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安徽自主招生历史试题答案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37511232 上传时间:2018-04-17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2.1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安徽自主招生历史试题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8年安徽自主招生历史试题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8年安徽自主招生历史试题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8年安徽自主招生历史试题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8年安徽自主招生历史试题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年安徽自主招生历史试题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安徽自主招生历史试题答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2018年安徽自主招生历史模拟试题【试题内容来自于相关自主招生网站和学校提供】研究性学习课题小组为研究新中国的外交成就,确定了主题并收集了相关材料。下列材料与主题对应最准确的是A、新中国外 交政策成熟的标志收集日内瓦会议有关材料B、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收集2003年胡锦涛出席会议有关材料C、中日建 交收集中日联合声明有关材料D、中美建交收集中美联合公报文字稿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项说法错误,1953年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B项不对应,上海合作组织是在20 01年成立的;C项正确,1972年中日建交,中日联合声明是重要的文件;D项互不对应,1978年12月16日,中关

2、两国 联合公报发表,1979年1月1日,中关正式建交。 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日内瓦会议。(1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由于我们的经济特区是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管理下的对外经济开放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作为社会主义经济补 充的一种形式。就某些形式和内容看来看,类似国外的“出口加工区”,但我国的经济特区不仅搞出口加工,还搞各种行业 的综合经营。就是说,即办工业,也办商业、服务业、房地产业、旅游业、同时还办文化、教育、科研事业,以及农业、畜 牧业和养殖业等。而总的原则是以工业为主,带动其他各产业的全面发展。 穆中魂从深圳经济特区看我国对

3、外开放政策 材料二 除现在的经济特区之外,可以考虑再开放几个港口城市,如大连、青岛。这些地方不叫特区,但可以实行特区的某些 政策。我们还要开发海南岛,如果能把海南岛的经济迅速发展起来,那就是很大的胜利。但如果将来沿海地区搞好了,经 济发展了,有了条件,收入就可以高一点,消费就可以增加一点,这是合乎发展规律的。要让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搞平均 主义不行。这是个大政策,大家要考虑。 邓小平办好经济特区,增加对外开放城市 材料三 对外开放是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面对经济、科技全球化趋势,我们要以更加积极的态度走向世界,完善全方位、多 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发展开放型经济,增强国际竞争力,促进经济结

4、构优化和国民经济素质提高。 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说明我国经济特区具有哪些特点?(4分)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在对外开放和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作用。 (2分) (2)结合材料二及相关史实,说明我国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形成了怎样的对外开放格局?(2分)并根据材料分析我国对 外开放政策实施的主要目的。(2分) (3)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我国长期坚持对外开放政策的原因。(4分) (4)结合改革开放新时期的相关史实,谈谈我国 “以积极的态度走向世界”的具体表现,并列举其所取得的两项成就。(4 分)答案(1)特点:是我国对外经济开放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5、;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实行各领域、全方位的对外开放 ;但以工业为主,带动其他产业发展。(4分)(任意二点即可) 作用: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和经济体制改革的试验田。(2分) (2)格局: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的对外开放格局。(2分 ) 目的:大力发展生产力、改善人民生活水平。(2分) (3)经济、科技全球化趋势加强,客观上要求我国积极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实践也证明对外开放政策,有力的推动了社会主 义现代建设,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4分) (4)表现:积极开展多边外交,对联合国事物全面参与,积极参与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国际合作

6、的国际行动。(2分,任意 两点即可) 2000份高职单招试题,全部免费提供! 育龙单招网,每年帮助3万考生单招上大学 成就: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上倡导五国会晤;创建上海合作组织;积极申请并加入世贸组织;参与亚太经合组织并发挥积极 作用(任两点即可)(2分)解析试题分析:第(1)问,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主要内容的概括与归纳的能力。由材料中“对外经济开放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的原则是以工业为主”、“就某些形式和内容看来看”等归纳其特点即可;作用需要结合已学知识归纳,可以从“窗 口”与“试验田”等归纳即可。第(2)问,主要考查对教材主干知识及主要结论的准确认识,格局回顾教材内容即可,目的 可以结合

7、“生产力”、“人民生活水平”两个角度分析归纳。第(3)问,考查运用已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原因的归纳围 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民生活水平、国家的影响力”等方面归纳即可。第(4)问,第一小问需要抓住“以积极的态度 走向世界”,如积极开展多边外交、参与联合国的事物等;第二小问依然以走向世界为主题,回顾教材与之有关的知识点归 纳分析即可,如上合组织的成立、入世等。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对外开放的特点作用与格局的形成;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改 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参与联合国与地区性事务的具体表现20世纪40年代,美国驻华外交官谢伟思就

8、提出发展同中共关系的积极设想,然而美国在此后长达20多年的时间里,却“失去 了与中国发展友好关系的机会”。其原因不包括( )A、美苏冷战的影响B、美国政府采取扶蒋的政策C、意识形态的冲 突D、中共政府一直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方针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材料反映的是20世纪40年代-60年代,美国“失去了与中国发展友好关系的机会”;依据所学知识,中国抗日战 争胜利后,在美国扶将政策的支持下,国民党政权发动内战;二战后初期,世界形成了美苏冷战对峙的两级格局,资本 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阵营对立;中美两国属于不同的阵营,不同的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在外交上,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 实行“一边倒”的方针,倒向社会主义

9、阵营;到20世纪60年代,我国实行“一大片”的方针,大力发展同亚非拉国家的外交 关系。故D说法错误。 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邦交正常化中美关系正常化(20分)中美关系无论是从战略高度还是从长远角度出发,都至关重要,对于维护地区安全和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8年杜鲁门说:“世界正处于大变动当中,革命正从大多数无所为的国家蔓延开来,共产主义正充分利用这个 机会。自由的方针再次受到挑战。这一次是来自一个新的强大地区,即苏维埃俄国,我们必须重新武装我们自己和我们的 盟友。” 摘自杜鲁门回忆录 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的原则,

10、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的友好合 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 共同纲领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新中国成立初期国际关系的最突出特点,并指出新中国的外交方针是什么?据材料二说明中华人民 共和国的外交原则的基点是什么?(5分) 材料三 美国前总统尼克松说过:“二十年来,我们两国(指中美)隔着一条敌视和猜疑的鸿沟彼此冷眼相看。”这种敌视和对 抗不仅在中美两大民族之间造成了整整一代人的互相隔绝,而且在两国人民的心里埋下了误解的种子。这段历史所产生的阴 影,给后来中美关系的演变及其发展带来的负面效应是巨大的。 曾劲松中美关系 材料四 19

11、72年尼克松访华,对毛泽东说:“事关紧要的不是一个国家(内部)的政治哲学,重要的是它对世界其他部分和对我 们的政策。”对周恩来说:“过去我们有时候曾是敌人,今天我们有巨大的分歧,使我们走到一起的,是超越这些分歧的共 同利益,无论你和我;我们俩都必须把自己的国家生存放在首要地位。”摘自尼克松回忆录 (2)据材料三指出新中国成立以来二十多年中美关系处在怎样的状态?据材料一、材料四杜鲁门和尼克松对社会主义国家的政策 有何不同?(5分) 材料五 美利坚合众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中美双方一致同意)任何一方都不应该在亚洲太 平洋地区以及世界上任何地区谋求霸权,每一方都反对任何其他国

12、家或国家集团建立这种霸权的努力。 摘自1979年1月1 日中美建交联合公报 (3)据材料四、材料五说明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为什么能得到改善,中美关系得以改善和中美建交的根本前提是什么?请指 出中美两国遵循的外交根本原则。(6分) 2000份高职单招试题,全部免费提供! 育龙单招网,每年帮助3万考生单招上大学 材料六 “中国崛起而带来的挑战,是美国在21世纪前期面临的最重大的挑战之一”。美国国防部公布的报告指出,“中国作 为一个大国的崛起提出了一系列潜在挑战”。“中国既不能容忍美国在亚太地区长期的军事存在,也不会接受美国在该地区 的主导权”。 摘自美国国防部东亚太平洋地区安全战略报告 美国国

13、务卿希拉里在美国的太平洋政策一文,明确表示美国今后的战略重点将向亚洲转移。希拉里克林顿在文章中说: “未来的政治将决定于亚洲,而不是阿畜汗或伊拉克。美国将置身于行动的中心今后10年美国外交方略的最重要使命之一 将是把大幅增加的投入在外交、经济、战略和其他方面锁定于亚太地区。” (4)比较材料五与材料六美国的亚太战略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一变化意味着什么? (4分)答案(1)特点:社会主义阵营和资本主义阵营的对立;方针: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2分)基点:维护中国的独立、主权 和领土完整;(2分)为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一个良好的国际环境。(1分) (2)关系状况:敌视和对抗(1分),杜鲁门采取

14、较为强硬的冷战政策(1分),尼克松采取了较为务实的外交政策,不排斥 与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对立,但有着共同国家利益的国家进行交往(3分)。 (3)当时的中美两国符合共同利益(2分),改善前提:美国承认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1分),建交前提:承认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惟一合法政府(1分)。维护国家利益是中美两国外交的根本原则(2分)。 (4)由放弃在亚太地区谋求霸权到战略重点重返亚太地区,谋求对这一地区的霸权(2分),意味着美国重返亚太的战略对地 区和平与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2分)。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材料一中杜鲁门1948年的言论将矛头指向共产主义,可以判断出当时国际上两大阵营

15、的对立;第二小问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第三小问根据材料二可以直接概括。 (2)第一小问可根据材料三直接得出;第二小问主要考察新中国成立以来,美国对中国外交政策的变化,可以根据材料二和 材料四概括得出。 (3)第一小问可以根据材料四中“使我们走到一起的,是超越这些分歧的共同利益”可以判断得出;第二小问结合材料五可 以概括答案,注意理解“(中美双方一致同意)任何一方都不应该在亚洲太平洋地区以及世界上任何地区谋求霸权,”对于 中美两国来说,更是强调台湾问题;第三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对于任何国家,外交的根本原则是维护本国利益。 (4)第一小问可以根据材料五、六比较出美国对亚太地区的战略变化;第

16、二小问是建立在第一小问的基础上的,考查的是美 国战略的变化对亚太地区的影响。 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建国初期的外交活动、中美关系正常化;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在回忆录白宫岁月中这样记述了他在1971年的一段经历:“我的飞机刚刚起飞,电传打字机就传来 消息:我们在联合国保持台湾席位的那场战斗打输了。周恩来后来告诉我,在我刚要离开之前,他已经知道了联大表决的结 果,但他不愿意第一个告诉我,怕我难为情。”这段文字中“那场战斗”是指 A、美国不再支持“”B、美国反对中华 人民共和国和台湾同时参加联合国C、中国大陆和台湾实行了“三通”,威胁到美国的利益D、美国反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取代 台湾在联合国的席位答案 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察新中国的外交。根据题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