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文嚼字·基础训练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7230292 上传时间:2018-04-0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咬文嚼字·基础训练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咬文嚼字·基础训练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咬文嚼字·基础训练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咬文嚼字·基础训练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咬文嚼字·基础训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咬文嚼字·基础训练(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咬文嚼字咬文嚼字基础训练基础训练一、选择题 1选出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A倒涎涎(xi2n)付梓梓(z!)不即即不离(j)B憎憎恶(z8ng)尺牍牍(d*)剥剥啄有声(b#)C没镞镞(z*)妥当当(dang)才高八斗斗(d%u)D岑岑寂(c6ng)宿宿鸟(s))咬文嚼嚼字(ji2o) 2选出没有错别字的一组 A提练 江平如练 涵义 含英咀华 B自励 再接再厉 场合 和盘托出 C滥调 粗制烂造 斩截 直接了当 D平添 凭心而论 逻辑 缉拿归案 3选出对加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 A在这冷寂的场合,他有兴致出来步月步月。 (踏月) B联想意义也最易误用而生流弊流弊。 (滋生的或相沿而成的弊端) C这种分

2、别稍有文字敏感的人细心玩索玩索一番,自会明白。 (玩, 玩耍;索,寻找) D其次,郭先生援例援例把“你有革命家的风度” ,改为“你这革命 家的风度” 。 (引用成例) 4填入空白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这段文字_古今传为美谈。 其实这不仅是文字上的分别,同时也是_上的分别。 科学的文字愈限于直接的意义就愈_。 A因缘 意境 精确 B因缘 境界 准确 C姻缘 意境 准确 D姻缘 境界 精确 5上下文衔接最为恰当的一项是 “推”固然显得鲁莽一点,但是它表示孤僧步月归寺,门原来是他 自己掩的,于今他“推” 。他须自掩自推,足见寺里只有他孤零零的一个和尚。在这冷寂的场合,他有兴致出来步月,_。 自在无碍

3、 兴尽而返 他也自有一副胸襟气度 独往独来 A B C D 二、常识填空 6 史记的作者是_朝的_。鲁迅对史记的评 价是_。 7 红楼梦是四大古典名著之一,其他三部分别是 _,_,_。 8贾岛,唐代诗人,以“_”著称,他与另一位唐代诗人 孟郊并称“_” 。 9韩愈,又称_先生,_运动的倡导者。 10朱光潜的代表作主要有:_(列出三 部) 三、阅读专项训练(一)(一)姑举一个人人皆知的实例。韩愈在月夜里听见贾岛吟诗,有“鸟宿 池边树,僧(A)月下门”两句,劝他把(B)字改成(C)字。这段文 字因缘古今传为美谈,今人要把咬文嚼字的意思说得好听一点,都说 “推敲” 。古今人也都赞赏(D)字比(E)字

4、下得好。 11在五个括号内填“推” 、 “敲”两个字: A( ) B( ) C( ) D( ) E( ) 12结合文中作者的观点,用一个词概括一下两个字所形成的不同 意境: 推( ) 敲( ) 13针对作者的观点,谈谈你的看法。(二)(二)比如说苏东坡的惠山烹小龙团诗里三四两句“独携天上小团月, 来试人间第二泉” , “天上小团月”是由“小龙团”茶联想起来的,如果 你不知道这个关联,原文就简直不通;如果你不了解明月照着泉水和清 茶泡在泉水里那一点共同的清沁肺腑的意味,也就失去原文的妙处。这 两句诗的妙处就在不即不离,若隐若现之中。它比用“惠山泉水泡小龙 团茶”一句话来得较丰富,也来得较含混有蕴

5、藉。难处就在于含混中显 得丰富。由“独携小龙团,来试惠山泉”变成“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 人间第二泉” ,这是点铁成金。文学之所以为文学,就在这一点生发上 面。 14画线句子中, “含混”所指代的具体内容是:_(结合上文作者的分析) 15文章最后一句话, “这一点生发”其实就是上文提到的 _ 。 四、阅读综合训练 过了两道小门,真是豁然开朗,别有天地。一眼先是亭亭直上,又 刚健又婀娜的白皮松。白皮松不算奇,多得好,你挤着我我挤着你也不 算奇,疏得好,要像住宅的院子里,四角上各来上一棵,疏不是?谁爱 看?这儿就是院子大得好,就是四面八方都来得好。中间便是松堂,原 是一座石亭子改造的,这座亭子高大轩

6、敞,对得起对得起那四围的松树,大理 石柱,大理石栏杆,都还好好的,白,滑,冷。白皮松没有多少影子, 堂中明窗净几,_。树影子少,可不热,廊下端详那些松树灵秀 的姿态,洁白的皮肤,隐隐的一丝儿凉意便袭上心头。 16加粗的三个字运用了_的修辞手法。 17揣摩语意填入横线处的内容排列为_ A在这样高的屋顶下 B坐下来清清楚楚觉得自己真太小 这样排列有怎样的效果? _。 此处作者旨在写_。 18本段的语言有什么特色? 五、读写结合训练 19 “你如果随便在报章杂志或是尺牍宣言里面挑一段文章来分析, 你就会发现那里面的思想情感和语言,大半都由套板反应起来的。 ” 要求:从报刊上找一段这样的文字,试着分析

7、其中的“套板反应”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1C 2B 3C 4A 5C 6西汉;司马迁;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7 三国演义 西游记 水浒传 8 “苦吟” ;“郊寒岛瘦” 9昌黎,古文 10 谈美 ;谈美书简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11A(推) B(推) C(敲) D(敲) E(推) 12推冷寂 敲搅扰(意思对即可) 13可作开放性理解,同意也可,不同意也可,能够讲出道理来就 行。 14指代两个内容,因不知“天上小团月”与“小龙团”关联所 引起的;不了解明月照清泉与清茶泡在泉水里的共通感造成的。 15文字的联想意义 16拟人 17B A 倒装语序,让人心生疑问,紧接着给出答案又令人恍然大悟,于淡泊中见韵味。 松堂的高大 18语言平实亲切,语气自然而有情趣。 19 (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