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资源学终极复习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地资源学终极复习资料(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土地资源学终极复习资料土地资源学终极复习资料土地资源学复习作业一、概念1. 土地:土地是地球陆地表面由地貌、土壤、岩石、水文、气候和植被等要素组成的自然历史经济综合体。2. 土地资源: 指在一定的技术条件和一定时间内可以为人类利用的土地。是指当前和可预见的将来对人类具有利用价值的全部土地。3. 土地资源类型:土地类型是地表某一地段,包括地貌、岩石、气候、水文、土壤和植被等自然因素在内的自然综合体,而不是指土壤和地貌等某一个单一因素.4. 土地生态系统:土地生态系统是指土地的组成要素之间以及与人类之间的相互关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所构成的统一体。5. 耕地:指种植农作物的土地,包括熟地,新开发、
2、复垦、整理地,休闲地(含轮歇地、轮作地) ;以种植农作物(含蔬菜)为主,间有零星果树、桑树或其他树木的土地;平均每年能保证收获一季的已垦滩地和海涂。6. 建设用地:是指建造建筑物、构筑物的土地,是城乡住宅和公共设施用地,工矿用地,能源、交通、水利、通信等基础设施用地,旅游用地,军事用地等。 付出一定投资(土地开发建设费用) ,通过工程手段,为各项建设提供的土地。是利用土地的承载能力或建筑空间,不以取得生物产品为主要目的的用地。7. 土地所有制: 土地所有制指人们在一定条件下拥有土地的经济形式。它是整个土地制度的核心,是土地关系的基础。土地所有权是土地所有制的法制体现形式。土地所有制决定土地资源
3、的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促进土地市场形成和发育,使土地资源的效益得以充分发挥的最根本的影响因素。8. 土地报酬递减率: 由于受土地生产力的因素限制律的作用,在技术和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人们在同一地块上连续投入劳动和资本,而达到一定限度时,其增加就会递减的现象。或对土地的利用达到一定深度和广度时,人们就会发现土地报酬的变动存在着一定的规律性土地报酬递减。9. 土地资源生产潜力: 是指在一定自然条件或社会经济条件下,土地生产对人类有用的生物产品或经济产品的潜在能力10. 土地经济适宜性评价: 在土地自然适宜性评价的基础上,根据经济学的标准,应用计量经济方法,评价土地利用方式的适宜程度的过程。11.
4、 土地经济评价: 采用一定的经济可比指标,对土地的投入、产出的经济效果进行评定的过程。12. 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 在一定的行政区域内,根据其土地资源的自然生产潜力,用不同的投入(物质的、技术的)水平所能生产的食物,可能供养一定生活水平的人口数量。13. 可持续土地利用: 即在满足当代人们对土地利用需求的同时,不损害后代人利用土地资源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也不损害当代及后代人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其他利益。14. 土地退化: 土地退化是指在各种自然因素、特别是人为因素的影响下所发生的土地质量及其可持续性下降甚至完全丧失的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学的过程。15. 土地复垦:广义上指对破坏或退化土地的再生
5、利用及其生态系统恢复的综合性技术过程;狭义专指对工矿业用地的再生利用和生态系统的恢复。16. 土地储备: 土地储备是用经济手段盘活土地,实现国有土地资产保值增值而进行的土地整理的一种形式。国外也叫土地银行.17. 土地利用空间动态监测: 是指运用遥感、土地调查等技术手段和计算机、监测仪等科学设备,以土地详查的数据和图件作为本底资料,对土地利用的动态变化进行全面系统地反映和分析的科学方法18.土地类型:土地类型是地表某一地段,包括地貌、岩石、气候、水文、土壤和植被等自然因素在内的自然综合体,而不是指土壤和地貌等某一个单一因素。二、简答题1. 土地资源学的研究内容有哪些?(1)土地资源学基础理论研
6、究:土地、土地资源的科学内涵及其基本特性研究;土地资源构成要素分析。(2)土地类型和土地资源类型:土地资源的空间分布规律的研究。(3)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土地资源的数量与质量特征研究。包括土地资源调查、土地资源评价。(4)土地生产潜力与土地人口承载潜力:人与土地的定量关系研究。(5)区域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包括区域土地利用优化模式研究、区域土地资源的综合开发。(6)土地资源的保护与管理:包括土地资源的保护、土地资源管理、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土壤因素对影响土地资源的质量特征和类型分布的意义?答:举例说明地貌因素是如何影响土地资源的特征?答:(1) 、海拔高度海拔高度对土地的影响表现在水热条件
7、的再分布方面: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在一定范围内,降水量随海拔升高而增多,到极大值后,则随海拔升高而降低。由于水热再分布,必然导致不同海拔高度生态环境变化,从而影响农业生产上作物布局以及耕作制度等。2、地面坡度:地面坡度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土壤侵蚀、农田基本建设、交通运输、灌溉和机耕等,如坡度大需修梯田,超过 17不宜机耕。3、地貌类型具有共同形态特征的和成因的地貌单元。按形态可分平原、山地、丘陵、高原和盆地五大类。不同地貌具有不同的特征,从而影响土地资源的类型、特性及其开发利用。1)山地与丘陵:坡度因素、山区土地资源的垂直分布、水的问题、坡向等影响土地资源特征及利用。2)平原:山前平原
8、(农业生产优越) 、冲积平原(主要农业区和耕地、人口集中分布的地区) 、湖积平原(我国重要的粮食和水产品生产基地) 、滨海平原(南方:良好的农垦区,北方:农业开发利用受限) 。4.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内容:1)调绘界线:土地利用现状类型界线;各级行政辖区(含村)范围界线;企事业单位的土地权属界线。2)调研经验:调查研究土地利用和管理等方面的经验、教训及成因3)量算面积:量算出各权属单位和各地类图斑面积。4)编制图件:分幅权属界线图和县、乡土地利用现状图及其他图件(如土地利用分区图)等。5)汇总面积:按土地权属单位及行政辖区范围汇总土地总面积和各地类面积。6)编写报告:编写土地利
9、用调查报告和技术报告,分析土地利用、管理的经验和教训,提出合理利用土地的建议。土地评价的作用是什么?答:(1) 、服务于土地利用规划;(2) 、服务于土地利用和经营好坏的估计;(3) 、服务于土地交易;(4) 、服务于土地税收;(5) 、服务于土地管理。如何划分土地评价单元?答:以土地类型(或土地资源)单元为评价单元,以土壤地貌植被利用现状的相对一致性作为划分依据;以土壤分类单位(我国采用土类、土属、土种,英国、美国采用土系) ,划分的依据是土壤分类体系。以土地利用类型单元为评价单元,划分依据是土地利用分类体系;以生产地段或地块(我国的承包地、国外的大型农场或大农场的作业地块)作为评价单元;7
10、. 持续土地利用的五大支柱的具体含义是什么? 答:边缘经济发展模式其特征是经济发展很少或不考虑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土地资源供给的制约。土地资源限制极端模式其特征是认为土地资源在经济发展中的供给是有限的,保护土地资源是第一位的,经济发展是第二位的。土地资源服从经济模式认为土地资源的供给并非无限,但土地资源的供给配置要服从于经济发展的需要。经济服从土地资源模式该模式的特征是经济发展应服从土地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相互协调的发展模式该模式的特征是把土地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保护和经济发展相互支持的两个系统。综上所述,只有科学地开发土地资源,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土地退化的主要形式有哪
11、些?答:水土流失、土地沙化、土地次生盐碱化、土地污染、土地性质恶化、土地贫瘠化、建设用地的占用土地整理的主要任务是什么?答:1、农用地整理:通过对田水路林村的综合整治要达到(1)增加有效耕地面积;(2)提高耕地质量;(3)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2、市地整理:通过对市地进行整理,要达到(1)解决城市发展用地;(2)改善城镇生活居住条件,减少城镇外延占地。10. 土地资源保护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答:应该包括土地退化,土地沙漠化、土地资源的次生盐碱化、土地资源的贫瘠化、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开发利用中存在哪些问题?答:主要特点是 1、土地总量大,人均土地少。2、地貌类型多样,山地、丘陵
12、多,平地少、 3、土地资源区域分布不均衡 4、土地生态环境脆弱。三、分析论述题1. 用 12 个实例论述我国城市用地存在的问题与原因。答:(1)土地产权制度结构单一:长期以来,城市土地到底属于哪级政府所有或由多级政府分享,现有法律未作明确界定,土地使用权的有偿出让和划拨之间界线模糊。 (2)土地市场机制欠成熟:划拨土地入市低价偏低,按照我国现行土地使用制度,划拨土地使用权入市场须向市县政府缴纳不低于地价 30%的出让金,但从实际运作来看,缴纳的都低于。 (3)现行立法规定滞后:土地出让金一次性收取加重了开发商的成本并转嫁给消费者,可能导致政府为了增加财政收入而采取大量批地或人为抬高地价的短期行
13、为,刺激起过分的批地热情,为未来政府带来财政上的困难,有悖公平原则,更不利于房地产市场的持续健康发展。 (4)行政管理体制不健全:从中央到地方对城市土地开发经营管理不统一,从而造成机构重叠、职责不清、效率低下诸问题,直接损害了规划的稳定性和工作的高效。政府作为提供公共服务的部门,对土地市场的服务、监督不到位,造成土地市场信息不对称,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土地市场的发育。阐述基本农田的含义、保护对象及其进行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的基本思路和工作过程。并简要论述其对解决当前中国人地矛盾的意义。答:基本农田:指根据一定时期人口和国民经济对农产品的需求以及建设用地的预测而确定的长期不得占用的和基本农田保护规划期
14、内不得占用的耕地。论述土地资源动态监测的目的是什么?怎样利用“3S”技术进行土地利用动态监测。答:动态监测的目的:1、保持土地资源和利用状况数据的现势性2、形成系统的动态分析、历史分析和趋势分析 3、揭示土地利用的变化规律 4、建立预警系统、为土地执法服务 5、为政府制定政策提供依据服务 6、反馈土地管理工作的成效 怎样监测:1、遥感数据获取(1)数据及资料来源连续、稳定;(2)能满足监测的精度要求;(3)价格适中、易于获取;(4)目前采用的主要数据源有 TM 和 SPOT 数据。 2、数据预处理(1)校正和配准方法(2)影像镶嵌3、多源多时相遥感数据的融合 4、变化信息提取及变化类型确定(1
15、)变化信息发现(2)变化类型的确定5、外业调查与复核(1)实地检查确认遥感内业判读的变化图斑; (2)实地调查影像上识别或定位不准的小图斑边界线; (3)实地量测影像上量测精度不足的线状地物宽度; (4)对影像上有云影遮盖的范围做补充调查; (5)实地收集监测区内与真正变化图斑相对应的土地变更调查资料,为变化信息分类后处理及精度评价提供依据。6、变化信息后处理(1)外业资料整理与分析;(2)变化小图斑归并; (3)图斑范围、边界、类型确定; (4)选取特征图斑,为建立影像特征库提供典型影像资料;(5)统计变化面积并作变化分析。 7、提交成果 (1 土地利用监测图(2)技术报告 8、检查验收(1)检查制度 2)验收依据(3)检查验收报告4. 如何解决 21 世纪中国耕地状况与人口增长的矛盾?人口上: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耕地上:提高耕地利用率,切实保护每一寸耕地,5. 为什么说 LESA 型土地评价比单一的土地的自然特性评价或单一的土地经济评价优越?6. 论述土地资源的自然特性与资产特性的社会功能与土地资源管理的关系7. 实例计算土地经济适宜性评价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