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变不锈钢生产技术资料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37363756 上传时间:2018-04-1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铁变不锈钢生产技术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铁变不锈钢生产技术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铁变不锈钢生产技术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铁变不锈钢生产技术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铁变不锈钢生产技术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铁变不锈钢生产技术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铁变不锈钢生产技术资料(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环保型表面合金催化液是采用还原剂,把溶液中的金属离子还原为金属,沉积在经过处理,具有表面催化活性的金属或非金属基体表面上。沉积的金属也具有催化活性时,沉积过程可以继续进行,获得厚的金属镀层。这种氧化还原反应称为“自催化还原反应”。利用自催化还原反应获得金属镀层的方法,称为无电解镀。用无电解镀镍沉积的镀层其特性为:1、它是镍与磷的合金(以次亚硫酸钠为还原剂时)或镍与硼和合金(以硼氧化物为还原剂时),前者含磷315%,后者含硼17%。2、硬度高。无电解沉积的镀层硬度为HV49005880MP(HRC4955),400热处理为HV980010780MPa(HRC6972),还可以进一步提高到接近甚至

2、超过铬镀层的硬度及耐磨性,因此,可用它来代替高合金材料和硬铬镀层,可用于形态复杂的工件的耐磨和防咬。3、化学稳定性高。在大气中以及其它介质中无电解沉积的镍的化学稳定性高于电解沉积的镍的化学稳定性。它具有优良的抗蚀性,它在盐、碱、氨和海水中有很好的抗蚀性。50125um镀层可用作船舶或石油钻井副平台上的零件以抵抗海洋气候的腐蚀。4、孔隙率低。合金表面镀层孔隙小、质密、表面光洁,在盲孔、管件、深孔及缝的内表面均可有均匀镀层。在尖角或边缘突出部位没有过分的,即有很好的“仿型性”合金层的成分和厚度均匀,镀后不需要磨削加工。5、含磷3%以上的无电解镀镍层,磁性渐降低,含磷11.4%以上完全没有磁性。不需

3、要直流电源,被镀零件无导电触点,不需要直电机和整流设备,节能、无环境污染、不需要浅水处理装置。无电解镀镍层与通常的钢、铁、铜等基体结合良好,不低于电镀镍层与基体的接合力,可达到42X104KPA.+热处理温度底,在400以下经不同保温时间后,可得到不同的硬度值。因此,它不存在热处理变形问题,特别适合于加工一些精度要求主、形态复杂、表面要求耐磨的零部件和工模具等。6、无渗透性的限制,适用于大型、形态复杂的零部件和工模具的表面强化。例如,机械制造和汽车制造工业中的在型拉延模,由于渗透性限制,无法用热处理方法强化,在这种情况下可采用本技术便其表面强化。7、工艺简单,操作方便,不需要特殊和昂贵的设备,

4、成本比其它表面处理强化低,很适中、小工厂或小批量生产。工艺流程:机械打磨抛光除油除锈活化催化处理成品抛光一、预处理概述在催化处理之前,合适的前处理工作非常重要,与以后的催化处理质量有很大关系。不合理的除油能导致镀层附着力差,表面粗糟。孔洞和易于剥离。特别是镀层的平整程度。结合力、耐磨和抗腐蚀能力等性能的好坏与镀前处理质量的优劣更是密切相关。因此,制品表面镀前的正确处理,是整个工艺过程获得良好结果的必要条件。镀层和基体的结合主要通过下述三种方式:(1)基体表面的微观不平而发生分子间力和金属间力的结合;(2)沉积层延续基体金相结构或扩散入基体的金属间力的结合;(3)纯洁基体表面与沉积层金属的分子间

5、力的结合。只有当镀层与基体间发生分子间力和金属间力的结合时,镀层与基体的结合才是牢固的。分子间力和金属间力只有在很小的距内才能表现出来。因此,若机属表面有很薄的油膜和氧化膜,也能妨碍分子间力和金属间力的作用,从而大大降低镀层与基体间的结合力。为了实现上述结合,就得相当彻底地清除制品表面上的油污、锈、氧化膜及氧化皮。在镀前预处理工艺中,常用的方法有下列几种:(1)机械处理:机械研磨和抛光是对制品表面进行整平处理的机械加工过程。用于除去制品表面上的毛刺、砂眼、气泡、划痕、腐蚀痕、氧化皮和各种宏缺陷,提高制品表面的平整度,保证精饰质量。(2)除油处理:为了保证精饰产品有良好的质量及镀层与基体的牢固结

6、合,必须在加工过程前先除支零件表面上的油污。除油方法可分为有机溶剂除油、碱性溶液除油和电化学除油等。(3)浸蚀除锈:除去金属制品表面锈层有化学法和电化学法。化学法除锈是用酸或碱溶液对金属制品进行强浸蚀处理,使制品表面的锈层通过化学作用和浸蚀过程所产生氢气泡的机械剥离作用而被除去。电化学除锈是在酸或碱溶液中对金属制品进行阴极或阳级处理除去锈层。阳极除锈是由于化学溶解、电化学溶液和电极反应析出的氧气泡的机械剥离作用。阴极除锈是由于化学溶解和阴极析出的氢气的机械剥离作用。(4)活化处理:二、预处理工艺任何基体金属材料都要求有它自己的预处理顺序,催化合金镀的成功取决于较好的预处理工艺。然而,在很多情况

7、下,最佳的结果只能靠改变浓度、浸入时间或温度才能获得。普通的钢铁、碳钢和低合金钢在催化镀之前应进行的预处理,除油应采用有机溶剂和碱性溶液两种方法相结合。有锈蚀的材料一般在盐酸或硫酸中酸洗,前者效果较好,因为它作用快,适宜在室温下使用。预处理工艺:(1)有机溶剂脱脂;(2)碱性化学除油:(氢氧化纳 200G/L),温度6090,时间1030min;(3)流动水清洗(3080);(4)用3040%的除锈液(HCL)中活化(除锈后擦干,稍加打磨)(5)用流动清水清洗(室温);(6)在20%除锈液(HCL)中活化(时间为30s5min);(7)流动清水清洗(大件用热流动水清洗3080);(8)催化浸泡

8、(30分钟);(9)热处理(根据需要选择)。(10)机械抛光处理(根据需要选择)。11钢铁制品化学除锈油配方:氢氧化钠100g/L 温度(6090)时间1030min12钢铁制品化学除锈配方:盐酸 含量3040% 温度(室温) 时间510min13钢铁制品活化液配方:盐酸 含量 1520% 温度(室温) 时间510min催化液配方名 称 成分 作用 含量氯化镍 主盐 10硫酸镍 (NiSO46H2 O) 主盐 15次磷酸钠 (NaH2 P O2 H O) 还原剂 28乙酸钠 (Na C2 H3 O2) 缓冲、稳定剂 20柠檬酸三纳 (C6H5O7 2 H2 O) 络合剂 12 糖精钠 光亮剂

9、2十二烷基硫酸钠 10L 润湿剂 0.2-0.4氢氧化钠 (HaOH)200g/L 40-50乳酸 20MLPH值 4.6-4.8温度/ 90-95装载量dm2/L 0.5-1.5沉积速度(微米) 10-20注:每1000毫 催化液0.6平方米镀件原材料应选用工业级镀液中各成分的作用(1)硫酸镍或氯化镍:硫酸镍价廉,(需金属环数很大,高度稳定,可长期工作的镀液 优先采用氯化镍)。(2)次亚硫酸钠:还原剂。(3)乳酸(酒石酸)、柠檬酸:络合剂,增加镀液的稳定性。(4)乙酸钠、硼酸:缓冲剂,防止镀液 PH剧烈变化。(5)氟化钠、丁二酸钠:增效剂,加快镀液沉积镍的速度。(6)聚乙二醇、平平加:表面活

10、性剂。(7)铅盐:稳定剂。催化液配制程序1、将硫酸镍25克用水化开;2、将次磷酸钠28g、在另一个溶器内用水化开;3、在另一个溶器内将乙酸钠20g、柠檬酸12g、糖精2g、用水化开;4、将5克的十二烷基硫酸钠加水500毫 混合均匀;5、 将上述1.2.3.三个溶器内的溶液混合为一体后,加入乳酸20g 搅拌均匀,再添加1-2毫克的十二烷基硫酸钠溶液搅拌均匀;6、用氨水或氢氧化钠调节PH值到4.5-4.8(PH值过高用硫酸调节)。合金表面催化生产工艺:1、将镀件先进行表面处理;(1)镀件先进行表面处理;(2)除 油后进行水洗;(3)镀件在30-40%的强盐酸中除锈;(4)在10-20%的弱盐酸中活

11、化;(5)水洗镀件;(6)镀件预加温(80-90)(7)进入催化液内催化(约30分中);(8)水洗;(9)烘干;(10)抛光即成品。工艺条件的影响:(1)PH的影响:最适合的PH为4.5-4.8,镀层的含磷量主要决定镀液的PH,PH愈低,镀层的含磷量愈高。(2)温度的影响:镀液的温度自80度上 到90度,镀层和沉积速度增加60%左右,温度进一步提高10度,镀层的沉积速度又提高30-50%,而温度70度以下的镀液,几乎不能沉积镍,反之,温度过高,又使镀液不稳定,镀层质量下降。合适的温度是95+-1摄氏度。11、生产中的注意事项:(1)镀槽结构:镀槽采用耐酸搪瓷衬里的钢槽,要用水浴加温,不宜用电炉

12、,煤气炉等直接加热镀槽故障现象可能产生的原因和纠正方法反应慢,沉积速度低1.PH 值低,(用氨水或氢氧化钠调整);2.温度过低;3.次亚磷酸钠含量不足,分析补充;反应激烈,呈沸腾状,出现深灰色粉状金属1.装载量过大;2.温度过高或局部过热;3.溶液中掉入金属屑或固体粒子;4.次亚磷酸盐含量过高;5.PH 值过高;(用硫酸调整)槽壁和槽底沉积有颗粒金属局部温度过高;镀层发暗1.PH 值过高;(硫酸调整)2.络合剂不足,应给予补充镀层有麻点氢气停留在零件上,可搅动槽液或抖动零件来避免。(2)加料及调整镀液:不能直接把化学品直接加入生产镀液,不能直接用镀液溶解化学品,不能直接用酸直接调整生产中镀液的PH。(3)必须按照分析数据补充硫酸镍和次亚磷酸钠,不重视这一点是发生故障和重要原因。(4)钢铁零件可以直接挂入镀槽进行无电解镀镍。设备及工具:原材料及精密试纸(3.85.40)水浴恒温锅(37100)铜丝刷 抛光机 塑料桶 竹夹子镀层易剥落1.前处理不彻底2.温度波动太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