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友谅留在监利桥市镇因果寺的实物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37510393 上传时间:2018-04-1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陈友谅留在监利桥市镇因果寺的实物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陈友谅留在监利桥市镇因果寺的实物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陈友谅留在监利桥市镇因果寺的实物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陈友谅留在监利桥市镇因果寺的实物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陈友谅留在监利桥市镇因果寺的实物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陈友谅留在监利桥市镇因果寺的实物》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陈友谅留在监利桥市镇因果寺的实物(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陈友谅留在监利桥市镇因果寺的实物引子 华中师范大学吴琦教授,在大汉皇帝陈友谅研讨会上总结发言说:“全国各地的专 家、学者,更应该关注陈友谅活动过的广大地区,加大材料收集力度,除了文献材料,地 方性材料,我觉得还有很多实物材料,是应该收集起来的。我们这方面的工作没有做,不 能说实物材料就没有,所以这方面的工作我们一定要做。 ”吴琦教授这段话给研究陈友谅的广大学者、专家们提出了一个广阔的空间。的确,陈 友谅的实物材料不是没有,而是我们的学者专家们过去只是注重于对陈友谅的政权性质、 失败原因和个人的评价上下功夫。所以在视点、视角、视域上面拓展不够。如今,吴琦教 授给我们提出了一个全新的实物材料收集的

2、视角,给我们深入研究陈友谅提供了一个新的 课题。吴琦教授还提倡:“我们要通过陈友谅的研究去揭示一个时代,一个地域中的陈友谅, 甚至一个国家中的陈友谅,一个时代、一个民族的陈友谅。 ”我们在监利人杂志第三期刊载的陈友谅故里玉沙今古考辨的文章中提到,陈 友谅在监利留下了近一百个地名及地名故事的考证。现在,我们着重谈谈陈友谅留在监利 家乡的诸多实物材料,以期得到进一步佐证。(一)陈友谅留在因果寺内的石狮今年 4 月中旬,我们监利陈友谅研究会成员安频、谢金城、贺雄、余炎该、刘子延、 吴边、赖晓平等一行数人,来到陈友谅少年出家的因果寺,寻访他当年在此留下的足迹。在庄严的大雄宝殿门前,我们发现一只高约一米

3、,形单影只的古老石狮,孤独地立在 殿堂门前,全身伤痕累累,整条尾巴不翼而飞,浑身充满了一股沧桑的气息。陪同我们的 主持僧告诉我们,这石狮原本有一对,它们可都是陈友谅当年在因果寺出家时的遗物,和 他结下过不解之缘。陈友谅失败后,朱元璋带兵来监利朱河、桥市、柘木一带血洗陈友谅 故里的乡亲。在桥市至柘木的一个长二十七华里,宽二十二华里的湖区,一次就屠杀了几 万民众,把整个湖区都染成了一片血红,这就是监利历史上有名的血湖。这片血湖死人无 数,那些腐烂的尸体和血水一年四季臭气熏天,周围瘟疫流行。由于石狮能“镇气”与 “避邪” ,当年因果寺的长老法师们便把这对石狮运到血湖的流水口上去镇邪消灾。这对石 狮在

4、血湖堤上一站就是六个多世纪,历经了无数风风雨雨。只是不知在何时突然失去了一 只公狮。现在仅存一只断了尾巴的母狮,是 1988 年秋在当地民众热心帮助下,从血湖堤上 运回因果寺保存至今。中国古人把狮看作与龙、虎等兽一样,认为多有神性,是“灵兽” 、 “瑞兽” 。随着佛教 的传入,作为护法灵兽的狮子也一同传入中国。梵文佛经残卷中记载:释迦佛出生时,作 狮子吼,天上地下,唯我独尊。 佛说太子瑞应本起经则称:“佛初生时,有五百只狮子 从雪山来,侍列门侧。 ”因此,狮与佛教从此就结下了佛缘,凡天下有佛教寺庙的地方,就有石狮镇守寺院。 因果寺也不例外。曾有多对石狮镇守寺庙各处,只是这对镇守在大雄宝殿门前的

5、石狮与陈 友谅格外投缘。陈友谅刚满十岁那年(1330 年) ,就从柘木陈家村来到因果寺经学堂里诵 经念佛。每有空闲,陈友谅总是驻足在大雄宝殿前,双手抚摸着石狮的头、颈、背自言自 语向石狮倾吐心声。久而久之,这对石狮有了灵性。每到夜晚,这对石狮自动走到陈友谅诵经的窗台下聆听经文,天亮之前又回到因果寺大雄宝殿门前站立。一时间,被因果寺众 僧传为美谈。要问石狮为何断尾掉脚,浑身伤痕累累?据说,在 1346 年农历八月十五日,陈友谅首 先在监利因果寺举兵起义后,这支义军很快被元军围困,几天后,起义军吃不上饭,饥饿 难耐。陈友谅焦头烂额,习惯地走到因果寺大雄宝殿前,用手拍着石狮叹道:“石狮呀, 你知道吗

6、?我们的义军几天没吃到粮食了,你能帮帮我们吗?”谁知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就在当天夜晚,那对石狮竟从因果寺门前飞起,腾云驾雾般来到驻守在朱河地界的元军粮 仓,张嘴满满地吞没了半仓粮食后,又快速返回因果寺,吐出了半仓粮食。从而,解除了 起义军士兵的饥饿之苦,也为陈友谅起义赢得了民心。由于石狮经常光顾元军的粮仓,引 起了元军首领的高度警惕。这天夜晚,当石狮再度光顾粮仓时,元军将士手举刀枪剑戟, 向石狮狂砍乱剁。有的士兵还用黑狗血向石狮淋洒。两只灵性十足的石狮在元军层层围困 之中,拚尽全力,逃出重围,回到因果寺后,再也走不动了。关于狮子在中国的传说很多也很神奇,其称呼也很丰富,有狻猊、天禄,辟邪、麒

7、麟、 符拨等。其造型总都是张牙裂嘴,这其中的含意无非就是吞掉凶邪,吐露吉祥。所以,我 国傩文化中的狮子形象,总是这么几种,或咬宝剑,或咬红果,名为“吞口” ,即吞鬼之口, 食鬼魅,吞鬼疫。因为石狮有避邪纳气的作用,所以民间干脆都将石狮称为“避邪” 。其实,石狮不仅能避邪,而且往往有预卜吉凶的特性。古代民间有一种很迷信的说法, 如果有水灾、地陷等异常灾害发生,石狮的眼睛就会变成红色,灾情严重时还会流血。这种现象在因果寺大雄宝殿门前的这对石狮身上非常神奇地应验过二次。第一次是在 1363 年 910 月之间,石狮的双眼就开始发红,后来陈友谅在江西鄱阳湖被朱元璋打败 战死,这对石狮的眼睛里竟流了几天

8、几夜的血。第二次是 1364 年春季,朱元璋血洗桥市至 柘木一带的湖区,这对石狮又流了几天的血泪。因此,这对石狮被当地人民誉为最有情感 的神兽。后来,这对石狮就一直镇守在因果寺前的那片令人悲伤的血湖堤上。几百年来, 无数走过路过的人们,无不对这对石狮肃然起敬,顶礼膜拜。可惜这对和陈友谅有着千丝万缕牵连的石狮,不知在何年何月失掉了伴侣。如今, 只有一只饱经沧桑的母石狮在日夜诉说着那一段峥嵘岁月的往事。(二) 陈友谅留在因果寺的石磨当我们的思绪还沉浸在神奇的石狮故事之中时,因果寺长老说:“这只石狮的故事固 然神奇,但我寺还有一对千年石磨,比石狮更为传奇呢。 ”他领我们走进一间宽敞的斋堂, 指着墙边

9、一对造型古朴的石磨说:“这便是因果寺历代僧人传承下来的神奇石磨。 ”走近了看,这对石磨与寻常农家的石磨并无多大区别,只是两扇磨盘稍大稍薄了一些, 通身黑黝黝的,长满了岁月留下的粒粒黑斑,透着一股历史沧桑的古朴气息。见我们似信非信,他解释道:“不要以为这是一对普通的石磨,它有一千四百多年的 历史了。自本寺开山祖师普庵僧人在唐贞观年间建寺以来,这对石磨就在因果寺安家。因 果寺历来僧人众多,香火旺盛,数有因果寺和尚九十九,因果寺和尚不满百之说。因 为因果寺和尚众多,所以僧人们吃的粮食都是自己栽种,用石磨磨出稻米自给自足。因此, 这副石磨才是因果寺建寺以来的历史见证。你们看,这上下两扇磨盘薄到只有 3

10、 公分厚了, 已经磨损了七公分。我们当地有句民谚一寸三白头 ,意思是磨三世也只会损一寸。 ”听了因果寺长老的介绍,我们就近仔细观看,用手敲击,竟有“当、当”悦耳之声。 原来这副石磨是用最好的砂岩石凿成,所以特别耐磨损。打开两扇磨盘,一条条磨齿线条 清晰,纹路匀称,成八区斜线型分布。从以上特征可看出:这副石磨是中国石磨发展到成 熟阶段的产物。石磨历史沿革载:石磨最初叫砣,汉代才叫做磨。我国石磨的发展分早、中、晚三个 时期。从战国到西汉为早期,这一时期的磨齿洼坑为主流,坑的形状有圆形、方形、三角 形、枣核形等,且形状多样极不规则。东汉到三国为中期,这是磨齿多样化发展时期。磨 齿的形状为辐射型分区斜

11、线型,有四区、六区、八区型。晚期是从西晋至隋唐(至今) ,这 个时期是石磨发展成熟阶段,磨齿主流为八区斜线型,也有十区斜线型。根据石磨发展三 个阶段的磨齿形状来看,因果寺的这副石磨正是晚期时的八区斜线型,这和因果寺长老介 绍它出自唐贞观年间是相吻合的。但我们不禁发问:“这副石磨是如何和陈友谅发生关系 的呢?”长老向我们讲述了一段往事。1330 年 6 月,陈友谅父亲陈普才领着一家数口,从监利 柘木陈家棚村回桥市黄汪村谢家墩祭祖,得以和出家因果寺的叔父宁一僧人相聚。随后, 陈友谅四兄弟就进入了因果寺经学堂学文习武。而刚进入因果寺的弟子是要承担寺内一切 杂务的(担水、打柴、劈柴、推磨、做斋饭,扫地

12、、打扫斋堂等) 。陈友谅在这些杂务中选 择了推磨。推磨看似轻松一些,但时间太长,需要耐心和毅力。因果寺每天近一百人的口 粮都要靠这副石磨磨出。要是磨不出所需的食粮,一定会受到寺院长老责罚。陈友谅从小 就有一种坚韧不拔的性格,他想锻炼自己。可是他推磨时才发现,石磨上盘没有打造的石 眼,只有一个斜伸着的食指一般粗的洞,用绳索套在人的肩膀上才能拉动上磨盘。两扇磨 盘上分别凿有一个空膛,叫磨膛,膛的外围制成一起一伏的八扇磨齿,上扇有个拳头大的 磨眼。陈友谅人小,拉得很慢,边拉边用手把谷物往磨眼里喂。谷物通过磨眼流入磨膛均 匀地分散在四周,被磨成米粒,从夹缝中流到磨盘下。累了,他就坐在磨盘上朗诵经文,

13、有时边拉磨边诵经文。时间在飞速流逝,一晃几年过去了。陈友谅在磨房的日日夜夜,正 如宋代诗人苏东坡所说:“两轮日月磨兴废,一合乾坤夹是非。 ”这天,陈友谅拉磨累了,便坐在上磨盘上朗诵金刚经第三品大乘上宗分 。佛告 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所在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 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人无余涅 槃而灭度之。 ”陈友谅刚念到这里,座下的两扇石磨忽然发热发光,响起一阵隆隆声。陈友 谅吓得连忙跳下石磨。响声过后,就近仔细观察,发现光亮里现出一行他所念诵的经文, 感到非常震惊。他想起净空师祖说过:“只要好好学佛,万物皆可成佛。

14、 ”当时他并不相信。 如今这副没有灵魂的石磨听久了他诵的佛经,竟然产生了灵根,开启了佛心。陈友谅感到 非常惊奇,为了证明真假,他又对着石磨说道:“石磨,你若开了灵智,我对你朗诵佛经, 你能推磨吗?”说完,他又高声诵起佛经,石磨果然自己转动磨粮食。很快,因果寺石磨 听陈友谅诵经自己推磨的传说,在当地民间广为流传开来。听了长老一番讲述,不由想起曹雪芹在红楼梦五十回中写到林黛玉一首石磨谜语 诗:“騄駬何劳缚紫绳?驰城逐堑势狰狞。主人指示风雷动,鳌背三山独立名。 ”这不正是 因果寺石磨的真实写照吗?长老继续讲述,自从石磨开启智慧后,只要陈友谅在它身边朗诵经文,它就不停地磨 粮食。后来,陈友谅离开因果寺

15、,去县城打擂比武,被录为县吏。几年后,他在黄棚口胭 脂湖举兵起义,一路征战,直到自封汉皇。石磨一直在因果寺为僧人磨粮食。不过,要石 磨开磨,必须先做好两件事:一是在石磨前点燃一柱清香,二要虔诚地告知陈友谅的情况, 再由一人或几人在旁不停地朗诵经文,石磨才会飞快地转动起来。后来,陈友谅战死鄱阳湖,因果寺的僧人怕影响石磨的情绪,每次烧香祷告时,总是 谎报陈友谅平安。但是,石磨还是感觉到了,自此,每次磨出的粮食总是带着丝丝的血痕, 直到 1364 年春天,再也无法隐瞒下去了。那年,朱元璋为了剿灭陈友谅余部,领军来到监 利桥市。听说因果寺有副神磨,会自己磨粮食。朱元璋领军闯进因果寺磨房,并命令僧人 诵

16、经,等着看石磨的动静。可是,僧人们念破了喉咙,石磨始终岿然不动。因果寺长老上前禀报说:“大王,这样石磨是不会自磨粮食的。 ”朱元璋问道:“那要怎样它才动呢?” 长老说出实情,朱元璋立即吩咐照办。有僧人上前点燃了清香,另外一名僧人便向石磨如 实道出了陈友谅战死的实情。令人意想不到的一幕出现了:只见石磨突然全身发热发红, 并伴有隆隆的震响,上下两片石磨飞速旋转。从磨膛里流出的粮食不断地变幻着颜色,由 白变红,由干变湿,最后变成浓浓的血浆。这些血浆由流到溅,再到飞、射、喷,最后竟 象一颗颗喷飞的火弹,向磨房四周发射。朱元璋及众大臣浑身被这“火弹”击中,沾衣即 燃。有的人衣服烧起来了,有的人头发起了火,有的人胡子冒青烟。手下赶紧护着朱元璋 退出磨房,纷纷跳进因果寺旁的白龙潭才得以保命。事后,朱元璋气得下令砸了那副石磨。 不过,士兵回来时垂头丧气,石磨刀枪不入,而且磨眼还吞刀吞枪,磨成铁粉。军师刘伯 温赶紧献计道:“主公,此副石磨已有灵性,普通刀枪无法伤其根本。据当地傩文化记载, 对于生了灵性的石器,尤其是寺庙里的石器,只有用黑狗血淋洒,才能禁锢它的灵性,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