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梁楼盖把原来集中受力的梁变成无数分散空间受力的工字结构体系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37210968 上传时间:2018-04-08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无梁楼盖把原来集中受力的梁变成无数分散空间受力的工字结构体系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无梁楼盖把原来集中受力的梁变成无数分散空间受力的工字结构体系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无梁楼盖把原来集中受力的梁变成无数分散空间受力的工字结构体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无梁楼盖把原来集中受力的梁变成无数分散空间受力的工字结构体系(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无梁楼盖把原来集中受力的梁变成无数分散空间受力的工字结构体系,使同高的楼层扩大净空,节省建材,提高施工进度,而且质地更密,抗压性更高,抗振动冲击更强,结构更合理。特别是这种“无梁楼盖”使楼层空间布置摆脱梁的制约,变得可以像点菜一样随心所欲。优点:优点:无梁板结构因不设置梁,板面负载直接由板传至柱,具有结构简单、传力路径简捷,净空利用率高,造型美观,有利于通风、便于布置管线和施工的优点。缺点:缺点:无梁板结构需要较厚的板,强度较高的混凝土和钢筋。另外,从结构性能方面看,无梁板的延性较差,板在柱帽或柱顶处的破坏属于脆性冲切破坏。配合结构配合结构柱帽柱帽地下室无梁楼盖柱体结构由于负载较大,柱顶须设置

2、柱帽。常见的有台锥形柱帽、折线型柱帽(外延尺寸等于中心台锥形柱帽尺寸的 0.35)和带托板柱帽(托板厚度为顶板的1/2)。常见的楼盖形式常见的楼盖形式常见楼盖形式有:双向密肋楼盖、井字楼盖、无粘结预应力平板、密肋楼盖及肋型楼盖等。(1)双向密肋楼盖:其间距为 6001200mm,肋高 1/2030 的短边跨度,四周就是纵横向的框架梁,露面厚度通常用 60mm 厚,模壳也采用隔声砌块代替,双向密肋楼盖有显著的技术经济优点,运用广泛。(2)井字楼盖:在不用模壳的情况下,将肋间距增大到 15003000mm,肋高通常为 1/20 的短边跨度,面板还是 50mm 厚,其造价略低。(3)无粘结预应力平板

3、:其设置了无粘结预应力钢筋可以克服平板做得太厚而显得笨重,其四周同样应该是纵横向的框架梁。(4)密肋楼盖:即预制空心板(系列型号为 SP 板或者 SPD 板),这种板采用绞线配筋连续生产,跨长在订货时可以任意选定。(5)肋形楼盖:为最普通的一种主次梁结构形成楼盖,设计、施工均较为简单,其柱距不宜做得很大,因此在教室中间会出现柱子影响使用,低标准条件下,可以考虑采用。无梁盖结构是指楼盖平板(或双向密肋板)直接支承在柱子上,而不设主梁和次梁,楼面荷载直接通过柱子传至基础。补充:无梁楼盖高新建筑技术补充:无梁楼盖高新建筑技术无梁楼盖高新建筑技术,是在现浇钢筋混凝土楼盖结构中,采取埋芯(非抽芯)成孔工艺,在楼盖内每隔一定间距,放置圆形或方形或梯形或异形 GBF 高强复合薄壁管(盒),然后浇灌混凝土,从而形成了类似无数小工字梁受力的现浇多孔空心板或以密助形式受力的现浇空心板。采用无梁楼盖技术施工后的楼层,全层楼盖因无梁障目而一望到边,将来分隔楼层空间相当灵活,且可省去吊天花板装修费用。据称,应用这种技术,可使建筑物结构自重减轻,比普通混凝土平板减少混凝土用量 40%,比预应力平板减少混凝土用量 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