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单元导读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37484436 上传时间:2018-04-17 格式:DOC 页数:34 大小:5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语文单元导读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四年级语文单元导读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四年级语文单元导读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四年级语文单元导读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四年级语文单元导读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年级语文单元导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语文单元导读(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年级语文单元导读四年级语文单元导读第八组 本组教材的专题为“故事长廊” ,安排的都是古今中外的经典故事。其中有篇幅短小、发人深省的寓言故事;有内容通俗、情节引人入胜的民间故事;有想象神奇的神话故事。编排本组教材的目的是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寓言故事、民间故事、神话故事,体会做事、做人的道理,领略正义和智慧的无穷力量;并对学生进行民族团结的教育;使学生了解故事的各种形式,进一步激发学生读故事、讲故事的欲望。本组教材编排了两篇精读课文、两篇略读课文和一个“语文园地” 。寓言两则中的纪昌学射告诉我们学习要打好扎实的基础,扁鹊治病则告诉我们要防微杜渐,不要讳疾忌医;文成公主进藏突出了文成公主对民族团结、共

2、同发展做出的贡献;普罗米修斯盛赞了为人类盗取火种、大义凛然、无所畏惧的英雄普罗米修斯;渔夫的故事展示了人类智慧的巨大力量。这一篇篇充满人文色彩、语言风格迥异的故事,一定会充分调动起学生的阅读兴趣,拨动学生的心弦,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教学本组课文,要充分注意到体裁的特点,重点引导学生多读、多讲,读中感悟,体会故事蕴含的哲理和情感。学习简要概括故事的内容,练习讲故事,再以课文为生发点,把学生目光引到课外阅读中去,引导他们大量阅读民间故事、寓言故事和神话故事,进一步激发读书的兴趣。教学本组教材可用 1113 课时。其中,精读课文 45 课时,略读课文 23 课时,口语交际 1 课时,习作 2 课时,

3、 “我的发现”和“日积月累”1 课时, “趣味语文”1 课时。29 寓言两则 一、教材解读1课文简说。纪昌学射原文见列子汤问 ,讲的是纪昌拜飞卫为师学习射箭,飞卫告诉他先要下功夫练眼力,一是“眼睛要牢牢地盯住一个目标,不能眨一眨” ;二是“练得能够把极小的东西,看成一件很大东西” 。纪昌一一照做。等练好了眼力,飞卫才开始教他开弓放箭。后来,纪昌成了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故事以生动的事例阐明了无论学什么技艺,都要从学习这门技艺的基本功入手。当然,从另一个角度看,还可以体会到学习者的恒心和毅力、名师的指点对学习结果的重要作用。扁鹊治病取材于战国时名医扁鹊的传说故事。写扁鹊拜见蔡桓公,几次指出蔡桓公病

4、在何处,劝他赶快治疗。蔡桓公坚信自己没有病,因而对扁鹊的态度由不相信,到不理睬,到最后的不高兴,致使延误了病情,小病酿成了大病,病入膏肓,无药可医。故事以蔡桓公这样一个悲惨的结局,警示人们要防微杜渐,善于听取别人正确的意见,否则后果将不堪设想。选编这两篇寓言,一是使学生在读中领悟故事所要阐明的道理;二是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提倡个性化解读文本。教学的重点是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联系上下文,结合重点词句,体会人物的心理,理解两则寓言的寓意,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2词句解析。(1)“纪昌回家之后,就开始练习起来。 ” “纪昌记住了飞卫的话,回到家里,又开始练习起来。 ”这两句话

5、写出了纪昌学习态度的虚心和认真。他虚心听从老师指导,并且真正按着老师的要求去做,一点也不犹豫,一刻也不耽误。(2)“妻子织布的时候,他躺在织布机下面,睁大眼睛,注视着梭子来回穿梭。两年以后,纪昌的本领练得相当到家了”这两句话写出了纪昌练习眼力的决心、毅力和恒心。说他有决心,是因为他练习的目标不是静止不动的,而是来回穿梭的梭子,这就增加了追逐目标的难度;说他有恒心、毅力,是因为他躺在织布机下面,并且一躺就是两年,其学习之劳苦可想而知;并且,据说他练习看虱子时又用了三年。前后利用五年时间练习基本功,其恒心和毅力可见一斑。纪昌学习的态度及决心、毅力、恒心,与他成为一个射箭能手也是不无关系的,这点教学

6、时不能忽略。(3)“蔡桓公听了很不高兴,没有理睬他。 ” “蔡桓公听了非常不高兴。” “蔡桓公觉得奇怪,派人去问他。 ” “派人去请扁鹊给他治病。 ”这些句子,前几个句子都表明蔡桓公对扁鹊的话不以为然,嫌他胡说自己有病而生气、愤怒。后来他的“奇怪” ,是奇怪扁鹊的行为不同以往掉头跑了,不再讲自己有病,直到听了扁鹊的解释也无动于衷。病入膏肓后再找扁鹊,是说他开始相信扁鹊说的话了。(4)“过了十来天,扁鹊又来拜见蔡桓公” “十来天后,扁鹊再一次来拜见” “五六天之后,蔡桓公浑身疼痛” “不久,蔡桓公病死了。 ”这些带有时间的句子,隐含着写出了蔡桓公的病由轻到重的发展过程。前后不过月余,蔡桓公的病就

7、发展到无药可救。虽悄然不觉,却来势凶猛,暗含了要防微杜渐的道理。并且,从扁鹊在月余时间,不管蔡桓公的态度怎样,几次来提醒蔡桓公的病情,劝戒他及时治病,足见其医德的高尚。二、教学目标1认识 6 个生字,会写 13 个生字。正确读写“妻子、拜见、理睬、肠胃、汤药、医治、纪昌学射、百发百中、扁鹊治病、无能为力”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有关词句,体会人物的想法,体会到学习要练好基本功和防微杜渐、不要讳疾忌医,要善于听取别人正确意见的道理。3练问题和大家讨论,勇于发表自己的看法。三、教学建议1课前,可以请学生回顾一下学过哪些寓言故事,从中明白了什么道理。如果有条件,可查阅有关纪昌、扁

8、鹊的资料。2两则寓言故事都有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好学的纪昌,堪称名师的飞卫,医术高超的扁鹊,固执己见的蔡桓公;且人物对话较多,因而要引导学生反复读课文,读好人物的对话,揣摩人物的想法,才有可能准确地理解寓言的寓意。3在熟读课文之后,可请学生提出自己想要跟大家讨论的问题,梳理提出的问题后,再引导学生进一步读书、思考,与同学交流自己的想法。学生可能提出这样的问题:(1)纪昌学射箭,为什么花那么大功夫练习眼力?(2)蔡桓公明知扁鹊是名医,为什么对他的话不相信?(3)扁鹊为什么跑到秦国去了?(4)寓言要告诉人们什么道理?例如:针对“纪昌学射箭,为什么花那么大功夫练眼力”这个问题,可组织这样的教学:师:

9、从哪儿看出纪昌花大功夫练眼力?看准目标不眨眼和把小目标看大与射箭百发百中有什么关系呢?师:练眼力可以说是射箭的基本功。学射箭如此,学其他技能也要练基本功吗?你能否举例谈一谈,比如游泳、骑车、使用电脑师:纪昌成为神射手,除了基本功扎实外,你认为还有什么原因?4结合句子体会人物的想法,要重点引导学生体会扁鹊和蔡桓公的想法。蔡桓公不相信扁鹊的话,扁鹊为什么还要三番五次去说?蔡桓公浑身疼痛后,派人去请扁鹊,他又是怎么想的?扁鹊没被请来,蔡桓公会怎么想?体会扁鹊和蔡桓公的想法,对理解寓意会大有帮助。5加强朗读指导和评价,通过朗读进一步体会人物的形象。比如纪昌练眼力时的动作,要读出寓言夸张的描写“两年以后

10、,纪昌的本领练得相当到家了就是有人用针刺他的眼皮,他的眼睛也不会眨一下” “那只小虱子,在纪昌的眼里一天天大起来,练到后来,大得竟然像车轮一样” ;比如扁鹊的机警看到大王生气,他“连忙退了出来” ,看到蔡桓公病重, “老远望见蔡桓公,只看了几眼,就掉头跑了” 。知道蔡桓公会找他, “几天前就跑到秦国去了” 。这些句子,只有读出来,人物形象才会鲜活起来。如果条件允许,可以编成课本剧演一演。6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如,纪昌学射的成功固然是因为他有扎实的基本功,但也与他学习的态度、恒心、毅力和老师指导有方分不开;再如,学生对蔡桓公的评价,也应见仁见智。可以谴责蔡桓公自以为是,可以给他讲病须及早医治

11、,不要讳疾忌医,要善于听别人的忠告、接受别人正确意见,防微杜渐的道理,还可以指出蔡桓公左右之人的阿谀奉承,不加劝谏等。7可向学生推荐古今中外的经典寓言故事。四、教学案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激发读书兴趣我们读过惊弓之鸟的故事,还记得故事中的更羸吗?他不仅是射箭能手,更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和判断能力。今天,我们再去认识两位古代著名的射箭能手。他们是谁呢?箭法又如何呢?多媒体出示句子:飞卫是一名射箭能手。有个叫纪昌的人,想学习射箭,就去向飞卫请教。读句子:说说从句子中,你了解到了什么?还想了解什么?(学生可能说:知道飞卫和纪昌都是射箭能手,知道纪昌是飞卫的徒弟,并且他能百发百中。可能提出这样的疑问:飞

12、卫是怎样教纪昌的,使他成了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要想解开心中的疑问,我们就来读寓言故事纪昌学射 ,我想,你不仅会从故事中找到答案,还会得到有益的启示。二、自读自悟,完成以下要求1读准字音,把课文读正确。2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为心中的疑问找到答案。3思考:你有什么问题想跟大家探讨?你得到了什么启示?三、交流讨论,朗读课文1指名读课文,注意相机指导读正确词句。2汇报纪昌怎样学射的,指导学生说文章的主要内容。纪昌想学习射箭,向飞卫请教。飞卫让他练眼力,先练眼睛盯着一个目标,一眨不眨,后练把极小的东西看成一件很大的东西。纪昌都照做之后,飞卫才开始教他开弓、放箭。后来,纪昌成了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3

13、讨论疑问和交流启示。学生可能提出以下疑问:飞卫为什么先让纪昌练眼力,而不先教他开弓放箭?根据学生的交流,教师可相机引导,让学生从多角度体会故事的寓意。(1)假如纪昌不先练眼力,他会百发百中吗?小结:纪昌学射的故事,告诉我们学任何一项本领,都要有扎实的基本功。要想掌握射箭本领,就要先练眼力。要想掌握骑车本领,就要;要想掌握滑冰本领,就要;要想掌握操作电脑本领,就要;要想掌握,就要。你能举例说一说吗?(2)假如纪昌没跟飞卫学射,而跟一个普通箭手学射,会成为射箭能手吗?(3)有感情朗读。小结:看来,学习本领和好老师的指导与自己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四、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指导读课文的 2、3 自然段

14、。一是读好老师飞卫的话,要读得清楚明白。二是要读好纪昌的做法,通过“躺” “睁大” “注视” “每天”“聚精会神” “盯”等词语,读出他的认真和虚心。三是要读出纪昌练习眼力取得的非凡成绩就是有人用针刺他的眼皮,他的眼睛也不会眨一下;那只小虱子,在纪昌的眼里一天天大起来,练到后来,大得竟然像车轮一样。要读出夸张的描写。五、识字、写字、写词1识字:妻、虱。2写字、写词。指导重点:“昌”不能写成“冒” 。 “妻”把上半部分与“女”连起来。 “刺”左半部是“朿”不是“束” 。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我们已经认识了射箭能手纪昌,这节课再来认识一位古代名医,他是谁呢?多媒体慢慢播放故事或发下阅读资料,学生阅读

15、,了解扁鹊其人:有一次,扁鹊和弟子子阳、子豹等人路过虢国,虢太子恰好患病,病得很厉害,人们都以为他死了。为此,全国正举行大规模的祈祷活动,把国家大事都撂在一边。扁鹊得知后,前去为虢太子医治。扁鹊告诉国君,太子患的是“尸厥”(类似今天的休克或假死)。于是,扁鹊叫弟子子阳磨制针石,在太子头顶中央凹陷处的百会穴扎了一针。过一会儿,太子就苏醒过来。接着,扁鹊叫弟子子豹在太子两肋下做药熨疗法。不久,太子就能坐起来。再服二十天的汤药,虢太子就完全恢复了健康。从此以后,天下人都知道扁鹊有“起死回生”之术。生读短文回答:故事中主要讲的是谁,他是什么人?师:看来,扁鹊真不愧是神医啊。就是这个神医扁鹊,与蔡桓公之

16、间发生了一个小故事,并广为流传。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这篇寓言故事扁鹊治病 。二、自读自悟,完成以下自学要求1读准字音,把课文读正确。2边读边思考:扁鹊几次见蔡桓公?都说了什么?结果怎么样?练习简要地讲述课文内容。3提出自己的疑问或写下自己受到的启示,准备与大家交流。三、交流讨论,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指名读课文,注意指导读好“蔡桓公、敷烫、骨髓”等词语和第6 自然段中扁鹊说的话:“皮肤病用热水敷烫”2指名讲述课文的主要内容。3交流讨论。(1)交流学生的疑问。学生可能产生这样的疑问:扁鹊是有名神医,蔡桓公怎么会不相信他?明知蔡桓公不相信,扁鹊为什么还一而再再而三地去说?扁鹊为什么几天前就跑到秦国去了?结合学生的疑问,结合讨论,体会蔡桓公根本没有觉察到自己有病,所以不相信扁鹊的话;而扁鹊出于医生的医德才一次又一次去提醒蔡桓公治病;当他觉得自己无法治疗时,跑到秦国,是出于自己安全的考虑。相机指导读好扁鹊的话和蔡桓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