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考试:行测——言语理解题及解析(十)

上传人:qiuji****ngye 文档编号:37266468 上传时间:2018-04-1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事业单位考试:行测——言语理解题及解析(十)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事业单位考试:行测——言语理解题及解析(十)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事业单位考试:行测——言语理解题及解析(十)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事业单位考试:行测——言语理解题及解析(十)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事业单位考试:行测——言语理解题及解析(十)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事业单位考试:行测——言语理解题及解析(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事业单位考试:行测——言语理解题及解析(十)(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辽宁中公教育:辽宁中公教育:http:/ 辽宁事业单位考试网 事业单位考试:行测言语理解题及解析十更多信息关注辽宁事业单位考试网1.上次省长到该地区进行( )后,各部门都进行了大规模的自查自纠活动,某些官员的贪污腐败行为在阳光政府之下( )。填入括号内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视察 败露B. 考察 暴露C. 视察 暴露D. 考察 败露2.下列各句中,括号中的成语或者熟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 这个人是(罪不容诛)的,我们还是给他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吧B. 有些党员干部心胸狭隘,只要下属提出与自己不合的意见,便给人(穿小鞋)C. 我们一旦被祖国挑选为飞行员,就要(肝胆相照),报效国家

2、D. 现在这样到处刺探他人隐私,这是很不道德的,古人不是说过要“(目不窥园)”吗3.圆明园流失海外的诸多文物,大多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被英法联军( ),并流失多年的中国珍贵文物,中国对其拥有不可( )的所有权。这些文物理应归还中国,回到它的( )地。填入括号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搜刮 质疑 生源B. 劫掠 置疑 原生C. 褫夺 置疑 产生D. 抢夺 质疑 出产4.我们要学习鲁迅先生作文构思( )的方法,力戒那种马马虎虎、随随便便为应付而作文的陋习。填入括号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严紧辽宁中公教育:辽宁中公教育:http:/ 辽宁事业单位考试网 B. 严谨C. 严格D. 严明5.

3、下列各句中,括号中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 常言道:(七月流火)。今天上海市的气温上升至今年入夏以来的最高点蹿到38.5度B. 李书记的老婆建议在自家门上树一块牌子,写明“李书记家” ,李书记不满地说:真是(多此一举)C. 有些国家用传统现实主义的思维方式来看待能源问题,对一些发展中国家增加能源需求(品头论足),鼓噪“能源威胁论” ,觉得似乎只有他自己才有资格浪费地球上的资源D. 环境学的业内人士试图采用向河里放鱼的方法治理河水污染,原因在于这里的渔业资源已到了(涸泽而渔)的地步6.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_所谓“拿破仑学”的学者所写出的充塞各国图书馆内的拿

4、破仑传,_以卓别林的传记来说,以我有限的见闻,_不下六七种之多。有本人写的自传,也有别人写的传记。A. 无论 还是 就B. 且不说 仅 就C. 无论 仅 就D. 且不说 如果 也7.在下面各句横线处依次填人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这一地区曾一度山洪_,造成公路被毁、交通中断。(2)我国的法律明确规定,成年子女对父母有_的义务。(3)商业广告不同于公益广告,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_。A. 暴发 抚养 盈利B. 暴发 赡养 营利C. 爆发 赡养 盈利D. 爆发 抚养 营利辽宁中公教育:辽宁中公教育:http:/ 辽宁事业单位考试网 8.但是不知道消磨时间为何物的人却把这一片_的绿荫看得珍贵可

5、爱,因此,这桃林就很出名了。填入横线最恰当的一项是( )。A. 简朴B. 简陋C. 简单D. 简洁9.艰苦奋斗( )是一种进取的积极精神,( )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客观需要。一个民族,如果丧失了艰苦奋斗的精神,( )它暂时也可能很富有,却是一个没有前途和希望的民族。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既然 就 即使B. 既 也 所以C. 或者 或者 虽然D. 不仅 而且 尽管10.知政失者在草野,知屋漏者在宇下。民间不乏真知灼见之士,他们的声音往往能提供另外一个( ),给执政者以参考和启发。填入括号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思维B. 视野C. 视角D. 观点1.标准答案:A答案解析:这

6、道题属于实词的辨析,主要考查区别词义的侧重点。视察:侧重于负有责任地,有指导地察看,多用于上下级之间。考察:实地观察调查。败露:诡密的事被人发觉暴露:露在外面,无所遮蔽辽宁中公教育:辽宁中公教育:http:/ 辽宁事业单位考试网 考察着重于调查研究;视察侧重于负有责任地,有指导地察看,多用于上下级之间。暴露是中性词,败露是贬义词,一般适用于坏的事情,贪污腐败行为当然是败露出来。2.标准答案:B答案解析:这道题属于成语辨析,主要考察正确理解成语的含义。罪不容诛:形容罪大恶极,判处死刑都不足以抵偿。穿小鞋:是用形象的方式比喻暗中刁难、约束与限制肝胆相照:比喻朋友相交,诚心相待。目不窥园:指的是不往

7、花园里看一眼,形容专心致志于学习。A 项“罪不容诛”形容罪大恶极,判处死刑都不足以抵偿。此意与文中表述“我们还是给他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吧”前后矛盾,故使用不当。C 项“肝胆相照”比喻朋友相交,诚心相待。文中并非朋友关系,而是报效国家,所以也属于使用不当。D 项“目不窥园”指的是不往花园里看一眼,形容专心致志于学习。而非文中窥探他人隐私之意,所以 D 项也应排除。B 项“穿小鞋”是用形象的方式比喻暗中刁难、约束与限制,符合句意表达要求,所以 B 项为正确答案。3.标准答案:B答案解析:这道题属于实词的辨析,主要考查区别词义的侧重点。质疑:指心有所疑,提出以求得解答。置疑:表示怀疑,多用于否定。劫

8、掠:抢劫,索取。指用不法的手段获取(舍贬义)。褫夺:依法剥夺。质疑:心有所疑,提出以求得解答。置疑:表示怀疑。多用于否定。表示很肯定地否定,积极意义较明显。先看第二空, “质疑”和“置疑”的区别。质疑:指心有所疑,提出以求得解答。置疑:表示怀疑,多用于否定。如:不容置疑,无可置疑。据此可知句中应选“置疑” ,排除A、D。劫掠:抢劫,索取。指用不法的手段获取(舍贬义)。褫夺:依法剥夺。句中英法联军获取文物的手段显然是非法的,这里应选“劫掠” ,排除 C 项。4.标准答案:B辽宁中公教育:辽宁中公教育:http:/ 辽宁事业单位考试网 答案解析:这道题属于实词的辨析,主要考查区别词语的适用对象。严

9、紧:严格、严厉,多指行为方法上的严谨:严密谨慎、严密细致,多指格律或文章结构等方面严格:在执行制度或掌握标准时认真、不放松严明:严格而明确根据词义严谨:严密谨慎、严密细致,多指格律或文章结构等方面本题应选“严谨” 。5.标准答案:B答案解析:这道题属于成语辨析,主要考察正确理解成语的含义。七月流火:并不是指火热的天气,而是指天气逐渐变凉。多此一举:指所做的事或所采取的行动完全没有必要。品头论足:指无聊的人随意议论妇女的容貌体态,也比喻在小节上一味挑剔。涸泽而渔:抽干池水捉鱼。比喻只图眼前利益,不作长远打算。A 项“七月流火”并不是指火热的天气,而是指天气逐渐变凉。B 项“多此一举” ,指所做的

10、事或所采取的行动完全没有必要,符合文意要求。C 项“品头论足”指无聊的人随意议论妇女的容貌体态,也比喻在小节上一味挑剔。用于此处不妥,文中的措词“鼓噪”就可看出已经不仅仅是挑剔了,应该用“指手画脚”更为恰当。D 项“涸泽而渔”的意思是抽干池水捉鱼。比喻只图眼前利益,不作长远打算。用来形容渔业资源枯竭不合适。因此这道题目的正确答案是 B 项。6.标准答案:B答案解析:这道题属于虚词的辨析,主要考查各种复句关系及常见关联词。可空格处将本题分三个部分。第一个空格位于开头,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是并列关系,列举了两个例子,选择 B 更恰当。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是递进关系,选择“就” 。7.标准答案:B答案解

11、析:这道题属于实词的辨析,主要考察区别词语的特定方向性辽宁中公教育:辽宁中公教育:http:/ 辽宁事业单位考试网 “暴发”强调“突然性”“爆发”强调“爆炸性”“抚养”是长辈对晚辈而言“赡养”是晚辈对长辈而言“暴发”强调“突然性” , “爆发”强调“爆炸性” ,排除 C 项和 D 项。 “抚养”是长辈对晚辈而言, “赡养”是晚辈对长辈而言,结合语境,排除 A 项和 D 项;“盈利”和“赢利” ,意为“获得的利润” , “营利”意为“谋求利润” ,结合语境,排除 A 项和 C 项。故正确答案为 B。8.标准答案:B答案解析:这道题属于实词的辨析,主要考查区别词语的感情色彩。简朴:朴素简单。简陋:

12、简单而鄙陋简单:不复杂;头绪少简洁:简明扼要。这道题目也可根据感情色彩的方法作答。根据文中转折词“却”字可知空白处与其后“珍贵可爱”表达的感情色彩一定是相反的,因此空白处应该填入一个表达消极感情色彩的词汇,所以 B 项“简陋”为正确答案。而 A、C、D 三项的表述都属于中性色彩。9.标准答案:D答案解析:这道题属于虚词的辨析,主要考查各种复句关系及常见关联词。第一空和第二空是递进的关系,如果暂时判断不出来,那就先看第三个空,句子“它暂时也可能很富有”是假设句,所以这里用尽管最适合。10.标准答案:C答案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词的搭配习惯。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和概括的反映。包括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指意识、精神。视野:眼睛看到的范围或观察及认识的领域视角:观察物体时,从物体两端(上、下或左、右)引出的光线在人眼光心处所成的夹辽宁中公教育:辽宁中公教育:http:/ 辽宁事业单位考试网 角。观点:观察事物时所处的立场或出发点。执政者看问题通常是由上至下,民间之士在社会基层生活,这两者看问题的角度通常有些差别。因此民间之士对问题正确而深刻的认识和见解可以给执政者思考问题提供一个不一样的角度,因此 C 项符合题意。 “视野”指眼睛看到的范围或观察及认识的领域,句中所说的是“角度”而不是“范围” ,因此 B 项错误。辽宁事业单位考试网:http:/ 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