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桑耳品种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研究

上传人:笛音 文档编号:37216841 上传时间:2018-04-09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野生桑耳品种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野生桑耳品种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野生桑耳品种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野生桑耳品种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野生桑耳品种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野生桑耳品种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野生桑耳品种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研究(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野生桑耳品种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研究”可行性研究报告一、立项的背景和意义。1、野生食用菌种质资源的收集和开发应用,是我国食用菌产业可持续发展 的重要保障。我国不但是食用菌生产大国,而且是世界上食用菌种质资源最丰富的国家。 我国分布有全世界已知真菌(70000 种)的 1/7 种类,其中野生食药用菌大约 有 1200 多种。目前国内已形成大规模商品化栽培的 20 多个食用菌品种中,除 双孢蘑菇等少数几个品种从国外引进外,其余品种都是由野生食用菌经驯化培 育而成。我省地貌以平原及山地丘陵为主,植被丰富。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光照 充足,属亚热带季风型气候,孕育着极为丰富的野生食用菌资源。据调查资料

2、显示,仅西天目山自然保护区就发现有野生食用菌近二百种,其中不乏著名的 美味食用菌,如木耳、香菇、竹荪、松乳菇、羊肚菌、美味牛肝菌、蜜环菌、 鸡油菌、灵芝、虫草、竹黄等食(药)用菌种类。而我市的蚕桑产区,在每年 的春、秋养蚕季节,经常可以看到桑树上生长的桑耳;因此,桑树更符合桑耳 生长发育的遗传特性要求,也为桑耳新菌株的选育提供了丰富的种质资源,使 蚕桑产区栽培桑耳的适应性、抗逆性等方面优于现有主栽食用菌品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种质资源保护和品种选育的有关规定,利用野生 的种质资源进行野生桑耳菌株的驯化选育,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项目, 有利于蚕业资源的循环利用和食用菌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2、

3、利用桑枝栽培食用菌,是确保我省食用菌产业优势地位和解决蚕桑产业 发展瓶颈问题、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食用菌产业是浙江省“十一五”期间重点发展的优势产业之一。2007 全省 食用菌总产达 91.8 万吨,产值 39.6 亿元,其中香菇、黑木耳等木腐菌类的总 产占 80%左右。受“生态环境保护、产品品质量安全、种苗知识产权”等多种 不利因素的制约,使以大量消耗自然资源为代价的食用菌产业发展受到限制, 以农作物秸杆为主要原料生产的食用菌产品安全性难以保证,致使浙西南食用 菌主产区的生产规模停滞不前,我省食用菌的总产由全国第二位降至第七位。 在举国上下构建资源节约型经济、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背景下,开展

4、食用菌新材 料、新品种、新技术等方面的研究与开发,已成为食用菌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 当务之急。蚕桑业也是我省的优势特色产业之一,全省蚕桑种植面积 110 万亩以上, 其中杭、嘉、湖地区占了 80%的种植面积。近年来,随着浙江省“蚕桑西进”工程和杭州市“丝绸之府,女装之都”战略的实施,我市蚕桑种植面积不断扩 大;据相关部门统计,至 2007 年已达 23.7 万亩。桑枝是蚕桑生产的副产品, 每亩桑园剪伐的桑枝干物质有 400 公斤/年,全市每年修剪的桑枝干物质可达 10 万吨左右,资源极其丰富。如利用桑枝代替杂木栽培黑木耳,全市每年可生 产黑木耳菌棒 1.5 亿棒,新增产值近 6 亿元,菇农增收

5、3 亿元,同时每年可节 约杂木资源近 10 万立方米。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有鉴于此,本项目以野生桑耳的驯化培育和栽培技术研究为切入点,运用 现代生物技术,高效链接蚕桑和食用菌两大优势产业,在我省全面普及推广利 用桑枝栽培桑耳新技术,为巩固发展传统蚕业的同时,培育壮大食用菌产业, 逐步形成以微生物为中心的循环利用型现代农业,进一步促进农业持续增效、 农民稳定增收。3、野生桑耳具有丰富的营养保健功能,经驯化培育后的桑耳新品种,可加 速推进利用桑枝栽培食用菌的步伐,为我省效益农业服务。木耳科食用菌类中除黑木耳、白木耳 (银耳)外,尚有桑树寄生的“桑耳”、 槐树寄生的“槐耳”、柳树

6、寄生的“柳耳”及生於地上的“地耳”,合称“六 耳”。据唐本草注记载:桑、槐、槠、榆、枊,此为五木耳,而以桑为上 乘。明李时珍 本草纲目菜五木耳引陶弘景曰:“桑耳,桑檽,又呼 为桑上寄生,名同物异也。”据广东省农科院蚕业所研究表明,用桑枝栽培的 灵芝药用成份灵芝多糖则高出 30以上。由此可见,在木耳类中桑耳的营 养价值和保健作用是最好的。现代医药学研究表明,桑树含有一种桑属植物独 有的天然生物碱 DNJ(1脱氧野尻霉素),是一种天然的 a-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能抑制人体血糖的升高,被誉为“植物胰岛素”。桑枝中含有黄酮、桑素等活 性物质,总黄酮含量达 0.4%0.6%5,实践证明,利用桑枝栽培的黑

7、木耳品 质得到明显改善。那么,桑树上生长的桑耳类是否具有相类似的化学成份和功 能,有待科研去证实。 目前,在我市淳安、建德等蚕桑产区,利用桑枝栽培黑木耳的规模正逐年 扩大,从 2006 年的试种 5 万棒已发展到 2007 年栽培 200 万棒、2008 年计划栽 培 800 万棒,蚕农利用桑枝栽培黑木耳的热情高涨。2006 年商务部国家茧丝绸 协调办公室,发布了蚕业资源综合利用开发行动宣言,但在实际生产过程 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如适宜利用桑枝栽培的黑木耳品种的筛选,如何解决黑 木耳栽培季节与养蚕季节的冲突等等。因此,有必要通过野生桑耳新品种的选育和配套栽培技术的研究,为菇农 提供更适于利用桑

8、枝栽培的食用菌新品种和新技术,为广大市民提供更多更富 营养保健功能的食用菌产品;从而为加速推进蚕桑产区蚕业资源的循环利用, 延伸蚕桑产业链、增加蚕农收入服务。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从本世纪三十年代开始,不少真菌研究专家就对我国境内的野生食用菌种质资源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工作。特别是在食用菌的分类、驯化栽培方面为 我国的食用菌产业奠定了扎实的基础。近 20 来,各地都相应开展了野生食用菌 种质资源的调查研究工作,并通过科技人员的辛勤劳作,对 50 多种食用菌进行 了引种驯化研究,其中绝大多数种类首次获得子实体,为我国食用菌产业化生 产提供了资源保证。如目前已在全国各地广泛栽培的茶薪菇、鸡

9、腿菇、猴头菇、 银耳、白灵菇、鲍鱼菇、金福菇、台湾秀珍菇等食用菌新品种。国外,如美国、英国、德国、荷兰、法国等国以蘑菇为主要消费和研究的 品种,另外在羊肚菌、块菌等野生食用菌种质资源的开发利用方面有较为深入 的研究。而日本的食用菌新品种选育方面一直走在我国的前列,如金针菇、杏 鲍菇、真姬菇等目前在国内栽培的均为从日本引进品种。而在食用菌品质的保护方面欧美发达国家多采用专利保护,日本则实行了 保护期为 20 年的品种注册保护制度,截止到 2002 年底,日本公布实施保护的 食用菌有 22 个品种,通过注册保护的有 145 个品种。我国到目前为止还未建立 食用菌品种登记制度,尚未申请保护的新品种一

10、旦出口鲜品,就等于种质资源 外流,反过来将影响国内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如白灵菇是国内自主选育的新品 种,现已被日本抢先注册登记保护。目前,国内外有关桑耳的菌种采集和驯化培育方面的科学研究未见报道; 因此,本项目的主要开发研究内容之一就是申请专利保护和新品种认定。三、项目主要研发内容、技术关键以及科研创新的主要方式(原始创新、 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集成创新、重大科技成果转化等)。1、主要研发内容:1、野生桑耳的采集、纯菌种的分离培养和获得的技术研究;1)野生桑耳采集:对我省境内桑树野生桑耳资源进行了系统的调查,从不 同地区、不同季节、不同品种桑树上,选择长耳数量较多、耳质较优、生育期 限较长的的耳

11、片和耳木基质进行采集;采集前先行照相纪录其新鲜时形态特征, 并记录采集日期、地点、海拔高地、采集者、采集编号及产地环境等资料。2)获得纯菌种:采用耳片组织分离法或耳木基质分离法,从野生桑耳中分 离获得原始菌株,在 PDA 培养基上经多次尖端菌丝培养后,获得野生桑耳纯菌 种。2、应用分子标记等技术手段,对获得的野生桑耳进行菌种同源性分析鉴定;1)通过野生桑耳的菌丝培养、出耳试验,筛选出若干农艺性状优良的目标 菌株。2)选择 2-3 个现有主栽黑木耳品种为对照,将筛选出的野生桑耳目标菌株 经液体发酵培养后获得菌丝体,用 SDS-CTAB 法进行基因组 DNA 提取。3)应用 RAPD、RELP、E

12、ST-SSR 等分子标记类型,进行野生桑耳的菌种同源 性分析鉴定。3、野生桑耳的生物学特性研究;对目标菌株进行菌丝生长速度及长势、耳片生长类型、出耳温度范围、转 潮期、抗逆性、商品性等综合性状的的观察记载和比较试验,摸清和掌握其生 物学特性,研究确定选育对象。4、野生桑耳的驯化选育;野生桑耳菌株的采集 从不同地区、不同季节、不同品种桑树选择长耳数 量较多、耳质较优、生育期限较长的桑树上,选择理想的耳片或基质进行分离, 经多次的尖端菌丝提纯后作为驯化育种的原始菌株。野生原始菌株栽培试验 对采集的野生桑耳菌株进行不同培养基栽培试验, 研究其菌丝生长速度、出耳能力及形态、栽培特点,从中选出较优的野生

13、桑耳 菌株和培养基配方。严格选择种耳,进行再分离 从较优的野生桑耳菌株子实体中选择出耳早、 菌蕾多、菌肉厚、色泽较好的种耳作为分离材料,采用组织和孢子分离两种方 法再分离。稳定性考察 从上述再分离的桑耳菌株的栽培过程中筛选出优良菌株,并 经多次、多年的栽培稳定性考察,最后确定优良的野生驯化菌株。5、配套栽培技术的研究;1)进行野生桑耳的培养基质配方试验,寻求桑枝利用率高、菌棒生产成本 低的优化组合配方。2)选择不同地区、不同海拔高度,分春秋两季进行桑耳栽培试验,确定最 佳栽培季节。3)以不同制种方式(菌棒、菌袋)进行出耳试验,选择生物转化率高、商 品性优良的制种模式。4)进行桑耳与常规主栽黑木

14、耳的品比试验,研究形成配套的桑耳栽培技术。6、桑耳的示范栽培和新品种认定。通过举办桑耳栽培技术培训,选择有代表性的蚕桑产区进行桑耳的示范栽 培,同时进行桑耳的营养成分分析测定;组织现场考察,申请桑耳品种认定。2、技术关键:1)野生桑耳的菌种同源性分析鉴定;2)野生桑耳的生物学特性研究;3)桑耳菌株的筛选、驯化、培育。3、科研创新方式(创新点): 本项目研究的创新方式属于原始创新,通过野生桑耳菌种采集、驯化培育 出桑耳新品种 1-2 个,并研究形成配套栽培技术,在利用桑枝栽培木耳的适应 性、抗逆性、丰产性和营养性方面比常规黑木耳品种具有明显优势。创新点:1、首次在我省境内开展野生桑耳菌种采集、菌

15、株保藏、种性鉴定、营养成 分分析测定等工作,保护我省野生桑耳的种质资源;2、选育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桑耳新品种 1-2 个,并在实际生产中示范应 用。四、项目预期目标(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应用和产业化前景以及获取自主 知识产权的情况)。1、主要技术经济指标:1)在我省蚕桑主产区采集、获得野生桑耳菌株 20 个;2)筛选出具有优良农艺性状的野生桑耳目标菌株 35 个;3)通过野生桑耳目标菌株的驯化、培育,选育出 12 个桑耳品种,并申 请新品种认定;4)研究形成配套桑耳优质高效栽培模式 1-2 套;5)利用桑枝示范栽培桑耳 100 万棒,比常规黑木耳品种栽培增效 50 万元。2、应用和产业化前景目

16、前,我市每年经修剪后的桑枝达 10 万吨之巨,全省的桑枝数量更为可观。 由于桑枝条不是很好的焚烧燃料,而现在农村又普遍使用煤气和推广沼气,所 以在我市蚕桑产区随处可见路边田头堆放着成捆的桑枝条。这些蚕桑废弃物既 影响了道路通行、又影响到村容整洁,已成为农村新的面源污染。如何合理有 效地开发利用这些蚕桑废弃物已成为蚕桑产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问题。自 2005 年以来,本单位科技人员与淳安、临安的农技推广骨干联合开展了 利用桑枝栽培黑木耳、香菇及其它珍稀食用菌的试验示范和推广工作;截止 2007 年底,已在淳安、建德、临安、桐庐等蚕桑产区累计利用桑枝栽培黑木耳 200 万棒、香菇 80 万棒、其它珍稀食用菌(秀珍菇等)150 万袋,菇农收益 400 余万元,在我市蚕桑产区已掀起了一股利用桑枝栽培食用菌的热潮。野生桑耳以桑枝为寄主,经驯化培育后的桑耳品种,在适应性、抗逆性、 丰产性等农艺性状方面可明显优于其它黑木耳品种,可大幅度提高桑枝的使用 率,因此具有广泛的产业化前景。3、获取自主知识产权情况 1)选育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桑耳新品种 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