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校本教材《踢毽子》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7255801 上传时间:2018-04-09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3.0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校本教材《踢毽子》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小学校本教材《踢毽子》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小学校本教材《踢毽子》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小学校本教材《踢毽子》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小学校本教材《踢毽子》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校本教材《踢毽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校本教材《踢毽子》(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校本教材校本教材欢 乐 校 园(踢(踢毽毽子)子)1目 录前 言 . 3第一章 踢毽子的起源 . 5第二章 毽子的制作 . 6第三章 踢毽子的作用 . 7第四章 场地要求与特点 .9第五章 踢毽子的方法 第一节 空踢 单脚踢 .10第二节 盘踢(足内侧踢) .12第三节 磕踢(膝盖踢) .13第四节 脚背踢毽 .14第五节 花样踢 .15第六章 踢毽子的技巧 .16第七章 踢法的新旧名称对照和对动作的解释.19第八章 毽子竞赛知识简介.21第九章 两种儿歌伴唱踢法.24后记 .25本册编制人员本册编制人员2主编: 副主编: 编写人员: 版式设计: 封面设计: 协助人员: 3前前 言言民间体育踢

2、毽是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具有鲜明的中国民族传统体育特色,它所表现出来的趣味性、普及性、简便性、健身性和娱乐性等特点符合少年儿童的身心规律,符合素质教育对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要求,符合“以人为本”和“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受到学生的喜爱,得到学校领导及体育教师的支持,达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增强体质的目的。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和时代精神的小学体育教材体系服务。我校结合校本教材课程的开发,倡导 “每天健康活动一小时” ,重视踢毽活动、探索创建特色办学之路。经过几年的探索、实践挖掘和整理,现已初步形成教材;我校教师的踢毽理论水平和专业知识水平以及组织指导活动的能力也有了明显的提高,在校领导小组的带领下

3、,全体教师人人参与,个个负责,进一步促4进了我校踢毽活动的广泛开展,培养和造就了一支具有良好素质的师资群体。总之,踢毽校本教材活动的广泛开展,推动了学校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使学校充满生机和活力,充分发挥了活动的载体功能,全面提高了学生的身体素质,使学生得到了生动、活泼而主动的发展。5第第 一一 章章 踢毽子的起源踢毽子,又叫“打鸡” 。起源于汉代,盛行于南北朝和隋唐,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是中国民间体育活动之一,是一项简便易行的健身活动。深受青少年儿童的喜爱,尤其是少年女子。20 世纪 30 年代后,踢毽运动曾一度衰落。新中国成立后,大力扶植发展中国这一传统运动项目。 1950 年,北京市

4、吸收街头踢毽艺人参加杂技团,专设踢毽子节目,并出国进行表演,受到了国外观众的热烈欢迎; 1956 年,中国第一次正式的踢毽比赛在广州举行; 1963 年,踢毽子同跳绳等一起,被列入国家提倡开展的体育活动,并被编入了小学体育教材加以推广;1984 年,国家体委正式将踢毽子列为全国比赛项目,并颁布了毽球竞赛规则 ,改称踢毽为“毽球” ;1987 年中国毽球协会成立,此后每年都举办全国毽球锦标赛、全国职工毽球赛、全国中学生毽球赛三大赛事;在 1995 年的全国民族运动会和 1996 年的全国农民运动会上,毽球也被列为比赛项目。从踢毽子发展到毽球成为我国古老而传统的新兴现代化体育活动。如今,踢毽又已成

5、为广大中小学生一项喜欢的健身运动,既丰富了学生的课外活动,又达到了强身健体的作用。6第第 二二 章章 毽子的制作踢毽子这是一项培养和比试技巧的游戏,简单易行,毽子是用一撮鸡毛和双枚铜钱制成的可用脚尖、脚侧、脚背踢出来的十几种花样。毽子根据制作材料不同,可分为下列六种:1.纸毽:用棉、塑料和玻璃等纸类,边缘剪成条状,中包一枚铜币。2.布毽:由布料制作,做法如纸毽。3.绒线毽:用绒线织成一块,中包铜币,交叉打结而成。4.瓶盖毽:瓶盖中放鸡毛管和小螺丝帽,并將瓶盖边向內锤扁,插上公鸡毛。5.塑料毽:利用铁模以软质塑料做成。6.绒布键盘鸡毛毽:是正统的毽子,作法如瓶盖毽。并用羽毛、垫片、鹅毛管、布料等

6、实物制作一只花毽。7根据毽子特点及学生自身条件,我校低年级学生主要用绒毽,高年级学生用塑料毽。第第 三三 章章 踢毽子的作用踢毽子不仅使下肢关节、肌肉、韧带得到了锻炼,而且能有利于人的反应,灵敏和动作的协调能力。长期低头伏案,肺脏换气功能受限,并使心脏排血量减少,身体新陈代谢下降,继而影响五脏六腑,这是造成亚健康的重要因素。踢毽时,可以增加心脏排血量,改善肺活量和血液循环,这就从生理基础上避免了发生亚健康的可能因素。踢毽子还有调节神经、缓解精神压力的作用。毽子虽小,作用却很大,它要求心到、眼到、脚到,需要精力高度集中。多人参与时,毽子是所有参与者关注的焦点,任何微小的失误都会造成毽子起落的中断

7、。当毽子传他人时,情绪愈加高昂,一旦落地,一片惋惜声。情感的交流寓于毽子的起落跳动之中,这是避8免和克服亚健康的精神因素。精神饱满、反应灵活、动作准确是身心健康的标志,一个经常踢毽儿的人就具备这些特点。精神涣散、注意力不集中根本无法踢毽儿,因为反应稍有迟疑或动作稍有偏差,毽子就会失控。要准确、敏捷、完善地完成动作,就要求中枢神经支配下的整个神经系统功能的健全,还有免疫、内分泌系统的完好等。而且最重要的是学生在课间活动时不再追逐打闹,避免了安全事故的发生,增强了学生课余时间健康文明的活动意识。第 四 章场地要求与特点91、场地要平坦、避风、空气要流通,如在室外有风的地方踢毽子,毽子要重一点。、踢

8、毽子为会何会历久不衰并广受欢迎,主要此运动有以下特点:(1)不受人、时、地、气候之限制。(2)运动量适中,且安全无危险性。(3)材料易取便宜,花式变化无穷。(4)有辅助如足球、舞蹈等运动的功能。(5)在医学上,对下肢有矫治恢复功能。第第 五五 章章 踢毽子的方法踢毽子的方法第一节第一节 空踢空踢 单脚踢单脚踢空踢空踢 每个动作,先练习空踢,目的是培养学生动作的熟练度及身体的平衡感。10基本动作:基本动作:身体站直,大腿抬起,与身体形成 90 度角,小腿横向抬起,与大腿成 90 度角。单脚踢单脚踢 这是第一种踢法,也是最基本的动作之一。踢时,左脚着地,支持身体大部分的重量,右脚由内弯向上踢,手臂

9、应该自然摆动,眼睛注视毽子,着点要在右脚的内侧面上。拐(单足外踢)拐(单足外踢)这是与踢相反的动作,且也是基本踢法之一。踢时,一脚着地支持体重,一脚向外拐向上踢,着点在脚外侧面上。1112第二节第二节 盘踢(足内侧踢)盘踢(足内侧踢) 用两足内侧互换踢毽。髋关节和膝关节放松,踝关节发力,带动小腿上摆,膝关节向外张(外摆),大腿自内向外翻转,用足内侧将毽子垂直踢起,一般不超过腰际。 练习时,先要进行“空踢练习(即不使用毽子,而是模仿踢毽子动作的练习,此种方法适用各种踢法的练习)。练习时,一腿站立,一腿膝关节外张,大腿翻转成内侧向上抬起,足尖向前,足跟距直立腿膝关节约为一个脚长,高度与直立腿膝关节

10、平齐。抬好后,不要立即放下,停留约五六秒钟,放下换另一腿练习。两腿的动作基本准确后,再使用毽子进行练习就比较容易了。13第三节第三节 磕踢(膝盖踢)磕踢(膝盖踢)磕踢即用两腿膝盖部分互换踢毽子。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放松,小腿自然下垂,足尖稍指地,膝关节发力,带动大腿上摆,将毽子磕起(撞起)。练习时,膝关节发力,用膝盖部位撞击双手发出声响,很像用手击打膝盖的声音(但绝不是击打),如果声音不像,则是动作错误,原因是膝关节、髋关节没有放松,小腿没有自然下垂,造成膝关节发力受到限制,此时需要及时调整动作。声音相像后,再使用毽子进行练习,就容易多了。14第四节第四节 脚背踢毽脚背踢毽脚背踢毽脚背踢毽

11、用脚背踢毽,一般用正脚背,要注意绷脚尖和抖动脚腕发力击毽。此踢毽的技术是相对其他基本技术中难度较大的一种,主要动作要求不但要快,还要求有一定的准度,一旦抖动脚腕发力击毽的节奏过快或过慢都会影响完成踢毽的质量。跳跳 跳儿与勾儿的踢法差不多,不同的是勾儿一脚不须离地,而跳儿必须双脚同时离地跳跃。踢时,两臂向上挥动,使身体保持平衡,两眼注视毽子,身体下落时以脚掌着地,保持轻快优美的姿势。15第五节第五节 花样踢花样踢花样踢花样踢在单脚踢的基础上对各种踢法进行组合。此动作重复进行,熟练后每次递加一下。第一步右盘踢 第二步 左盘踢第三步 右拐踢 第四步 左拐踢16对踢对踢 (两人对踢)(两人对踢) 由两

12、人一组,每人手里各拿一个毽子,同时发毽,进行对踢,此项踢法要求小组成员配合默契、团结协作。(三人对踢)(三人对踢) 三人成三角形站好,一人发毽,进行对踢,此项踢法要求小组成员配合默契、团结协作。(四人(四人对踢对踢 )由四人一组进行对踢,此项踢法要求小组成员配合默契、团结协作。17第六章第六章 踢毽子的技巧“膝若轴,腰如绵,纵身猿,着地燕。 ” 就是说踢毽子时全身的肌肉都要放松,身体自然摆动;跳跃时,要像山猿般灵巧;落地时要像燕子般轻盈,才能把毽子踢好。踢毽子动作的指导要点:一、选择平坦的场地,避免风的干扰,空气要流通,使肺部能吸收大量的新鲜空气。 )二、每个动作,先练习空踢,目的是培养学生动

13、作的熟练度及身体的平衡感。三、先从单脚踢开始,学完单脚踢的基本动作后,再练习连贯动作,要左右脚交互练习,以促进身体均衡发展。四、踢毽子时两眼要注视毽子,不要单看脚的动作正确与否,而忽略了掌握毽子落下的时间点。五、当毽子失去控制时,尽可能用脚掌拍接,真正不得已才用手掌接住,不使其落地,可以此训练对毽子的继续性及流畅性,并训练学生的耐力及步法的灵活。18六、身体跃起在半空中踢毽子时,注意当落下时,以前脚掌先着地,以保持脚步轻快,并可避免脚踝受伤。七、除花招动作特殊变换外,任何踢法务求毽子要直上直落。19第七章第七章踢踢法法的的新新旧旧名名称称对对照照和和对对动动作作的的解解释释不算双脚同时离地的跳

14、跃动作和其他复杂动作,踢毽子的 基本动作共有 8 种,即盘、蹦、拐、磕、抹、背 (音“杯”)、 勾、踹。由于参与踢毽子的民众广及全国各地,而且踢毽子运 动的流传又年代久远,所以对同样的动作形成了各地的多达几 百种不同的称谓。下面以中国北方地区的叫法作为参考,列出 踢毽子的 8 种基本动作的传统叫法与现代叫法的不同称谓: 踢法的新旧名称对照和对动作的解释 以下名单在新旧 名称之后是对动作的解释。排列如下: 新名称/旧名称:对动作的解释和定义。 1 内踢/盘踢:用脚内侧在身体前方或侧面踢。 2 直踢/蹦踢:用脚面在身体前方或侧面踢。 3外踢/拐踢:小腿向同侧身体侧后方弯起,用脚外侧或 脚后跟在身体侧面或侧后方踢。 4膝击/磕踢;膝部向前提起弯曲,用大腿的正面或膝部击毽。 5叉踢/抹子:一只脚不离地,另一只脚从背后绕至前腿 外侧用脚内侧或脚心踢。 6背踢/倒打、背(音“杯”)毽:一只脚不离地,另一只 脚向身后弯曲用脚心踢。 7倒勾:背对毽子即将运行的方向,在身体前上方用脚面 向身后踢。 208踹毽/踏毽:在身体前方、侧面或身后用脚心或脚外侧 踢。 以下是踢毽子的部分跳跃动作。跳跃动作比一般动作的难 度加大。对跳跃动作是指换腿做出对称的跳跃动作,难度就更 大。9跳直踢:一条腿向前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