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意象的产生及其对中国人文精神的主要影响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37513441 上传时间:2018-04-1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月亮意象的产生及其对中国人文精神的主要影响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月亮意象的产生及其对中国人文精神的主要影响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月亮意象的产生及其对中国人文精神的主要影响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月亮意象的产生及其对中国人文精神的主要影响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月亮意象的产生及其对中国人文精神的主要影响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月亮意象的产生及其对中国人文精神的主要影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月亮意象的产生及其对中国人文精神的主要影响(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文化概要课程论文1中中国国 文文 化化 概概 要要 课课 程程 论论 文文专业:专业: 学号:学号: 姓名:姓名: 中国文化概要课程论文2月亮意象的产生及其对中国人文精神的主要影响月亮意象的产生及其对中国人文精神的主要影响黎桥飞黎桥飞 摘摘 要:要:千百年来月亮可谓是无数中国人的精神恋人,既有“明月出天山”的豪情,亦有“花间一壶酒”的柔情,对月的偏爱是每个炎黄子孙的特质。月,承载着古今人的离愁别绪,给无数浪迹天涯的游子以慰藉;即使朝代更替,物是人非,世人经历了悲欢离合,月亮依然悬挂于夜空。月亮是永恒的象征、沧桑的见证。她以其长期积累下来的文化底蕴散发着迷人的光芒,永远留存于华夏儿女的心中,

2、渊远流长。关关 键键 词:词:月亮,情感载体 ,精神寄托,永恒,思念,清雅高洁,不可亵玩,寓情于物。引引 言:言:“酒逢知己千杯少,月到钟秋分外明”月亮作为最明亮的天体之一,月亮受到了人们的极大关注并以月亮意象的姿态进入中国诗坛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人们大多数时候说的月亮并不是天文学上的月亮,而是人们心里所想的那个月亮,是文化层面的一种意象,月亮这一意象在诗人们的心中有着多种不同的意蕴:幽美、自由、纯洁、美好、永恒、凄凉、悲惨、悲欢离合等等,无不表达。这个月亮就像是一面镜子可以折射出很多想象,不同人心里的镜子不同自然折射出的意象不同。如果我们要回答月亮何以会成为中国诗歌中最重要的意象,并揭示这一意

3、象中的深层意蕴,是什么原因让月亮既活跃于文人骚客的文学作品中又让数以万计的中华儿女如此牵挂呢?一、月亮意象的产生一、月亮意象的产生(一)从神话故事中寻找月亮的影子:嫦娥奔月嫦娥奔月的神话对中国人来说再熟悉不过,可以说是家喻户晓。神话虽然并不是对我们人类历史的真实写照但是它反映了一定时期的文化,要弄清楚一个民主的远古时期的文化,神话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 山海经:“有女和月母之国” ,女娲、伏羲交尾产月的传说。这些都是述说有关月亮的神话。就像嫦娥奔月的故事中对月宫的描写和嫦娥仙子的描写可以看出那时候的人在看着月亮时就已经产生美好的意象,月亮给人的美感,是高远、润洁、柔和、清幽、纯净的。然而美的事物

4、人们总是乐于接受的,我想这也是嫦娥奔月得以传承下来的原因。后人对嫦娥奔月也心生向往,面对月亮许多文人骚客也把自己的离愁别绪赋予文字之上。 “兔寒蟾冷桂花白,此夜姮娥应断肠”(李商隐月夕) , “月出皎兮,佼人僚兮” (诗经陈风月出 ) ,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张九龄望月怀远 ) 。诗歌意象尤其是原型意象与神话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不少意象中的“意”都是因神话而起,借神话而生,和神话一起成为民族的记忆和中国文化概要课程论文3民族文化的载体月亮也是人类相思情感的载体,寄托了恋人间的相思。表达了人们对故乡和亲人朋友的怀念。在失意者的笔下,月亮又有了失意的象征。而月亮本

5、身安宁与静谧的情韵,创造出静与美的审美意境,引发了许多失意文人的空灵情怀。高悬于天际的月亮,也引发了人们的哲理思考,月亮成为永恒的象征。 (二) 、月亮的阴柔之美。 为什么说月亮有阴柔之美呢?在中国文化里月亮最基本的象征意义是母亲与女性。 “大名生于东,月生于西,此阴阳之分,夫妇之位也” ,天上的月亮与地上的女子相对应,互为诠释是中国文化根深蒂固的观念。月亮作为女性的象征起源一母系社会时期,人们认为生命的创造是女性单方面的行为,在中国的神话故事中也有许多这样的故事。因此,月亮也具备了母性的特质具有了阴柔之美。在中国文化里,在某种程度上蕴含着深刻的母性情节,月亮也因此充满了神秘和温情。月亮不仅本

6、身给人以美感,而且也象征了女子的美貌。翻阅诗经 ,我们会发现,月亮在诗中象征了女子的美貌,这从东方之日 、 月出中均可以得到印证。其中东方之日中以“东方之日” 、 “东方之月”象征女子的容貌,是富有创造性的。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诗经陈风月出这首诗。它对我国以月喻美人、以月来表达相思之情的诗歌传统具有开创意义。皎洁的月光使人联想到美人的白皙明艳,高悬的明月暗示美人的可望而不可及。其实,以月亮来象征人的美貌,不仅在中国的文学作品中出现,在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学作品中也曾有出现过,而且,以月喻人还不仅仅局限于女性,漂亮的男子也可以用月亮来形容其俊美。我想,这可能就是中西文化的差异,月亮的阴晴圆缺,皎洁白净

7、都是女性身上所具有的特质。所以,当人们遥望夜空把月亮联想成美人是再合适不过的了。二、月亮主要代表有哪些意象。二、月亮主要代表有哪些意象。(一) 、月亮是相思情感的载体,人们认为月亮是母亲社会温馨与和谐的象征,因此,古有文人骚客浪迹天涯而感到心灵孤寂的时候,月亮便成为他们精神寄托的对象,把自己的情感寄托于月亮之中,如此一来,月亮便牵系着相思的心灵,时空就没有了距离,似与远方的故乡故人“千里共婵娟” 。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更是让人感受到中秋时无法与亲人团聚一同赏月的悲凉思亲之情;“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表达了王安石借月亮表达出来的深切思乡之情。除了浪迹天涯的文人,望乡思乡

8、多半是驻扎在边关的战士遥望翔空是对月亮所寄托的情感,乐府诗中就有“关山月”一题,因关内是家乡,关外是荒漠,驻扎在边关的征人一看到关山上的明月,思乡的情怀无法用言语表达的。一轮满月悬挂在夜空上,引发了多少的离仇别恨。(二) 、孤苦的象征、自我的体验 。月亮的孤独让人深悟了自我的孤独,代表作李白月中国文化概要课程论文4下独酌 。 (准备一壶美酒,摆在花丛之间,自斟自酌无亲无友,孤独一人。我举起酒杯邀请媚人的明月,低头窥见身影,共饮已有三人。 )当是人浪迹天涯举目无亲, “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情思涌上心头更是让人孤独寂寞。只能举杯邀明月,把自己的孤苦向明月诉说。(三) 、月亮,代表着对爱情的不懈追求。

9、 “花前月下”是许多恋人的互诉爱意的最佳场所,“月下老人”更人恋人们对爱情长久的期盼。除此之外,所有热恋的人都希望自己的爱情能有一个花好月圆的美好结局。这些对爱的期盼与追求无一例外的与月亮结下了不解之缘。正所谓“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 ”并不是所有的爱情都会长长久久,花好月圆,就像月亮一样多的是悲欢离合。在我看来,月亮孤独的悬挂在上空,却依然照亮了夜空,告诉我们就算恋人离我们而去也不要悲伤放弃,做好自己等待有缘之人。(四) 、月亮是永恒的象征、沧桑的见证。月随经历了阴晴圆缺,却依然高挂于夜空之上亘古不变。人世却沧海桑田,朝代迭更,月亮不知见证了多少悲欢离合。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

10、中提出了一个在常人看来似乎是不必要的问题:“江畔何年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这似乎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正是诗人感叹天上的月亮虽然依旧在,人间已物是人非了。三、月亮意象对中国人文精神的主要影响三、月亮意象对中国人文精神的主要影响精神文化现象有历史继承性,不可能立即消亡。月亮文化今天仍然有很强的生命力,月亮文化的今日遗存,表明中国人心中有割舍不断的“月亮情结” 。 月亮在中国文化中占有显著地位,即使在今天,中国人对月亮仍是情有独钟的,月亮所具有的象征意义仍影响着我们的文学创作。季羡林的月是故乡明是老年时所写,所以写的古拙质朴,亲切平淡。

11、因为他对故乡的月亮充满了情感,所以他处的月亮再美,也难敌故乡那枚小小的明月。作者通过写离开故乡之后的生活,通过他乡月亮与故乡月亮的对比,进一步表达了自己对故乡月亮的憧憬与思念。可见月亮意象对中国文化的影响至深。纵观中国的文学,月亮一直是文人心中的一个情结,它总会勾起文人的各种情感,虽然是穿越千年的月光,但在文人的内心深处依旧有属于它的一片净土,它是永恒的,它是让人难以忘却的。月亮意象灌注了我们民族悠远的心灵空间,凝聚了中华民族这个古老民族的生命意识和审美理想。它是恬静淡泊的的中国文学的艺术象征,它把人的意念带入无限的时空和深沉的历史人生思考中,贯穿于整部中国文在中国古典诗词里。月亮本是一个天体

12、,是一个“死”东西,但是人们却赋予了它鲜活的生命。让月亮成为相思情感的载体,是孤苦的象征、自我的体验,月亮,代表着对爱情的不懈追求,是永恒的象征、沧桑的见证。月亮意象不仅仅在文坛中如此甚至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中国文化概要课程论文5结束语:结束语:月早已不是一种单纯存在于世间的事物,放眼古今月已成为浪漫的化身,情感的母体,时间的洗涤没有冲刷掉文人们对它的依赖。月亮以其固有的清冷神秘河温柔多情受到人们的喜爱,我们得以跟随着古人的脚步感受到月亮的神秘与魅力。当西方人正热恋着日神阿波罗时,中华民族便早已钟情于朗朗明月。中国人与月亮的情缘是道不清也说不明的,她以其长期积累下来的文化底蕴散发着迷人的光芒,永远留存于华夏儿女的心中,渊远流长。参考文献:参考文献:1、张隆溪:比较文学译文集 ,北京大学出版社,1982 年版。2、叶舒宪:神话原型批评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 年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