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韩贸易逆差分析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7342835 上传时间:2018-04-1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韩贸易逆差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中韩贸易逆差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中韩贸易逆差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中韩贸易逆差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中韩贸易逆差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韩贸易逆差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韩贸易逆差分析(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韩贸易逆差分析-权威资料本文档格式为WORD,若不是word文档,则说明不是原文档。最新最全的 学术论文 期刊文献 年终总结 年终报告 工作总结 个人总结 述职报告 实习报告 单位总结摘 要: 中韩自1992年建交以来,至今已有20余年。在这20年里,双方 经贸关系发展迅速。中国已连续多年成为韩国最大的贸易伙伴 、最大的出口市场、最大的贸易顺差来源地和最大的投资对象 国,而韩国则成为中国的第三大贸易伙伴、第二大进口来源地 和第四大出口目的国。但与此同时,中国对韩国的贸易逆差也 不断扩大。如何看待中国对韩国的贸易逆差,以及采取什么样 的应对措施,对中韩双边关系的发展尤为重要,这也成为了研 究的

2、主要内容。 关键词: 中韩; 贸易逆差; 贸易结构 F74 A 16723198(2013)06006302 1 中韩贸易发展状况 1.1 中韩经贸关系稳定增长 中韩两国地理相邻,交通方便,又有着相近的文化背景,这为 中韩贸易提供了文化背景和社会背景。在经济方面,韩国发展 水平比中国高,在技术和管理经验方面有些优势。而中国市场 潜力比较大,而且有着丰富的劳动力,这使得两国经济具有较 强的互补性。这为两国开展贸易往来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中韩贸易的发展始于20世纪70年代,当时是以间接贸易方式通过中国香港、新加坡等地进行的小规模的商品贸易。在两国正 式建交之前的1991年,中韩贸易额已达44亿

3、美元。1992年8月 两国正式建交后,双方经济合作关系经历了快速启动和高速发 展两个阶段(见表1)。 据来源:根据中国商务部数据整理得出。 由表1可以看出,中韩两国自建交以来贸易额由建交之初的50. 3亿美元发展为2012年的2151亿美元,年贸易额实现了42倍的 增长。尤其是建交后的第二个十年,两国的经贸发展则进入高 速发展时期,在这十年中,除了因金融危机导致的2009年贸易 额及因欧债危机和全球经济低迷导致的2012年贸易额有所下降 外,其他年份中韩贸易额都处于快速增长时期。尤其是2003年 和2004年中韩进出口总额增长率都超过40%。自2007年韩国成 为中国的第六大贸伙伴国、第六大出

4、口市场和第四大进口来源 地(含欧盟和东盟)。而截止2011年,中国已连续8年成为韩 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国,连续9年成为韩国第一大出口市场,连 续5年成为韩国的第一大进口国。据韩国统计,中国在韩国进 口市场中所占分额由2005年14.8%上升到2010年的16.8%,在20 11年下降为16.5%。仅仅十几年,双边经济关系在数量和质量 上达到如此高的水平,在国际上都是罕见的。但两国建交前后 ,双向贸易状况有天壤之别。建交前,双方没有官方直接贸易 ,仅有民间来往的间接贸易,贸易量很小。1992年两国建交后 ,双方贸易有如春潮奔涌,突飞猛进,贸易量迅速增加。现在 中韩已互为本国的主要贸易伙伴之一,中国

5、已取代美国和日本 ,成为韩国的最大贸易伙伴国,韩国成为中国仅次于美国和日 本的第三大贸易伙伴国。 1.2 中韩贸易逆差不断扩大 中韩建交以来,中国对韩国贸易逆差一直受到学界的高度关注 。虽然中韩两国对转口贸易的统计上存在差异,但是两国统计 数据却都表明了中韩两国贸易失衡的现象。 从表1可以看出,自两国建交起,中国就处于逆差状态,近在2 001、2008和2012年逆差幅度有所下降。其中2001和2008年是 受美国两次经济危机影响导致的,而2012年是受欧债危机影响 导致的。而在其他年份,逆差则年年扩大。如2002- 2007年逆差总额年年扩大的同时,逆差增长率则是逐年下降。 即使2008年有

6、所下降,但之后又出现强劲的增长势头。 2 中韩贸易逆差产生的原因 2.1 东亚服务外部市场的生产型增长模式是逆差产生的根本原因 东亚经济始于日本。战后美国为日本打开了庞大的国内市场, 日本采用了出口导向型发展战略,加大了对美国的出口。在与 美国不断升级的贸易战中,日本开始增加对东亚和东南亚其他 国家的投资以供应美国市场。在韩日建交后,韩国从日本进口 大量的设备和零部件,而对日本的出口却由于日本的贸易壁垒 ,及韩国产品的低附加值,使得韩国出口苍白无力,这就导致 了韩日间贸易始终是韩国逆差。 与此相同的是,韩国对实行改革开放的中国进行直接投资,中 国从韩国进口大量的机器设备、零部件和半成品,将其装

7、配成 最终产品并出口到欧美等地。从日本到亚洲“四小龙”,再到 中国,在东亚国家服务外部市场的生产型增长模式下,中国对 韩国逆差则是必然。 2.2 中韩两国产业结构存在差异 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和资源禀赋的差异,韩国的产业结构要比中 国先进。韩国对华出口的是技术资本密集型的高附加值产品, 而中国对韩国出口的是资本劳动密集型的低附加值的产品及资 源类产品(见表2)。 资料来源:根据国家商务部网站国别贸易报告数据整理而 得。 由表2 可以看出,由于中韩两国产业结构存在差异导致两国贸易商品 结构存在差异。但是自2004年起中韩贸易表现出明显的产业内 贸易特征,特别是机电产品贸易的主体地位更加突出。由此可

8、见,中韩贸易已经由垂直型产业内贸易逐步朝着水平型产业内 贸易发展。但是即使如此,中国出口的电子产品与从韩国进口 的同类产品之间仍存在差距,主要表现为价格上的巨大差异, 这也是中韩贸易失衡的一个重要原因。 2.3 韩国层出不穷的贸易保护措施 韩国的各类贸易保护手段形式多样而且变化多端。例如关税措 施方面,2010年韩国农产品的最惠国关税适用税率高达18.6% ,高出工业品关税水平12个百分点,最高税率达到了887%; 2012年韩国贸易委员会终裁决定,对中国产乙酸乙酯继续征收 三年反倾销税,税率为3.14- 14.17%。韩国决定继续对自中国、日本、新加坡进口的醋酸乙 酯征收反倾销关税。其反倾销

9、措施有效期将延长至2015年3月2 6日,并继续征收3.14%至14.17%的进口关税。在非关税壁垒方 面,韩国贸易保护的手段也是不断翻新,韩国对来自中国的农 产品一律实施最严格的全检,带有明显的歧视性;韩国自2010 年2月23日起,韩国国家植物检疫局以中国属于香蕉穿孔线虫 疫区为名,对中国广东、广西、海南三省出口的生姜、马铃薯 等各类植物实行禁运。从2010年7月开始,韩国的烧酒、啤酒 和马格利等酒类制品须标明原材料的原产地。如不执行,生产 商将被惩罚在三个月内禁止造酒或出库。此前,韩国酒税法仅 规定,生产和进口酒类制品的企业须在盛酒容器或商标上标明 酒的种类、原材料名称和含量、制造日期、

10、是否免税、流通期 限或质量有效期等内容。韩国2010年10月拟采取多项措施加强对有机食品监管。一方面整合目前的有机食品认证制度,将引 起国际通行的“ISO65标准”。另一方面引进发达国家的有机 体系规划(OSP),以加强对有机食品生产过程的监管。韩国 这些贸易保护措施加大了中国对韩出口的阻力,也成为了中国 贸易逆差的重要成因。 3 中韩贸易逆差的应对措施 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中韩两国贸易不平衡的存在是难免的,也是 可以理解的。但是若任由这种不平衡持续存在并一味扩大,则 最终将会影响两国双边贸易的持续健康发展。因此要长期、稳 定地发展两国贸易,必须做好以下工作。 3.1 加速中韩自由贸易区的建设 自

11、由贸易区通常指签署自由贸易协定同意消除关税、贸易配额 和优先级别的一些国家的组合。中韩自有贸易区的建立可以产 生贸易创造效应和贸易转移效应。由于目前韩国对部分商品实 施较高的关税,尤其是农产品。贸易区建立后,随着关税壁垒 的取消,中韩两国的出口成本就会大大降低,中国对韩农产品 出口就会增加,这就是贸易创造效应。同时,中国产品也会在 一定程度上取代其他国家对韩的出口,即会产生贸易转移效应 。这两种效应都会改善中国对韩的逆差状况。 此外中韩自由贸易区建立后,区域内无论是韩国企业还是中国 企业都会面临更大的市场,也会面临更激烈的竞争。企业在广 阔的市场下,可以扩大生产规模和贸易规模,随着贸易规模的

12、增加,将产生生产和流通的规模效益,并带来产业集聚效果。 3.2 调整对韩出口商品的结构 中国对韩国出口的是资本劳动密集型的低附加值的产品及资源 类产品,这是我国逆差产生的一个原因。因此要想改善逆差现 状,需要调整我国对韩国的出口商品结构。利用自身资源、劳 动力优势,对韩国市场进行调研和细分,一方面对传统的出口产品进行包装、外形上的改进;另一方面开发适销对路的新产 品。此外,应进一步加快垂直型分工向水平型分工的转变,大 力发展产业内贸易,加大机电、高科技产品的出口。只有尽快 转变出口商品结构,增加技术密集型的高科技产品的出口,我 国的对韩逆差状况才有可能改善。 3.3 加快产业升级,提高企业自主

13、创新能力 造成我方对韩逆差的根源在于东亚的服务外部型的生产增长模 式,在该模式下,我国不断从韩国引进高新技术设备及零部件 ,进行加工后再转销欧美等发达国家。长此以往,我们就会陷 入“引进逆差扩大再引进 逆差再扩大”的恶性循环,简答的利用他过技术就会永远处于 落后局面。因此要想改善逆差,一方面在引进韩国硬件设备的 同时,注重引进其“软件”以提高我国企业自身的技术水平。 另一方面,加快国内的产业升级,提高我国的科技水平,以改 善我国对韩的出口商品结构。 参考文献 1 魏一豪,吴国蔚.中韩FTA贸易效应研究J.价格月刊,2010, (06). 2李贤珠.中韩贸易及其结构变化J.国际问题研究,2010

14、, (06). 3景宇.论中韩贸易关系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9,(02) . 4胡艺,沈铭辉.中韩贸易20年:回顾与展望J.东北亚论坛 ,2012,(05). 阅读相关文档:豫北农村媒介接触与使用状况调查 我国国际货运代理企业客户关系管理实证分析 当前私营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分析 乘用车型销售前景预测分析 迁安市经济适用房建设工程安全管理对策 我国医药产业内贸易面板数据回归分析 论特色民族村寨旅游转型升级 安庆市构建区域性中心城市思考 三网融合应用服务使用意向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天津市户式中央空调认知度及市场潜力分析 贵州“多位一体”扶贫模式完善建议 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 定点医疗机构道德风险及对策研究 农村土地流转对策思考 业务外包风险分析与量化评估 国防科技工业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道路探究 三网融合下广电网络公司发展战略研 *本文若侵犯了您的权益,请留言。我将尽快处理,多谢。* 最新最全【学术论文】【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领导讲话】 【心得体会】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分析报告】 【应用文档】 免费阅读下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