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三作业3《小组合作学习如何能“脚踏实地”》案例分析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37229527 上传时间:2018-04-0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模块三作业3《小组合作学习如何能“脚踏实地”》案例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模块三作业3《小组合作学习如何能“脚踏实地”》案例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模块三作业3《小组合作学习如何能“脚踏实地”》案例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模块三作业3《小组合作学习如何能“脚踏实地”》案例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模块三作业3《小组合作学习如何能“脚踏实地”》案例分析(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模块三作业模块三作业 3小组合作学习如何能小组合作学习如何能“脚踏实地脚踏实地”案例分析案例分析1.1. 你认为江老师第一次授课采用的分组策略有什么优点和缺点?采用什么样你认为江老师第一次授课采用的分组策略有什么优点和缺点?采用什么样的分组策略能够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最大优势?的分组策略能够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最大优势?答:江老师第一次授课采用的分组策略可说是现成的,就前排学生扭向后面,与后排学生组成了四人的合作小组开始讨论,很多教师也会采用这种分组策略。这种策略的的好处是分组快,节约时间,教师便于管理与实施。但是合作学习并不是简单地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不能把小组合作学习停留在表面形式上,在具体的

2、教学过程中还要关注更多深层次的问题,像江老师这样的分组显得有点粗糙。我觉得分组策略应该采取“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优势互补”的基本原则。组内成员要有明确具体的分工,每人都有相对侧重的一项职责,担任一个具体的合作角色,如小组讨论的组织者、记录员、资料员、首席发言人,第二发言人,甚至是专提反对意见的“质疑人”。一定时间后角色互换,使每个成员都能从不同的位置上得到体验、锻炼和提高,实现小组角色之间的互补,增进学生互动,给每个学生提供发展的机会。要培养小组成员建立一种平等、民主、互助的关系,使之对小组的学习任务建立一种责任感,以保证小组合作学习不放任自流或流于形式。2.2. 你认为第一次授课时,江老师设

3、计的课堂讨论问题好不好?为什么?你认为第一次授课时,江老师设计的课堂讨论问题好不好?为什么?答:第一次授课时,江老师设计的课堂讨论问题似乎没有太多合作价值。像问题“孙膑献的什么策?”其实不需要合作,学生只要读完课文就能找出答案。合作必须有其合作的价值,应该有一定的难度,时机也要准确。如果选择的合作问题学生不用讨论就可以答出,那么合作学习就成为一种形式了。在进行合作学习时应考虑到学生的不同特征,设计合作学习的内容时要有一定难度,有一定探究和讨论价值,还要注重趣味性、挑战性。这样孩子们才愿意以这种方式进行学习。3.3. 第二次授课在问题设计上比第一次授课好吗?好在哪里?第二次授课在问题设计上比第一

4、次授课好吗?好在哪里?答:第二次授课在问题设计上比第一次授课要好。第二次上课时,江老师提了三个问题分别是第一次比赛后,田忌、孙膑、齐威王分别是怎样的?你能在文中划出相关的词句吗?看样子大家都找出来了,那么你们能在小组内分角色把这些句子读一读吗?并且说一说,你为什么这样读?田忌真了不得,仅仅只是更换马的出场顺序,居然就让第二次比赛反败为胜!那么马的出场顺序只有前后这两种方式吗?咱们小组内议议摆摆,比一比,哪组摆的最多。记录员要及时把本组摆放的方式记录下来。”问题是学生独立思考完成的,问题是学生合作完成的。这样设计的好处是(1)独立思考后,问题的合作学习就更有效了。(2)问题的合作过程给了每个学生

5、发挥的空间,创设了交流的空间,因为个人的感悟不同,效果自然就不同,合作变得有实际意义了。(3)问题中的合作分工较明确,促使同学们自觉地参与到合作学习当中。4.4. 什么样的问题比较适合于小组讨论呢什么样的问题比较适合于小组讨论呢 ? ? 在设计小组讨论问题时要注意哪些在设计小组讨论问题时要注意哪些问题?问题?答:我认为有一定难度,有一定探究和讨论价值,具有开放性、挑战性的问题比较适合于小组讨论,最好还要有一定的趣味性。在设计小组讨论问题的时候,要注意:(1)要考虑的学生的不同特征及个体差异。(2)要针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教材的重难点,设计出具有层次性的合作问题。问题的提出要能使每个学生都参与

6、进来。(3)问题的创设要给学生留下了广阔的思考空间,让学生学会从多方位、多角度分析问题,培养学生多向思维的能力。5.5. 结合教学经验,你认为教师在合作学习中应该充当何种角色?你觉得案例结合教学经验,你认为教师在合作学习中应该充当何种角色?你觉得案例结尾处所提到的几个在应用小组合作学习时所遇到的困难可以如何解决?结尾处所提到的几个在应用小组合作学习时所遇到的困难可以如何解决?答:我认为教师在合作学习中应承当是组织者,引导着,参与合作者,管理、导控、调整者,评价激励者等多种角色。在案例结尾处所提到的几个困难我觉得可以如下解决:(1)合作学习渐入佳境时,打铃了,怎么办?这个问题关键是教师在备课时下

7、功夫,要深入研究教材,了解学情,备课要充分,预设情况要多,考虑问题要周全。如一堂课的每个环节大约用多少时间,什么内容需要合作学习,合作学习的时间是多少等都要备好。(2)因为激烈的讨论,打乱了授课计划,拖延了授课时间完不成教学任务,怎么办?遇到这种情况教师就要做好管理、导控、调整者。教师要把握好合作的程度,适时收拢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明确讨论目标,使其重点围绕探究的问题有效开展活动。(3)在班级规模达到 70 人的情况下,小组合作式学习,即便有成效,那汇报反馈的时间够吗?合作讨论后,不用每组都汇报反馈,教师可以选取典型的不同的讨论结果即可。另外,教师也可尝试分层教学,有针对性地布置适当的研究主题,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有收获。(4)教师协调、参与、指导的控制力够吗?这要求教师把“学情分析”作为课前准备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更大程度的了解学生情况,有利于对课堂的组织调控。总之,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道路还很长,我们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教学能力水平,积极参加各种学习培训。这样,我们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就会逐渐被解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