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整理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7353983 上传时间:2018-04-1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整理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整理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整理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整理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整理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整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整理(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苏州科技学院苏州科技学院 马哲试卷马哲试卷一、单选题一、单选题 1.马克思主义哲学吸取的黑格尔哲学中的“合理内核”是辩证法思想辩证法思想。 2.马克思一生的两大发现是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3.矛盾具有两个基本属性,期中一个是同一性,另一个是斗争性斗争性。4.“居安思危”着名话体现的哲学道理是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5.“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必然灭亡的理解”这是一种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6.一切唯物主义都是可知论可知论。 7.真理和谬误的根本区别在于真理是对事物的正确反映,谬误是对事物的歪曲反映。真理是对事

2、物的正确反映,谬误是对事物的歪曲反映。 8.实践高于理论是因为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的优点直接现实性的优点。 9.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突出的表现在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 10.社会形态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 11.生产力所体现的关系是人同自然界的关系人同自然界的关系。 12.上层建筑系统的两大组成部分是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 13.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14.剩余价值率是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之比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之比。 15.资本主义再生产的

3、特点是扩大再生产扩大再生产。 16.金融寡头实现其经济上统治的主要途径是参与制参与制。 17.资本的周转时间包括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 18.垄断统治的实质是获取高额的垄断利润获取高额的垄断利润。 19.在揭示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问题上,首先要区分劳动和劳动力劳动和劳动力。 20 货币能够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因为货币自身也有价值自身也有价值。 21.在实际工作中害怕矛盾、回避矛盾的表现违背了矛盾的普遍性原理矛盾的普遍性原理。22.“宿命论”在物质和意识关系上的错误观点上夸大了人的自觉能动性夸大了人的自觉能动性。 23.生产关系体现了人与人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 24.生产力诸要素中

4、的主导因素是劳动者劳动者。 25.国家是代表广大劳动人民利益的广大劳动人民利益的。 26.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之后,开始出现了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对立。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对立。 27.唯物主义一元论与唯心主义一元论对立的根本点在于实践事物本质问题。实践事物本质问题。 28.某人的住院.吃水果不吃苹果,他犯的错误时把一般当作是独立的存在。把一般当作是独立的存在。 29.阶级斗争史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直接动力。 30.历史唯物主义认为,认得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31.否认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导致唯心主义。唯心主义。 32.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原理或出发点是人民群众是

5、历史的创作者。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作者。 33.生产资料中既属于不变资本又属于固定资本的是机器设备。机器设备。 34.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从根本上说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发展的结果。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发展的结果。 35.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具有特定的两重性,它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的统一。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的统一。 36.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占统治地位的资本是金融资本。金融资本。 37.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是因为剩余价值被看作是生产商品中所预付的全部资本的增加额。预付的全部资本的增加额。38.资本主义竞技危机周期性爆发的根源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39.资本的有机构成是指不变资

6、本和可变资本的比例。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比例。 40.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性质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工人阶级的先锋队。 41 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它诞生的标志是共产党宣言共产党宣言 。 42.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客观实在性。 43.一切认识,即使是荒诞的认识,在世界中也有其客观原型的,这说明认得认识的内容是认得认识的内容是 客观的。客观的。 44.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对立统一规律。对立统一规律。 45.在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诸要素中,起决定作用的要素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46.在生产力的诸要素中,衡量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客观尺度是生产工具。生产

7、工具。 47.历史唯物主义认为,衡量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是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48.辩证法所说的矛盾是指事物之间或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对立统一。事物之间或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对立统一。 49.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关系是客观真理的两种不同属性。客观真理的两种不同属性。 50.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在意识作用问题上的错误在于否定意识对物质的能动的反作用。否定意识对物质的能动的反作用。 51.实践之所以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因为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直接现实性。 52.马克思说一切商品对它们是使用价值,这句话表面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统一。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统一。53.商品经济

8、的基本矛盾是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54.相对剩余价值的获得是社会普遍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社会普遍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 55.金融资本在经济领域的统治主要是通过参与制实现的。参与制实现的。 56.当代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载体是跨国公司。跨国公司。 57.资本主义社会中工人的工资是工人的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 58.在当今社会,创意产业.繁荣说明了精神的力量可以变成物质的力量。精神的力量可以变成物质的力量。59.“对事物从客体的或当作实践去理解”这是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60.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原理在方法

9、论上应坚持重点论。重点论。 61.商品价值量的大小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62.在商品生产过程中,具体劳动创造新价值。新价值。 63.垄断利润是垄断资本家主要凭借垄断地位获得的。垄断地位获得的。 64.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 65.金融资本是银行垄断资本和工业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而形成的。银行垄断资本和工业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而形成的。 66.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意味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内部有了局部的调整和变革。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内部有了局部的调整和变革。 67.设想脱离物质的运动必然导致唯心主义。唯心主义。 二、多选题

10、二、多选题 1.在世界的统一性问题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一元论、反对多元论、本质相反。一元论、反对多元论、本质相反。2.“白马非马”其错误是割裂了事物的一般和个别、共性和个性、抽象和具体的关系。一般和个别、共性和个性、抽象和具体的关系。 3.历史唯心主义的根本缺陷是没有说明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没有考察人民思想动机的物没有说明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没有考察人民思想动机的物 质根源。质根源。 4.纺织厂买的棉花属于不变资本、流动资本。不变资本、流动资本。 5.私人垄断向国家垄断的发展反映了生产社会化进一步发展的客观要求、能允许生产力的反映了生产社会化进一步发展的客观要求、能允许生产力的 一定程度的发

11、展、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日益激化的必然结果。一定程度的发展、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日益激化的必然结果。 6.马克思主义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 义学说。义学说。 7.正确表述感性和理性认识关系的理性认识依赖感性、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理性认识依赖感性、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8.同一劳动时间内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会使单位商品的数量增加、价值总量不变、单位商品单位商品的数量增加、价值总量不变、单位商品 的价值量减少。的价值量减少。 9.下列属于上层建筑领域的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文学、道德。全国人民代表大

12、会、文学、道德。 10 垄断利润是垄断资本家凭借垄断地位获得的高额利润、大大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垄断资本家凭借垄断地位获得的高额利润、大大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 通过垄断价格而实现的高额利润。通过垄断价格而实现的高额利润。 11. 真理的客观性是指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们意识中的正确反映、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们意识中的正确反映、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 但并不否认整理的反映形式是主观的、检验认识真理型的标准是客观的。但并不否认整理的反映形式是主观的、检验认识真理型的标准是客观的。 12.人的本质是在于人的社会性、视具体的和历史的、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在于人的社会

13、性、视具体的和历史的、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 和。和。 13.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的作用表现为使矛盾双方在相互依存中得到发展、使矛盾双方使矛盾双方在相互依存中得到发展、使矛盾双方 相互吸收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因素、它规定了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相互吸收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因素、它规定了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 14.超额剩余价值是个别资本家首先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是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是个别资本家首先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是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 值的差额、是雇佣工人剩余劳动创造的。值的差额、是雇佣工人剩余劳动创造的。 15.垄断取代自由竞争的地位,但没有消灭竞争是因为竞争是商品经济带必

14、然产物、存在自竞争是商品经济带必然产物、存在自 由竞争、垄断组织不可能囊括所有部门和企业。由竞争、垄断组织不可能囊括所有部门和企业。 三、辨析题三、辨析题 1.真理是有用的,因此一切有用的认识都是真理。 错误,此观点犯了实用主义真理观的错误,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错误,此观点犯了实用主义真理观的错误,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他对实践又具有指导作用,真理和有用有联系,但有用的并不一定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他对实践又具有指导作用,真理和有用有联系,但有用的并不一定 是真理,两者本质有区别。是真理,两者本质有区别。 2.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的一切

15、社会历史观在根本上都是错误的。 错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的社会历史观,马克思主义是在实践中不断错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的社会历史观,马克思主义是在实践中不断 发展的,他批判和继承了前人的成果建立了唯物史观,所以不能否认之前的社会历史观。发展的,他批判和继承了前人的成果建立了唯物史观,所以不能否认之前的社会历史观。 3.纷纷世事无穷尽,天数茫茫不可逃。 错误,这是唯心主义的观点,是典型的天命论的观点,规律是客观的,它的存在不依赖于错误,这是唯心主义的观点,是典型的天命论的观点,规律是客观的,它的存在不依赖于 人的意识。也不因人的意志为转移。人的意识。也不因人的意志

16、为转移。 4.资本就是一定数量的货币。 错误,资本的现象形态总是表现为一定的物,即表现为一定数量的货币,资本的本质既不错误,资本的现象形态总是表现为一定的物,即表现为一定数量的货币,资本的本质既不 是物,也不是货币,而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它体现着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关系。是物,也不是货币,而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它体现着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关系。 5.如果我闭上眼睛,世界上就没有什么悬崖。 正确,这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他认为只要闭上眼睛,这个客观世界就不存在,即客观正确,这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他认为只要闭上眼睛,这个客观世界就不存在,即客观 世界是随人们的主干管意志而转移的。世界是随人们的主干管意志而转移的。 6.人民群众和英雄人物共同创造历史。 错误,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创造者,此观点实际上肯定了英雄人物在历史的创造中起着决错误,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创造者,此观点实际上肯定了英雄人物在历史的创造中起着决 定的作用,只是唯心主义的历史观。定的作用,只是唯心主义的历史观。 7.不变资本就是固定资本。 错误,不变资本是指资本家用来购买生产资料的那部分资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