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设计】2015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 第三章 牛顿运动定律 阶段验收评估(14各类新题及原创题,含解析)

上传人:shuim****xiang 文档编号:37266750 上传时间:2018-04-1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维设计】2015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 第三章 牛顿运动定律 阶段验收评估(14各类新题及原创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三维设计】2015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 第三章 牛顿运动定律 阶段验收评估(14各类新题及原创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三维设计】2015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 第三章 牛顿运动定律 阶段验收评估(14各类新题及原创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三维设计】2015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 第三章 牛顿运动定律 阶段验收评估(14各类新题及原创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三维设计】2015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 第三章 牛顿运动定律 阶段验收评估(14各类新题及原创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维设计】2015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 第三章 牛顿运动定律 阶段验收评估(14各类新题及原创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维设计】2015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 第三章 牛顿运动定律 阶段验收评估(14各类新题及原创题,含解析)(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牛顿运动定律牛顿运动定律(时间:60 分钟 满分:100 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3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1(2014贵阳模拟)如图 1 所示,用网球拍打击飞过来的网球,网球拍打击网球的力( )图 1A比球撞击球拍的力更早产生B与球撞击球拍的力同时产生C大于球撞击球拍的力D小于球撞击球拍的力解析:选 B 网球拍对网球的力与球对网球拍的力为一对作用力反作用力,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同时产生、同时消失,故只有选项 B 正确。2(2013南师附中检测)一皮带传送装置如图 2 所示,轻弹簧一端固定,另一端连接一个质量为m的滑块,已知滑块与皮带之间存在摩擦

2、。现将滑块轻放在皮带上,弹簧恰好处于自然长度且轴线水平。若在弹簧从自然长度到第一次达最长的过程中,滑块始终未与皮带达到共速,则在此过程中滑块的速度和加速度变化情况是( )图 2A速度增大,加速度增大B速度增大,加速度减小C速度先增大后减小,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D速度先增大后减小,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解析:选 D 因滑块始终未与皮带达到共速,故滑块始终受到水平向左的滑动摩擦力,由mgkxma可知,滑块的加速度先减小后反向增大,而滑块的速度先增大后减小,直到速度为零,故只有 D 项正确。3(2013重庆高考)图 3 甲为伽利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实验的示意图,让小球由倾角为的光滑斜面滑下,然后在不同的角条

3、件下进行多次实验,最后推理出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匀加速直线运动。分析该实验可知,小球对斜面的压力、小球运动的加速度和重力加速度与各自最大值的比值y随变化的图像分别对应图乙中的( )2甲 乙图 3A、和 B、和C、和 D、和解析:选 B 本题考查牛顿运动定律及图像分析,意在考查考生的图像分析能力。根据斜面模型,小球在光滑的斜面上时,对斜面的压力为FNmgcos ,压力FN与其最大值的比值为 cos ,此比值与的图线对应图像中的;下滑过程中小球的加速度agsin ,加速度与其最大值的比值为 sin ,此比值与的图线对应图像中的;重力加速度是恒定值,与其最大值的比值为 1,此比值与的图线对应图像中的。

4、所以 B 项正确;A、C、D 项错误。4如图 4 所示,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竖直固定在水平面上,上端固定一质量为m0的托盘,托盘上有一个质量为m的木块。用竖直向下的力将原长为l0的弹簧压缩后突然撤去外力,则m即将脱离m0时的弹簧长度为( )图 4Al0 Bl0m0mg kCl0 Dl0mg km0g k解析:选 A 当m即将脱离m0时,m只受重力作用,其加速度为g,方向竖直向下,此时托盘的加速度也为g,方向竖直向下,分析托盘受力可知,弹簧弹力此时一定为零,故弹簧此时处于原长状态,A 正确。5(2014江苏省扬州中学模拟)物块A、B的质量分别为m和 2m,用轻弹簧连接后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对B施

5、加向右的水平拉力F,稳定后A、B相对静止地在水平面上运动,此时弹簧长度为l1;若撤去拉力F,换成大小仍为F的水平推力向右推A,稳定后A、B相对静止地在水平面上运动,此时弹簧长度为l2。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3图 5A弹簧的原长为l1l2 2B两种情况下稳定时弹簧的形变量相等C两种情况下稳定时两物块的加速度不相等D弹簧的劲度系数为F l1l2解析:选 D 由题意可得两种情况下物块的加速度大小相等为a,方向水平向右,F 3m所以 C 错误。设弹簧的原长为l0,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则有k(l1l0)ma,k(l0l2)2ma,解得l0,k,A 错误,D 正确。kl1ma,kl22ma,则2l1l2

6、 3F l1l2l1l2,所以 B 错误。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 3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18 分,每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选对得 6 分,选对但不全得 3 分,错选或不选得 0 分)6(2014南宁模拟)如图 6 所示,轻弹簧两端拴接两个小球a、b,拴接小球的细线固定在天花板,两球静止,两细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30,弹簧水平,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图 6A两球质量一定相等B两球质量可能不相等C剪断左侧细线瞬间,a球加速度为gD剪断左侧细线瞬间,b球加速度为 0解析:选 AD 设左、右两细线的拉力大小分别为Fa、Fb,由平衡条件可得,Facos Fbcos ,Fasin mag,Fbsin

7、 mbg,可解得:FaFb,mamb,A 正确,B 错误;剪断左侧细线瞬间,Fa立即消失,弹簧弹力及Fb瞬间不发生改变,故此时b球加速度为零,a球的加速度aa,C 错误,D 正确。Fa mag sin 7如图 7 甲所示,物块的质量m1 kg,初速度v010 m/s,在一水平向左的恒力F作用下从O点沿粗糙的水平面向右运动,某时刻后恒力F突然反向,整个过程中物块速度的平方随位置坐标变化的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g10 m/s2。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4图 7A23 s 内物块做匀减速运动B在t1 s 时刻,恒力F反向C恒力F大小为 10 ND物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0.3解析:选 BD 由运

8、动学公式v2v022ax可知,v2x图像中图线的斜率为 2a,所以在前 5 m 内,物块以 10 m/s2的加速度做减速运动,减速时间为 1 s。513 m 的运动过程中,物块以 4 m/s2的加速度做加速运动,加速时间为 2 s,即物块在 13 s 内做加速运动,A 错误,B 正确。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在减速的过程中,Fmgma1,加速过程中Fmgma2,代入数据可解得F7 N,0.3,所以 C 错误,D 正确。8质量为M的光滑圆槽放在光滑水平面上,一水平恒力F作用在其上促使质量为m的小球静止在圆槽上,如图 8 所示,则( )图 8A小球对圆槽的压力为 mg2m2F2 Mm2B小球对圆槽的

9、压力为mF mMC水平恒力F变大后,如果小球仍静止在圆槽上,小球对圆槽的压力增加D水平恒力F变大后,如果小球仍静止在圆槽上,小球对圆槽的压力减小解析:选 AC 利用整体法可求得系统的加速度为a,对小球利用牛顿第二定律F Mm可得:小球受到圆槽的支持力为 ,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 A、C 选项正mg2m2F2 Mm2确。三、非选择题(本题共 4 小题,共 52 分,按题目要求作答。解答题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演算步骤)。9(8 分)(2014广东省四校联考)如图 9 所示为“探究加速度与物体受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图。图中A为小车,质量为m1,连接在小车后面的纸带穿过电火花打点计时器B,它们均

10、置于水平放置的一端带有定滑轮的足够长的木板上,P的质量为m2,C为弹簧测5力计,实验时改变P的质量,读出测力计不同读数F,不计绳与滑轮的摩擦。图 9(1)电火花打点计时器工作电压为_流(选填“交、直”)_V。(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端带有定滑轮的长木板必须保持水平B实验时应先接通电源后释放小车C实验中m2应远小于m1D测力计的读数始终为m2g/2(3)图 10 为某次实验得到的纸带,纸带上标出了所选的四个计数点之间的距离,相邻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没有画出。由此可求得小车的加速度的大小是_ m/s2(交流电的频率为 50 Hz,结果保留二位有效数字)。图 10(4)实验时,某同学由于疏忽,

11、遗漏了平衡摩擦力这一步骤,他测量得到的aF图像,可能是图 11 中的图线( )图 11解析:(1)电火花打点计时器工作电压为 220 V 交变电流。(2)一端带有定滑轮的长木板必须稍微倾斜,以平衡摩擦力,选项 A 错误。实验时应先接通电源后释放小车,选项 B 正确。实验中m2不必远小于m1,选项 C 错误。由于P向下加速运动,测力计的读数始终小于m2g/2,选项 D 错误。(3)由 xaT2解得小车的加速度的大小是 0.50 m/s2。(4)遗漏了平衡摩擦力这一步骤,他测量得到的aF图像,应该是当F从某一值开始增大,加速度a才开始增大,所以可能是图线 C。答案:(1)交 220 V (2)B

12、(3)0.50 (4)C10(14 分)(2014浙江三县联考)某同学为了测定木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他用6测速仪研究木块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装置如图 12 所示。他使木块以初速度v04 m/s 的速度沿倾角30的斜面上滑,紧接着下滑至出发点,并同时开始记录数据,结果电脑只绘出了木块从开始上滑至最高点的vt图线如图 13 所示。g取 10 m/s2。求:图 12 图 13(1)上滑过程中的加速度的大小a1;(2)木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3)木块回到出发点时的速度大小v。解析:(1)由题图可知,木块经 0.5 s 滑至最高点上滑过程中加速度的大小:a1 m/s28 m/s2。v t4 0.

13、5(2)由牛顿第二定律Fma得上滑过程中:mgsin mgcos ma1代入数据得。35(3)下滑的距离等于上滑的距离x m1 mv02 2a142 2 8由牛顿第二定律Fma得下滑过程中:mgsin mgcos ma2下滑至出发点的速度大小v2a2x联立解得v2 m/s。答案:(1)8 m/s2 (2) (3)2 m/s3511(14 分)(2013华中师大一附中模拟)交管部门强行推出了“电子眼” ,机动车擅自闯红灯的大幅度减少。现有甲、乙两汽车正沿同一平直马路同向匀速行驶,甲车在前,乙车在后,它们行驶的速度均为 10 m/s。当两车快要到一十字路口时,甲车司机看到绿灯已转换成了黄灯,于是紧

14、急刹车(反应时间忽略不计),乙车司机为了避免与甲车相撞也紧急刹车,但乙车司机反应较慢(反应时间为 0.5 s)。已知甲车紧急刹车时制动力为车重的 0.4倍,乙车紧急刹车制动力为车重的 0.5 倍,求:(1)若甲司机看到黄灯时车头距警戒线 15 m,他采取上述措施能否避免闯红灯?(2)为保证两车在紧急刹车过程中不相撞,甲、乙两车行驶过程中应保持多大距离?解析:(1)甲车紧急刹车的加速度为7a14 m/s2f1 m10.4m1g m1甲车停下来所需时间t1 s2.5 sv0 a110 4甲滑行距离s m12.5 mv02 2a1102 2 4由于 12.5 m15 m,所以甲车能避免闯红灯(2)设

15、甲、乙两车行驶过程中至少应保持距离s0,在乙车刹车t2时刻两车速度相等,则有:乙车紧急刹车的加速度大小为:a25 m/s2f2 m2v1v2v0a1(t2t0)v0a2t2解得:t22.0 s,s乙v0t0v0t2a2t2215 m1 2s甲v0(t0t2)a1(t0t2)212.5 m1 2s0s乙s甲(1512.5)m2.5 m。答案:(1)能避免闯红灯 (2)2.5 m12(16 分)(2014江苏南京四校月考)如图 14 所示,质量M8 kg 的小车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在小车左端加一水平推力F8 N。当小车向右运动的速度达到 3 m/s 时,在小车右端轻轻地放一个大小不计、质量m2 kg 的小物块。小物块与小车间的动摩擦因数0.2,小车足够长。g取 10 m/s2,则:图 14(1)放上小物块后,小物块及小车的加速度各为多大;(2)经多长时间两者达到相同的速度;(3)从小物块放上小车开始,经过t3 s 小物块通过的位移大小为多少?解析:(1)小物块的加速度amg2 m/s2小车的加速度aM0.5 m/s2Fmg M(2)由amtv0aMt,得t2 s,v同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