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的人称、顺序和线索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37441965 上传时间:2018-04-1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记叙的人称、顺序和线索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记叙的人称、顺序和线索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记叙的人称、顺序和线索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记叙的人称、顺序和线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记叙的人称、顺序和线索(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记叙文写作指导 记叙的人称、顺序和线索(一)记叙的人称记叙的人称,实质上是作者叙述时的观察点、立足点问题,也就是叙述一个人、一件 事 时,是以作者自己的角度来写,还是以他人的角度来写的问题。第一人称:作者以“我”或“我们”的身份,叙述所历、所闻、所见,把人物经历、 事 件经过告诉读者,这便是第一人称的叙述。依据“我在事件叙述时地位的轻重,常常表 现为:1、 “我”是见证人。如孔乙已中的“我” , 祝福中的“我” ,都是只起事件 的 见证人的作用。2、 “我”是重要人物。如一件小事中的“我” , 故乡中的“我” 。3、 “我”是主人公。如日记、书信、游记、自传体文章中的“我” ,还有以第一人

2、称叙 述 的某些小说、故事中的“我” 。譬如,鲁迅不是狂人,但在写狂人日记时却用“我” 来 叙述,代替了“狂人” ,有力地揭露了中国封建家族制度和吃人的旧礼教。4、 “我”是穿针引线的人物。第一人称叙述的长处是有真实感,亲切自然。短处是受“我”的限制,不便于反映广 阔的现实生活,很难反映“我”以外的人物的思想。第二人称:作者用“你” 、 “你们”来叙述,是第二人称叙述。实用写作中很少用此人称, 文学创作中有通篇为第一人称的。第三人称:作者站在第三者的立场,用叙述他人事情的口吻,把人物经历、事件经过 告 诉读者,这便是三人称的叙述。第三人称叙述的长处是不受时间、空间限制,写作较自 由、灵活,能把

3、人和事直接展现在读者眼前。短处是没有第一人称叙述那样亲切自然。而 且,掌握起来比第一人称叙述较为困难。在写作中,还存在第一人称叙述和第三人称交替使用的情形。如鲁迅的小说祝福 就 用了两种人称来叙述。我们在使用两种人叙述事件时应注意:不得频繁改换;改换时要 交代清楚,不能打断叙述线索。写作时到底是用第一个称还是用第三人称或第二人称叙述,应该从用哪一人称叙述来 处 理材料、表现主题最为有利的角度来考虑。而且,不管采用哪一种人称叙述,都必须事 先确定好,并贯穿文章始终,做到人称一致。否则,叙述人称混乱,就会条理不清,影响 中心思 想或主题的表达。(二)记叙的顺序记叙的顺序主要有顺叙、倒叙、插叙、补叙

4、。顺叙是写记叙文最常用、最基本的方法,一般是指按照事件发展的时间先后次序来叙 述。采用这种方法,能使文章的层次同事件发展的过程基本一致,就容易把事件记叙得有 头有尾,脉络清晰。顺叙的方法可分为以下几种:一是完全按时间顺序记叙。如我们学过的老山界一文,就是按照时间(当天下午 天黑当天夜里第二天黎明第二天下午两点两点以后)的推移,记叙 了红军翻越老山界的过程。二是以地点的转换为序来叙述事件,如藤野先生一文,就是从作者到东京开始写 起,再写到仙台后与藤野先生相处中的几件事,最后写离开仙台后对藤野先生的怀念与崇 敬。三是以事情的内在逻辑联系为序来叙述事件。如谁是最可爱的人中,作者用三个 事例,从三个方

5、面歌颂了志愿军的高贵品质。第一个事例重在表现志愿军战士对敌人的无比仇恨,第二个事例表现志愿军对朝鲜人民的热爱,第三个事例则展示了志愿军崇高的精 神境界。这三个事例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告诉读者,志愿军是最可爱的人。在叙述一个 事例时,由于时间变化与空间地点的转换顺序往往是一致的,所以在一篇文章中常常是几 种顺叙的方法兼而有之。倒叙,是根据表达的需要,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突出的片断提在前边叙述,然后再 从事件的开头按原来的发展顺序进行叙述。倒叙能增强文章的生动性,使文章引人入胜。 初中语文课本中有不少倒叙的文章,如一件珍贵的衬衫 、 一件小事 、 回忆我的母亲 、 记一辆纺车等。使用倒叙方法应注意

6、的是:文章开头交代了事件的结局后,要转回到事件的开头,从 起因写起;在叙述完事件的经过后,还要回到结局上来,这样才能首尾相合、结构完整。插叙,是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为了帮助展开情节或刻画人物,暂时中断叙述的 线索,插入一段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内容,然后再接着叙述原来的内容。插叙与倒叙的区别 在于:插叙只是顺叙中的一个片断,不是全文中心事件的一部分;而倒叙所叙的内容是整 个事件 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或一个环节。如鲁迅的故乡 中有两处插叙。一处是当“我”的母亲谈到闰土时,作者用“这时 候,我的脑海里忽然闪出一幅神异的图画来。 ”引出对少年闰土形象的插叙。另一处是对杨 二嫂形象的回忆。这两处插叙使闰土、

7、杨二嫂过去与现在的不同形象及不同生活境况形成 鲜明对比,充实了文章内容,深入开掘了主题思想。插叙的内容应能对中心内容起补充、 解释或衬托作用,根据中心内容的需要可长可短,但不能超越表现中心思想的范围,否则 会喧宾夺主、繁琐累赘。使用插叙时,要安排好与中心内容的衔接,使过渡自然,内容贯 通一气。补叙:对前面的叙述加以补充、解释。补叙与插叙的不同在于:1、文字少,一般没有 情节,前后不必有过渡文字;2、去掉补叙的文字,前后内容仍可以衔接起来。 (三)记叙文的线索记叙文的线索是贯穿全文、将材料串连起来的一条主线,它把文章的各个部分联结成 一个统一、和谐的有机体。如果说丰富而生动的材料是一颗颗珍珠,那

8、么线索就是将这些 珍珠串连起来的彩线。因此,线索确定得恰当,会使文章内容多而不乱,全篇浑然一体。 我们在写记叙文的时候,常常觉得自己选择的材料还挺精彩的,但写出来以后却觉得杂乱 散漫,其原因往往就是未能给全文确定一条合理、清晰的线索。可见,在记叙文中确立线 索是多么重要。记叙文的线索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以实物为线索。有些文章往往是以一个具体的实物贯穿全文,将各种人或事都集 中到它的周围,以此来展开故事情节。如枣核一文,用“枣核”作为贯穿全文的线索, 内容可分为“索枣核” 、 “见枣核” 、 “议枣核”等几部分, “枣核”是一条叙事线索,也是一 条凝聚着乡情的感情线索。二是以人物为线索。有的记叙

9、文,按人物动作行为的变化、思想性格的发展、人生历 程的见闻来组织材料,把人物作为文章的线索。比如鲁迅先生的小说孔乙己中的“我” , 就是一个线索人物。小说通过“我”的所见所闻反映出孔乙己的性格核遭遇。 “我”不仅是 孔乙己悲惨遭遇的见证人,也是安排故事情节的重要线索。三是以事件为线索。情节通常包括事件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等几部分,有些文 章事件本身便是线索。如分马 ,先写分马前的动员,又写分马的具体情况,最后又写换 马。全文自始至终以“分马”这一中心事件为线索,写得有条不紊,主次分明。四是以时间为线索。有的文章是以时间的推移来组织材料的,时间就成为贯穿全文的 一条线索。如五是以地点为线索。有的文章是以地点的转换来安排层次的,地点就是叙事的线索。 如小橘灯按地点的转换全文可分为四部分:叙述乡公所楼上发生的事;叙述小姑娘家 的情形;叙述回寓所后的交谈;交代离村后的情形。文章以地点为线索,内容显得井然有 序,层次分明。六是以作者的思想感情为线索。有一些散文没有中心事件和具体的故事情节,这一类 文章就以作者的思想感情为记叙的线索。如荔枝蜜 ,以作者对蜜蜂的感情变化为线索: 不喜欢蜜蜂想去看看蜜蜂赞颂蜜蜂想变成蜜蜂,把思想感情贯注于文章之中,其发 展变化就构成了文章的线索。值得注意的是,有些文章的线索不止一条,往往有几条线索同时起着作用。我们在选 择线索时要根据文章的材料而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