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教学诊断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37518983 上传时间:2018-04-17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课堂教学诊断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语文课堂教学诊断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语文课堂教学诊断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语文课堂教学诊断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语文课堂教学诊断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课堂教学诊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课堂教学诊断(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文课堂教学诊断新课标实施以来,我在语文的教学与反思的过程中,真切地看到了自己成长的轨迹,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开始用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诊断问题思考改正的建议和方法。一、阅读教学效率不高阅读教学,要加强语感的培养,要提高学生对文章整体把握的能力理解文章的主旨,品味文章的语言,揣摩文章的表达。再进一步学习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培养创造性地阅读、理解的能力。但现在阅读教学所花的时间、所投入的精力与期望学生具备的语文能力还不成正比,费时多而收效微。问题表现:1、阅读教学定位不准教师不知道阅读教学的目的是什么,不十分清楚阅读教学与其它板块教学之间的联系,读、思、议不能很好的结合。2、方法、策略不合适。

2、表现为“两化”和“三多三少”:教师活动多,学生活动少;师生对话多,学生个体与文本对话少;分析内容、开掘人文多,抓住文本语言,引导学生理解、积累、运用少。不能激起每个学生的阅读兴趣;不能给每个学生比较充足的时间,静下心来“潜心会本文”;不能抓住课文重点语句和可学可用的写法,引导学生感悟、理解和内化积累,削弱了语言文字的感染力,削弱了语文的魅力,导致语文应用能力不强。教学建议:语文教学要成为优质的教学,其核心是通过教师高水平的教学促使所有学生语文素养不断得到提高。阅读教学就要使所有学生的感受、理解、积累以及初步的欣赏、评价能力得到提高。这就要求教师熟悉年段阅读教学目标,认真钻研教材,了解学生,找准

3、年段教学目标、教材、学生的最佳结合点,因文而异,以学定教,顺学而导,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益。1、要明确阅读教学目标,把握不同学段的阅读侧重点。“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是阅读教学的总目标。2、要弄清阅读教学“三维目标”的内涵及联系。知识与能力的教学不仅要关注语言文字的教学,还要注意不能脱离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思想内容,即情感、态度、价值观,而情感态度、价值观不能凭空存在,它只能存在于语言文字为载体的文本中,并通过与文本对话交流中潜移默化的进行引导。在引导的过

4、程中,让学生参与阅读、交流、讨论等语文实践活动,获取语文知识,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逐渐文化积淀;习得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逐渐学会学习。三、要以简驭繁,实现省时高效。语文教学一定要删繁就简,要返朴归真,简单实用,提倡简简单单教语文。简单,是一种指导思想,也是教学的高境界。1、教学内容要精依据目标、课文特点、课后思考练习等,综合确定每课的教学内容。具体地说,教师先要作为一般读者阅读教材, “钻进去”“潜心会本文”“披文以入情”,喜怒哀乐,与作者产生情感的共鸣。再“跳出来”,站在学生的角度,依据教学目标,结合课文特点及思考练习的提示,在对课文语言来一番

5、“虚心涵咏、切己体察”的基础上,确定本课语言训练的内容,2、教学环节要简要下决心改变繁琐的、或面面俱到一问一答地分析课文内容、或离开课文语言挖掘人文内涵的教学,要依据阅读教学的基本规律,突出语言的理解、积累与运用,构建简约、实用的阅读教学。3、教学方法、策略要活在实际教学中,可以因课文题材、体裁的不同,教学目的的不同,设计出丰富多样的教学。如:精读课: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抓住重点,深入领悟;品读赏读,揣摩写法;积累语言,尝试运用。在此基础上,对于景美情深的课文(包括诗歌) ,可以用创设情境,激情导读,反复诵读,穿插评读的思路组织教学。对于托物言志的课文,教学的重点应是借物喻人的语言,先理解字面

6、的意思,再体会字里行间背后含着的意思,在读、思、议中知其志,抒其情,明其法。对于以事喻理的课文,如,可在事与理之间设计重点问题,引导学生研读、品读重点句段,讨论交流,既了解内容,又悟出道理。强化“教学诊断”、提高课堂实效出处:丹东市教师进修学院 刘淑萍 发布日期:2010-03-09 阅读次数 1485 一、为什么要开展这次培训活动?课堂教学是学科教学的主阵地,而且它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如何来看待课堂中,教师教学任务的完成与学生身心和智能的健康发展,以怎样的方式来帮助教师发现问题、提出并研究问题,用怎样的方法来激励教师关注课堂、关注教学、关注自已,这就需要我们要重视和善于教学诊断。日本教育家佐藤

7、学说:“授课过程中的突发事件是极其复杂的,必须读懂看起来单纯事件后面隐藏的复杂性。 ”这个“读懂”,我觉得就是善于“诊断”,善于寻找对策。因此,想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必须先要学会教学诊断。可是目前在这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1.许多教师并不重视教学诊断。由于课堂教学本身是复杂的工程,表现在学生都是不同的各体,教学内容是一个复杂的知识建构,教学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认知过程,教学效果是一个相对滞后的非全显性的评价体系,造成了教师没有足够时间观察、思考,或不知怎样系统观察、深入思考,更无法有效矫正与完善。无奈之下,有时只得以教师自己预期的任务完成为唯一目的先把自认为该讲的讲完再说。2.教师教育理论和反思理

8、论的缺乏我市近期搞过几次大的教研活动,为做课教师、听课教师提供这种交流的平台,我感到我们的老师没能充分利用这些机会,不是你们不积极,懈怠,而是觉得无从下手,不知道说什么好,找不出问题的症结,因而就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这表明我们的教师对如何进行教学诊断知识还缺乏一定的了解,对于我们大多数的老师来讲还是弱项。基于这种现状,我们开展了这次教研活动,目的就是要让老师们首先从理论层面上知道什么是“教学诊断”,教学诊断的意义,课堂教学诊断的内容有哪些,强化教学诊断的步骤有哪些,其次要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把这些理论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提高课堂的教学实效。二、什么是教学诊断北师大肖川教授(现为北师大基础教育

9、课程研究中心研究员、文化教育学是他的专业主攻方向)的定义得到广泛的认同:“教学诊断是由教育专家或学校内部,为使教学能更好地适合学习者的需要和背景情况,对教师的教学情况和对学生的能否达到教学目标所必需的基础(包括知识、技能、态度、情感等)所做出的评定。通过诊断,设计出一种改进教师的教和排除学生学习障碍的教学方案。 ”我个人认为,有几个方面值得进一步诠释。第一,专家和领导参与教学诊断有重要意义,但教学诊断的诊断者主体是第一线的教师,教师作为主体参与是教学诊断取得成效的基础和保证。第二,教学诊断既是对一个阶段教与学的诊断,又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教师不断地分析、总结、反思。第三,教学诊断既是对现实存

10、在问题的诊断,又是一种发展性的诊断。第四、教学诊断不是使所有被诊断者达到划一的同一目标,而是使被诊断者在原有基础上的进步。 归结起来,课堂教学诊断就是通过对课堂教学现象进行客观细致地记录、归纳、梳理、总结,从课堂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到教学理论中查找问题根源并寻求解决方法,再回到课堂教学实践,以正确的教学理论指导教学,提出诊断方法和教学建议,以达到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完美融合,最后回归教学理论,以教学实践推动教学理论的进一步发展。三、课堂教学诊断的意义:课堂教学诊断对教师的成长,对提高教学有效性具有重要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提高教学实效的需要。思想品德课标前言部分指出:初中学生

11、正处于身心发展和学习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阶段,处于思想品德和价值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在思想品德的发展上得到有效帮助和正确指导。为适应社会发展和学生成长需要,加强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主动性。如何做到这些,但就效果而言,教学诊断是最有效的方式。因为从诊断的方式看,其方式、方法灵活多样;从对象看,对象是课堂,诊断源于课堂,又回归课堂,教学实效性很强。(二)有助于帮助教师做好教学反思教学反思被广泛看作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经验反思=成长,所以它非常之重要。前苏联大教育家赞可夫说:“没有个人的思考,没有对自己经验的总结,没有对自己经验寻根问底的精神,提高教学水平就是不可

12、能的。 ”叶澜教授(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教育学原理)曾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的教案难以成为名师,但如果写三年反思则有可能成为名师。 ”对做课教师来讲,教学反思可以帮助他从每天都在进行着的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教学行为中学会从多角度反思自己的决策和行为,发现自身的教学问题,激活教学智慧,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提升自身的专业化水平。(三)教学诊断有利于形成教师专业团体内的合作和共同发展。教学诊断包括对学生学习的诊断以及对教师教学的诊断。对教师教学的诊断又有教师的自我诊断和合作诊断。合作诊断在教学诊断中起着及其重要的作用,表现在:首先:由于学生学习情况的复杂性,单靠个别教师在很多

13、情况下无法对学生的学习予以诊断、指导,必须有教师群体的参与。其次:教师对自身教学的自我诊断,难免会有疏忽,也应借助同行的力量来进行教学诊断,教学诊断应有类似于医务界的“会诊制“。这样就会做出正确的判断,准确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听课评课教师通过教学诊断可以打开窗子不断学习别人先进的理论、技术和方法。在诊断别人的同时自己也开动脑子时常思考:我如何才能做得更好?长此以往,对全市整个思想品德教师队伍的素质提高有极大的推动作用。四、课堂教学诊断的方式、步骤和策略 (一)诊断的方式 (1)从形式上看,一般有听课(随堂听课,校级、区级、市级层面的各 种研讨课、展示课等)诊断法,微格教学(是应用现代视听技术和

14、设备, 对教师的教学技能进行系统培养和训练的一种培训方法)诊断法和案 例(以丰富的叙述形式,向人们展示包含有教师和学生的典型行为、思 想、感情在内的一段情景,一个故事)诊断法。听课诊断法,对于课堂教学的常规研究比较实用,而且不论是城镇的还是农村的学校,都有条 件操作;但这种诊断研究可能只有广度、而欠有深度。微格教学诊断法 和案例诊断法,一般用于有深度的研究和专题性的研究,但不是所有 的学校、所有的教师能有条件开展这样的诊断研究。所以,采用什么样 的诊断方式,要从学校实际和教师实际出发,灵活地加以选用。(2)从内容上说,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所共同组成的活动。那么课堂教学发展诊断主要从两个方面

15、进行:一是教师的教,二是学生的学。 教学诊断要立足于教与学的真实状态和复杂关系。面对复杂的课堂现实 ,有三个问题是诊断时必须思考的:教师想教什么?教师实际在教什么?学生实际学了什么?从“教”与“学”两个方面来看,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实现存在两个矛盾:一是教师想教什么?教师实际教了什么?二是教师实际在教什么?学生实际学了什么?这两个预设与生成的矛盾便是诊断的依据,衡量的标准是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专家认为有效教学有以下九种特征:(可供诊断参考)清晰(结构与表达)多样性(教法)热忱(情感)任务导向(效率)避免严厉批评(态度)间接的教学形态(非灌输)强调教学内容(学科)用结构性的陈述方式(认知结构)使用问题

16、激发学生多样的认知层次(提问)第一:要诊断教师的教:首先要诊断的是“教学内容是否适宜”。(1)对思想品德教学内容诊断有如下几等标准:(一)最低标准:教师知道自己在教什么1教师对所教内容有自觉的意识。2所教的是“思想品德”的内容。3教学内容相对集中。(二)较低标准:教学内容正确4教学内容与国家的大政方针一致。5教学内容与学术界认识一致。(三)较高标准:教学内容的现实化6想教的内容与实际在教的内容一致。7教的内容与学的内容趋向一致。(四)理想标准:思想品德课程目标的有效达成8教学内容与思想品德课程目标一致。9教学内容切合学生的实际需要。(2)根据这些标准,我们再来从以下几方面诊断:1.教学内容有多少项,各项内容如何联系(无联系、有联系。学生感受不到呈现本课内联系、呈现本课与学生已学和将要学的联系)。2.对内容理解深度、广度如何(低于学生、等同学生、略高于学生、远离学生;重点内容是什么,教学是否集中和充分)3.选择教学内容是否合适:符合课标规定、与教材要求吻合、与研究适应,是学生需要。4.学生学习结果:教师所教的与学生实际学到的是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