”“依乎天理”,要“以无厚 入有间”,就能“游刃有余”,就能“技经肯綮之 未尝”,避开是非和矛盾的纠缠。庄子的哲学思 想,体现在本文的字里行间,表面上看虽是在 谈论养生,实际上是在体现作者的哲学思想和 价值追求。庖丁为文惠君解牛:宰。乃中经首之会:节奏。善哉!技盖至此乎:通“盍”,怎么 。所见无非全牛者:没有不是。以神遇而不以目视:用精神接触。因其固然:本来的样子。技经肯綮之未尝:没有,尝试。良庖岁更刀,割地;族庖月更刀, 折也:良庖,好厨师;族庖,一般的厨 师。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恢恢 乎,宽阔的样子;其,它;于,对。虽然,每至于族:虽然,即使这样 ;族:聚集的样子。神

6、为止,行为迟:视为(之)止, 行为(之)迟;为,因为。 总结:作者借庖丁之口“臣之所 好者道也,进乎技矣”,以 解牛为例说明对客观事物要 “依乎天理”“因其固然”,才 能取得最好的效果。第三段秋水节选:秋水是庄子中的又一长篇,用篇首的 两个字作为篇名。全篇由两大部分组成。前一部分写海神若跟 河伯的谈话,“望洋兴叹”就出自于此。后一部分 分别写了六个寓言故事,每个寓言故事自成一体 ,各不关联,跟前一部分海神与河神的对话也没 有任何结构关系上的联系,对全篇主题的表达帮 助也不甚大,似有游离之嫌。课文节选部分记录的是庄子与惠子的一段意 趣盎然的哲学对话。儵鱼出游从容:悠闲自在。我非子,固不知子矣:本来。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已经。 总结:记叙了庄子与惠施的 一段对话,展示了庄子 谈论的机趣,以“耍赖” 的方式,挡住了对方的“ 穷追不舍”。 自己梳理本课中的以下语言 现象。(1)通假现象。(2)词类活用现象。(3)一词多义现象。练习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