骊山与华清池的典故 microsoft word 文档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37445743 上传时间:2018-04-16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骊山与华清池的典故 microsoft word 文档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骊山与华清池的典故 microsoft word 文档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骊山与华清池的典故 microsoft word 文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骊山与华清池的典故 microsoft word 文档(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华清池华清池位于西安市临潼区骊山北麓,建于唐华清宫故址上。南依骊山,北临渭 水,东距西安 30 公里。 史载西周幽王曾在此建有“骊宫” ,秦时砌石起宇取名“骊山汤” ,汉武帝扩建 成“离宫” ,唐代几经营建,先后称“汤泉宫” 、 “温泉宫” 。当年唐玄宗李隆基 和贵妃杨玉环常在此沐浴,著名诗人白居易在长恨歌中留有“春寒赐浴华 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的名句清朝末年慈禧太后被八国联军赶出皇宫西逃- -华清池作为临时驻地,现在华清池里面还有慈禧洗澡专用的浴池呢。 华清池现在有个泉眼,每小时总流量 110 多吨,水温常年 43 度。水中含有多种 矿物质有机物质适宜沐浴疗养,并能治风湿症、关节痛、皮肤

2、病和消化不良等 多种疾病。现在两座宫殿式的浴室,设有男女浴池 20 多处,有单人池、双人池、 家庭池,同时供 100 多人洗浴。骊山骊山半山腰“斑虎石”处,有“兵谏亭” ,是为纪念西安事变而建。过后,可往 西直上山峰至“晚照亭” 。站在亭的北侧,整个华清池近在眼前,一目了然。再 往前便到西绣岭第三峰上的老君殿。老君即老子,为骊山著名道教官观。相传, 唐玄宗两次在此见到老君临阁内,故此称之为降圣阁,也叫朝元阁。由老君殿 转往东,就到西绣岭第二峰上的“老母殿” 。此殿是为历史传说中的女蜗而建的。 再往东便到西绣岭第一峰上的烽火台。历史上“烽火戏诸侯,一笑失天下”的 典故就发生在这里。相传,周幽王为

3、博取爱妃褒姒一笑,曾在这里举烽火戏弄 诸侯。过了烽火台后往东即到东绣岭上的“石瓮寺” 。因寺形似瓮,故得名“石 瓮寺” 。接着来到位于东西绣岭之间的石翁谷中的“遇仙桥” 。据说,此桥为唐 代所建,是一座长 5 米,宽 24 米,高 5 米的单孔石拱桥。 五间厅五间厅 一字排开的 8 间清代建筑的厅房。再分一下,东边有 3 间,叫桐荫轩, 也叫三门厅。而西边那 5 间就是蒋介石当年住的五间厅。著名的西安事变就发 生在这小小的五间厅中。 这五间厅可谓来历不浅。八国联军进攻北京时,慈禧 西逃时就住过这里;1934 年修葺后,这里又成国民党高官游览休想的场所; 1936 年 10 月、12 月蒋介石两

4、次到陕西来,都以华清池为“行辕” ,就住在五门 厅。他在这里策划高级军事会议,推行“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因而引起张 学良、杨虎城的强烈不满,导致了门月 12 日凌晨 6 时的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 现在仍然能看到当年激战时在玻璃上留下的子弹孔和蒋介石从这里翻窗逃出后 躲到俪山上的痕迹。 烽火台烽火台故址在临潼骊山西岭最高峰,海拨 1280 米,是古代用以发布信号调动军队 的设施.周幽王戏诸侯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西周时,周幽王宠爱妃子Error!Error!,但却难得博褒姒笑颜.周幽王为了赢得褒姒 一笑,听了Error!臣Error!石父的奸计,点燃烽火,擂起战鼓.顿时鼓角相闻,狼烟滚 滚.诸侯们以为敌寇来到,于是披戴盔甲,急匆匆奔骊山来解救周幽王.诸侯们到了 骊山,不见敌兵,却看到行宫之上歌声袅袅,丝竹声不绝于耳,舞姿绰约,香烟缭绕,方 知受了戏弄,遂忿忿离去.褒姒见到这番情景莞尔一笑,幽王大悦.到了周幽王十一 年(公元前 771 年),申后联合西狄犬戎伐周,周幽王急令点燃烽火,但诸侯们怕再遭 戏弄,无一来救.犬戎遂杀幽王于骊山脚下,虏褒姒并国库珍宝西归.历史上“一笑失 天下“,“烽火戏诸侯“的典故即由此而来.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