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 水平与垂直自然带1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37481153 上传时间:2018-04-17 格式:PDF 页数:42 大小:2.7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讲 水平与垂直自然带1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第三讲 水平与垂直自然带1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第三讲 水平与垂直自然带1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第三讲 水平与垂直自然带1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第三讲 水平与垂直自然带1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三讲 水平与垂直自然带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讲 水平与垂直自然带1(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考点考点 1 考点考点 2 仿真演练仿真演练 提速提能提速提能 考纲展示考纲展示 第二讲第二讲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水平地域分异规律水平地域分异规律 垂直分异规律垂直分异规律 考点考点 3 考点考点 4 垂直自然带谱示意图的判读垂直自然带谱示意图的判读 非地带性现象及成因非地带性现象及成因 二二、 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1、地域分异规律地域分异规律 概念概念 成因成因 类型类型 表现表现 栏栏 目目 链链 接接 考点考点1 陆地自然带的水平地域分异规律陆地自然带的水平地域分异规律 自然带与气候类型的对应关系自然带与气候类型的对应关系(以北半球为例以

2、北半球为例) 栏栏 目目 链链 接接 考点研考点研 析析 1相同的自然带对应的气候类型不尽相同相同的自然带对应的气候类型不尽相同,如温如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对应温带海洋性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带落叶阔叶林带对应温带海洋性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 2相同的气候类型对应的自然带不唯一相同的气候类型对应的自然带不唯一,如温带如温带大陆性气候对应的自然带主要为温带草原带大陆性气候对应的自然带主要为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温带荒漠带带。 3热带沙漠气候对应的自然带不是热带沙漠带热带沙漠气候对应的自然带不是热带沙漠带,而是热带荒漠带而是热带荒漠带。 栏栏 目目 链链 接接 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3、规律(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 从沿海和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从沿海和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经度地带性分异规律经度地带性分异规律) 水平地域分异规律水平地域分异规律的表现的表现 1水平地域分异规律的成因及分水平地域分异规律的成因及分布布 地域分地域分 异规律异规律 纬度地带分异纬度地带分异(从赤道从赤道 到两极的地域分异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规 律律 经度地带分异经度地带分异(从沿从沿 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规律规律 影响影响 因素因素 主导主导 因素因素 热量热量(太阳辐射太阳辐射) 水分水分(海陆位置海陆位置) 成因成因 总结总结 太阳辐射由赤道向两太阳辐射由赤道向

4、两 极递减极递减,即以热量为即以热量为 基础基础 水分条件沿经度变化水分条件沿经度变化 的方向变化的方向变化,即以水即以水 分为基础分为基础 地域分地域分 异规律异规律 纬度地带分异纬度地带分异(从赤道到从赤道到 两极的地域分异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规律 经度地带分异经度地带分异(从沿海向从沿海向 内陆的地域分异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规律 分分 布布 特特 征征 延伸延伸 方向方向 纬线方向纬线方向(东西方向东西方向) 经线方向经线方向(南北方向南北方向) 更替更替 方向方向 纬度变化方向纬度变化方向(南北方向南北方向) 经度变化方向经度变化方向(东西方向东西方向) 典型地区典型地区 低纬度和高纬

5、度地区低纬度和高纬度地区 中纬度地区中纬度地区 典型景观典型景观 变化例证变化例证 考点研考点研 析析 方向方向2 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分析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分析(2014 上海卷上海卷)读以读以下澳大利亚自然带分布示意图下澳大利亚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完成下列各题。在地理位置在地理位置、地形地势地形地势、大气环流和洋流等因素的共同影响下大气环流和洋流等因素的共同影响下,澳大利亚大澳大利亚大陆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半环状自然带格局陆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半环状自然带格局。 (1)判断判断A、B两地所属的自两地所属的自然带类型然带类型,解释导致这两个自然解释导致这两个自然带特征差异的主要原因带

6、特征差异的主要原因。 (2)阐述图中阐述图中B、C、D三三地水分差异及其主要原因。地水分差异及其主要原因。 考点研考点研 析析 (1)判断判断A、B两地所属的自然带类型两地所属的自然带类型,解释导致这两个解释导致这两个自然带特征差异的主要原因自然带特征差异的主要原因。 _ (2)阐述图中阐述图中B、C、D三地水分差异及其主要原因三地水分差异及其主要原因。 _ 类型:类型:A地所在自然带为热带雨林带,地所在自然带为热带雨林带,B地所在自然地所在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原因:这两个自然带所处纬度带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原因:这两个自然带所处纬度不同,获得热量不同。不同,获得热量不同。 水分差异

7、:水分差异:B、C、D三地均受到南半球东南信风带三地均受到南半球东南信风带的影响。的影响。B地处于迎风区,可以获得较充沛的来自海洋的地处于迎风区,可以获得较充沛的来自海洋的水汽,因此降水最多;水汽,因此降水最多;C地虽然距海岸线不远,但由于受地虽然距海岸线不远,但由于受到地形影响,处于背风坡,因此降水量明显少于到地形影响,处于背风坡,因此降水量明显少于B地;地;D地位于西海岸,东南信风表现为离岸风,水汽含量较低,地位于西海岸,东南信风表现为离岸风,水汽含量较低,因此降水量最低。因此降水量最低。 栏栏 目目 链链 接接 考点考点2 陆地自然带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陆地自然带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分析南

8、坡自然分析南坡自然带带丰富的原因丰富的原因? 栏栏 目目 链链 接接 考点研考点研 析析 1南坡自然带比北坡丰富南坡自然带比北坡丰富,原因是:原因是:(1)南南坡相对高度比北坡高坡相对高度比北坡高。(2)南为向阳坡南为向阳坡,迎风坡且迎风坡且纬度较低纬度较低,水热状况优于北坡水热状况优于北坡。 2山麓自然带为常绿阔叶林带山麓自然带为常绿阔叶林带,可推断其可推断其位于亚热带地区位于亚热带地区。 栏栏 目目 链链 接接 考点研考点研 析析 垂直自然带的解读垂直自然带的解读 1、产生的原因:从山麓到山顶水分和热量的差异产生的原因:从山麓到山顶水分和热量的差异。主导主导性因素为热量性因素为热量。 2、

9、分布规律:类似于从赤道向两极的分布规律分布规律:类似于从赤道向两极的分布规律(热带雨热带雨林林热带季雨林热带季雨林常绿阔叶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阔混交流针阔混交流-高高山灌木丛山灌木丛高山草甸高山草甸高寒荒漠高寒荒漠冰川积雪冰川积雪)。某地的规律某地的规律从该地向高纬度递变规律从该地向高纬度递变规律。 3、山麓自然带的确定山麓自然带的确定,即基带的确定即基带的确定,看纬度看纬度、找气候找气候类型类型。 栏栏 目目 链链 接接 考点研考点研 析析 4.判定影响垂直带谱复杂程度判定影响垂直带谱复杂程度(数量多少数量多少)的因素的因素。 (1)山体所在纬度山体所在纬度海拔相同的山体海拔相

10、同的山体,纬度越低纬度越低,自然带自然带谱越复杂谱越复杂。 (2)山体海拔山体海拔纬度相当的山体纬度相当的山体,一般海拔越高一般海拔越高,自然带谱越自然带谱越复杂复杂。 (3)山顶山顶、山麓之间相对高度山麓之间相对高度相对高度越大相对高度越大,自然带谱越复自然带谱越复杂杂。 (4)看坡向:阳坡多于阴坡看坡向:阳坡多于阴坡,迎风坡多于背风坡迎风坡多于背风坡 图示上述因素:图示上述因素: 考点研考点研 析析 5判断同一自然带海拔高度判断同一自然带海拔高度。 (1)同一山体阳坡高于阴坡同一山体阳坡高于阴坡(如上图如上图)。 (2)不同纬度山体:纬度低不同纬度山体:纬度低,海拔高;纬度高海拔高;纬度高

11、,海拔低海拔低。 1通过带谱的基带名称确定所在的温度带通过带谱的基带名称确定所在的温度带 所谓基带,即高山山麓的自然带,因位于垂直自然带的最所谓基带,即高山山麓的自然带,因位于垂直自然带的最底层而得名,如果最底层自然带是常绿阔叶林带,说明该山地底层而得名,如果最底层自然带是常绿阔叶林带,说明该山地位于亚热带地区。位于亚热带地区。 2通过带谱的数量判断纬度的高低通过带谱的数量判断纬度的高低 通常,带谱数量越多,山地所在的纬度位置越低,反之则通常,带谱数量越多,山地所在的纬度位置越低,反之则越高。带谱的复杂程度受山体所在纬度、山体海拔和相对高度越高。带谱的复杂程度受山体所在纬度、山体海拔和相对高度

12、影响,纬度越低、海拔越高、相对高度越大的山体,垂直带谱影响,纬度越低、海拔越高、相对高度越大的山体,垂直带谱越复杂。越复杂。 3通过同类自然带的分布高度判断纬度高低通过同类自然带的分布高度判断纬度高低 同类自然带在低纬的山地分布海拔较高, 在高纬的山地分布同类自然带在低纬的山地分布海拔较高, 在高纬的山地分布海拔较低。海拔较低。 4利用自然带判断南北半球利用自然带判断南北半球 通过自然带的数量,判断阳坡和阴坡,进而判断南北半球。通过自然带的数量,判断阳坡和阴坡,进而判断南北半球。北半球的山体, 因正午太阳在南边, 则南坡获得的光热多于北坡,北半球的山体, 因正午太阳在南边, 则南坡获得的光热多

13、于北坡,南坡自然带的数目多于北坡,或基带自然带的高度高于北坡;南南坡自然带的数目多于北坡,或基带自然带的高度高于北坡;南半球则反之。如下图所示:半球则反之。如下图所示: 5根据雪线的高低判断迎风坡和背风坡根据雪线的高低判断迎风坡和背风坡 雪线高的为背风坡,雪线低的为迎为坡。雪线高的为背风坡,雪线低的为迎为坡。(山地迎风坡降山地迎风坡降水丰富,冰雪量大,融化慢,因此雪线低;山地背风坡降水水丰富,冰雪量大,融化慢,因此雪线低;山地背风坡降水少,冰雪量小,融化快,因此雪线高少,冰雪量小,融化快,因此雪线高) 6根据不同山坡自然带分布海拔的不同,判断山坡坡向根据不同山坡自然带分布海拔的不同,判断山坡坡

14、向 (1)东西走向的山东西走向的山自然带分布海拔高的为阳坡,自然自然带分布海拔高的为阳坡,自然带分布海拔低的为阴坡。带分布海拔低的为阴坡。(如喜马拉雅山如喜马拉雅山) (2)南北走向的山南北走向的山(温带地区温带地区)自然带分布海拔高的为背自然带分布海拔高的为背风坡,自然带分布海拔低的为迎风坡风坡,自然带分布海拔低的为迎风坡(如太如太行山:迎风坡降水行山:迎风坡降水多,但气温稍低,在背风坡相同的海拔处,其降水量比迎风坡多,但气温稍低,在背风坡相同的海拔处,其降水量比迎风坡少,但气温偏高。因此背风坡同迎风坡降水量和气温大体相同少,但气温偏高。因此背风坡同迎风坡降水量和气温大体相同的地方,其海拔要高于迎风坡,故背风坡的自然带分布海拔要的地方,其海拔要高于迎风坡,故背风坡的自然带分布海拔要比迎风坡的高比迎风坡的高)。如下图所示:。如下图所示: 典题示例典题示例 (2012 北京高考北京高考)下图为某山地的垂直带谱示意图。读图,下图为某山地的垂直带谱示意图。读图,回答回答(1)(2)题。题。 (1)图中所示山地图中所示山地 ( ) A各自然带的界线随季节变化而移动各自然带的界线随季节变化而移动 B北坡热量北坡热量条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