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期末考试重点总结

上传人:nt****6 文档编号:37171224 上传时间:2018-04-0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毛概期末考试重点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毛概期末考试重点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毛概期末考试重点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毛概期末考试重点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毛概期末考试重点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毛概期末考试重点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毛概期末考试重点总结(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毛概期末考试总结毛概期末考试总结 2011.6.24一选择题:一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什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成果是什么?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3.在什么会议上,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七大 4.邓小平理论中首要的基本的问题是什么?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5.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什么? 以人为本 6.对实事求是进行科学阐释是在哪一著作中? 改造我们的学习 7.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最主要的矛盾是什么?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最主要的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2、8.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是什么? 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9.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是什么? 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 10.新民主主义革命政治纲领的国体是什么? 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11.“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内容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以工人阶级为领导,以农民为主力军,以土地革命为中心,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以 农村革命根据地为基本依托。实现土地革命,武装斗争,革命根据地建设三者的密切结 合和有机统一。 1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是什么?(常识) 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13.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是什么?(多选)

3、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用和平方法进行改造。 14.我国是用什么方法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的? 和平赎买 15.社会主义的本质是什么?本质: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16.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什么? 发展生产力 17.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什么? 发展 18.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19.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0.台湾问题的由来和实质是什么? 中国内战遗留下来的问题;中国的内政问题21.“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

4、前提或基础是什么? 一个中国 22.“一国两制”的构想最早是针对台湾问题提出来的,首先运用于解决香港和澳门问题。 23.改革开放的性质是什么? 社会基本制度的完善 24.怎么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多选)1)保持改革,发展,稳定在动态中的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2)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3)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 2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 展 26.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既要注重量的优势,又要注重质的提高。 27.知识分子在现代化建设中有哪些作用?(多选)先进

5、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开拓者;优秀精神产品的生产者; 人才开发的主力军; “四有”公民的主要培养者。 28.我国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什么? 爱国主义 29.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是什么?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基础和必要准备; 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要趋势。 30.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什么? 为人民服务 3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是什么? 实事求是二辨析题:二辨析题:1.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 对。因为改革开放是对原有经济体制进行根本性的变革,它是社会制度的自我完善和 发展,目的在于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且就其全面性,深刻性和艰巨性来说它也 不亚于一场革命。

6、 2.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不对。这句话不全面,承认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力量,但是 改革开放以来,新的社会阶层如民营科技企业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 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都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 者。三问答题:三问答题: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是什么? 1) 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革命问题,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2) 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3) 把马克思主义根植于中国的优秀文化当中。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来解决中国的问题,同时又使中国丰富的实践 经

7、验上升为理论,并且同中国的历史传统,中国的优秀文化相结合,不断赋予马克思 以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 2.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举了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伟大旗帜。3. “三个代表”是什么?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4.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是什么? 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

8、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 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概括为“一化三改”:“一化”即社会主义工业化;“三改”即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一化”是“主体” , “三改”是“两翼” 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内涵是什么?它的历史定位(特殊含义)?1)科学内涵: 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 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 这个阶段。 2)历史定位(特殊含义):我国的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初始阶段,而是特指 我国在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商品经济不

9、发达条件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然要经历的特 定历史阶段。 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什么?领导和团结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 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7.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同时也是我国现阶段的最低纲领)是什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8.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低纲领是什么? 反帝反封建 9.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收入差距扩大的客观必然性在哪里?(大题)1)实行按劳分配原则必然产生收入和富裕程度的不同。2)拥有不同生产要

10、素的不同社会成员也必然会产生收入的差距和富裕程度的不同。3)优胜劣汰使具有不同能力竞争的人在富裕程度上必然产生差距。4)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脑力拉动和体力劳动之间,以及不同经济领域和部门之间客观 上存在的差别也必然引起收入的差距和富裕程度的不同。 10.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指导方针是什么?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 11.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要求是什么?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12.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 究 1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是什么?它们之间的关系?1)基本内容:

11、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 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2)关系: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 理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1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含义是什么?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1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什么? 包括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 论体系。

12、1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各个组成部分的理论主题及其产生的历史背景?1)邓小平理论的主题: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基本问题。 历史背景:a.时代背景 - 世界主题:和平与发展;b.历史前提 - 中国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经验教训;c.实践基础 - 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d.理论基础 - 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2) “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的主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 问题 历史背景: 1.时代背景a.世界政治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b.经济全球化(进程加速) c.信息网络化(科学技术日新月异)d.国际国运处于低潮(东欧剧变苏联解体)2

13、.实践基础:a.我们已经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中的前两步目标,进 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的发展阶段。 b.发展进入关键时期,改革进入攻坚阶段,社会生活发生深刻变化。 3.党情:我们党:已经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 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已经从在外部封锁状态下和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 设的党成为对外开放和发展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随着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我们党的队伍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新党员的数量大幅度 增加,干部队伍新老交替不断进行,一大批年轻干部走上领导岗位。这给党的发展 带来了新的活力,也提出了新的挑战。 3)科

14、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的主题: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一关 系到中国未来前途和命运的重大问题。时代背景:a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根本依据。 b我国在新世纪新阶段的阶段性特征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现实基础。 c当代世界的发展实践和发展理念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借鉴。 17.如何理解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大题, 是什么,为什么)这一理论体系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第一, 它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和历史唯物主义这一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第二,它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必须植根于人民的政治立场。第三,它坚持马

15、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总之,这充分表明,这一理论体系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典范。在当代中国,坚持马克思主义,就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18.简答:为什么发展才是硬道理? 1992 年,邓小平提出了“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著名论断,从神会主义本质要求的高度强调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性。第一,“发展才是硬道理”,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第二,“发展才是硬道理”,是对社会主义实践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第三,“发展才是硬道理

16、”,是适应时代主题变化的需要。 19.为什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具有长期性?1)历史前提:我国经历了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新民主主义社会再到社会主义社会 的历史阶段2)现实条件:生产力水平不发达,经济文化水平落后3)国际环境(时代特点): 现代化是一个动态过程:工业化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需继 续完成的历史任务;我国面临着以信息化为标志的新的科技革命的挑战,面临着综 合国力竞争中所处不利地位的压力。4)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20.当今时代的主题是什么?为什么?(大题)时代主题:和平与发展1)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灾难,和平发展成为世界潮流,民心所向。2)各国利益相互交织和依赖,多极化的世界格局彼此制衡。3) “核武器”等毁灭世界的战争工具形成“恐怖平衡” ,制约战争。4)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中国的发展壮大对世界和平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21.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毛泽东外交政策的三大方针是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