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新版中级经济师考试 经济基础记忆重点精华 考前点题

上传人:实*** 文档编号:37259813 上传时间:2018-04-13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339.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新版中级经济师考试 经济基础记忆重点精华 考前点题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8年新版中级经济师考试 经济基础记忆重点精华 考前点题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8年新版中级经济师考试 经济基础记忆重点精华 考前点题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8年新版中级经济师考试 经济基础记忆重点精华 考前点题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8年新版中级经济师考试 经济基础记忆重点精华 考前点题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年新版中级经济师考试 经济基础记忆重点精华 考前点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新版中级经济师考试 经济基础记忆重点精华 考前点题(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5 经济基础必过 第 1 页 共 6 页 第一章 第一章 市场需求市场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供给与均衡价格 1.影响需求变动的基本因素 偏好、收入、价格价格(最关键)(最关键) 、替代 品的价格、互补品的价格、预期、其他 2.影响供给的因素主要有:价格、成本、技术、预期、相关产品、 其他因素,生产要素的价格及国家政策等 3.最高限价低于均衡价格,保护消费者利益,出现供给短缺,严 重排队,黑市高价,政府配给制;保护价格高于均衡价格,刺激 生产,导致市场供给过剩,出现变相降价,政府应收购过剩产品 予以储备。保过 4. 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 替代品的数量和相近程度、 重要性、 用途的多少、

2、时间 5.需求价格弹性1 时,价格上涨会使销售收入减少,薄利多销; 小于 1 时,价格上涨会使销售收入增加。 6.需求交叉弹性0 为替代,0 互补 负补 7.收入弹性1 高档品, 1 必需品, 0 为低档品 8.影响供给价格弹性的因素:时间是首要因素时间是首要因素、生产周期和自然 条件的影响、投入品替代性大小和相似程度 第二章 第二章 消费者行为分析消费者行为分析 1. 基数效用理论运用边际效用分析。序数效用论运用无差异曲线 和预算约束线分析。 2.关于偏好的基本假定 完备性可传递性,保证消费者偏好一 致性消费者总是偏好多而不是少 3. 无差异曲线具有以下特征:第一,离原点越远,偏好越高。第

3、二,曲线不能相交。第三,向右下方倾斜。 4. 决定预算线变动的因素: 消费者的收入、商品的价格。 5.消费者均衡实现的三个条件 收偏价 偏好不变、收入不变和价 格不变 6.对正常品而言,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与价格呈反方向变动,对 低档品而言,替代效应与价格呈反方向变动,收入效应与价格呈 同方向变动,总效应与价格呈反方向变动。 第三章 第三章 生产和成本理论生产和成本理论 1.生产要素 劳资土才 分为劳动、资本、土地和企业家才能四种 2.各类成本曲线的关系 第四章 第四章 市场结构理论市场结构理论 1.市场类型的划分标准:市场上竞争程度或垄断程度。 2.划分市场结构的主要依据: 数目差别障碍 生产

4、者数目、产 品的差别、进入障碍 3. 市场分为:完全竞争、垄断竞争、寡头垄断、完全垄断 4. 实行价格歧视的基本条件: 第一,划分出不同购买者;第二,市场有效隔离隔离,同一产品不能 流动。 第五章 第五章 市场失灵和政府的干预市场失灵和政府的干预 1.政府对市场失灵(外公信断)干预措施: 限制垄断:公共管制外部性:税收、补贴、合并、明晰产权。 公共物品:政府承担了主要提供者的职责, 信息不对称:国 国 民收入核算和简单宏观经济模型民收入核算和简单宏观经济模型 1.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形态:收产价 产品、价值、收入 2.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方法:收支生 生产法、收入法、支出法 3.消费理论:消凯、没

5、命、弗持 凯恩斯的消费理论,莫迪利安 尼的生命周期理论,弗里德曼的持久收入理论 4. 凯恩斯消费理论三个假设 两减一收 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收入是收入是决定消费的最重要的因素。 平均消费倾向随收入增加而减少。 5.投资乘数 k 为边际储蓄倾向的倒数。投储 6.影响总需求的因素:预购货利税价 利率、货币供给量、政 府购买、税收、预期、价格总水平 第六章 第六章 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理论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理论 1.用现行价格计算经济发展规模,用不变价格计算经济增长速度。 现模不速 2.决定经济增长的基本因素:两投入两产出 劳动、资本、劳动生产率、资本的效率 3. 长周期又称康德拉耶夫周期,50-6

6、0 年,中周期(朱格拉周期, 8 年。短周期(基软周期,3-5 年。对经济运行影响较大是中周期。 康长朱中短基 4.经济波动的一般原因:预投国技经销 投资率、消费需求、技术进步、预期、经济体制、国际经济因素 的冲击。 5.一致性指标一致性指标,出现的时间一致,如工业总产值、固定资产投资 工业总产值、固定资产投资 额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额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先行指标先行指标,可以预测总体经济运行的轨迹,如制造业订制造业订单、单、股票 股票 价格指数和广义货币价格指数和广义货币 M2M2。 滞后性指标滞后性指标,已经出现的峰顶和谷底的确认,如库存、库存、居民消费 居民消费 价格指数价格指数等等

7、。 6.经济发展包括:生产分城 第一,产业结构优化、第二,城市化进程的逐步推进; 第三,第三,广大居民生活水平的持续提高广大居民生活水平的持续提高。 (核心)。 (核心)第四,国民收入分 配状况的逐步改善。 第七章 第七章 价格总水平和就业、 价格总水平和就业、 失业失业 1.决定价格总水平变动的 因素:两货三总 ,货币供给量、货币流通 速度和总产出。 (MV=PT 或 P=MV/T)、总需求和总供给 2.价格总水平的变动与货币供给量的变化成正比;与货币流通速 度的变化成正比;与总产出的变化成反比 3. 自愿失业包括: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市场信息不完全和 工作交换引起属于摩擦性; 产业结构

8、调整属结构性失业。 自摩结 4. 需求不足型失业,也叫非自愿失业,或周期性失业,是指劳动 者在现行工资水平下找不到工作的状况,或是指总需求相对不足 减少劳动力派生需求所导致的失业。非周需 5.奥肯定律:失业率每提高一个百分点,GDP 下降 2-3 个百分点。 经济增长和失业经济增长和失业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 6. 菲利普斯曲线: 通货膨胀率与失业或经济增长通货膨胀率与失业或经济增长之间相互关系。2015 经济基础必过 第 2 页 共 6 页 最初反映失业率与货币工资率之间关系 第八章 第八章 国际贸易和国际资本流动国际贸易和国际资本流动 1. 国际贸易理论的演变: 绝对优势理论,各国在生产技术上

9、的绝对差异是国际贸易和国 际分工的基础。 比较优势理论,两国间存在成本上的差异 赫克歇尔俄林理论(要素禀赋) ,各国应该集中生产并出口能 够利用本国充裕要素的产品 规模经济贸易理论,解释相似资源储备国家之间和同类工业品 之间的双向贸易现象 2.影响一国出口贸易的因素:生技资汇需。自然资源、生产能力 和技术水平、汇率水平、国际需求水平和结构 3.影响一国进口贸易的因素: 经汇供 经济总量、 汇率水平、 国际市场的供给和价格。 4.汇率下跌,货币贬值,出口增加;汇率上升,货币升值,进口 增加。 下贬出 5.非关税壁垒:进口配额制、自愿出口限制、歧视性公共采购、 技术标准和卫生检疫标准 6.确认倾销

10、的标准 原产国标准第三国标准按照同类产品在原产国的生产成 本,加合理销售费、管理费、一般费用和利润确定 7.倾销有四种类型:偶隐掠持 掠夺性倾销,持续性,隐蔽性, 偶然性倾销 8.征收反倾销税须符合:事实,损失因果 9.外国直接投资的方式:独合收股利独资收购或合并合资 股权投资(25%以上)利润再投资 10. 国际资本流动的原因 他汇风收 收益率的差异汇率变动各种风险(汇率风险,市场风险) 其他因素(投机、规避贸易保护、国际分工) 11.干预资本流动的手段: 外债政策外汇管制;颁布政策法 规;对偿债能力控制;财政和金融政策 第九章 第九章 公共物品与财政职能公共物品与财政职能 1.公共物品的供

11、给制度:生融决收 决策制度,融资制度, 生产, 收益分配制度 2.公共财政的基本职能:收资经 资源配置、收入分配、经济 稳定和发展职能 3.实现收入分配职能的手段 公范转税 明确范围和界限;加强税收调节发挥转移支付作用发 挥公共支出作用 4.公共选择的三大理论基石:个经交 个人主义方法论,经济人 假设,作为一种交易的政治过程 5. 政府失灵的表现:选投利政官 选民“理性的无知”与 “理性的非理性”政治家(政党)选票极大化投票循环官 僚体系无效率利益集团与寻租 第十章 第十章 财政支出财政支出 1.支出规模增长理论:纳政皮度马经莫非 瓦格纳的“政府活动扩张法则” 皮考克和魏斯曼的“梯度渐进增长理

12、论” 马斯格雷夫的“经济发展阶段增长理论” 鲍莫尔的“非均衡增长理论”公共选择学派 2.“3E”原则:公经效果 经济型,效率性,效果性,后加入公 平性 3. 支出绩效考评的原则:科客统分 统一领导、分类管理、客 观公正、科学规范 4.财政支出考评的方法:因比成公 比较法、因素分析法、公 众评价法、成本效益分析法 5. 支出绩效考评指标选择原则:重可相经 相关性、可比性、 重要性、经济性 第十一章 第十一章 财政收入财政收入 1.政府收入的分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税收、社会缴款、赠 与、其他收入 赠他缴税 2.我国政府收入分为:转债本非保税 税收,社保基金,非税收 收入,贷款转贷回收本金收入

13、,债务,转移性收入 3.衡量财政收入的不同口径:小非中保 最小口径只包括税收最小口径只包括税收; 小口径加非税收 (常用的, 统计年鉴口径) ; 中口径是再加社会保障缴费收入 大口径是全部的政府收入 4.税收分类:增消营关 流转税: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关税 财产税:土地增值税、房产税、车船税契税 行为税:印花税、城市维护建设税 中央税:消费税、关税 消关 中央和地方共享税:增值税、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证券交 易印花税 增资所印 5.拉弗曲线: 税率与税收收入或经济增长之间关系 6. 税负转嫁的方式: 前转(消费者,最典型普遍)后转(供给者) 、混转(常见)消转 (纳税人自己负担) 、旁

14、转 税收资本化(后转的特殊形式,如土地交易) 7.影响税负转嫁的因素: 供给与需求弹性(关键因素) :弹性大不易转 课税商品的性质:非生活必需品不容易转嫁课税与经济交易的关 系课税范围的大小:范围越窄不容易转嫁 8.国债功能:金赤宏利 弥补财政赤字、筹集建设资金、调节 货币供应量和利率、调控宏观经济 9.国债的负担:购务税代 认购者负担,债务人,纳税人,代际 负担 A 10. 国债发行方式主要有:公承售买 公募招标、承购包销、直 接发售、 “随买” 11. 国债偿还方式主要有: 抽签分次偿还、到期一次偿还、转期 偿还、提前偿还和市场购销法 12.国债负担率=国债累计余额/GDP 负担率:发达

15、60 发展中 45 依存度 15-20 国债依存度=债务收入/财政支出 第十二章 第十二章 政府预算政府预算 1. 政府预算制度最早出现在英国 2.政府预算的职能:反监控 反映政府部门活动或工作状况、 监督政府部门收支运作情况、控制政府部门支出 3.政府预算的原则:年完统靠开合2015 经济基础必过 第 3 页 共 6 页 完整性、统一性、可靠性原则(谨慎性原则) 、合法性原则、公开 性原则、年度性原则 4.按内容和方法分为:增量预算和零基预算增量预算和零基预算;按收支平衡状况分 为:平衡预算和差额预算; 按预算项目是否直接反映经济效益分为:投入预投入预算、绩效预、绩效预算 和规划和规划项目预

16、算;投绩规 5.政府预算体系 公政社国 公共财政预算,统计公报公布的数字,是政府预算体系的基础 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发土基 向社会征收基金、收费、出让土地、发行彩票,具有指定用途、 专款专用,管理原则是以收定支,专款专用,结余结转下年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不列赤字, 社会保障预算,2013 年正式提交全国人大 第十三章 第十三章 财政管理体制财政管理体制 1.事权及支出责任划分的原则:受技效区 受益,效率,区域, 技术 2.财政收入划分的原则:恰集效对 集权,效率,恰当,收益与 负担对等 3. 财政管理体制的模式: 财政联邦制(美国)财政单一制模式 (法国) 4.1994 年实施分税制改革的指导思想: 正确处理中央与地方的分配关系 合理调节地区间财力分配 正确处理政府与企业间的财力分配关系 坚持统一政策与分级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坚持整体设计与逐步推进相结合的原则 5.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成效: 建立了财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会计职称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