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笔试内容(仅参考)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37443187 上传时间:2018-04-16 格式:DOC 页数:35 大小:1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笔试内容(仅参考)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笔试内容(仅参考)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笔试内容(仅参考)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笔试内容(仅参考)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笔试内容(仅参考)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笔试内容(仅参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笔试内容(仅参考)(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公共科目笔试内容一、政治该部分内容包括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总论、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党史、党的学说和党的建设、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时事政治。(一)(一)马马克思列宁主克思列宁主义义1.哲学(1)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哲学和哲学的基本问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与发展 实践观点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2)物质和意识世界的物质性 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3)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两种根本对立的发展观对立统一规律 质量互变规律 否定之否定规律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4)认识和

2、实践以实践为基础的能动反映论 认识和实践的相互作用认识运动的总规律 真理和检验真理的标准 真理发展的辩证性质 真理与价值(5)社会规律和人的活动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生产方式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作用 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人的活动的自觉能动性(6)社会基本矛盾和社会形态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社会形态的划分和更替(7)阶级和国家阶级的起源和实质 阶级结构和阶级斗争 国家的起源、本质和职能 阶级的消灭和国家的消亡(8)社会意识及其形式社会意识的本质 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和作用 社会意识的各种形式(9)人民群众和个人在历史上

3、的作用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作用 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10)社会进步和人的解放社会革命与社会改革 社会进步及其标准 人的本质人的价值 人的全面发展2.政治经济学(1)商品与货币商品 货币 价值规律(2)资本与剩余价值货币转化为资本 剩余价值及其生产过程 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工资(3)资本积累资本主义再生产与资本积累 资本有机构成和相对人口过剩(4)资本的流通过程资本的循环 资本的周转 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5)剩余价值的分割与国民收入分配利润和平均利润 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 借贷资本和利息 资本主义地租 资本主义国民收入分配(6)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3.科学社会主

4、义(1)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成为科学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功绩及其局限性 两大发现与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2)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和长期性 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 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 未来社会的发展阶段和基本特征(3)列宁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最高阶段 社会主义在一国或数国首先胜利 关于国家、革命与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 关于民族殖民地和民族解放的理论 新经济政策与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实现社会主义的构想(4)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必然性和历史过程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和历史地位 社会主义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相互联系 社会主义

5、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二)毛(二)思想思想1.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个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和体系 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2.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实事求是 群众路线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3.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社会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和总路线 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纲领4.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 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以苏联经验为鉴戒,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主要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 四个现代化的战略目标5

6、.统一战线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的极端重要性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统一战线的基本经验 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民族团结6.人民战争和人民军队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 人民战争及其战略战术 人民军队的宗旨、任务和党指挥枪的原则 建设强大的现代化国防7.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中国共产党是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党的建设是一项伟大的工程 着重从思想上建设党 执政党建设面临的新考验8.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 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内容和根本原则9.政策和策略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 党在领导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形成的若干具有长远指导意义的政策和策略原则10.国际关系

7、和外交方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反对霸权主义(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义理理论论体系体系总论总论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内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问题的探索和回答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问题的探索和回答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问题的探索和回答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地位中国

8、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几代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的结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4.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当代中国发展进步和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 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四)(四)理小平理论论1.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 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2.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党的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 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统一 坚持党的思想路线的重大意义3.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社会主义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

9、社会主义本质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含义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5.改革开放改革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三个有利于”标准 改革开放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对外开放基本格局 对外开放的基本原则 6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战略“三步走”发展战略 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重点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7.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大意义8.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没有

10、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现代化 党的领导与人民民主的关系 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9.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 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10.“一国两制”构想与祖国统一“一国两制”科学构想的提出和意义 “一国两制”构想的主要内容11.社会主义国家外交战略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按照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12.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和依靠力量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既要坚持又要改善党的领导 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 巩固和发展新时期的爱国统一战

11、线(五)(五)“三个代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重要思想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和历史地位“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历史方位 中国共产党80 年奋斗的基本经验 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的基本经验 深化对“三个规律”的认识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概括和科学内涵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三个代表”的内在联系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体系和理论创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题 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伟大创举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

12、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 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走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 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党的建设总方针 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4.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 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 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六)科学(六)科学发发展展观观1.科学发展观的形成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 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2.科学

13、发展观的评价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3.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根本要求第一要义是发展 核心是以人为本 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又好又快发展 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 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4.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各项事业中中国

14、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 建设创新型国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建设生态文明 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区域发展总体战略 拓展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 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 建设服务型政府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 统筹

15、国内国际两个大局 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和平发展道路 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党的先进性建设 反腐倡廉建设(七)党史(七)党史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五四运动与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党的一大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第一次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土地革命战争 反“围剿”斗争 红军长征 遵义会议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抗日战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延安整风 中共七大 全国解放战争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与建立新中国的蓝图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2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时期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社会主义改造3.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时期中共八大 党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及失误“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的制定和贯彻“文化大革命”及其教训4.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与伟大的历史转折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中共十二大与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 中共十三大与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 中共十四大 中共十五大 中共十六大 中共十七大 新时期的特点、成就和标志 改革开放的宝贵经验(八)党的学(八)党的学说说和党的建和党的建设设1.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的创立和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党的学说 列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