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价地头与市场差距大 蔬菜产销对接尚需加强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7488367 上传时间:2018-04-1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菜价地头与市场差距大  蔬菜产销对接尚需加强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菜价地头与市场差距大  蔬菜产销对接尚需加强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菜价地头与市场差距大  蔬菜产销对接尚需加强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菜价地头与市场差距大  蔬菜产销对接尚需加强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菜价地头与市场差距大  蔬菜产销对接尚需加强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菜价地头与市场差距大 蔬菜产销对接尚需加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菜价地头与市场差距大 蔬菜产销对接尚需加强(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菜价地头与市场差距大 蔬菜产销对接尚需加强 宜春中心城区蔬菜产销情况调研报告之二宜春市袁州区政协 杨宜 易战菜价成了今年的热门词汇。10 月 19 日在寨下的田间地头 0.4 元/斤的黄瓜,在宜春的超市里卖到了 1.88 元/斤,4.7 倍差价从何而来?一方面菜农菜企感到蔬菜的价格过低,菜不好卖;另一方面市民没有感受到菜价便宜,抱怨菜篮子难拎。菜农市民“两头诉苦” ,问题出在哪?为了解中心城区蔬菜生产销售情况,10 月 18-21 日,政协袁州区社团法制“三胞”联谊文史委员会调研组一行 7 人,先后深入南庙、西村、寨下、湛郎等乡镇街道,走访区农业局(蔬菜办) 、区农业开发办、区商务局等部门,深

2、入蔬菜基地和农贸市场开展了调研,并与部分蔬菜种植农户、买菜市民和蔬菜零售摊主进行了访谈。通过实地调查、面对面交流,现形成专题调研报告,供市区领导参阅。一、菜价地头与市场差距大的原因探析陈云同志有句名言:“一要吃饭,二要建设” 。 “菜篮子”问题事关吃饭问题,事关民生,不是小事。从农民地里到百姓篮子里的蔬菜,买卖两头的价格有一些差距很正常,但为何菜价的差距如此之大?蔬菜从地头到餐桌,需要人工费、运费、过路费、油费等七七八八的费用,甘肃的土豆收购价每斤 0.35 元,运到宜春后,一道道费用层层加码,最终消费者得用 2-3 元的价格来买单。从菜地到餐桌这一过程要经过收购商、批发市场、批发商和摊主等数

3、个环节,每一次转手都是造成价格走高的原因。长途贩运蔬菜差价大一些还能让人理解,但寨下离宜春市区不过 1 个小时的车程,为何市区的黄瓜那么贵,而菜地里卖出的却这么便宜呢?10 月 19 日,地处寨下镇大宇村的宜春市袁州区湘赣蔬菜有限公司伍贵生总经理在黄瓜地里给我们介绍情况说:今年公司种了 120 亩黄瓜,每亩可收获黄瓜16000 斤,日产黄瓜 3-4 万斤,主要销往宜春、南昌、萍乡、吉安和新余等地,日销往宜春 1.5-2 万斤,黄瓜的生产价格为 0.4 元/斤。由于黄瓜高产,他的公司在宜春市赣西农产品批发市场内黄瓜的批发价也只 0.4 元/斤。东门菜场蔬菜摊主易女士告诉我们:10 月 20日凌晨

4、 4 点多钟她丈夫从赣西农产品批发市场以 0.4 元/斤批发了 43 斤黄瓜,还有 80 斤其他蔬菜,当日以 1.75 元/斤的均价卖出了批发来的黄瓜,每斤黄瓜的购销差价为 1.35 元。东门菜市场凌自力主任给我们算了一笔帐:“在东门菜市场,一个 2 平方米的摊位费 100-200 元/月,加上管理费、卫生费,一个摊位平均一天的费用约 5 元钱。东门菜市场 35 个菜贩子每天销售五六千斤蔬菜,每斤蔬菜摊上摊位费、管理费、卫生费约合 0.03 元,扣除菜的损耗每斤黄瓜获利一元二三毛钱。这些菜贩子半夜三四点就要去批菜,来回卖一天,起早摸黑确实辛苦,挣得太少没人干,一斤菜不挣个一块多钱不会放手” 。

5、即使是农超对接,也有进场费、促销费、条码费等一些费用。这样的话,超市蔬菜价格也低不下来,比菜市场的价还要高些,寨下 0.4 元/斤的黄瓜 20 日到了青龙超市的价格就是 1.88 元。即使在 5月份湘赣公司的蔬菜卖不出去的时候,西葫芦地头菜价 0.05 元/斤、包心菜 0.1 元/斤、茄子 0.16 元/斤、黄瓜 0.18 元/斤、苦瓜 0.3 元/斤,家住中山中路常在超市买菜的陈女士说“冇觉得菜价有多大变化,还是挺贵” 。 “前些天的电视新闻报道,内蒙古地里的土豆一斤二三毛钱卖不出去,我们这里的超市一斤土豆单价都在二三块钱下不来哩”,家住区粮食局宿舍喜欢看电视的退休干部刘大爷说。菜价地头与市

6、场差距大的矛盾,日益引发群众对“菜篮子”的担忧,也凸现出中心城区蔬菜产业在生产、供应、流通等方面的多重缺位。二、蔬菜生产流通环节亟待解决的问题当前蔬菜生产供应存在种植面积减少、蔬菜生产能力不足、蔬菜供应自给率偏低、蔬菜种植成本增加等问题,在影响到蔬菜种植户生产积极性的同时,也助推了菜价的大幅波动。1、蔬菜种植面积减少,生产方式仍较粗放。作为宜春中心城区蔬菜生产区,袁州区近年来蔬菜种植面积减少,2010 年蔬菜种植面积为 13.3 万亩,比 2005 年的 15.1 万亩下降 12%,五年间年均减少 0.36 万亩。袁州区商品蔬菜产地的化成街道蔬菜种植面积一年一年减少,2010 年蔬菜播种面积

7、705 亩,比 2009 年减少 150 亩,直接影响了市区的蔬菜产量和供应。城郊农村青壮年常在外做工家庭缺少劳力耕种,不少菜农采取减少菜地面积或将原有菜地改种西瓜、草莓、葡萄等效益高的经济作物,使本身就十分有限的蔬菜面积进一步减少。我们在调研中了解到,袁州区蔬菜的生产仍然处于粗放型的发展阶段。在耕作方式上,大部分以传统耕作为主,管理粗放,产量低,设施蔬菜比例小,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差,既影响蔬菜的质量,又降低蔬菜的商品价值;在品种结构方面,大宗菜、低档菜多,且包装、冷藏和加工数量小,市场占有率高的名、优、特拳头产品少;在区域布局上缺乏统一规划、市场信息服务不够完善,菜农生产中带有盲目性和滞后性

8、;在蔬菜种植方面,农民种不种菜、种什么菜、到哪里种、种多种少没有定向,由农民随意决定,大蒜涨,种大蒜的人就多,上海青涨,种上海青的人就多,种植的人一多,菜就多,价格就低,反之种植的人一少,菜就少,价格就涨。2、蔬菜生产能力不足,蔬菜供应自给率偏低。一是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框架的拉大,中心城区近郊的菜地被城市扩张和道路开发所占用,原有蔬菜基地面积在不断缩减,基地面积缺口较大,设施蔬菜种植面积所占比重还不到总面积的 5%,中心城区 60%的蔬菜依赖外来菜,市民要想吃到蔬菜,自然需要从外地“流通”过来,一旦外地蔬菜产量和价格不稳定,必将引起中心城区市场蔬菜供应失衡,影响市民生活;二是在现有生产条

9、件,蔬菜生产的产业化程度还很低,反季节蔬菜生产进程缓慢,造成蔬菜供应自给季节性短缺,制约了中心城区蔬菜生产总量、质量和品种的发展,致使中心城区蔬菜供应自给能力一时还难以得到较快提升;三是中心城区每年将新增城区人口 1-2 万人,对蔬菜的需求量会不断增大,菜源不足与需求增大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蔬菜供应会日趋紧张。3、蔬菜种植成本增加,菜农菜企种菜积极性不高。近年来,蔬菜种植涉及的各项种植费用都在上升。首先,种子、肥料、农药等农资价格较快上涨;其次,部分乡村集体土地的租赁成本增长较快,如西村镇分界村的蔬菜种植户反映,所在村土地的租用成本已经由前几年的 300-400 元/亩,上升到如今的 400-

10、500 元/亩;再次,随着农民收入的稳步提高,蔬菜种植的劳动力工价普遍上涨,40、50 岁农村妇女人工工资由去年的 30 元/天涨到 35-40 元/天。蔬菜上市成本也加重了,菜农菜企种菜积极性受到影响。对蔬菜种植企业来说,前期投入大,蔬菜生产周期又长,市场价格波动对其影响大,无利可图。要不是政府扶持政策好,一个有一定影响的蔬菜公司老总表示不愿意从事蔬菜生产。曾经做过蔬菜零售摊主的湛郎街红星居委会菜农林文华如今种植了 3 亩菜地,菜自产自卖,年纯收入可获 2 万多元。他认为种菜的不如卖菜的,再过几年他又要放弃种菜去当菜贩了。三、扶持蔬菜生产保障蔬菜供应的建议(一)建好“菜园子” ,着力扩大商品

11、蔬菜生产能力。建好菜园子,是保障“菜篮子”有效供给、稳定城乡居民餐桌食品供应的根本性措施。1、要着力推进新一轮“菜园子”工程建设。进一步强化“菜园子”工程市长负责制,将推进“菜园子”工程建设可持续发展摆上重要议事日程。2、要发展设施农业,增加商品蔬菜种植面积。目前,袁州蔬菜生产仍以一家一户为主,其组织化程度较低,缺乏企业化的经营,使得菜农种菜的科技含量不高。要鼓励设施化栽培,通过使用塑料大棚、遮阳网、钢架大棚等减轻天气对蔬菜生产影响,提高蔬菜自给能力。3、要整合涉农项目资金,重点支持蔬菜基地建设。运用政府价格调节基金、蔬菜生产发展基金及协调各部门整合现有各类资金(如农业综合开发、支农资金以及市

12、财政每年筹措用于中心城区“菜篮子”工程建设资金 1000 万元,其中支持蔬菜基地大棚等基础设施建设 600 万元资金等) ,用于中心城区蔬菜基地基础设施建设,示范、推广有机无公害蔬菜生产。继续扶持南庙绿龙、寨下湘赣、湖田茂龙等标准化核心示范基地,支持建设 3-5 个新设蔬菜基地,培植扶持蔬菜专业合作社和蔬菜种植大户。4、要突出引导扶持蔬菜“一村一品”专业村发展。在大力扶持新坊礼峰冬瓜村、南庙白马莲藕村、湖田坪田香芋村、湖田石湖苦瓜村、湖田王华韮菜村等“一村一品”专业村发展的基础上,挖掘培植 2-3 个新的“一村一品”专业村。5、要加强技术指导和服务,拓宽优化品种结构。加大科技培训力度,向菜农传

13、授冬暖式大棚和小拱棚等蔬菜栽培技术。鼓励企业、个人引进试种新品种,加大优良品种推广的服务力度,推广“春提早、夏遮阳、秋延后、冬覆盖”技术,延长蔬菜错峰上市时间,规避季节风险,保障蔬菜市场均衡稳定供给,避免蔬菜价格大起大落。(二)管好“菜摊子” ,着力保障蔬菜有效供应。管好“菜摊子” ,关键在于搞活蔬菜流通和加强市场管理。一要扶持专业市场,推进蔬菜市场流通体系建设。赣西农产品批发市场是中心城区蔬菜流通的主渠道,已发展成为辐射赣西,影响湘赣边的重要蔬菜集散地。政府要加大扶持力度,让其尽快完成正在进行的第三期扩建项目建设,农业和商业部门要组织动员其加大运营服务,在安排摊位、提供冷藏保鲜设施等方面,为

14、蔬菜经销业主提供更多便利。要在新居民区人口众多的地段增设菜市场,加强蔬菜市场体系建设,逐步建立稳定的蔬菜供应机制。二要认真落实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政策,对整车鲜活农产品的车辆免收通行费,降低蔬菜运输成本。三要创新蔬菜经营机制,加强菜篮子产品专业合作组织建设,提高蔬菜流通组织化程度。四要创建从“农超对接”推广到“农批对接” 、 “农桌对接”的便捷流通体系,加大“农超对接” 、 “农批对接” 、 “农桌对接”直采力度,支持蔬菜生产基地在中心城区设立蔬菜直供网点,促进蔬菜生产和流通,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将优质农产品从田头直接配送到市场,配送到百姓餐桌,解决蔬菜“卖难买贵”难题,保障蔬菜市场供应

15、和价格基本稳定,方便居民生活。五要建立和完善中心城区蔬菜储备体系,确保一定数量的蔬菜储备规模,提高城市蔬菜应急供应能力。六要进一步规范蔬菜市场的经营秩序,加强监管,经常进行检查、整顿和规范,维护菜农、菜企和消费者合法权益。(三)拎好“菜篮子” ,让市民“食无忧” 。“菜蓝子”虽小,意义却不小。从实现层面上看,若菜价降不下来,今年我市 CPI 涨幅控制在 4%以下的目标将很难达到;从民生层面看,菜价降不下来,使城镇居民尤其是中低收入的居民生活压力加大。因此, “菜蓝子”事关民生和社会和谐,关系农业生产,关系农民增收,任何时候都不能掉以轻心。尤其是在这个地头市场菜价差距大,菜农菜企的菜卖不出去,市民感到菜蓝子沉重的时候,更要让市民拎得好“菜蓝子” 。一是“菜蓝子”要让市民拎得好,既要靠市场,也要靠市长,做到手中有菜,心里不慌,让市民拎得轻松、拎得心里踏实。二是要让蔬菜生产好、供应足,加上政府适时调控好菜价,市民才能吃上便宜的蔬菜。三是要加强蔬菜生产和市场信息监测,及时掌握蔬菜上市量与供求变化情况,密切关注蔬菜价格走势,搞好蔬菜产销信息衔接,既要防止“菜贱伤农”,又要防止“菜贵伤民” 。四是要把握蔬菜产销关键环节,严格蔬菜准入制度,建好中心城区蔬菜农药残留检测中心,加强监管,让市民吃上放心菜。 (注:此文刊载于市委内部策论 光华时报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