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安全处理措施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7228612 上传时间:2018-04-0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践安全处理措施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实践安全处理措施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实践安全处理措施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实践安全处理措施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实践安全处理措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践安全处理措施(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实践安全处理措施实践安全处理措施一、应对意外伤害 1、骨折或脱臼:应立即将患者放在平坦而坚硬的地方,再用冰水敷(千万不要让身体晃动), 然后立即送往医院救治。 2、被利器割伤:可用随身带的饮用水冲洗伤口,然后用毛巾包扎。二、如何预防上火 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很多人出现颜面潮红、心绪不宁、食欲不振等症状,还有的人在 嘴唇、口角以致脸上起疱疹。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上火”现象。如注意以下几点,就可以 避免。 1、做好充分准备 出发前对于实践的路线、乘车的时间、携带的物品都要做好充好准备。无论遇到任何 事情都能从容不迫、心境平和。 2、生活有规律 实践的日程安排最好按平时的作息,按时起床、睡眠,定时定量进

2、餐,不为赶时间放 弃一顿,也不为一席佳肴而暴饮暴食。 3、多吃清火食物 新鲜绿叶蔬菜、水果与绿茶都具有良好的作用,要尽可能争取多吃多饮。 4、注意劳逸结合 安排各种活动需适当而有节制,保证充足的睡眠,以免过度疲劳、抵抗力下降。 5、对症下药 实践途中由于紧张劳累,机体的调节、免疫机能都有所下降,对外界不良因素的耐受 能力减弱,一旦“上火”应及时治疗,切不可任其发展。三、乘坐火车须知 1、预防生病,特别在列车满员或超员的情况下。因此,衣服要穿得宽松些,以利于汗液的 排泄和蒸发;多喝些开水或茶水,如果能喝点淡盐水或清凉饮料,效果更好;适当带些人 丹、清凉油等药物,不时使用有好处。 2、注意饮食卫生

3、在火车上吃饭,不可吃得过饱,并应吃容易消化的食物。 3、乘坐卧铺要选择好睡觉的方向,尤其应该头朝人行道的一端。因为人行道的空气比较流 通,气温较低,有利于睡眠;也避免一排排的脚丫子暴露在人行道旁边,显得不文明礼貌。 夜间行车,睡下铺的旅客要适当盖些卧具,不能把头靠车窗一端睡,以防受凉。 4、预防旅行者水肿:长时间坐车,可出现下肢肿胀,医学上称为“旅行者水肿” 。因此, 乘车时不要总是坐着,应常变换一下体位,或站一会儿或抬高下肢坐一会儿,也可用手从 上往下进行下肢按摩,帮助血液回流。 5、预防晕车病:为了预防晕车病的发生,可在开车前半小时,服用乘晕宁。在旅途中要尽 量减少头部活动,可将头靠在座椅

4、背上,闭目养神,避免看窗外移动的景物。四、饮食卫生 社会实践中保持身体健康的首要问题就是时刻注意饮食卫生。防止“病从口入“。社会 实践中的饮食卫生,重点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注意饮水卫生。一般来说,生水是不能饮用的,旅途饮水以开水和消毒净化过的自来水 为最理想,其次是山泉和深井水,江、河、塘、湖水千万不能生饮。无合格水可饮时,可 用瓜果代替水。 2、瓜果一定要洗净或去皮吃。吃瓜果一定要去皮。瓜果除了受农药污染外,在采摘与销售 过程中也会受到病菌或寄生虫的污染。 3、慎重对待每一餐,饥不择食千万要不得。高档的饮食店一般可放心去吃,大排档的可有 选择性地吃,摊位或沿街摆卖(推车卖)的不要去吃。如

5、果饥不择食,则等于拿生命开玩 笑。 4、学会鉴别饮食店卫生是否合格。合格的一般标准应是:有卫生许可证,有清洁的水源, 有消毒设备,食品原料新鲜,无蚊蝇,有防尘设备,周围环境干净,收款人员不接触食品 且钱票与食品保持相当距离。 5、乘行时,由于没有运动条件,食物的消化过程延长、速度减慢,如果不节制饮食,必然 增加胃肠的负担,引起肠胃不适。五、急救处理 急救的原则是:遇到事故时,应沉着大胆,细心负责,分清轻重缓急,果断实施 急救方法:先处理危重病人,再处理病情较轻的病人,在同一患者中,先救治生命, 再处理局部;观察现场环境,确保自己及伤者的安全;充分运用现场可供支配的人力、物 力来协助急救。 1、

6、处理前观察。 在做具体处理前,需观察患者全身,并掌握周围状况。判断伤病原因、疼痛部位、程 度如何,或将耳朵靠近听听呼吸声。尤其要注意脸、嘴皮、皮肤的颜色或确认有无外伤、 出血、意识状况和呼吸情形,仔细观察骨折、创伤、呕吐的情况。 2、处理过程中。 随后,更要选择具体的处理方法。尤其对呼吸停止、昏迷、大量出血、服毒的情况, 不管有无意识,发现者均应迅速作紧急处理,否则将危及患者生命。在观察症状的变化中, 遇症状恶化的需按急救法施以应急处理。现场要尽量组织好对伤病者的脱险救援工作,救护人员要有分工,也要有合作。观察 后处理。在活动中发生的外伤或突发病况有很多种,所以也需施以各种适当的急救方法加以应

7、 付。至于相关症状的具体处理方法,在后文详述。在做急救处理时,以患者最舒适的方式移动身体。若患者意识昏迷,需注意确保呼吸 道畅通,谨防呕吐物引起的窒息死亡。为确保呼吸畅通需让患者平躺。若有撞击到头部的 也要水平躺下,若脸色发青需抬高脚部,而脸色发红者需稍抬高头部,有呕吐感者,需让 其侧卧或俯卧为宜。 3、处理完毕后在紧急处理完将患者交给医师之前,需对患者进行保暖,避免他消耗体力,以使症状 恶化。接着联络医师、救护车、患者家属。 原则上搬运患者,需在充分处理过后安静地运送。搬运方法,随伤患情况和周围状况而定。 在搬运中,患者很累,要适度且有规则的休息,并随时注意患者的病况。 4、急救体位患者体位

8、应为“仰卧在坚硬平面上” 。如果患者是俯卧或侧卧,在可能情况下应将他翻 转为仰卧,放在坚硬平面上,如木板床、地板或背部垫上木板,这样,才能使心脏挤压行 之有效。不可将患者仰卧在柔软物体上,如沙发或弹簧床上,以免直接影响胸外心脏挤压的效果。注意保护头颈部。 5、翻身的方法抢救者先跪在患者一侧的肩颈部,将其两上肢向头部方向伸直,然后将离抢救者远端 的小腿放在近端的小腿上,两腿交叉,再用一只手托住患者的后头颈部,另一只手托住患 者远端的腋下,使头、颈、肩、躯干呈一整体同时翻转成仰卧位,最后,将其两臂还原放 回身体两侧。 6、打开气道抢救者行将患者衣领扣、领带、围巾等解开,同时迅速将患者口鼻内的污泥、

9、土块、 痰、呕吐物等清除,以利呼吸道畅通。呼吸道是为气体进出肺的必经之道。由于意识丧失患者舌肌松弛、舌根后坠,会厌下 坠,头部前倾造成咽喉部气道阻塞。仰头举颏法可使下颌骨上举,咽喉壁后移而加宽气道, 使气道打开,呼吸得以畅通。抢救者将一手置于患者前额并下压,使其头部后仰,另一手 的食指和中指放于靠近颏部下下颌骨下方,将颏部向前抬起,帮助头部后仰。头部后仰程 度以下颌角与耳垂间连线与地面垂直为正确位置。婴儿头部轻轻后仰即可。注意清除口腔内异物不可占用过多时间,整个开放气道过程要在 3-5 秒内完成,而且 在心肺复苏全过程中,自始至终要保持气道畅通。 7、看、听、感觉呼吸患者气道畅通后,抢救者利用

10、看、听、感觉之法秒钟,检查患者有无自主呼吸。 检查方法:抢救者侧头用耳贴近患者的口鼻,一看患者胸部(或上腹部)有无起伏;二听 患者口鼻有无呼吸的气流声;三感觉有无气流吹拂面颊感。 8、人工呼吸若患者无自主呼吸,抢救者应立即对患者实施人工呼吸口对口(鼻)吹气次。 每次吹气时间为1、5 秒钟。每次吹气量应为 800 毫升。 9、检查脉搏,判断心跳抢救者采用摸颈动脉或肱动脉,观察是否有搏动 5-10 秒钟,判断患者有无心脏跳动。 检查时应轻柔触摸,不可用力压迫。为判断准确,可先后触摸双侧颈动脉,但禁止两侧同 时触摸,以防阻断脑部血液供应。若没有脉搏搏动,可实施胸外心脏挤压术,挤压 15 次,挤压速度

11、为每分钟 60-80 次。挤压气与吹气之比为 15:2 反复进行。连续做四遍或进行分钟后,再判断,检查脉膊、 呼吸恢复情况和瞳孔有无变化。 10、紧急止血抢救者对有严重外伤者,还应检查患者有无严重出血的伤口,若有,应当采取紧急止 血措施。避免因大出血引起休克而致死亡。 11、保护脊柱 因意外伤害、突发事件造成严重外伤,在现场救治中,要注意保护脊柱,并在医疗监 护下进行搬动转运。避免脊髓受伤或受伤脊柱进一步加重,造成截瘫甚至死亡。六、预防传染病 1、传染病有一定季节性和地区范围限制,在人口密度高的人群中易传播流行。如细菌性痢 疾,其病原体是痢疾杆菌,该菌随食物进入肠胃而引起痢疾,又随粪便排出体外

12、,经一定 的传播媒介再度进入人体而发病。 2、这些流行性传染病,有相当一部分是通过接触和食物传染的。 3、预防传染病,首先要注意清洁卫生,即有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一定要洗手,这种 良好习惯可将大部分传染病挡于人体之外;也不要随便在街市上吃小贩的不洁小吃,特别是防蚊叮咬而传染给人的疾病。 (附:预防甲型 H1N1 流感及注意事项 1、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充足睡眠,加强锻炼,减少压力,足够营养,保持室内空气流通。2、注意个人卫生,经常使用肥皂和清水洗手。 3、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遮住口鼻,然后将纸巾丢进垃圾桶。 4、在甲型流感流行期间,避免前往人群拥挤场所。 5、避免接触发热、咳嗽、流涕等流感

13、样症状或肺炎等呼吸道病人。 6、出现发热、咳嗽、流涕等流感样症状,应及早戴上口罩就诊,并尽量避免外出,防止传 染他人。 )七、赴气候异常地区注意事项 1、实践前应充分了解实践地的具体情况,包括地理环境、气候状况、交通便利情况等,并 与实践接收地保持密切的联系,以确保团队在相对安全的情况下进行实践活动。 2、由于洪涝和积雪灾害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通讯交流,实践团队在出发前确保至少一种在 整个实践过程中都能与学校保持畅通联系的通讯方式,在到达实践地后实践团员之间也必 须保证一种相互联系的方式,以便随时进行情况的沟通。 3、实践出发前准备好相应的药品,以预防在洪涝灾后极易出现的肠道传染病(如急性病胃 肠炎、伤寒、痢疾等) 、自然疫源性疾病(如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等) 以及其他皮肤病等。 4、在实践的过程中要严格控制个人和住所卫生,以防止洪涝灾害后易生的各种传染疾病。 5、如在实践过程中遇到突发的洪涝雪灾等情况,务必与学校保持密切的联系,并要与实践 接收单位保持充分的交流,根据具体情况冷静地选择应对策略。 6、在任何情况下,团队成员必须有强烈的自我保护意识,减少个人行动,在遇到突发情况 必须马上和团队和实践地接收单位联系,切忌逞能。 7、如发生了突发事件,请及时和实践地接收单位以及学校或指导老师联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