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

上传人:qiuji****ngye 文档编号:37185648 上传时间:2018-04-08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4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4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4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4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4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20142014 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与能力真题真题及答案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只有简历了统一的学校集体,才能在儿童的意识中唤起舆论的强大力量,成为支配 儿童行为,并使它纪律化的一种影响因素。提出这一集体教育主张的教育家是( )。A.加里宁B.马卡连柯C.凯洛夫D.苏霍姆林斯基参考答案:B解析:马卡连柯提出了集体教育主张,推行平行教育理论。2.“当其可之谓时;不陵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发 然后禁,则扞格而不胜;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学记中的这句话表明儿童的身 心发展具有( )。A.差异性B.

2、可变性C.稳定性D.不平衡性参考答案:D解析: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不平衡性,因此要把握关键期。也就是题中所说“豫时孙 摩”。3.我国在世界各地开办孔子学院,向各国人民介绍中国文化。这说明教育文化具有( )。A.传递功能B.创造功能C.更新功能D.传播功能参考答案:D解析:利用孔子学院可以传播中国古代儒家传统文化,体现了教育对文化具有传播功 能。4.在我国历史上,一 “中学为体,西体为用”为指导思想,以读经尊孔为教育宗旨, 第一次以法全形式颁布并实施的学制是( )。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癸丑学制D.壬戌学制参考答案:B解析:癸卯学制是正式颁布并实施的第一个学制,壬寅学制是第一个颁布但并未实施

3、 的学制。5.在教育研究文献中,各位文物、教育史专著,名师教育实录等属于( )。A.事实性文献B.工具性文献C.理论性文献D.经验性文献参考答案:C解析:理论性文献指专门为教育科学研究提供理论认识的文献,包括教育专著、论文、 文集、教育家评传、方法论著作等。6.当学生摔倒后出现头疼、恶心等轻微脑震荡症状时,教师不宜采取( )。A.电话通知家长,具体告知情况B.送校医务室或附近医院就诊C.卧床休息,适当减少饮水和进食量D.按摩并热敷受伤部位参考答案:D解析:轻微脑震荡建议 24 小时内冷敷,目的是减少渗出、出血。24 小时后热敷目的 是促使瘀血,血肿吸收。7.三(1)班现在“每月一星”评比活动中

4、,将本月乐于助人的同学的照片张贴在光荣栏 上。这种德育方法属于( )。A.说服教育法B.实践指导法C.陶冶教育法D.品德评价法参考答案:D解析:品德评价法,即班主任依据学生守则、中小学学德育大纲等要求对学生的思想 和言行作出评判,以促进良好品德形成和巩固,纠正不良品德进而促进中学生的全面发展, 实现班主任工作目标的方法。通过评比活动,选出助人为乐的学生并张贴属于品德评价法。8.小斌既想要的高分又不愿意努力学习,这种心理冲突属于( )。A.双趋式冲突B.双臂式冲突C.趋避式冲突D.多重趋避式冲突参考答案:C解析:趋避冲突又称正负冲突,是心理冲突的一种,指同一目标对于个体同时具有趋 近和逃避的心态

5、。想要得高分是趋,不想努力学习是避。属于趋避冲突。9.同学们正在教室里聚精会神地听课,突然从外面飞进来一只大蝴蝶,大家都把视线 转向他,从心理学的角度看,这是( )。A.有意注意B.无意注意C.随意注意D.有意后注意参考答案:B解析:无意注意也称不随意注意,是没有预定目的、无需意志努力、不由自主地对一 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突然飞进来的蝴蝶引起了大家的注意,属于无意注意。10.小红非常喜欢文学作品,所以上语文课时特别认真。这种学习动机属于( )。A. 认知内驱力B.附属内驱力C.生理的内驱力D.自我提高的内驱力参考答案:A解析:小红喜欢文学作品,是对知识本身的热爱。因此上语文课认真,是受认知内驱

6、 力的驱动。11.丽丽花了 10 分钟背会了山行这首诗,接着又继续读了 5 分钟,这种知识保持 方法属于( )。A.及时复习B.使用记忆术C.分散集中集合D.适当过度学习参考答案:D解析:过度学习(即能够背诵之后再进行的学习)的程度达到 50%,即学习的熟练程度 达到 150%时,记忆效果最好。12.针对小明上课不敢发言的情况,王老师在数学课上多次鼓励他发言并加以表扬,使 小明逐渐克服了胆怯的心理。王老师运用的方法是( )。A.强化法B.代币奖励法C.自我控制法D.系统脱敏法参考答案:A解析:利用正强化,可以增加行为发生的次数。王老师利用鼓励的正强化方式来帮助 小明增加发言的次数。13.以布鲁

7、姆为代表的教育家将教学目标分成三大领域,其中不包括( )。A.认知领域B.情感领域C.意志领域D.动作技能领域参考答案:C解析:以布鲁姆为代表的教育家将教学目标分成三大领域,包括认知领域、情感领域 和动作技能领域。14.老张老师用一套试卷对程度相当的两个平行班进行测试,学生的成绩基本一致,这 说明这张试卷具有较好的( )。A.信度B.效度C.难度D.区分度参考答案:A解析:测验的信度,又称测验的可靠度,是指一个测验经过多次测量所得结果的一致 性程度,以及一次测量所得结果的准确性程度。两个平行班测试的成绩基本一致,说明试 卷的信度高。15.为了适应不同地区学校和学生的特点和需要,各地可以对国家统

8、一规定的中小学课 程结构进行相应的调整,这体现了课程结构的( )。A.可操作性B.可替代性C.可转换性D.可度量性参考答案:A解析:各地可以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对国家统一的课程结构进行相应调整,这说明课程 结构具有可操作性,能够被调整使其更适应当地。16.小学品德一生活的教学目标,应随着儿童生活及活动过程的变化和需要不断调 整。 教学内容应从教科书扩展到儿童生活的各个方面,课堂从教室扩展到家庭、社会、以 及儿童的其他生活空间。这段话说明该课程具有( )。A.生活性B.综合性C.开放性D.活动性参考答案:A解析:这门课程最大的特点是具有生活性,包括儿童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等方方面面。17.张老师开始上

9、爱因斯坦与小女孩时说:“同学们,你们知道吗?爱因斯坦不仅是 一位世界著名的大科学家,而且还会拉小提琴,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一课。”这属于( )。A.直接导入B.经验导入C.故事导入D.直观导入参考答案:A解析:学习爱因斯坦与小女孩时,老师就开门见山直接提爱因斯坦,这种导入方 式属于直接导入。18.乌申斯基认为,儿童是依靠形式、颜色、声音和感觉进行思维的。这观点要求小学 教学应当遵循( )。A.启发性原则B.直观性原则C.因材施教原则D.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参考答案:B解析:小学教学要遵循直观性原则,使教学符合儿童具体形象思维的特点。尽量直观、 具体便于学生理解。19.根据载体不同,可以把课程资源划分

10、为 ( )。A.校内课程资源与校外课程资源B.教授化课程资源与学习化课程资源C.条件性课程资源与素材性课程资源D.文字性课程资源与非文字性课程资源参考答案:D解析:根据载体不同,可以把课程资源划分为文字性课程资源与非文字性课程资源。20.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施方案规定: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具体内容由地方和 学校根据教育部的有关要求自主研发或选用。该课程属于( )。A.国家规定的必修课B.国家规定的选修课C.地方规定的必修课D.地方规定的选修课参考答案:A解析:综合实践活动活动课程是小学 3-6 年级的一门国家规定的必修课。二、简答题21.简述我国教育目的基本特征。答:(1) 我国教育目的以马克

11、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指导思想。(2) 我国教育目的有鲜明的政治方向。(3) 坚持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22.简述小学生学习兴趣的特点。答: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从不分化到逐渐对各不同学科内容产生初步的分化性兴趣。主 要有四种特点:(1)学习上由直接兴趣逐渐向间接兴趣转化(2)兴趣广度逐步扩大,但缺乏中心兴趣(3)逐渐由不稳定向稳定发展(4)由消极兴趣向积极兴趣发展23.简述建立良好班风的基本措施。答:(1)确定班级发展目标;(2)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3)建立班集体的规则和秩序;(4)组织多种多样的活动;(5)培养集体舆论和班风.三、材料分析题24.荣获第 62 届美国年度国家教师大奖的瑞

12、贝卡,他在颁奖大会上说“我们的学生就 是我们的未来”,应以学生为中心,作为教师应用技巧、爱心、知识、去引导他们,感化 他们,去实现这一切”。(1)说说你对“我们的学生就是我们的未来”的理解。答:根据新课改的理念,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主导。学生的成长与进步 直接关系到民族的进步与发展。在教育教学中,教师要始终对学生充满期待和信心。鼓励 他们进行自我探索和学习。并将学生始终放在教育教学的中心。尊重他们的意见和想法。 教育是为了学生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重要的是关注学生 的学习过程,关注学生的能力、情感、价值观的培养。建立平等、有爱的师生关系。坚信 学生可以创造美

13、好的未来,成为建设国家的栋梁之才。(2)结合材料,说说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作用。答:教师在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中心,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活动都要从学生的学习 角度出发。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主导有二个任务,一是主导教学内容、教学的重点和难 点、设计教学过程和教学活动;二是帮助学生学习、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 识和创新能力。首先,教师要做好学生学习的领路人。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学生有很多的学习方法 与态度是向老师学的。因而教师要能根据课堂中学生的认识、兴趣、注意力等特点灵活运 用教材,寻求与学生学习的共鸣点,贴近生活进行学习。其次,教师全心全意为学生做“铺路石”。在学习中,教师要最大限

14、度的调动学生学 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使学生在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的同时,充分 发展自己个人的创新能力,作为教师要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一切有利的“平台”,使他们在 这“平台”上能充分体现出自己学习的价值和成果。25.作文课上,李老师说:“作文材料像大海中的浪花,多得数不清。同学们要从生活 中捕捉各种作文素材”我正在上课说着,忽然一位同学说“不对,作文材料不像浪花,是 各种各样的小雨,在作文材料的海洋里是捕捉更多又有价值的小鱼”。听到这么一句 话,我很生气,想要斥责他上课乱说话,后来我使自己冷静下来,平静地说:“这样的想 法和比喻很好,还有没有其他同学的想法”,后来在我的引导下,每个

15、学生都提出了自己 的想法,比我自己原来开始的比喻要好很多。(1)请对李老师的做法进行评价。答:李老师面对学生的突然“发难”,能够正确、灵活、民主的处理,体现了李老师 本身的教学机智。在课堂中存在很多预想之外的情况,这对教师来说是一种严峻的挑战。 然而,应该认识到挑战与机遇并存,在偶发事件中,既有不利于正常教学的一面,也有有 利于正常教学的一面。只要掌握教学机智的运用策略,就能使偶发事件经过教师及时、巧 妙、灵活的处理,对教学起到烘托、补充和增效的作用。材料中,李老师刚开始很生气, 但冷静下来后,正确对待学生的这一反驳,表扬并激发了更多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使比 喻增加了多样性和趣味性。促进了课程资源的生成,激发了课堂气氛。(2)谈谈教学过程种预设和生成的关系。答:“生成”是新课程倡导的一个重要的教学理念,课堂教学因动态生成而更具有生 命活力,而相对与“预设”,似乎成了一对矛盾体。于是,就有人认为应该忽略预设。其 实,课堂教学追求动态生成,并不意味着不重视预设。预设和生成是需要同时努力关注的 一对矛盾统一体。教师应该认识到:1)课堂上的生成是必然的,不单单是备课预设不足造 成的。2)课堂生成也是教学资源,应该在课堂预设时估计到,并巧妙的运用它为学生的发 展服务。3)要对课堂“生成”本身有恰当的评价,以此来推进教师和学生的双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