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撑伞惊诧”论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37449640 上传时间:2018-04-1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撑伞惊诧”论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撑伞惊诧”论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撑伞惊诧”论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撑伞惊诧”论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撑伞惊诧”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撑伞惊诧”论(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撑伞惊诧”论张训海/文只要略有知觉的人就都知道:这回网民的继续愤怒,是因为“上海一女教师出游,小学生为其打伞遮阳”的几张照片被好事者曝光后,群情汹涌之下,官方迅速回应,责成学校对“被撑伞”当事人批评教育,这名史上“最牛” “最霸气”女教师很快含泪道歉,不想知名学者李镇西老师撰文撑腰,却显得跟当事者是一伙的。师德呀,逻辑呀,不错, “世界上逻辑分两种,一种是逻辑,一种是中国逻辑” ,他李博士在“秀”自己和学生之间种种“友好往事”后,怎能直接得出“学生给老师撑伞何错之有”的结论?什么逻辑?当事老师都低头认错了,他一个教育家却要跳出来“救美” ,甘冒天下之大不韪,居心何在?网民们有的是一浪高过一

2、浪的无限扩大化之讨伐热情,而一些躲在背后的“有识之士”们终于被触动神经,不再城府,不再沉默,开始惊诧。中国的道德风尚习惯里一向主张“高大上”的舆论导向,社会“正能量”所指,才有“最美女教师” “最具世界情怀”之类的诞生,而一旦不小心“被撑伞”了,就活该贴上“最丑”的标签游街示众,接受千夫所指的道德审判。谁叫你是“为人师表”的老师呀,只要你在南美洲的亚马逊雨林偶尔扇动了一下翅膀,那在受众的舌尖上绝对掀起一场风暴。是的,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无论卑鄙者还是高尚者都有指责约束他人的权利。但“己所不欲,勿2施于人” ,普通民众无知无畏无厘头无底线成为他们的通行证,你有知有

3、识者又缘何对此上纲上线,难道整个社会礼崩乐坏、伤风败德都是老师的过错?何况“被撑伞”女教师只是普通的教师一员,她至多只有“举止失范、神情不当”的差池,这跟“道德失范”隔着千山万水的距离,有必要全社会大动干戈、横加鞑伐吗?即使连李镇西老师挺身而出、仗义执言几句,也让他成为众矢之的的“同伞合污”者了。那个撑伞的学生也够可怜了,虽然孩子比大人要单纯天真得多,但在网络的枪林炮火中他也不能幸免于弹:小小年纪就会拍马屁。“世上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 ,教师是救世主来着,应该在全民道德溃败的危险关头,举着一把把遮阳伞,为每一位学生撑伞,从而擎起整个社会的道德大旗?!偶尔有一名老师和学生的“亲热

4、出格” ,她有“跪着教书”变成“坐着教书”的“摆谱”之嫌疑,那整个社会舆论便会哗然一边倒,即便央视大腕也要磨刀霍霍向老师了。民众网上起哄家常便饭大抵只为娱乐,而那些所谓道德的“高大上”者“惊诧莫名”又为何?好个道德的“高大上”者!大学许多的教授走穴出轨,争名夺利,他们不惊诧;在国际舆论里国人屡遭诟骂, “中国式”问题成堆,他们不惊诧;“教育培养不出杰出人才” ,面对钱学森先生的质问,他们也不惊诧。社会缺德无底线,食品含毒转基因,房价高涨贫富殊,阶层固化腐败多,他们更不惊诧。在网民的喧嚣声中有一个逆流“撑腰”的人说了几句性情公道话,他们就惊诧了!3好个师德师风“高大上”者!是些什么东西!即使所举

5、的罪状是真的罢,但这些事情,是无论那一个教师身上也都有的。 “尊重每一个学生”诚然没错,但教师“不跪着教书”并不代表不尊重学生,何况每个学生都有给老师“撑伞”的权利,你怎么就知道学生在给老师“撑伞”时没有快乐和骄傲呢?居位高端、说话大气、穿着上档次的人并不代表你们在人格上有更多发言权。你们为了救赎自己的良知,而寻找社会道德沦陷的“替罪羊” ,将老师推上祭台,就撕掉了你们的“不道德”的遮羞面具。摆什么“惊诧”的臭脸孔呢?可是李镇西老师一“表达” ,你们就怕了, “何错之有,师德不存”了?好像学生跳楼、教育神话,我们就是尊重学生了。教师挨打甚至被刺谁也不响,因为你们躲在象牙塔里或“名师工作室”里拿

6、着政府津贴;学生厌学恶考谁也不响,你们只管帮着拿尺子丈量每一个分数的重量。高考的指挥棒指挥了教育教学,捧杀了大量的“尖子生” ,我们的学生像一群奴隶一样地跪着读书,他们难道就获得了尊严?其实教师是社会的弱势群体, “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 ,又有什么人瞧得起、看得上这个职业?现在的学生和家长都挑剔,上课“不厉害”的教师是很难得到认可的,如果碰到几个“我爸是李刚”的学生,那就是“骑虎难下” 。如今的学生,绝不会因为喜欢你就尊重你的课堂,绝不会因为喜欢你的课就认真做你的作业,绝不会因为你尊重他他就尊重你!能让学生心甘情愿为他们“撑伞”的老师,是“厉害”的老师,是优秀的老师。当学生心甘情愿地为我们“

7、撑4伞” ,孔子描摹的“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和谐美好的教育场景才不会成为绝唱。莫言在诺奖致辞讲故事的人中,说得明白极了:他讲到了上世纪六十年代同学们参观一个苦难展览,有一个同学竟然没有哭,他就去向老师“告发” ,后来心中常常悔恨不已, “这件事让我悟到一个道理,那就是:当众人都哭时,应该允许有的人不哭。当哭成为一种表演时,更应该允许有的人不哭。 ”允许学生给老师打伞,是对学生的一种尊重。至于“被撑伞”的时候摆什么姿势,重要吗?难道老师受宠若惊或绝人千里,才合乎师德规范吗?微博时代,网络是网民集体娱乐的广场和相互讨伐的战场,警醒你们不要一起娱乐至死!还是随便看看网上的几则旧闻:“华东政法大学法律学院一女生在上课迟到被老师批评后,课间打了一杯开水,泼向老师面部,造成该教师面部烫伤。 ” “南昌大学原校长周文斌被控受贿 2 千多万受审。 ” “湖南工业大学原校长张晓琪受贿赌博获无期,与80 后女学生有不正当关系”云云。“高大上”者们,从此可以不必“撑伞惊诧”了,教师们头上都没有“保护伞” ,你们还是把子弹留自己一些吧。像李镇西老师一样,不端着,不掖着,面朝太阳,同伞前行,关心每一个生命,给每一个日子取一个温暖的名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