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廉洁从业意识提高拒腐防变能力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3748877 上传时间:2017-08-11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增强廉洁从业意识提高拒腐防变能力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增强廉洁从业意识提高拒腐防变能力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增强廉洁从业意识提高拒腐防变能力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增强廉洁从业意识提高拒腐防变能力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增强廉洁从业意识提高拒腐防变能力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增强廉洁从业意识提高拒腐防变能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增强廉洁从业意识提高拒腐防变能力(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增强廉洁从业意识 提高拒腐防变能力对辽 河油田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六个三” 要求的解读德国古典哲学创始人康德有句关于自律的著名论述:“世界上有两件 东西最能 够深深地震撼人 们的心灵,一件是我们头顶灿烂的星空,另一件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准则”。为了规范领导干部的职业道德操守,提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意识,公司党委结合当前反腐倡廉建设形势,针对党员干部队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潜在风险,提出了明晰“三条线” ,做到“ 三个 认清” ,牢 记“ 三个慎重”,坚 持“ 三个服从”,增强“三个意识 ”,强化“三个树立”的具体要求和基本 规范。正确理解、全面把握“六个三 ”,对于油田公司推 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

2、设,确保权力行使安全、资金使用安全、项目建设安全、干部成长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明晰“三条线”家庭幸福的“情感线” 、公私分明的“警戒线” 、党纪国法的“高压线”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纪委第二次全会上指出:“广大党员、干部并不是生活在真空里,在腐败问题上没有天然免疫力,如果思想防线不牢,意志不坚定,就很容易受到腐败病毒的感染,甚至跌入腐败的泥坑。 ” 面对现实生活中形形色色的诱惑,每一名领导干部都应该培养自我约束和自我保护意识,给自己的情感、欲望和行为设定一条不可逾越的底线,做到家庭幸福的“ 情感线” 不能践踏、公私分明的 “警戒线”不能逾越、党纪国法的“ 高压线” 不能触碰。1.家庭幸福

3、的“情感线”不能践踏。有一句廉政公益广告词说得好:“ 一人不廉,家庭 难圆” 。腐败 是侵害我们党和国家肌体的恶性肿瘤,是影响家庭幸福的隐形杀手。个人与家庭往往在事业、政治、经济和道德上“一荣俱荣,一辱俱辱” 。个人的违法犯罪不仅会给自己带来牢狱之灾,葬送自己的美好前程,而且也会给家庭、子女带来无尽的创伤,毁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湖南省工商局原局长欧阳松因滥用职权、贪污受贿, 被依法判 处死刑,缓期二年执 行。他在“忏悔书”中写道:“ 如果时 光能倒流,让我重新选择,只要一家人能平平安安在一起,哪怕生活再艰苦,我也心甘情愿。 ” 这番迟来的忏悔印证了:“ 贪婪的双臂无 缘与幸福拥抱,却愿和痛苦

4、牵手;贪婪的黑心拒绝与淡泊联络,却愿跟奢侈通邮”。“无 视 家庭幸福的奢求,只能是对家庭情感的践踏。 ”领导干部既是单位的“顶 梁柱” ,也是家庭的 “主心骨”。仅就个人利益而言,每名领导干部都有一份比较稳定的收入,组织上也给予了必要的工作和生活待遇,与普通群众相比,没有理由不知足,更没有理由不尽心竭力工作。因此,在工作和生活中,要处理好个人情感需要与家庭情感需要的关系,把自己的情感需要限定在维护家庭幸福范围内,在金钱、美色和物欲面前,要想想党纪国法,想想家人家庭,想想一旦出事之后身败名裂、倾家荡产、后悔莫及的惨状,自觉增强防御力和抵抗力,用“精神家园 ”的高尚纯洁 来保证“现实家园”的美满幸

5、福。一是要培育高尚的道德情操。牢固树立个人情感需求服从家庭情感需求的理念,牢记个人与家庭是风雨共担的情感共同体,在事业上、政治上、经济上、道德上是“一荣俱荣、一辱俱辱”的依存关系,真正把个人事业发展、精神寄托、利益需要,限定在家庭成员共同的情感需求范围内,不做违法乱纪的事,不做损害家庭的行为,共同营造一个温馨和谐、平等互信、清正廉洁的家庭环境。二是要培育和睦的家庭生活。首先要做一个孝敬父母的好儿女,既要注重物质上的赡养,更要注重在精神上的愉悦。不仅要在闲暇之际多陪父母谈心交流,让他们享受天伦之乐,而且要谨遵父母教诲,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实实做事,用清正廉洁、秉公守法回报父母;其次要做一个互相体贴

6、的好爱人,既要保持严谨、正派的生活作风,感情专一,忠诚配偶,更要做到礼让宽容,互敬互爱,尊重对方的人格,尊重对方的工作和劳动,尊重对方的志趣和爱好,支持对方的事业;再次要做一个教子有方的好父母,既要关心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更要以自己的身端影正言传身教,做好子女的老师,绝不能以自身失修败德带坏家风、祸害家人。2.公私分明的“警戒线”不能逾越。早在战国时期,韩非子就告诫人们:“私义 行则乱,公义行则 治,故公私有分” 。今天“ 公私分明” 仍然是衡量每一名 领导干部道德修养、 职业操守和精神境界的试金石。领导干部作为人民的公仆,一定要牢记“ 公生明、廉生威” 古训,正确处理好公与私之 间的关系,在思

7、想和行动上自觉划清公私界线,不以权谋私、不假公济私、不因私废公,做到公私分明,公正无私,切实把每一件事情都办出公心、让群众放心,办出正气、让群众服气。当前,一些领导干部就是因为混淆并逾越了公私界线,在私欲膨胀中埋下了腐败的“导 火索” 。江苏省宿迁市原市委常委曾 鸿翔在疯狂敛财事发后忏悔地说:“刚开始接受他人的钱财,也感到烫手,知道这是违法违纪,但是贪梦、私欲的邪念战胜了理智,把砒霜当成了冰糖吃。 ”俄国作家屠格涅夫说过:“一个人只有剔除自己身上顽固的私心,才能使自己的人格得到自由表现的权利”。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公大私小 ”的思想观念, 时刻想到自己的特殊身份,不贪公家的、不占部属的、不做非

8、分的,在任何时候、任何场合都要以公为先,以私为后,积公德,杜私欲,管住自己的手,不该拿的不拿;管住自己的嘴,不该说的不说;管住自己的腿,不该去的地方不去;管住自己的心,不该有的欲望不能有。一是要公事私事分明。坚持公事公办,私事私办,决不能以权谋私,私事公办,更不能因私害公。如子女升学入伍、家庭乔迁、生病住院、婚丧嫁娶等,都属于个人范畴的事宜,决不能以组织和单位的名义通知、操办;二是要公款私款分明。严格遵守公共财物管理和使用规定,杜绝利用职权假公济私、化公为私,自觉做到“四个严禁 ”,即严禁公款私借、严禁公款私存、严禁公款旅游、严禁公款消费。三是要公权私利分明。坚持用权为公、用权为民,自觉做到“

9、三个不准” :即不准利用职权和职务影响私自从事营利性活动;不准利用职权和职务影响谋取不正当利益;不准利用职权和职务影响为亲属及身边工作人员谋取利益。3.党纪国法的“高压线”不能触碰。唐代文学家韩愈曾经留下一句“守王法者梦里无惊 ”的醒世恒言。 领导干部要想做到“ 梦里无惊” ,必须 有“法度不可违,清白不可污”的清醒意识,熟悉法律法规和廉洁自律有关规定,在职权范围内,清楚什么能为、什么不能为,哪些“雷区”不能踩,哪些“红线”不能闯,严格在纪律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不滥权、不贪财、不败德,时刻提醒自己违规乱纪的严重后果。一旦冲破党纪国法的“高压线 ”,触之即倒, 踩之即亡。在 许多贪官的“忏悔书”

10、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每每听到警笛鸣叫,便会心惊肉跳,冷汗心颤,常常梦里惊醒”。对于一个触碰法律底线的人来说,就意味着人生和命运的截然不同。常言道:“木受 绳则直,人守法 则正” 。领导 干部要想时刻绷紧党纪国法这根弦,必须自觉过好“ 三关” ,远离党纪国法的“ 高压线 ”。一是要 过好思想关,在思想上要有畏 纪畏法之心。 “有所畏才能有所不为” 。广大党员领导 干部只有畏纪畏法,始终做到在党纪国法的框架范围内履行职责、开展工作,才能时时保持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心态,才能不仁之事不为、不义之财不取、不正之风不沾、不洁之事不干,才能不敢为政不勤、敷衍塞责,不敢吃拿卡要,腐化堕落,也才能保证平安

11、一生。否则无法无天,违法犯罪,不但失去了奋斗数十年的事业、和谐快乐的家庭,甚至是宝贵的生命。二是要过好法律关,在行为上有知纪知法之心。过好法律关,就是要求领导干部干任何工作、做任何事情,都要有法律观念,都要强化法律意识,认真学习党章、 党员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若干规定,以及刑法等刑事法律方面的法纪法规,自觉做到学法、懂法、知法,明晰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领导干部只有知纪知法,才能使自己的思想、行动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养成良好的思想品格和价值观念。三是要过好欲望关,在自身需求上有戒备之心。过好欲望关,就是要求领导干部要正确对待欲望,抗得住诱惑,守住道德底线,管好自己的生

12、活圈、交往圈和娱乐圈,做到在生活圈中严守规矩、抗得住各种诱惑,在交往圈中分清良莠、不交不良之友,在娱乐圈中抵御“灯红酒绿” 、不为声色所迷。自觉坚持慎微、慎欲、慎初、慎独,谨防欲望过度,严守为官做人底线, “非理之财莫取,非理之事莫为” ;避免第一次的放纵,守住自身廉洁的第一道防线。二、做到“三个认清”“权力越大,风险越大” ;“权力越集中,矛盾越集中” ;“岗位越重要,责任越重大”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指出: “一切拥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一条亘古不变的经验,有权力的人使用权力一直遇到有界限的地方才休止。 ” 从某种意义上讲,手中掌握一定权力的领导干部处于腐蚀与反腐蚀考

13、验的最前沿,无论职务高低、权力大小,都存在着腐败风险。要时刻保持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危机感,千万不能因为自己是领导干部就为所欲为,千万不能因为别人的奉承而忘乎所以,千万不能把组织的告诫提醒置若罔闻,千万不能因为一时糊涂而做出遗恨终生的蠢事。1.认清“权力越大,风险越大”。据人民论坛杂志 2010年 5 月刊公布的调查显示,44%的受调查者认为“做官也是一种高风险职业”,受 调查者选择“ 做官也是一种高 风险职业”的依据是:61%的人认为“ 岗位缺乏强有力的监督” ,39%的人认为“岗位的 实权较 大” ,20%的人认为 “在这个岗位上落马的官员较多”。问卷调查虽 然不是现实生活的精确统计,但我

14、们却能以此“触摸” 到社会 对权力的感观。其 实,权力就是一把“双刃剑” ,从一些 领导 干部权力蜕变的悲 剧证明,权力既可成为为人民服务的公器,也可以变为谋取一己之利的私产。权力越大,被“攻关 ”的机会就多,面对 的利益诱惑就会增大,把握不好就会加大岗位风险,增大违纪违规的机率,给国家和企业造成损失,给领导干部及其家人带来伤害。当前,少数领导干部不能正确看待职位升迁和岗位调整,某些领导干部长期在一个重要部门、重要岗位工作,一旦调整到其他部门或岗位,就片面认为领导不信任了,自己也感觉不习惯了,心理产生了落差,心态出现了失衡。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讲,岗位调整也是对干部的一种关心和爱护。长期处在重要

15、部门或岗位,不仅会使某些干部养尊处优,干劲减退,而且还会围绕这名干部形成一个根深蒂固的关系网,多数此类关系网最后都会演变成腐败网。2.认清“权力越集中,矛盾越集中”。19 世纪,英国思想家阿克顿勋爵在权力与自由中总结出了一条具有铁律性质的警世格言:“权力导致腐败,绝对权力导致绝对腐败。 ” 权力越集中,民主越难行, “职工当家作主 ”、“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就越难以落实,腐败行为也就越难以得到有效防止。2007年 3 月 16 日,温家宝总理在答中外记者问时,也同样提到“造成腐败 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权力过于集中,而又得不到有效的制约和监督。 ” 一个单位如果不能认真落实

16、“三重一大 ”制度、严格履行民主集中制、 严格执行内控流程,就会造成班子中“一人独大” 的现象,使权力大的人成为矛盾的聚焦点,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处理、来平衡,极易使自己陷入矛盾的漩涡之中,无力自拔,甚至造成矛盾激化,影响正确决策,影响班子团结,影响个人形象。权力过分集中于个人或少数人手里,必然要造成官僚主义,难免要犯各种错误,极易引发违法犯罪。正如古希腊哲学家亚里斯多德所言:“让一个人来统治,就是在政治中混入了兽性的因素。 ”3.认清“岗位越重要,责任越重大”。马克思认为:“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 。领导职务的实质是责任的代名词。用句通俗的话讲, “组织给 你的不是一把当官的椅子,而是一副创业的担子”。责任与权 力是对等的,拥有多大的权力,就必须承担多大的责任,岗位越重要、权力越显赫,责任就越大、诱惑就越多,一旦权力与责任相脱节,权力就要会变质,就会成为谋私的工具。因此,领导干部要以“权大不忘责任重,位低不移公仆心”的境界 ,把握好岗位与责任的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