迫击炮原理和简介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37364066 上传时间:2018-04-15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68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迫击炮原理和简介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迫击炮原理和简介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迫击炮原理和简介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迫击炮原理和简介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迫击炮原理和简介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迫击炮原理和简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迫击炮原理和简介(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掷弹筒也叫超轻型迫击炮或是微型迫击炮的。二者的区别为:掷弹筒属于单兵武器,一人即可完成操作。迫击炮是班组武器,需要多人协同。另外掷弹筒主要是为了填补手榴弹和迫击炮的火力空隙。从概念上说传统的掷弹筒是介乎枪榴弹发射器和轻型迫击炮之间的迫击炮型榴弹发射器,从发射机理上看更接近于迫击炮,也是自带发射药或需要装填发射药包,而枪榴弹需要(步枪或专用的榴弹发射枪)发射空包弹或实弹提供发射能量。掷弹筒和迫击炮都有专用弹药,弹药的结构都很相似(但传),在击发机构上掷弹筒通常需要手动击发,而迫击炮通常能通过高仰角(滑膛)炮筒采用膛口装填让炮弹依靠重力下滑击发,射速上比掷弹筒更有优势。但是大中口径的线膛迫击炮和后

2、膛装填迫击炮以及一些经过改进能够平射的迫击炮都能通过手动击发,这期间有掷弹筒和迫击炮是有交集。实际上掷弹筒和轻型迫击炮的分别并不是太大,在纳粹德军的装备称呼里两者是一回事,而英军的 2 英寸轻型迫击炮的构造与 50 毫米口径掷弹筒几乎没有差别。但是统的掷弹筒弹药没有尾翼稳定,因此有效射程更近大约为 120 米-600 米,更接近枪榴弹,因此掷弹筒是作为步兵的直接支援武器,而轻型迫击炮则具有一定的面压制能力。现代的枪挂枪榴弹发射器使用的弹药实际上已经与通常的膛口发射枪榴弹完全不一样,更接近传统的掷弹筒弹药,只是因为其瞄准装置还是依附在步枪上必须从属于步枪使用而继承了枪榴弹发射器的称呼,但是象美国

3、的 XM25 这样的独立榴弹发射器实际上就是一具具有独立火控装置、肩射功能,且能够选择点射连射的先进的现代化掷弹筒,而各种如 MK19 这样的自动枪榴弹发射器实际上就是具有连发功能的自动掷弹筒。在外军的称呼里实际上并没有枪榴弹发射器这个含义,直译的话就是榴弹发射器。我们没有必要被中文名称左右了思维。射程短的就是一个步兵支援武器,射程远的具有面压制能力的不妨称为炮。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堑壕战,给日军留下了深刻印象。加上日俄战争的经验教训,使得日军认为,为了应付可能要面对的堑壕战,需要一种射程比手榴弹远,同时可以像迫击炮一样打击障碍物后目标的步兵支援武器。掷弹筒(CrenadeDischarger)

4、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它直接支援小队、班一级步兵作战,射程和威力弥补了中口径迫击炮和手榴弹之间的火力空白,发射和调节射程的原理都具有相当的创造性,在二战期间日军使用的各种步兵武器中独树一帜。独特的结构和发射原理日本研制的掷弹筒主要有两种型号(由于 100 式掷弹筒装于步枪之上,由单兵使用,使用过程类似于枪榴弹,故不在本文讨论之列)。最早的型号是大正十年式,因于大正十年(1921 年)研制成功而得名。其口径 50 毫米,全长 525 毫米,其中发射筒长 241 毫米,全重 2-6 千克。虽然外形与轻型迫击炮相像,但结构却大不相同,主要由发射筒、支杆和驻钣三部分组成。发射筒采用滑膛式,赋予弹丸初

5、速和方向,在弹膛底部设有调节火药燃气逸出量的装置,通过改变膛压来调节弹丸射程。发射大正十年式和九一式手榴弹时,底部均要螺接装有发射药和底火的金属药筒。发射九一式手榴弹时,射程可在 65-175 米之间调节。支杆是一根开有狭槽的钢管,上端连接发射筒,下端固定驻钣,外部设有击发机。狭槽左侧刻有数字,是调节射程时所用的表尺。驻钣相当于迫击炮的底盘。使用时抵在地面上,承受发射时的后坐力,形状为底部带有凹面的瓦片形,即使抵在构筑工事的圆木上也不会滑动,使用者甚至可以采取跪坐的姿势,将驻钣直接抵在大腿上发射(当然这样做有一定危险性),因此太平洋战场上的美军给掷弹筒起了一个“膝上迫击炮”的绰号。二战中日军使

6、用最多、最广泛的掷弹筒是在十年式基础上改进而来的八九式重掷弹筒,由于是日本神武纪元 2589 年(1929 年)研制成功的,故名八九式。与十年式相比,八九式增加了全长(610 毫米)和发射筒长度(254 毫米),膛压和后坐力也有所增加,筒身随之加厚,增大了驻钣面积,全重增至 47 千克。它发射专门设计的八九式掷弹筒弹,最小射程 120 米,最大射程高达 700 米,最大射速 20 发分。除发射杀伤榴弹外,还可以发射燃烧弹、白磷发烟弹、毒气弹以及手榴弹:各项性能均接近或超过当时苏、德、比利时等国装备的同口径迫击炮。为提高射程和精度,八九式在发射筒内壁刻有 8 条右旋膛线,采用了一种结构独特的八九

7、式掷弹筒弹,外形像缩小了的山野炮弹,没有尾翼,与普通迫击炮弹形状差别很大。最特殊的地方是弹体的后半截设有一个由铜制的侧壁、上下盖板和铁制底座组成的药孟。上下盖板中盛装有药包,底座中央装有底火,周围均匀分布 8 个小孔,与侧壁采用螺纹联接,再整体螺接到弹体上。击发时,发射药在密封的药盂中燃烧,产生高压燃气。由于铜制侧壁较软,受压后膨胀紧贴膛壁,封闭火药燃气。当压力达到一定值后,燃气冲破下盖板,由小孔进入发射筒,推动弹体向前运动。与一般追击炮弹发射药包直接在弹膛内燃烧作功相比,这种结构在达到相同初速的情况下,带来的后坐和震动却相对较小。同时药孟的铜制侧壁嵌入膛线,带动弹丸旋转,起到与通常线膛炮弹上

8、弹带相同的作用,并和弹丸一起飞出,爆炸成破片,故不存在抛壳问题。这一整套结构和相应的发射原理在当时是相当先进的,所以后来日本曾以八九式掷弹筒弹为基础,设计出一种 40 毫米口径的实验型无壳式自动炮。八九式掷弹筒也能发射九一式手榴弹,但后者底部螺接的药筒体积有限,装药量较小,而且密闭燃气仅靠弹体上下的两圈凸起部分,加上弹体无法靠膛线引导旋转,射程和精度远不如八九式掷弹筒弹。以二战期间米军使用十分普遍的 M49A2 高爆弹为例.(图为 60 毫米高爆弹, 构造与 81 毫米类似. )八九式掷弹筒调节射程的原理也别具一格。因为掷弹筒没有两脚架和高低机,不能调节射角,发射药量也不能像追击炮弹那样通过增

9、减发射药包来调整,而是通过调节弹瞠内空间大小,间接调节膛压的办法来改变射程。八九式的筒身和支杆中有一根射程调节杆,外表加工有螺纹,杆身中空,内装击针组件,在筒身后端外侧设有一个调节手柄(这是从外观上区别八九式与十年式最明显的标志),通过齿轮盘与调节杆相连,旋转手柄即可以控制调节杆在筒内伸出或缩进的长度。当调节杆伸入筒身的长度增加时,弹丸后方的弹膛容积变大,膛压降低,同时受杆身限制弹丸不能放到筒底,火药燃气作功的距离变短、故射程缩小,反之射程增大。这种调节射程的方法也是比较先进的,可以获得较高的射击精度,但对筒身和调节杆的材料和加工工艺要求较高,同时存在闭气与烧蚀的问题。八九式的瞄准装置比一般迫

10、击炮要简单得多,发射筒外壁从筒口开始刻有一条凹槽,约占发射筒全长的三分之二。内涂白漆,称为瞄准线。掷弹筒没有单独的瞄准镜,发射时保持固定的 45,将这条白线对准目标即构成瞄准。另外,八九式在支杆狭槽两侧均刻有数字,右侧为发射九一式手榴弹时的表尺(40190 米),左侧为八九式掷弹筒弹的表尺(120650 米)。如果用八九式掷弹筒弹射击某个目标的话,首先要转动调节手柄,使击发机上方的横标对准狭槽左侧相应的刻度。如果弹着点过远或过近,再转动手柄进行调节。由于发射角度和左右偏差均靠射手经验控制,误差比较大,所以尽管八九式有膛线,但精度特别是远距离射击时的精度与同口径级别的迫击炮相比要差一些。在阿留申

11、群岛战役中缴获的日军八九式掷弹筒上,有的装有一种双向圆泡式水准定位装置,当两侧的气泡都居中时,掷弹筒即处于 45发射角状态。但这种装置并不是普遍使用的。同样,不同厂家在不同时期生产的掷弹筒在细节也不完全一致,特别是战争后期的产品,工艺上要简单和粗糙得多。掷弹筒在日军中的编制与使用掷弹筒在日军中使用非常广泛,装备量也很大,在日本发起的历次侵略行动中充当了“急先锋”的角色。战争前期的常设四单位“挽马”师团中,通常每个步兵小队都编有一个掷弹筒组,装备 2 具掷弹筒,每个中队共装备 6 具掷弹筒,装备量与轻机枪相同,一个联队共有 76 具,配备八九式掷弹筒弹 7200 发,而全联队配备的手榴弹仅有 3

12、800 枚,由此可见日军对掷弹筒的重视程度。海军陆战队、空降兵部队中每个小队各装备 1 具,同样和轻机枪保持 1:1 的比例。战争末期,由于日本的兵员和装备均得不到有效补充,大部分步兵小队装备的掷弹筒量都减到 1 具。此外,日军为“围剿”我抗日根据地,曾专门组建过一些轻装部队,额外配备更多的掷弹筒与轻机枪,深入根据地腹地,专门寻找、袭击和破坏我指挥机关,如“晋冀豫边区肃正作战(c 号作战)”中的“益子特别挺进杀入队”,每个 3040 人的小队,掷弹简装备量就达到了 4 具,每具配弹 40 发。每具掷弹筒一般配备射手及装填手各一人,但也有额外增加一名弹药手的。为确保存放和运输安全,八九式掷弹筒弹

13、的引信和弹体是分开保存的,作战前先取出引信并将其安装在弹体上,临发射前再将引信上的保险销拔出。作战时掷弹筒手配有专用的弹药携行具,身体每侧各携带 4 枚装好引信的弹丸,一个掷弹筒组共携带 16 枚。通常射手携带掷弹筒,装填手除弹药外还带有步枪。掷弹筒在行军时有帆布制的筒衣保护,两头用皮带或帆布带扎紧,筒衣还设有附件袋(或有单独的附件盒)。八九式掷弹筒标准发射姿势有跪姿和卧姿两种。发射时先拉击发杆,通过棘轮带动击针杆后移,压缩击针簧成待击状态,然后将弹药从筒口装入,以瞄准线对准目标,左手握发射筒,使之与地面成 45,根据目标距离转动手柄直至调节杆达到对应长度,实施概略瞄准后,拉动击发机上的皮带,

14、击针解脱向前打击底火,弹药射出。八九式在紧急情况下也可以采取一些特殊的发射姿势,如前文提到的抵在腿上发射。在卧姿射击时,射手也可以左手握筒身,右手握支杆底部的帆布套,由装填手来击发。掷弹筒还可以单人携行并操纵,但弹药携行数量和发射速度都要大为降低。日军装备的掷弹筒一般在进攻或防御作战中担任近距离火力支援任务。在进攻作战中,掷弹筒通常用来压制对方的火力点,在中国战场上主要是打击对日军威胁最大的重机枪。日军一旦侦得我机枪阵地位置,便组织掷弹筒集中射击。由于掷弹筒准备时间短,往往是我军机枪一条弹带尚未打完,日军的掷弹筒弹已接踵而至,乘射手被杀伤或机枪被打坏的瞬间,日军一涌而上,夺取我军阵地。此外,日

15、军有时也用掷弹筒攻击我方指挥所及进攻出发地,或施放烟幕迷盲我军。在防御作战中,日军习惯以掷弹筒和机枪火力配合,拦阻对方冲锋,或是将对方压制在手榴弹投掷距离之外,这种战术对严重缺乏重武器,主要依赖于近战和白刃战的八路军、来说,非常有效。据冀中军区 1940 年至 1941 年的统计,掷弹筒破片伤就占到我军战伤总数的 325。在争夺村镇的近距离巷战中,日军往往发挥射击技术娴熟的优势,隔着一条街道或几堵围墙,用掷弹筒向我军占据的房屋或院落作超近距离射击,威胁很大。在宜昌会战中,日军甚至还使用了装有联苯氰化砷毒剂的掷弹筒弹,给第六战区的中国军队造成了严重杀伤。掷弹筒因其轻便、机动性好的特点,在中国战场

16、的各种特殊地理环境下,始终能够伴随日军部队行动并随时提供火力支援,特别是根据在山西会战中获得的经验,日军认为掷弹筒比其它武器更适合山地作战。随后的太平洋战争也证明了掷弹筒同样适用于丛林环境。所以在很多情况下,日军对掷弹筒火力的依赖程度甚至比轻机枪更加强烈。这一点从很多日本老兵的回忆中都能得到印证如东史郎日记中就有这样的记述:“我以为只要发射五六次掷弹筒就能突袭,所以声嘶力竭地喊:掷弹茼!掷弹筒!可掷弹筒手不知在哪儿,见不到影子。不得已我从士兵那里拿了两颗手榴弹,又往上爬”掷弹筒的“没落”和“重生”日式掷弹筒虽然是一种具有相当创意的轻型步兵支援武器,但它也存在很多缺陷。与二战前期其它国家装备的同口径级别迫击炮相比,掷弹筒在重量上占有相当大的优势,携行方便,并可以由单兵使用,由行军转入射击状态的准备工作也比较简便。但它发射和调节射程的操作则比迫击炮繁琐得多,战斗射速一般不及迫击炮。虽然八九式有膛线但在近程射击时,弹丸经过的膛线距离很短,而且掌握发射角度只能靠手扶控制,拉动击发机的瞬间不可避免地要影响筒身稳定,所以精度上也逊于迫击炮。此外,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