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上传人:101****457 文档编号:37454027 上传时间:2018-04-16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6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法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法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法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法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法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法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法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法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第一部分 课程说明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法学概论是开放教育行政管理专业专科段的选修课程之一。法学概论是一门范围广泛、体系完整、内容丰富、概括性高的法律学科。它集宪法、法理、行政法、民法、刑法、经济法、商法、诉讼法、跨国法律等于一身,其内容注意结合市场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通俗易懂,其目的是为了增强非法学专业人士的法律意识,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在现代法治社会,也有利于普法工作的顺利开展。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学习法学概论,要在掌握各有关法律规则的制度理性(即有关“为什么”的问题)和操作技术(即有关“如何做”的问题)的基础上,全面、准确地了解

2、各有关规则的涵义和它们的相互联系,以便融会贯通,付诸应用。三、教学方法1.掌握各主要部门法律制度的内在体系和基本概念,从整体上了解各部门法的特点及其在市场经济法律体系中的地位。2.以规则为中心,准确地把握原理,研究实际应用中的问题,在理解和运用上多下功夫。3.紧密联系实际,通过调查研究、阅读资料和实习等多种方式,尽可能多地接触相关的实例,增加实感。4.开展案例教学,结合我国审判中的实例,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以提高应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部分 媒体使用和教学过程的建议一、学时本课程 5 学分,学时 90,一学期开设。二、多媒体的教材1. 文字教材本课程文字教材即主教材,这是教学的

3、基本依据,其内容是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教学基本内容。本课程主教材为法律出版社出版的由吴祖谋、李双元主编的法学概论(第十一版)。本教材体系完整,内容充实,概念准确,文字简炼,举例和引证适当,适合行政管理专业的成人在职学习的需求。2.视频资源本课程为学员提供了双向视频资源,共 20 讲,但由于教材采购原因,本学期新换教材,因此学员在看视频资源时可以有选择性地参考学习,切不可盲目地吸收。三、教学环节1. 自学自学是远程教育课程的主要学习手段。学生应高国度重视自学环节,增强自学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同时也要不断总结和交流经验,努力提高自学的能力。现代教育是终生教育。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是现代学历教育的一个重要目

4、标。自学以读书为主。所读之书,除了文字教材外,还可以包括一些课外参考资料。2. 讨论课讨论课是学生消化书本知识和授课内容,训练法学思维和实务技能的重要环节,讨论课由辅导教师组织实施。各地辅导教师应当熟悉教学大纲和文字教材,深入钻研和掌握教学内容,认真准备。讨论课应围绕教学重点,选择重要的专题或案例,组织学生集体讨论。在讨论中,辅导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发现和培养学生中的学习骨干,发挥他们在讨论中的带头作用;在讨论过程中,教师要随时提出问题,进行启发引导,并避免学生脱离教学目的的要求而在一些枝节问题上陷入无休止的争论;教师要平等地与学生讨论,尊重并鼓励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独立见解,教师可以发表自己的意

5、见,也可以进行总结,但不要把自己的见解当作唯一正确的结论强加给学生;讨论之后,可以给学生推荐一些有关的参考资料。3. 作业作业是学生巩固和检验所学知识和能力的有效手段。在文字教材和其他辅导材料中将提供必要的论述题和案例。在论述体作业中,学生应学会围绕题目建立论点,组织论据,展开论证,做到论点正确,论证清晰,论据充分,并力求观点鲜明,逻辑严密,文字精炼,语言生动。在案例题作业中,学生应善于把握基本案情,抓住关键事实,理清法律关系,正确运用规则,严密分析,准确判断,并注意运用效率、公平和诚实信用的理念进行价值评断。地方电大的辅导教师可以适时对学生作业进行检查和讲评,公布优秀作业,组织学习经验交流。

6、4. 考核考核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检验和评价。考核主要检测学生对本学科基本概念、基本制度、基本规则的理解、掌握和运用程度,并附带评估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在分析能力、表达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水平。考核由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两部分组成。形成性考核成绩占总成绩的30,终结性考核占 70。考试由辽宁电大统一出题,统一标准。第三部分 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第一章 法的一般原理教学内容:第一节 法的起源、本质和基本特征一、法的起源二、法的本质三、法的基本特征四、法的定义第二节 法的规范、渊源、分类和历史类型一、法的规范二、法的渊源三、法的分类四、法的历史类型第三节 法与其他社会现象的关系一、法与经济基础二、

7、法与政治三、法与道德教学重点:重点掌握法的本质及特征、法的定义、法的规范、法的类型与法的渊源。教学要求:本章主要讲述我国 法的基本原理,要求重点掌握法的本质及特征、法的定义、法的规范、法的类型与法的渊源,了解法的起源和历史类型、法与其他社会现象的关系。第二章 我国社会主义法教学内容:第一节 我国社会主义法的产生和本质一、我国社会主义法的产生二、我国社会主义法的本质三、社会主义法与中国共产党的政策四、社会主义法与社会主义道德五、社会主义法与客观规律第二节 我国社会主义法的制定一、法的制定的概念二、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定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三、我国主义法的制定权限四、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定的程序五、我国社

8、会主义法的渊源六、我国社会主义法的部门七、我国社会主义法的体系第三节 我国社会主义法的实施一、法的实施的的概念和方式二、我国社会主义法的适用三、法的效力、法的解释和法的冲突四、我国国社会主义法的遵守五、违法和法律责任、法律制裁六、我国社会主义法律关系教学重点:重点掌握社会主义法的本质与社会作用、法的运行即法的制定、实施及法律关系。教学要求:本章主要讲述我国社会主义法的基本理论,要求重点掌握社会主义法的本质与社会作用、法的运行即法的制定、实施及法律关系,了解法的产生、法与社会道德及客观规律的关系。第三章 社会主义法制与法治教学内容: 第一节 社会主义法制的概念和基本要求一、关于社会主义法制的概念

9、二、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要求第二节 社会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法制一、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 二、社会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法制的相互关系第三节 社会主义法律意识与社会主义法制一、法律意识的概念二、社会主义法律意识地于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重要作用三、在全社会普及法律知识是培养公民社会主义法律意识的有效办法第四节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一 、法治的概念及其与法制的联系和区别二、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提出三、法治治国的必要性四、实现法治的必备条件教学重点:重点掌握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要求,依法治国的概念及重要意义,社会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法制的相互关系,社会主义法律意识地于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重要作用。教学要求:本

10、章主要讲述我国社会主义法制与法治的基本理论,要求重点掌握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要求,依法治国的概念及重要意义,社会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法制的相互关系,社会主义法律意识地于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重要作用,其他内容加以了解。第四章 宪法教学内容:第一节 宪法的概念和我国宪法的历史发展一、宪法的概念和本质二、宪法的产生及其发展三、我国近代的宪政运动和宪法四、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历史发展第二节 我国的国家性质一、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二、我国的爱国统一战线、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第三节 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三、我国选举制度的

11、基本原则第四节 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一、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二、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关系三、民族区域自治四、我国行政区域的划分第五节 我国的经济制度一、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是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二、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政策三、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四、国家保护社会主义公共财产和公民的私有财产权五、发展国民经济的基本方针第六节 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一、 “三个文明”协调发展问题的提出二、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加强物质文明建设三、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整个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四

12、、着力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五、发挥知识分子在“三个文明”建设中的作用第七节 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一、公民基本权利义务的概念二、我国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特点三、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四、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五、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第八节 我国的国家机构一、我国国家机构的组织系统二、我国国家机构组织和活动的基本原则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四、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五、国务院六、中央军事委员会七、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八、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九、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第九节 我国的国旗、国歌、国徽和首都一、我国的国旗和国歌二、我国的国徽三、我国的首都第十节宪法实施的保证教学重点:重点掌握宪法

13、的基本原则,我国基本制度,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我国的国家性质和政权组织形式。教学要求:本章主要讲述我国宪法基本知识。要求通过对这一章的学习,使学生树立宪法意识 ,增强宪法观念,推进我国的法制现代化进程 。第五章 行政法教学内容:第一节 行政法的概念、渊源和行政法律关系一、行政法的概念二、行政法的渊源三、行政法的分类四、行政法律关系及其特点第二节 行政机关和公务员一、行政机关 二、公务员制度第三节 行政立法一、行政立法的概念 二、行政立法的分类三、行政立法的原则、程序、效力和名称第四节 行政执法一、行政执法的概念 二、行政许可三、行政处罚四、行政强制第五节 行政司法一、行政司法的概念 二、行政复议

14、制度第六节 监督行政一、监督行政的概念 二、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三、行政机关内部监督四、人民政协的监督五、司法监督六、群众监督和社会监督第七节 律师制度和公证制度一、律师制度 二、公证制度教学重点:重点掌握行政法的基本原则,行政法律关系,行政主体及各种行政行为的相关内容及公务员权利义务的规定。教学要求:本章主要讲述行政法基本原理。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要建成法治国家特别是全面履行入世后的各种承诺,必须加强行政法制建设,规范政府行为,严格依法行政。第六章 民法教学内容: 第一节 民法的概念、渊源、任务和基本原则一、民法的概念二、民法的渊源三、我国家民法的任务和基本原则第二节 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一、

15、民事法律关系概述二、公民(自然人)三、法人四、个体工商户、农村承包经营户和合伙第三节 民事法律行为和代理一、民事法律行为 二、代理 第四节 物权概说一、物权和物权法的的概念 二、物权的分类三、物权的效力四、物权的变动五、物权的民法保护第五节 财产所有权一、财产所有权的一般原理 二、国家财产所有权三、集体财产所有权四、公民个人财产所有权五、法人所有权六、业主的建筑物区分所有权七、共有关系八、相邻关系第六节 用益物权一、土地承包经营权 二、建设用地使用权三、宅基地使用权四、地役权第七节 债权一、债的概念二、合同三、不当得利和无因管理第八节 知识产权一、知识产权的的概念二、著作权三、专利权四、商标权

16、第九节 人身权一、概述二、人格权三、身份权第十节 婚姻家庭一、婚姻法的概念和渊源二、我国婚姻法的基本原则三、结婚四、离婚五、家庭关系六、救助措施与法律责任第十一节 财产继承权一、财产继承权的概念二、继承的种类三、继承的程序四、无人继承的遗产五、被继承人的债务清偿第十二节 民事责任一、民事责任概述二、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三、违反合同的民事责任四、侵权的民事责任五、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第十三节 诉讼时效一、诉讼时效的概念二、一般诉讼时效和特殊诉讼时效三、诉讼时效的开始、中止和中断、延长第十四节 期日和期间一、期日和期间的概念二、期日和期间的计算方法教学重点:重点掌握民法的概念、调整对象、基本原则;所有权内容;债和合同;知识产权的相关内容,结婚条件,财产继承的方式及具体内容。教学要求:通过本章学习,掌握民事法律行为、诉讼时效的相关内容,掌握物权法中用益物权知识,了解人身权知识,明确民事责任的分类及承担责任的方式 。第七章商法教学内容:第一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