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的作文教学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7215046 上传时间:2018-04-09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的作文教学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中学的作文教学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学的作文教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的作文教学(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中学的作文教学,尤其是初中的作文教学,一直都是教师命题、指导、批阅,学生紧跟 着教师的安排去做。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的主体意识无法体现,而初中生又正处在强烈 要求自主、摆脱束缚的阶段。把批阅作文的大权从“中央”下放到“地方”,让学生参与到 作文批阅中来,不失为一种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好方法。当然,作文的命题、写作指导还是应当由教师把握,但在批阅作文这一环节却可以进行 一些新的尝试。传统的作文教学注重的是教师的精批细阅,但学生却未必领情,有些学生甚 至对教师评语看都不看。学生对教师的评语不感兴趣,就不能够从批阅作文这一环节中受益, 可能导致他们连带丧失对写作文的兴趣。其实,教师可以尝试着放手让学

2、生批阅自己或他人 的作文。学生向来都是被管束的对象,有机会充当一回领导者和决策者时,他们是会善加利 用的。把作文教给学生互相批阅,不代表教师完全放手不管,教师首先应该教给学生作文修改 的知识和方法。比如教会学生从哪些方面去评判作文:看语言是否通顺、准确;看结构是否 合理完整,层次是否清晰;看中心,要看题目与内容是否相符,立意是否正确、新颖、深刻; 看材料,是否围绕文章的主题思想并且能够突出文章的主题思想,等等。“工欲善其事,必 先利其器”。学生只有掌握了正确实用的方法,才能得心应手地批阅作文。学生批阅作文容易出现随意或是无从下手的现象,所以,在每一次作文批阅之前,教师 都应当提出明确的要求,让

3、学生有据可循。批阅作文的要求一次不能提得太多,否则学生一 样会感到无所适从。每一篇作文围绕一到两个要求进行批改,不求多,只求精,这样学生有 了下手的方向,教师也有了检查的依据。 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应该相应地提出不同层次的批阅要求。能力强的学生要求他们既改 又批,既要找出作文中的错别字、病句,指出作文中的优点,还要能够从立意、主题、开头、 结尾等方面进行评论,评语要求语句流畅,精练到位。对于一般的学生,要求他们能够指出 作文中的不足,把评语写清楚就可以了。对于能力偏低的学生,只要求他们做到“批”或 “改”其中的一点就可以了。这样,每一个学生都有事可做,有话可评。一个学生批阅过一 篇文章之后,要把

4、文章拿到全班再次进行批阅,可以让其他学生就文章、就第一个学生的批 阅意见发表自己的看法,这样可以集思广益,做到人人参与。学生批阅之后,教师要进行第 三次批阅,对学生的批阅进行查点、补充、完善。我在作文教学中一直采用学生互批、教师完善的方法批阅作文。每次写过作文,我随即 就会组织批阅,采用抽签的方法,学生之间相互轮转,力求一个学生一个阶段中能够批阅多 篇作文。批阅工作展开之前,我会提出明确要求。例如聆听这篇作文,我要求学生 立意要深刻,语言要优美流畅,写自然之景要展现景物特征,写出内心感受;写历史要能体 现一定的文化;写抒情散文要能做到形散神聚。进行批阅交流时,一篇题为聆听水的文 章被学生推荐欣

5、赏,批阅的学生所给的批语是这样的:“首先,文章思路清晰,虽是一篇散 文,但仍能够做到严谨而富有理性。文章紧扣精神归宿这一主题,分别从丛林、河流、大海 三个不同的角度进行阐述,从而深化了感悟自然,明悟人生这一立意。其次是文章材料信手 拈来,驾驭灵活自如。既有旁征博引的名言事例,又有辩证理性的思考探索。最后是语言成 熟老练,在纷繁复杂的材料面前依然镇静自若,有条有理,表现了深厚的语言功底。”看了 这样的批语,我欣慰之余又自愧不如。这个学生的批语条理清晰,语句精炼,措辞准确,连 需要修改的地方都找不到。给别的同学批阅作文可以提高学生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他们会 想尽办法把自己的意思表达清楚,不说错话。他们会尽力找出文章中的不足之处,按照要求 思考文章应该如何构思、如何运用各种写作手法,在给别人批改作文的同时他们自己也在经 历对作文的重新思考过程。写作文的学生对同学们的评价也很在乎,他们能够从中发现自己 的不足,了解其他人对这篇文章的看法,从而能够轻松找到改进的途径和方法。通过批阅作 文,学生对作文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这样创新作文批阅方式,既可以调动写作主体情趣,又能够保持学生对作文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